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原文

筠芝亭,浑朴一亭耳。

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

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

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

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

多一墙,亭中多一墙之碍。

太仆公造此亭成,亭之外更不增一椽一瓦,

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

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

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

亭前石台,躐取亭中之景物而先得之,

升高眺远,眼界光明。

敬亭诸山,箕踞麓下;

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

台下右旋,曲磴三折,

老松偻背而立,顶垂一干,

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

曲出辅之,旋盖如曲柄葆羽。

癸丑以前,不垣不台,

松意尤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译文

筠芝亭,只是一个朴素的亭子。然而,如果亭子的事情做完了,那么整个山上的事情也就做完了。我家在这座亭子之后建造的亭子,都不如筠芝亭;在这座亭子之后建造的楼、阁、斋,也都比不上。总之,每多建一座楼,亭子里就会多出一座楼的阻碍;每多建一堵墙,亭子里就会多出一堵墙的阻碍。太仆公建造了这个亭子之后,亭子外面不再增加一根椽子、一块瓦片,亭子里面也不再设置门槛和门扉,这其中的用意是有深意的。

亭子的前后,太仆公亲手种植的树木都粗得可以抱住,清新的树荫和轻柔的云雾,浓密而遮蔽,就像在秋天的水面。亭前的石台,可以先行看到亭子中的景色,登高远望,视野开阔。敬亭山及其周围的山峦,像簸箕一样蹲坐在山脚下;溪流和山谷曲折回环,水流从松叶之上流出。

石台向右转,曲折的台阶三折,老松树弯着背站立,树顶垂下一条主干,倒下像小帐篷,细小的枝条盘曲环绕,像曲柄上装饰的羽毛。

在癸丑年之前,这里没有围墙也没有台子,松树的生长意态尤为畅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注解

筠芝亭:筠芝亭是指一个由竹子和芝草建造的亭子,这里的‘筠’指竹子,‘芝’指灵芝,常用来比喻高雅的事物。这里指的是一个朴素而雅致的亭子。

浑朴:浑朴是指自然朴素,未经雕琢的样子,这里形容筠芝亭的自然风格。

亭之事尽:亭之事尽指的是亭子所承载的意境、情趣已经达到了极致。

太仆公:太仆公是指古代官职,太仆是官名,负责管理宫廷车马,公是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的是一个有地位的人。

一椽一瓦:一椽一瓦是指建筑的最基本单位,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简约。

一槛一扉:一槛一扉是指门和窗,这里用来形容亭子内部的简约。

合抱:合抱是指两手合抱所能围住的粗细,形容树木的粗大。

清樾轻岚:清樾是指清澈的树荫,轻岚是指轻柔的云雾,这里形容亭子周围的景色清新而柔和。

滃滃翳翳:滃滃和翳翳都是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这里形容亭子周围的环境。

箕踞麓下:箕踞是指像簸箕一样坐着的姿势,麓下是指山脚下,这里形容敬亭诸山像簸箕一样坐落在山脚下。

溪壑萦回:溪壑是指山间的小溪和山谷,萦回是指曲折回环,这里形容溪壑的景色美丽而曲折。

倒下如小幢:小幢是指小型的幡旗,这里形容松树的枝干倒下后像小幡旗一样。

癸丑:癸丑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的是癸丑年以前的时间,具体为1903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评注

筠芝亭,浑朴一亭耳。此句开篇点题,‘筠芝亭’名虽简单,却蕴含着一种自然、朴素的意境。‘浑朴’一词,既描绘了亭子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亭子所处的环境,体现出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此句进一步阐述了筠芝亭在山中的地位,‘亭之事尽’意指亭子本身之事已经完备,‘一山之事亦尽’则说明整个山景的意境也因亭子的存在而得到完整的展现。

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筠芝亭的独特之处,无论是后来的亭子,还是楼、阁、斋等建筑,都无法与筠芝亭相提并论。

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亭中多一墙之碍。此句强调了筠芝亭简约、空灵的设计理念,过多的装饰只会破坏亭子的整体美感。

太仆公造此亭成,亭之外更不增一椽一瓦,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此句揭示了太仆公建造筠芝亭的初衷,即追求简约而不失意境,亭子的内外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此句描绘了筠芝亭周围的景色,太仆公亲手种植的树木郁郁葱葱,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秋水之中。

亭前石台,躐取亭中之景物而先得之,升高眺远,眼界光明。此句描述了亭前石台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观赏亭中景物的平台,还让人登高望远,拓展了视野。

敬亭诸山,箕踞麓下;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台下右旋,曲磴三折,老松偻背而立,顶垂一干,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曲出辅之,旋盖如曲柄葆羽。癸丑以前,不垣不台,松意尤畅。此段详细描绘了筠芝亭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52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