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定海水操-原文
定海演武场在招宝山海岸。
水操用大战船、唬船、蒙冲、斗舰数千余艘,杂以鱼艓轻艖,来往如织。
舳舻相隔,呼吸难通,以表语目,以鼓语耳,截击要遮,尺寸不爽。
健儿瞭望,猿蹲桅斗,哨见敌船,从斗上掷身腾空溺水,破浪冲涛,顷刻到岸,走报中军,又趵跃入水,轻如鱼凫。
水操尤奇在夜战,旌旗干橹皆挂一小镫,青布幕之,画角一声,万蜡齐举,火光映射,影又倍之。
招宝山凭槛俯视,如烹斗煮星,釜汤正沸。
火炮轰裂,如风雨晦冥中电光翕焱,使人不敢正视;
又如雷斧断崖石,下坠不测之渊,观者褫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定海水操-译文
定海演武场位于招宝山的海岸上。水军操练使用了大战船、唬船、蒙冲、斗舰等数千艘战船,还夹杂着鱼艓和轻艖,来来往往,如同织布。
战船之间相隔很远,呼吸都困难,他们用眼神和手势交流,用鼓声传递命令,截击敌人,动作准确无误。
健儿们负责瞭望,像猿猴一样蹲在桅杆顶端,一看到敌船,就从桅杆上跳下,跃入水中,破浪冲涛,瞬间就游到岸边,跑回去报告中军。
然后他们又迅速跳回水中,游动起来轻盈如鱼。
水军操练中最奇特的是夜间战斗,旗帜和船桨上都挂着一盏小灯笼,用青布遮住,一声画角响起,万盏灯笼一起点亮,火光照亮了周围,影子也似乎加倍了。
站在招宝山上凭栏俯瞰,下面的火光如同锅里沸腾的星星,锅里的水正滚沸。
火炮的轰鸣声如同风雨交加中的闪电,令人不敢直视;又像是雷斧劈开山崖,石头向下坠落,不知深浅,观看者都感到惊心动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定海水操-注解
定海演武场:指位于定海(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的军事训练场所,是古代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
招宝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因山上有一座招宝塔而得名,是古代海防要地。
大战船:古代大型战船,用于水战,船体庞大,装备有火炮等武器。
唬船:古代用于吓阻敌军的战船,可能装饰有类似鬼神形象的装饰,以起到威慑作用。
蒙冲:古代快速战船,船体轻巧,适合快速突击。
斗舰:古代战船的一种,通常指用于近距离交战的战舰。
鱼艓轻艖:古代小型的轻便船只,用于巡逻、侦察等任务。
舳舻相隔:指船与船之间距离较远,无法直接交流。
语目:通过眼神或手势进行沟通。
鼓语:通过击鼓声进行沟通。
截击要遮:在战斗中截击敌军,并遮蔽其视线。
尺寸不爽:指行动准确无误,尺寸恰当。
健儿瞭望:指健壮的士兵在瞭望塔上观察敌情。
猿蹲桅斗:形容士兵像猿猴一样敏捷地在桅杆上蹲伏。
掷身腾空溺水:士兵从高处跳入水中,如同猿猴般敏捷。
破浪冲涛:形容勇猛地在波浪中前进。
中军:古代军队中的核心指挥机构,通常由主将或高级将领负责。
趵跃入水:迅速跳入水中。
鱼凫:像鱼和凫鸟一样轻盈自如。
夜战:在夜间进行的战斗。
旌旗干橹:旗帜和船桨,此处指整个船队。
干橹:船桨。
小镫:一种小型的灯笼。
青布幕:用青布做的幕布,用于遮挡光线。
画角:古代一种吹奏乐器,用于发出战斗信号。
万蜡齐举:众多蜡烛同时点亮,形成一片火光。
火光映射:火光照亮周围环境。
影又倍之:影子因为火光而显得更加明显。
烹斗煮星:形容火光如星星般闪烁,如同在锅中煮沸。
釜汤正沸:锅中的水正在沸腾,比喻火势旺盛。
火炮轰裂: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爆炸声。
风雨晦冥:形容天气恶劣,能见度极低。
电光翕焱:形容闪电的光芒,忽明忽暗,非常耀眼。
雷斧断崖石:形容雷声如同斧头劈开山崖,声音巨大,令人震撼。
下坠不测之渊:形容深渊不可测,充满危险。
褫魄:形容人感到恐惧,精神受到极大冲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定海水操-评注
定海演武场位于招宝山海岸,这一地理位置的选择,体现了古代军事地理学的智慧。招宝山作为沿海要塞,地势险要,便于水军操练和防御,同时也能借助海风和水流进行战术演练。
‘水操用大战船、唬船、蒙冲、斗舰数千余艘,杂以鱼艓轻艖,来往如织。’此句描绘了水军操练的盛况。大战船、唬船、蒙冲、斗舰等舰艇的运用,反映了古代水军装备的多样性。鱼艓轻艖的加入,则增添了实战演练的真实感。
‘舳舻相隔,呼吸难通,以表语目,以鼓语耳,截击要遮,尺寸不爽。’此句描绘了水军操练的严密性和协同作战的能力。舳舻相隔,体现了舰艇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暗示了操练的规模。以表语目,以鼓语耳,则体现了指挥官与士兵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
‘健儿瞭望,猿蹲桅斗,哨见敌船,从斗上掷身腾空溺水,破浪冲涛,顷刻到岸,走报中军,又趵跃入水,轻如鱼凫。’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军士兵的英勇和敏捷。猿蹲桅斗、掷身腾空、破浪冲涛等动作,展现了水军士兵的高超技艺和战斗精神。
‘水操尤奇在夜战,旌旗干橹皆挂一小镫,青布幕之,画角一声,万蜡齐举,火光映射,影又倍之。’此句描绘了夜战时的独特景象。旌旗、干橹、蜡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气氛,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水军夜战的策略和智慧。
‘招宝山凭槛俯视,如烹斗煮星,釜汤正沸。’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夜战的激烈程度形象地表现出来。烹斗煮星、釜汤正沸,形容了火光冲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战斗的残酷。
‘火炮轰裂,如风雨晦冥中电光翕焱,使人不敢正视;又如雷斧断崖石,下坠不测之渊,观者褫魄。’此句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了火炮的威力。风雨晦冥、电光翕焱、雷斧断崖等形象,让人感受到水军火炮的巨大破坏力,以及战斗的惨烈。
整段古文通过对水军操练、夜战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代水军的高超技艺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