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之一,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清代最重要的戏曲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桃花扇》是孔尚任创作的京剧经典之一,书中融合了历史事件、爱情故事与道德讨论,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王朝更替、权力斗争与爱情命运的故事。通过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书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风貌。它不仅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的重要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五出-迎驾-原文
甲申四月
【番卜筭】(净扮马士英冠带上)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
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
下官马士英,别字瑶草,贵州贵阳卫人也,起家万历己未进士,现任凤阳督抚。
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
前日发书约会史可法,同迎福王。
他回书中有 “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言。
阮大铖走去面商,他又闭门不纳。
看来是不肯行的了。
但他现握着兵权,一倡此论,那九卿班里,如高弘图、姜曰广、吕大器、张国维等,谁敢竟行。
这迎立之事,便有几分不妥了。
没奈何,又托阮大铖约会四镇武臣,及勋戚内侍,未知如何,好生焦躁。
(副净扮阮大铖急上)胸有已成之竹,山无难劈之柴。
此是马公书房,不免竟入。
(净见问介)圆老回来了,大事如何?
(副净)四镇武臣见了书函,欣然许诺,约定四月念八,全备仪仗,齐赴江浦矣。
(净)妙,妙!那高黄二刘,如何说来?
【催拍】(副净)他说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神京未收,神京未收,似我辈滥功糜饷,建牙堪羞。
江浦迎銮,愿领貔貅,扶新主持节复仇。
临大事,敢夷犹。
(净)此外还有何人肯去?
(副净)还有魏国公徐鸿基,司礼监韩赞周,吏科给事李沾,监察御史朱国昌。
(净)勋、卫、科、道,都有个把,也就好了。
他们都怎么说来?
【前腔】(副净)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众公卿谁肯逗留。
职名早投,职名早投,大家去上书陈表,拥入皇州。
新主中兴,拜舞龙楼,将今日劳苦功酬,迁旧秩,壮新猷。
(净)果然如此,妙的狠了。
只是一件,我是一个外吏,那几个武臣勋卫,也算不得部院卿僚,目下写表如何列名?
(副净)这有甚么考证,取本缙绅便览来,从头抄写便了。
(净)虽如此说,万一驾到,没有百官迎接,我们三五个官,如何引进朝去?
(副净)我看满朝诸公,那个是有定见的。
乘舆一到,只怕递职名的还挨挤不上哩。
(净)是,是!表已写就,只空衔名,取本缙绅来,快快开列。
(外扮书办取缙绅上)西河沿洪家高头便览在此。
(下)
(副净)待我抄起来。
(偏头远视介)表上字体,俱要细楷的,目昏难写,这怎么处?
(想介)有了。
(腰内取出眼镜戴,抄介) “吏部尚书臣高弘图”。
(作手颤介)这手又颤起来了,目下等着起身。
一时写不出,急杀人也。
(净)还叫书办写去罢。
(副净)这姓名里面都有去取,他如何写得。
(净)你指示明白,自然不错了。
(叫介)书办快来。
(外上)
(副净照缙绅指点向外介)
(外下)
(净)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
快整衣冠,收拾箱包,今日务要出城。
(丑扮长班收拾介)
(副净问介)请问老公祖,小弟怎生打扮?
(净)迎驾大典,比不得寻常私谒,俱要冠带才是。
(副净)小弟原是废员,如何冠带?
(净)正是。
(想介)没奈何,你且权充个赍表官罢,只是屈尊些儿。
(副净)说那里话,大丈夫要立功业,何所不可,到这时候还讲刚方么。
(净笑介)妙,妙,才是个软圆老。
(副净换差吏服色介)
【前腔】拚余生寒灰已休,喜今朝涸海更流;
金鳌上钩,金鳌上钩,好似太公一钓,享国千秋。
牛马风尘,暂屈何忧,刀笔吏丞相根由;
人笑骂,我不羞。
(外上)表已列名,老爷过目。
(副净看介)果然一些不差,就包裹好了,装入箱中。
(外包裹装箱内介)
(副净)下官只得背起来了。
(外、丑与副净绑箱背上介)
(净看,笑介)圆老这件功劳却也不小哩。
(副净正色介)不要取笑,日后画在凌烟阁上,倒有些神气的。
(丑牵马介)天色将晚,请老爷上马。
(净吩咐介)这迎驾大事,带不的多人,只你两个跟去罢。
(副净)便益你们,后日都要议叙的。
(俱上马,急走绕场介)
【前腔】(合)趁斜阳南山雨收,控青骢烟驿水邮,
金鞭急抽,金鞭急抽,早见浦江云气,楚尾吴头。
应运英雄,虎赴龙投,恨不的双翅飕飕,银烛下,拜冕旒。
(净)叫左右早去寻下店房。
(副净)阿呀!我们做的何事,今日还想安歇,快跑快跑!
(加鞭跑介)
(净)江云山气晚悠悠,
(副净)马走平川似水流,
(净)莫学防风随后到,
(副净)涂山明日会诸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五出-迎驾-译文
甲申四月,
【番卜筭】(净扮马士英冠带上)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
下官马士英,别字瑶草,贵州贵阳卫人也,起家万历己未进士,现任凤阳督抚。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前日发书约会史可法,同迎福王。他回书中有‘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言。阮大铖走去面商,他又闭门不纳。看来是不肯行的了。但他现握着兵权,一倡此论,那九卿班里,如高弘图、姜曰广、吕大器、张国维等,谁敢竟行。这迎立之事,便有几分不妥了。没奈何,又托阮大铖约会四镇武臣,及勋戚内侍,未知如何,好生焦躁。
(副净扮阮大铖急上)胸有已成之竹,山无难劈之柴。此是马公书房,不免竟入。(净见问介)圆老回来了,大事如何?(副净)四镇武臣见了书函,欣然许诺,约定四月念八,全备仪仗,齐赴江浦矣。(净)妙,妙!那高黄二刘,如何说来?(坐介)
【催拍】(副净)他说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神京未收,神京未收,似我辈滥功糜饷,建牙堪羞。江浦迎銮,愿领貔貅,扶新主持节复仇。临大事,敢夷犹。
(净)此外还有何人肯去?(副净)还有魏国公徐鸿基,司礼监韩赞周,吏科给事李沾,监察御史朱国昌。(净)勋、卫、科、道,都有个把,也就好了。他们都怎么说来?
【前腔】(副净)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众公卿谁肯逗留。职名早投,职名早投,大家去上书陈表,拥入皇州。新主中兴,拜舞龙楼,将今日劳苦功酬,迁旧秩,壮新猷。
(净)果然如此,妙的狠了。只是一件,我是一个外吏,那几个武臣勋卫,也算不得部院卿僚,目下写表如何列名?(副净)这有甚么考证,取本缙绅便览来,从头抄写便了。(净)虽如此说,万一驾到,没有百官迎接,我们三五个官,如何引进朝去?(副净)我看满朝诸公,那个是有定见的。乘舆一到,只怕递职名的还挨挤不上哩。(净)是,是!表已写就,只空衔名,取本缙绅来,快快开列。(外扮书办取缙绅上)西河沿洪家高头便览在此。(下)(副净)待我抄起来。(偏头远视介)表上字体,俱要细楷的,目昏难写,这怎么处?(想介)有了。(腰内取出眼镜戴,抄介)‘吏部尚书臣高弘图’。(作手颤介)这手又颤起来了,目下等着起身。一时写不出,急杀人也。(净)还叫书办写去罢。(副净)这姓名里面都有去取,他如何写得。(净)你指示明白,自然不错了。(叫介)书办快来。(外上)(副净照缙绅指点向外介)(外下)(净)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快整衣冠,收拾箱包,今日务要出城。(丑扮长班收拾介)(副净问介)请问老公祖,小弟怎生打扮?(净)迎驾大典,比不得寻常私谒,俱要冠带才是。(副净)小弟原是废员,如何冠带?(净)正是。(想介)没奈何,你且权充个赍表官罢,只是屈尊些儿。(副净)说那里话,大丈夫要立功业,何所不可,到这时候还讲刚方么。(净笑介)妙,妙,才是个软圆老。(副净换差吏服色介)
【前腔】拚余生寒灰已休,喜今朝涸海更流;金鳌上钩,金鳌上钩,好似太公一钓,享国千秋。牛马风尘,暂屈何忧,刀笔吏丞相根由;人笑骂,我不羞。
(外上)表已列名,老爷过目。(副净看介)果然一些不差,就包裹好了,装入箱中。(外包裹装箱内介)(副净)下官只得背起来了。(外、丑与副净绑箱背上介)(净看,笑介)圆老这件功劳却也不小哩。(副净正色介)不要取笑,日后画在凌烟阁上,倒有些神气的。(丑牵马介)天色将晚,请老爷上马。(净吩咐介)这迎驾大事,带不的多人,只你两个跟去罢。(副净)便益你们,后日都要议叙的。(俱上马,急走绕场介)
【前腔】(合)趁斜阳南山雨收,控青骢烟驿水邮,金鞭急抽,金鞭急抽,早见浦江云气,楚尾吴头。应运英雄,虎赴龙投,恨不的双翅飕飕,银烛下,拜冕旒。
(净)叫左右早去寻下店房。副净)阿呀!我们做的何事,今日还想安歇,快跑快跑!(加鞭跑介)
(净)江云山气晚悠悠,(副净)马走平川似水流,(净)莫学防风随后到,(副净)涂山明日会诸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五出-迎驾-注解
神京:指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特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逐鹿:比喻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天下英雄,逐鹿中原’。
拜相与封侯:指被封为宰相和侯爵,是古代官员的最高荣誉。
拥立:指拥戴某人成为君主或领袖。
福王:指明朝的一位亲王,这里可能是指明朝的一位亲王被拥立为皇帝。
三大罪、五不可立:指史可法在回信中提出的关于拥立福王的三个罪行和五个不可立的理由。
阮大铖:明朝末年的权臣,此处可能是指他参与迎立福王的事。
九卿:指明朝中央政府的九个重要官职,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
四镇武臣:指四镇的武官,四镇通常指边疆地区的军事重镇。
勋戚内侍:指有功的武将和皇室亲戚,以及宫廷内的宦官。
迎銮:指迎接皇帝的到来。
貔貅: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比喻勇猛的士兵。
扶新主持节复仇:指扶持新君,主持国政,并复仇。
夷犹:犹豫不决的样子。
乘舆:指皇帝的车驾,这里指皇帝的到来。
递职名:指递送官员的名册。
缙绅:指官员,这里指官员的名册。
冠带:指官员的冠帽和腰带,表示正式的官服。
赍表官:指携带奏章的官员。
差吏服色:指差役的服装。
凌烟阁:指古代皇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阁楼,这里指功臣的荣誉。
控青骢:指驾驭青色的骏马。
烟驿水邮:指在烟雾缭绕的驿站和水上邮递中。
金鞭:指金制的马鞭,这里指快速前进。
银烛:指银制的蜡烛,这里指皇帝的宝座。
冕旒:指皇帝的冠冕和垂下的珠串,这里指皇帝的宝座或尊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五出-迎驾-评注
甲申四月,这段古文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甲申年四月,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对明朝而言,这一年标志着明朝的灭亡。这样的开篇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种紧张和动荡的氛围。
‘番卜筭’(净扮马士英冠带上)这一句通过角色登场的方式,引入了主要人物马士英。马士英作为明朝末年的权臣,其形象在古文中通过‘番卜筭’这一角色进行了初步塑造,暗示了他的狡猾和权谋。
‘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这句话,描绘了明朝末年战乱频仍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马士英对于时局的深刻认识。‘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则揭示了马士英的政治野心和权谋手段。
‘下官马士英,别字瑶草,贵州贵阳卫人也,起家万历己未进士,现任凤阳督抚’这一段,详细介绍了马士英的背景和身份,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官员形象。
‘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这句话,反映了马士英对于时局的乐观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前日发书约会史可法,同迎福王’则揭示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行动和策略。
‘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言和‘阮大铖走去面商,他又闭门不纳’这两句,反映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困境和挫折,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史可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迎立之事,便有几分不妥了’这句话,表明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犹豫和权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时局的复杂认识。
‘没奈何,又托阮大铖约会四镇武臣,及勋戚内侍,未知如何,好生焦躁’这一段,展现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无奈和焦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政治局势的担忧。
‘胸有已成之竹,山无难劈之柴’这句话,通过阮大铖的台词,展现了其自信和果断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经验和能力。
‘神京未收,神京未收,似我辈滥功糜饷,建牙堪羞’这句话,反映了阮大铖对于时局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荣誉和责任的重视。
‘江浦迎銮,愿领貔貅,扶新主持节复仇’这句话,展现了阮大铖的政治抱负和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
‘临大事,敢夷犹’这句话,反映了阮大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坚定,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当。
‘果然如此,妙的狠了’这句话,展现了马士英对于阮大铖策略的认同和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政治局势的乐观态度。
‘只是一件,我是一个外吏,那几个武臣勋卫,也算不得部院卿僚,目下写表如何列名’这句话,反映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谨慎和考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视。
‘这有甚么考证,取本缙绅便览来,从头抄写便了’这句话,展现了马士英的机智和变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政治手段的熟练掌握。
‘‘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这句话,反映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敏锐和果断,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时局的深刻认识。
‘快整衣冠,收拾箱包,今日务要出城’这句话,展现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果断和决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个人行动的迅速和果断。
‘迎驾大典,比不得寻常私谒,俱要冠带才是’这句话,反映了马士英对于礼节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政治仪式的熟悉和尊重。
‘‘吏部尚书臣高弘图’’这句话,通过阮大铖的台词,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机智和变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政治手段的熟练掌握。
‘‘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这句话,再次强调了马士英在政治上的敏锐和果断,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时局的深刻认识。
‘‘趁斜阳南山雨收,控青骢烟驿水邮,金鞭急抽,金鞭急抽,早见浦江云气,楚尾吴头’’这句话,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马士英和阮大铖在政治旅途中的紧迫感和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胜利的期待。
‘‘江云山气晚悠悠,马走平川似水流,莫学防风随后到,涂山明日会诸侯’’这句话,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展现了马士英和阮大铖在政治旅途中的心情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