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原文
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
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
愚公谷在惠山右,屋半倾圮,惟存木石。
惠水涓涓,由井之涧,由涧之溪,由溪之池、之厨、之湢,以涤、以濯、以灌园、以沐浴、以净溺器,无不惠山泉者,故居园者福德与罪孽正等。
愚公先生交游遍天下,名公巨卿多就之,歌儿舞女、绮席华筵、诗文字画,无不虚往实归。
名士清客至则留,留则款,款则饯,饯则赆。
以故愚公之用钱如水,天下人至今称之不少衰。
愚公文人,其园亭实有思致文理者为之,磥石为垣,编柴为户,堂不层不庑,树不配不行。
堂之南,高槐古朴,树皆合抱,茂叶繁柯,阴森满院。
藕花一塘,隔岸数石,治而卧。
土墙生苔,如山脚到涧边,不记在人间。
园东逼墙一台,外瞰寺,老柳卧墙角而不让台,台遂不尽瞰,与他园花树故故为亭、台意特特为园者不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译文
无锡县城往北走五里路,就到了铭山。过了桥,店铺在左边岸边,店铺装修得很精致,卖泉水酒坛、花缸、宜兴的陶罐、风炉、盆盆罐罐、泥人等货物。
愚公谷在惠山的右边,房屋半数倒塌,只剩下木石。惠水的流水细细的,从井中流出,流经山涧,再流入溪流,最终汇聚成池塘、厨房、浴池,用来洗涤、清洗、浇灌园子、沐浴、清洗便器,没有一样不是用惠山泉水的,所以住在园子里的人,他们的福德和罪孽是相等的。
愚公先生的朋友遍布天下,许多名公巨卿都愿意和他交往,歌女舞女、华丽的宴席、诗书字画,无论什么他都能来去自如。名士和清客来了就留下,留下就款待,款待就送行,送行就赠送礼物。因此,愚公用钱就像流水一样,天下的百姓至今仍然对他赞不绝口。
愚公是个文人,他的园林亭台实际上是由有文采和文理的人设计的,用石头砌成围墙,用柴草编成门,堂屋不层层叠叠,树木不整齐排列。堂屋的南边,有一棵高大的槐树,树干粗壮,叶子茂密,树冠遮天蔽日,院子里一片阴凉。一塘荷花,隔岸有几块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土墙长满了青苔,就像山脚到山涧边一样,让人感觉仿佛不在人间。
园子的东边靠近围墙有一座台子,从台上可以远眺寺庙,老柳树躺在墙角,不让台子完全看到寺庙,所以台子看不到的地方,和其他园子的花树故意建亭台不同,特别为园林而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注解
铭山:铭山,指有铭文的山,可能是指山上有古代刻写的铭文,这些铭文可能记录了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泉酒水坛:泉酒,指用泉水酿造的酒;水坛,指装酒的陶制容器,古代常用。
花缸:花缸,指用来种植花草的容器,多用于园林景观。
宜兴罐:宜兴罐,指江苏宜兴出产的陶瓷罐,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著称。
风炉:风炉,古代的一种取暖或烹饪工具,通过鼓风使炉火旺盛。
盆盎:盆盎,指盆和盎,都是古代的容器,盆用于盛水或植物,盎则较大,用于盛物。
泥人:泥人,指用泥土塑成的人物形象,多用于装饰或作为艺术品。
愚公谷:愚公谷,可能是指以愚公移山故事为背景的谷地,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坚持不懈。
惠山: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岳,以泉水闻名。
惠水:惠水,指惠山的泉水,因惠山而得名。
涤、濯、灌园、沐浴、净溺器:涤、濯、灌园、沐浴、净溺器,都是古代生活中的清洁行为,涤指洗涤,濯指洗濯,灌园指灌溉园地,沐浴指洗澡,净溺器指清洗溺器。
名公巨卿:名公巨卿,指名声显赫的公卿大臣,公卿是古代官职,巨卿则指地位高的大臣。
歌儿舞女:歌儿舞女,指擅长歌舞的年轻女子,常用于形容富贵人家的娱乐活动。
绮席华筵:绮席华筵,指华美的宴席,绮指华丽的布料,席指宴席,华筵指丰盛的宴席。
诗文字画:诗文字画,指诗歌、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款:款,指款待,即热情招待客人。
饯:饯,指设宴送别,通常在离别时举行。
赆:赆,指赠送财物,作为礼物或援助。
磥石为垣:磥石为垣,指用坚硬的石头建造的围墙,垣指围墙。
编柴为户:编柴为户,指用柴草编织成的门,古代一种简朴的建筑风格。
堂不层不庑:堂不层不庑,指堂屋不设楼层和侧室,保持简单朴素的建筑风格。
树不配不行:树不配不行,指树木的种植要讲究搭配和布局,以达到美观和实用的效果。
高槐古朴:高槐古朴,指高大的槐树,古朴指树木古老而有韵味。
藕花一塘:藕花一塘,指池塘中种植的荷花。
土墙生苔:土墙生苔,指土墙表面长满了青苔,显得古老而自然。
一台:一台,指一座小台,可能用于观赏或休息。
老柳卧墙角而不让台:老柳卧墙角而不让台,指老柳树弯曲地生长在墙角,似乎不让台地完全展现出来。
与他园花树故故为亭、台意特特为园者不同:与他园花树故故为亭、台意特特为园者不同,指这个园林中的亭台布局与其他园林不同,有独特的意境和设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评注
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此句开篇点明地理位置,铭山作为无锡北部的名山,其地理位置的描述为后文对愚公谷的描写提供了背景。
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此句描绘了愚公谷附近的商业景象,店肆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展现了当时市场的繁荣。
愚公谷在惠山右,屋半倾圮,惟存木石。此句写愚公谷的现状,虽房屋半倒塌,但木石依旧,体现了古文化的坚韧与历史的沉淀。
惠水涓涓,由井之涧,由涧之溪,由溪之池、之厨、之湢,以涤、以濯、以灌园、以沐浴、以净溺器,无不惠山泉者,故居园者福德与罪孽正等。此句通过对惠水的描写,反映了愚公谷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寓意着福德与罪孽的平衡,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愚公先生交游遍天下,名公巨卿多就之,歌儿舞女、绮席华筵、诗文字画,无不虚往实归。此句写愚公先生的社交圈子,广泛而高端,展现了其人际关系的广泛与影响力。
名士清客至则留,留则款,款则饯,饯则赆。以故愚公之用钱如水,天下人至今称之不少衰。此句通过对愚公先生待客之道的描述,突显其慷慨大方,以及其在后世留下的良好口碑。
愚公文人,其园亭实有思致文理者为之,磥石为垣,编柴为户,堂不层不庑,树不配不行。此句赞美愚公园亭的设计,强调其文理与思致,体现了古人对园林艺术的追求。
堂之南,高槐古朴,树皆合抱,茂叶繁柯,阴森满院。藕花一塘,隔岸数石,治而卧。此句通过对愚公园亭中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
土墙生苔,如山脚到涧边,不记在人间。此句以苔藓的生长状态,描绘出愚公园亭的岁月沉淀,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园东逼墙一台,外瞰寺,老柳卧墙角而不让台,台遂不尽瞰,与他园花树故故为亭、台意特特为园者不同。此句通过对园亭布局的描述,突显其独特性,与其他园林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古人对园林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