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原文

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争唾之。

余里中扮《水浒》,且曰:画《水浒》者,龙眠、松雪近章侯,总不如施耐庵,但如其面勿黛,如其髭勿鬣,如其兜鍪勿纸,如其刀杖勿树,如其传勿杜撰,勿戈阳腔,则十得八九矣。

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

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

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观者兜截遮拦,直欲看杀玠。

五雪叔归自广陵,多购法锦宫缎,从以台阁者八:雷部六,大士一,龙宫一,华重美都,见者目夺气亦夺。

盖自有台阁,有其华无其重,有其美无其都,有其华重美都,无其思致,无其文理。

轻薄子有言:‘不替他谦了,也事事精办。’

季祖南华老人喃喃怪问余曰:‘《水浒》与祷雨有何义味?近余山盗起,迎盗何为耶?’

余俯首思之,果诞而无谓,徐应之曰:‘有之。天罡尽,以宿太尉殿焉。用大牌六,书‘奉旨招安’者二,书‘风调雨顺’者一,‘盗息民安’者一,更大书‘及时雨’者二,前导之。’

观者欢喜赞叹,老人亦匿笑而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译文

壬申年七月,村里的每个人都祈求下雨,每天都扮演潮神和海鬼,争相吐唾沫。

我们村子里的人在扮演《水浒传》,有人说:画《水浒传》的人,龙眠、松雪近章侯,都不如施耐庵,只要画得像他们的脸不要画黑,像他们的胡须不要画得像鬣,像他们的头盔不要画成纸的,像他们的刀和棍不要画成树的,像他们的传记不要杜撰,不要用戈阳腔,就能有八九分像了。

于是我们分头四处寻找,寻找身材矮小的黑人,寻找身材高大的黑人,寻找和尚,寻找胖大的和尚,寻找健壮的妇女,寻找漂亮的妇女,寻找青面人,寻找歪头人,寻找红须人,寻找美髯人,寻找黑大汉,寻找红脸长须的人,在城中大搜特搜。找不到的话就去城外、村子、偏僻的山村、邻近的府州县,用高价聘请,最终找到了三十六人。

梁山泊的好汉们一个个都栩栩如生,整齐划一,人马排列整齐行进,观看的人从四面八方围过来,简直要被他们看死了。

五雪叔从广陵回来,买了很多法锦宫缎,跟着他来的有八个台阁:雷部六个,大士一个,龙宫一个,华重美都,看到的人都觉得目不暇接,气也夺了。

这是因为自从有了台阁,它有华丽却没有沉重,有美丽却没有端庄,有华丽沉重美丽端庄,却没有深思熟虑,没有文采。

轻薄的人说:‘不替他谦虚一下,也事事都办得精致。’

季祖南华老人喃喃自语,奇怪地问我:‘《水浒传》和祈雨有什么关系?最近我们山里出现了盗贼,迎接盗贼有什么用呢?’

我低头思考了一下,确实觉得这很荒诞而无意义,慢慢地回答他:‘有啊。天罡星已经全部招安,宿太尉就在那里。用六个大牌,写上“奉旨招安”的有两个,写上“风调雨顺”的一个,写上“盗息民安”的一个,更大书“及时雨”的有两个,作为前导。’

观看的人都很高兴,老人也偷偷地笑了,然后离开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注解

壬申七月:壬申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壬申七月指的是农历七月,即立秋之后的月份。在古代,七月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与农业收成和祭祀活动有关。

村村祷雨:祷雨是指古代农民为了祈求降雨,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在农业社会中,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祷雨是一种常见的祈求丰收的仪式。

扮潮神海鬼:扮潮神海鬼是指装扮成潮神和海鬼的样子,这些神祇在民间信仰中与海洋有关,人们通过扮演这些神祇来祈求海洋的恩赐,如渔业丰收。

《水浒》:《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编著,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腐败官府的故事。

龙眠、松雪、章侯:龙眠指的是米芾,松雪指的是赵孟頫,章侯指的是李公麟,他们都是宋代著名的画家。

施耐庵:施耐庵是《水浒》的作者,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黛:黛是一种古代女性使用的化妆品,用于画眉。

鬣:鬣是指动物的鬃毛,这里指的是画中人物的胡须。

兜鍪:兜鍪是指古代士兵戴的头盔。

刀杖:刀杖是指武器,这里指的是画中人物的兵器。

树:树在这里是指画中人物的兵器或装饰物,通常指过于复杂或装饰性的细节。

杜撰:杜撰是指虚构,没有根据的编造。

戈阳腔:戈阳腔是指一种戏曲唱腔,这里可能是指过于夸张或不自然的表演风格。

台阁:台阁是指古代宫廷中的楼阁建筑,这里指的是用来表演的舞台。

雷部:雷部是指道教中的雷神部,这里指的是扮演雷神的角色。

大士:大士是指佛教中的菩萨,这里指的是扮演菩萨的角色。

龙宫:龙宫是指神话中的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扮演与龙有关的角色。

华重美都:华重美都指的是华丽、庄重、美丽和富饶,这里形容的是表演的华丽程度。

轻薄子:轻薄子是指轻浮浅薄的人,这里可能是指批评者。

天罡:天罡是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也指古代道教中的天罡星,这里可能是指梁山泊好汉的排列顺序。

宿太尉:宿太尉是指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是指梁山泊好汉的领袖。

大牌:大牌是指挂在门前的横幅,这里指的是挂在梁山泊的旗帜。

及时雨:及时雨是指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的雨,这里可能是指梁山泊好汉及时帮助人民解决问题的形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评注

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争唾之。

此句描绘了壬申年七月,各地村庄纷纷祈求降雨的情景。‘村村祷雨’表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而‘日日扮潮神海鬼,争唾之’则是对祈雨仪式的生动描绘,反映了民间信仰和习俗的深厚底蕴。

余里中扮《水浒》,且曰:画《水浒》者,龙眠、松雪近章侯,总不如施耐庵,但如其面勿黛,如其髭勿鬣,如其兜鍪勿纸,如其刀杖勿树,如其传勿杜撰,勿戈阳腔,则十得八九矣。

这句话中,作者对《水浒传》的描绘和评价颇具深意。‘余里中扮《水浒》’反映了民间对《水浒传》的喜爱和模仿。作者认为,虽然古代许多画家如龙眠、松雪等都有描绘《水浒》人物,但施耐庵的原著才是最出色的。‘如其面勿黛,如其髭勿鬣,如其兜鍪勿纸,如其刀杖勿树,如其传勿杜撰,勿戈阳腔’则是对《水浒传》人物形象和叙事风格的精准概括,强调了原著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

此句描述了为了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作者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分头四出’表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努力,‘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等描述则是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原著的熟悉和热爱。

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观者兜截遮拦,直欲看杀玠。

这句话描绘了扮演梁山泊好汉的演员们表演时的生动形象。‘个个呵活’表现了演员们的激情和投入,‘臻臻至至’则是对他们表演水平的赞誉。‘人马称娖而行’和‘观者兜截遮拦’则是对观众反应的生动描绘,体现了民间艺术表演的魅力。

五雪叔归自广陵,多购法锦宫缎,从以台阁者八:雷部六,大士一,龙宫一,华重美都,见者目夺气亦夺。

此句描述了五雪叔从广陵归来,购置了华丽的服饰和道具,以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法锦宫缎’和‘台阁’等词汇展现了古代服饰和建筑的精美,而‘华重美都’则是对表演效果的赞美。

盖自有台阁,有其华无其重,有其美无其都,有其华重美都,无其思致,无其文理。

这句话对表演中的服饰和道具进行了批判。作者认为,虽然台阁华丽,但缺乏内涵和文理,过于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思致。

轻薄子有言:‘不替他谦了,也事事精办。’

这句话引用了轻薄子的话,表达了对五雪叔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内涵的批评。

季祖南华老人喃喃怪问余曰:‘《水浒》与祷雨有何义味?近余山盗起,迎盗何为耶?’

此句中,季祖南华老人对《水浒》与祈雨之间的联系表示疑惑,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民间信仰和文化的关注。

余俯首思之,果诞而无谓,徐应之曰:‘有之。天罡尽,以宿太尉殿焉。用大牌六,书‘奉旨招安’者二,书‘风调雨顺’者一,‘盗息民安’者一,更大书‘及时雨’者二,前导之。’

作者对老人的疑问进行了回答,认为《水浒》与祈雨之间有着某种象征意义。‘天罡尽’、‘奉旨招安’等词汇体现了《水浒》中的政治寓意,而‘风调雨顺’、‘盗息民安’等则是对祈雨目的的概括。

观者欢喜赞叹,老人亦匿笑而去。

这句话描绘了观众对表演的反应以及老人的态度,反映了民间艺术对人们情感的触动和共鸣。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54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