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原文

天启壬戌六月二十四日,

偶至苏州,

见士女倾城而出,

毕集于葑门外之荷花宕。

楼船画舫,

至鱼艖小艇,

雇觅一空。

远方游客,

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

蚁旋岸上者。

余移舟往观,

一无所见。

宕中以大船为经,

小船为纬,

游冶子弟,

轻舟鼓吹,

往来如梭。

舟中丽人皆倩妆淡服,

摩肩簇舄,

汗透重纱。

舟楫之胜以挤,

鼓吹之胜以集,

男女之胜以溷,

歊暑燂烁,

靡沸终日而已。

荷花宕经岁无人迹,

是日,

士女以鞋靸不至为耻。

袁石公曰:

其男女之杂,

灿烂之景,

不可名状。

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

举袂则乱云出峡,

挥扇则星流月映,

闻歌则雷辊涛趋。

盖恨虎丘中秋夜之模糊躲闪,

特至是日而明白昭著之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译文

天启壬戌年六月二十四日,我偶然来到苏州,看到男女老少都出来了,聚集在葑门外的一片荷花池边。楼船、画舫,到鱼船、小艇,都租借一空。远道而来的游客,拿着几千钱也租不到船,只能在岸边像蚂蚁一样转来转去。我移动船只过去观看,却什么也没看到。荷花池中,大船作为经线,小船作为纬线,游玩的年轻人驾驶着轻便的小船,吹奏着音乐,来来往往像穿梭一样。船上的美丽女子都穿着淡雅的装扮,肩膀相碰,鞋子堆叠,汗水湿透了厚重的纱衣。船只在拥挤中显得特别,音乐在热闹中显得突出,男女混杂在一起,炎热的夏天让人整个白天都感到烦躁。荷花池一年到头都没有人迹,可是那天,男女老少都以没有穿鞋子进入荷花池为耻。

袁石公说:‘那里的男女混杂,景色灿烂,无法用言语形容。大概是因为露水中的帷帐,千朵荷花争相欢笑;举起袖子,就像乱云从峡谷中涌出;挥动扇子,星星和月亮似乎在相互映照;听到歌声,就像雷声滚滚,波涛汹涌。’他大概是遗憾虎丘中秋夜的模糊和躲闪,特意等到这一天,让景象变得清晰明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注解

天启壬戌六月二十四日:天启是明朝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的是某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则是具体的日期。

苏州: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士女倾城而出:形容许多士人(男子)和女子都出来了,‘倾城’意味着整个城市的人都出来了。

葑门外之荷花宕:葑门是苏州的一个城门,荷花宕是指城门外的一片荷花池。

楼船画舫:楼船是指有楼阁的船,画舫是指装饰华丽的船。

鱼艖小艇:鱼艖是指较大的渔船,小艇是指较小的船只。

雇觅一空:指所有的船只都被租借一空,没有多余的船只可以租用。

远方游客:指从远处来的游客。

持数万钱无所得舟:即使携带了数万钱(古代货币单位)也租不到船只。

蚁旋岸上者:比喻像蚂蚁一样在岸上转来转去的人,形容人很多。

宕中:宕是指池塘,这里指荷花宕中。

大船为经,小船为纬:用大船作为经线,小船作为纬线,形容船只排列整齐。

游冶子弟:指游荡玩乐的年轻男子。

轻舟鼓吹:轻舟指轻快的船只,鼓吹指音乐和喧闹声。

丽人:指美丽的女子。

倩妆淡服:倩妆是指漂亮的妆容,淡服是指淡雅的服饰。

摩肩簇舄:形容人多拥挤,肩碰肩,脚碰脚。

汗透重纱:形容天气炎热,汗水渗透了厚重的纱衣。

舟楫之胜以挤:船只的胜景在于拥挤。

鼓吹之胜以集:音乐的胜景在于聚集。

男女之胜以溷:男女混杂的胜景在于混乱。

歊暑燂烁: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靡沸终日而已:形容整个白天都像水一样沸腾,热闹非凡。

荷花宕经岁无人迹:荷花宕一年四季都没有人迹,即很少有人来。

是日,士女以鞋靸不至为耻:这一天,士人和女子们以没有穿着鞋子和草鞋来到荷花宕为耻辱。

袁石公:袁石公是明朝的一个文人,此处可能是他的别号或字。

露帏:露帏是指帐篷,这里比喻荷花宕。

千花竞笑:形容荷花宕中荷花盛开,如同千朵花在争相开放,笑颜如花。

举袂则乱云出峡:举起袖子就像乱云从峡谷中涌出,形容动作优雅。

挥扇则星流月映:挥动扇子就像星星流动,月亮照耀,形容扇子舞动时的美丽景象。

闻歌则雷辊涛趋:听到歌声就像雷声滚动,波浪奔涌,形容歌声的动听和震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评注

天启壬戌六月二十四日,偶至苏州,见士女倾城而出,毕集于葑门外之荷花宕。

此句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天启壬戌为明朝崇祯年间的年号,六月二十四日正值盛夏,苏州为江南名城,荷花宕则是当地著名的风景胜地。‘倾城而出’形容出行的士女众多,‘毕集’则说明他们齐聚荷花宕,为接下来的热闹场景做铺垫。

楼船画舫,至鱼艖小艇,雇觅一空。远方游客,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蚁旋岸上者。

此句描绘了荷花宕周边的船只情况,从楼船到画舫,再到鱼艖小艇,一应俱全,但均已租出。‘蚁旋岸上者’形象地描绘了等待船只的游客如同蚂蚁般忙碌,突显了当时的热闹程度。

余移舟往观,一无所见。宕中以大船为经,小船为纬,游冶子弟,轻舟鼓吹,往来如梭。

‘余移舟往观’表明作者亲自前往观看,但‘一无所见’又让人感到意外,实际上,这里的‘一无所见’并非指没有看到美景,而是指美景太多,目不暇接。‘宕中以大船为经,小船为纬’形容船只排列的密集,‘游冶子弟’则是指那些游山玩水的年轻人,‘轻舟鼓吹’和‘往来如梭’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欢快与热闹。

舟中丽人皆倩妆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纱。舟楫之胜以挤,鼓吹之胜以集,男女之胜以溷,歊暑燂烁,靡沸终日而已。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荷花宕中的景象,‘舟中丽人’指船上的美女,‘倩妆淡服’描绘了她们的妆容和服饰。‘摩肩簇舄’形容人潮拥挤,‘汗透重纱’则突显了天气的炎热。‘舟楫之胜以挤’、‘鼓吹之胜以集’、‘男女之胜以溷’分别从船只、音乐和人群三个方面描述了场景的繁华,‘歊暑燂烁’和‘靡沸终日’则形容了整个场景的热闹与喧嚣。

荷花宕经岁无人迹,是日,士女以鞋靸不至为耻。

此句将荷花宕的历史与现实形成对比,以往荷花宕少有人至,而今日却人潮涌动,‘士女以鞋靸不至为耻’则表明了当时人们对这一景象的重视和追捧。

袁石公曰:‘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

袁石公以四句诗描绘了荷花宕中的美景,‘露帏’、‘举袂’、‘挥扇’、‘闻歌’分别对应四种场景,形象地描绘了美女们的风姿和周围环境的美丽。‘千花竞笑’、‘乱云出峡’、‘星流月映’、‘雷辊涛趋’则分别形容了景色的绚丽和动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盖恨虎丘中秋夜之模糊躲闪,特至是日而明白昭著之也。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景象的感慨,认为荷花宕的热闹程度超过了虎丘中秋夜的美景,‘明白昭著’则是对这一景象的高度评价。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53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