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九出-和战

作者: 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之一,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清代最重要的戏曲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桃花扇》是孔尚任创作的京剧经典之一,书中融合了历史事件、爱情故事与道德讨论,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王朝更替、权力斗争与爱情命运的故事。通过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书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风貌。它不仅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的重要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九出-和战-原文

甲申五月

(末、净、丑扮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戎装,杂扮军校执旗帜器械呐喊上)

(末)兄弟们俱要小心着,闻得高杰点齐人马,在黄金坝上伺候迎敌。我们分作三队,依次而进。

(净)我带的人马原少,让我挑战,两兄迎敌便了。

(末)我的田雄不曾来,我作第二队,总叫河洲哥哥压哨罢。

(丑)就是如此,大家杀向前去。(摇旗呐喊急下)

(副净扮高杰戎装,军校执械随上)大小三军排开阵势,伺候迎敌。

(杂扮探卒上)报,报,报!三家贼兵摇旗呐喊,将次到营了。

(净持大刀上)老高快快出马,今日和你争个谁大谁小。

(副净持枪骂上)你花马刘,是咱家小兄弟,那个怕你!

(内击鼓,净、副净厮杀介)

(副净叫介)三军齐上,活捉了这个刘贼。

(杂上乱战介)

(净败下)

(末持双鞭上)我黄闯子的本领你是晓得的,快快磕头,饶你一死。

(副净)我高老爷不稀罕你这活头,要取你那颗死头的。

(内击鼓,末、副净厮杀介)

(副净叫介)三军再来。

(杂上乱战介)

(末急介)从来将对将,兵对兵,如何这样混战。倒底是个无礼贼子,今日且输与你。

(败下)

(丑持双刀领众喊上介)高杰,你不要逞强,我刘河洲也带着些人马哩,咱就混战一场,有何不可。

(副净)我翻天鹞子不怕人的,凭你竖战也可,横战也可。杀,杀,杀!(两队领众混战介)

(生持令箭立高台,小兵持锣敲介)

(众止杀,仰看介)

(生摇令箭介)阁部大元帅有令:四镇作反,皆督师之过。请先到帅府,杀了元帅,次到南京,抢了宫阙;不必在此混战,骚害平民。

(丑)我们并不曾作反,只因高杰无礼,混乱坐次,我们争个明白,日后好参谒元帅。

(副净)我高杰乃本标先锋,怎敢作反;他们领兵来杀,只得迎敌。

(生)不奉军令,妄行厮杀,都是反贼。明日奏闻朝廷,你们自去分辩罢。

(丑)朝廷是我们迎立的,元帅是朝廷差来的,我们违了军令,便是叛了朝廷,如何使得。情愿束身待罪,只求元帅饶恕。

(生)高将军,你如何说?

(副净)我高杰是元帅犬马,犯了军法,只听元帅处分。

(生)既如此说,速传黄、刘二镇,同赴辕门,央求元帅。

(丑)二镇败走,各回汛地去了。

(生)你淮、扬两镇,唇齿之邦,又无宿嫌,为何听人指使。快快前去,候元帅发落。

(众兵下)

(生下台)

(丑、副净同行,到介)

(生)已到辕门了,两位将军在外等候,待俺传进去。(稍迟即出介)元帅有令:四镇擅相争夺,皆当军法从事;但高将军不知礼体,挑嫌起衅,罪有所归,着与三镇服礼。俟解和之日,再行处分。

[香柳娘]劝将军自思,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

(副净恼介)我高杰乃元帅标下先锋,元帅不加护庇,倒叫与三镇服礼,可不羞死人也。罢,罢,罢!看来元帅也不能用俺了,不免领兵渡江,另做事业去。这屈辱怎当,这屈辱怎当,渡过大江头,事业从新做。(唤介)三军快来,随俺前去。(众兵上,呐喊摇旗随下)

(丑望介)呀,呀,呀!高杰竟要过江了,想江南有他的党与,不日要领来与俺厮闹;俺也早去约会黄、刘二镇,多带人马,到此迎敌。笑力穷远走,笑力穷远走,长江洗羞,防他重来作寇。(丑下)

(生呆介)不料局势如此,叫俺怎生收救。

[前腔]恨山河半倾,恨山河半倾,怎能重搆;人心瓦解忘恩旧。(南望介)那高杰竟反了。看扬扬渡江,看扬扬渡江,旗帜乱中流,直入南徐口。(北望介)那刘泽清也急忙去,要约会三镇人马,同来迎敌。这烟尘偏有,这烟尘偏有,好叫俺元帅搔头,参谋搓手。

(行介)且去回覆了阁部,再作计较。正是:堂堂开府辖通侯,江北淮南数上游,只恐楼船与铁马,一时都羨好扬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九出-和战-译文

甲申五月,

(末、净、丑扮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戎装,杂扮军校执旗帜器械呐喊上)(末)兄弟们都要小心,听说高杰已经点齐人马,在黄金坝上等着迎敌。我们分成三队,依次前进。

(净)我带的人马原本就少,让我去挑战,两位兄长迎敌就好。

(末)我的田雄没来,我当第二队,就让河洲哥哥断后。

(丑)就这样,大家杀向前去。(摇旗呐喊急下)

(副净扮高杰戎装,军校执械随上)

大小三军摆开阵势,等着迎敌。

(杂扮探卒上)报告,报告,报告!三家贼兵摇旗呐喊,快要到营了。

(净持大刀上)老高快快出马,今天我要和你比个高低。

(副净持枪骂上)你花马刘,是我们家的小兄弟,怎么敢怕你!

(内击鼓,净、副净交战)

(副净叫介)三军一起上,活捉了这个刘贼。

(杂上乱战)

(净败下)(末持双鞭上)我黄闯子的本领你是知道的,快快磕头,我可以饶你一命。

(副净)我高老爷不稀罕你这活命,我要取你的头。

(内击鼓,末、副净交战)

(副净叫介)三军再来。

(杂上乱战)

(末急介)从来都是将对将,兵对兵,怎么这样混战。到底是个无礼的贼子,今天先输给你。

(败下)(丑持双刀领众喊上介)高杰,你不要逞强,我刘河洲也带着一些人马,咱们就混战一场,有何不可。

(副净)我翻天鹞子不怕人的,无论是竖着打还是横着打都可以。杀,杀,杀!(两队领众混战介)

(生持令箭立高台,小兵持锣敲介)

(众止杀,仰看介)

(生摇令箭介)阁部大元帅有令:四镇作反,都是督师之过。请先到帅府,杀了元帅,再往南京,抢了皇宫;不必在此混战,骚扰平民。

(丑)我们并没有作反,只是因为高杰无礼,混乱了秩序,我们只是争个明白,日后好去拜见元帅。

(副净)我高杰是元帅的先锋,怎么敢作反;他们带兵来杀,我只能迎敌。

(生)不遵军令,随意交战,都是反贼。明天奏报朝廷,你们自己去分辨。

(丑)朝廷是我们迎立的,元帅是朝廷派来的,我们违抗军令,就是背叛朝廷,怎么可以。我们愿意束手待罪,只求元帅宽恕。

(生)高将军,你怎么说?

(副净)我高杰是元帅的犬马,犯了军法,只听元帅的处分。

(生)既然如此说,快去传黄、刘二镇,一同到辕门,请求元帅。

(丑)二镇已经败走,各自回到防地去了。

(生)你们淮、扬两镇,是唇齿相依的,又没有旧怨,为什么听别人的指使。快去,等元帅发落。

(众兵下)(生下台)(丑、副净同行,到介)

(生)已经到辕门了,两位将军在外面等候,等我去通报。

(稍迟即出介)元帅有令:四镇擅自争斗,都按军法处理;但高将军不知礼数,挑起争端,罪有应得,着与三镇赔礼。

(俟解和之日,再行处分)

【香柳娘】劝将军自思,劝将军自思,灾祸难救,快快向辕门请罪。

(副净恼介)我高杰是元帅的先锋,元帅不保护我,反而让我向三镇赔礼,这不是让人羞死吗。算了吧,算了吧!看来元帅也不能用我了,我不如领兵渡江,另做一番事业。这屈辱怎么忍受,这屈辱怎么忍受,渡过大江头,事业从头做起。

(唤介)三军快来,跟我一起去。

(众兵上,呐喊摇旗随下)(丑望介)哎呀,哎呀,哎呀!高杰竟然要过江了,看来江南有他的党羽,不久就会领兵来和我争斗;我也要早去约黄、刘二镇,多带人马,到这里来迎敌。笑力穷远走,笑力穷远走,长江洗去羞辱,防备他再来作乱。

(丑下)(生呆介)没想到局势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前腔】恨山河半倾,恨山河半倾,怎能重新搭建;人心离散,忘记了旧日的恩情。

(南望介)那个高杰竟然反了。看他扬扬渡江,看他扬扬渡江,旗帜在乱流中,直入南徐口。

(北望介)那个刘泽清也急忙去,要约三镇人马,一起来迎敌。这烟尘弥漫,这烟尘弥漫,让元帅头疼,让参谋手忙脚乱。

(行介)先去回复阁部,再想对策。正是:

堂堂开府辖通侯,江北淮南数上游,只怕楼船与铁马,一时都羡慕好扬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九出-和战-注解

甲申五月:甲申年五月,根据历史背景,这里指的是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五月份,当时明朝末年,国势衰微。

末:指戏中的末角,即主角,通常扮演正面角色。

净:指戏中的净角,即花脸,扮演性格刚烈、勇猛的人物。

丑:指戏中的丑角,即小花脸,扮演滑稽、搞笑的人物。

黄得功:明朝末年将领,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

刘良佐:明朝末年将领,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

刘泽清:明朝末年将领,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

戎装:古代军装,指军人的服装。

军校:军中学校的学员,此处指军中的年轻士兵。

旗帜器械:军旗和武器,指军队的标志和装备。

高杰:明朝末年将领,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

黄金坝:可能指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是战场。

河洲哥哥:可能是戏中角色刘河洲的昵称。

三家贼兵:指三支敌军,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带领的军队。

阁部大元帅:古代官职,指元帅级别的军事指挥官。

四镇:指四个军事重镇,此处可能是指明朝末年的四个军事要地。

辕门:古代官署或军营的正门,此处指元帅府的正门。

香柳娘:可能是指某位女性角色,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

翻天鹞子:可能是指某位勇猛的将领,此处可能是戏中角色高杰的绰号。

南徐口:可能指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是战场。

通侯:古代官职,指高级武官。

楼船与铁马:指战船和战马,此处可能是指军事力量。

好扬州:扬州是古代著名的繁华城市,此处可能是指扬州的繁荣景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九出-和战-评注

甲申五月,开篇点明时间背景,甲申年,即明朝崇祯十七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将充满战乱与变革。

(末、净、丑扮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戎装,杂扮军校执旗帜器械呐喊上)末扮的角色提醒兄弟们小心,表现出一种临战前的紧张与严肃,而净、丑扮的角色则身着戎装,手持旗帜器械,呐喊声中展现出战士的豪迈。

(末)兄弟们俱要小心着,闻得高杰点齐人马,在黄金坝上伺候迎敌。我们分作三队,依次而进。这一段对话展现了末扮角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同时也透露出敌军高杰的威胁。

(净)我带的人马原少,让我挑战,两兄迎敌便了。净扮的角色表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愿意独自面对敌人,显示出他的豪气。

(末)我的田雄不曾来,我作第二队,总叫河洲哥哥压哨罢。末扮的角色对田雄的缺席表示遗憾,同时安排刘河洲作为压哨,体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丑)就是如此,大家杀向前去。(摇旗呐喊急下)丑扮的角色以简短的话语激励士气,同时通过摇旗呐喊的动作,表现出战斗的激烈。

(副净扮高杰戎装,军校执械随上)大小三军排开阵势,伺候迎敌。副净扮的高杰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预示着接下来的战斗将非常激烈。

(杂扮探卒上)报,报,报!三家贼兵摇旗呐喊,将次到营了。探卒的报信,将战事的紧张气氛推向高潮。

(净持大刀上)老高快快出马,今日和你争个谁大谁小。净扮的角色挥舞大刀,挑战高杰,展现出战士的勇猛。

(副净持枪骂上)你花马刘,是咱家小兄弟,那个怕你!副净扮的高杰不甘示弱,回以侮辱,战斗一触即发。

(内击鼓,净、副净厮杀介)击鼓声为战斗增添了紧张感,净、副净的交锋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

(副净叫介)三军齐上,活捉了这个刘贼。副净扮的高杰指挥三军,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

(杂上乱战介)战场上的混乱场面,通过杂扮角色的乱战,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

(净败下)(末持双鞭上)我黄闯子的本领你是晓得的,快快磕头,饶你一死。末扮的角色在战斗中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

(副净)我高老爷不稀罕你这活头,要取你那颗死头的。副净扮的高杰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内击鼓,末、副净厮杀介)击鼓声再次响起,末、副净的战斗愈发激烈。

(副净叫介)三军再来。副净扮的高杰指挥三军再次发起攻击。

(末急介)从来将对将,兵对兵,如何这样混战。倒底是个无礼贼子,今日且输与你。末扮的角色在战斗中表现出对战争规则的尊重。

(败下)(丑持双刀领众喊上介)高杰,你不要逞强,我刘河洲也带着些人马哩,咱就混战一场,有何不可。丑扮的角色加入战斗,进一步加剧了战场的混乱。

(副净)我翻天鹞子不怕人的,凭你竖战也可,横战也可。杀,杀,杀!副净扮的高杰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两队领众混战介)两队混战,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持令箭立高台,小兵持锣敲介)生扮的角色以令箭和锣声维持战场秩序,展现出一种冷静和权威。

(众止杀,仰看介)众兵在生扮角色的命令下停止了战斗,仰望着高台上的生。

(生摇令箭介)阁部大元帅有令:四镇作反,皆督师之过。请先到帅府,杀了元帅,次到南京,抢了宫阙;不必在此混战,骚害平民。生扮的角色传达了元帅的命令,表现出一种权威和严肃。

(丑)我们并不曾作反,只因高杰无礼,混乱坐次,我们争个明白,日后好参谒元帅。丑扮的角色解释了他们的行为,试图为自己辩护。

(副净)我高杰乃本标先锋,怎敢作反;他们领兵来杀,只得迎敌。副净扮的高杰则坚持自己的立场。

(生)不奉军令,妄行厮杀,都是反贼。明日奏闻朝廷,你们自去分辩罢。生扮的角色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丑)朝廷是我们迎立的,元帅是朝廷差来的,我们违了军令,便是叛了朝廷,如何使得。情愿束身待罪,只求元帅饶恕。丑扮的角色表示愿意接受惩罚。

(生)高将军,你如何说?生扮的角色询问副净扮的高杰的意见。

(副净)我高杰是元帅犬马,犯了军法,只听元帅处分。副净扮的高杰表示愿意接受元帅的处分。

(生)既如此说,速传黄、刘二镇,同赴辕门,央求元帅。生扮的角色命令副净去传达命令。

(丑)二镇败走,各回汛地去了。丑扮的角色报告了黄、刘二镇的动向。

(生)你淮、扬两镇,唇齿之邦,又无宿嫌,为何听人指使。快快前去,候元帅发落。生扮的角色对淮、扬两镇的行动表示质疑。

(众兵下)(生下台)(丑、副净同行,到介)生扮的角色与丑、副净一同前往辕门。

(生)已到辕门了,两位将军在外等候,待俺传进去。生扮的角色到达辕门,准备传达命令。

(稍迟即出介)元帅有令:四镇作反,皆当军法从事;但高将军不知礼体,挑嫌起衅,罪有所归,着与三镇服礼。俟解和之日,再行处分。生扮的角色传达了元帅的命令,对高杰的行为进行了处分。

【香柳娘】劝将军自思,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香柳娘的唱词,表达了对高杰的劝告和警示。

(副净恼介)我高杰乃元帅标下先锋,元帅不加护庇,倒叫与三镇服礼,可不羞死人也。罢,罢,罢!看来元帅也不能用俺了,不免领兵渡江,另做事业去。这屈辱怎当,这屈辱怎当,渡过大江头,事业从新做。副净扮的高杰在受到处分后,表现出不满和失望,决定离开。

(唤介)三军快来,随俺前去。(众兵上,呐喊摇旗随下)副净扮的高杰召唤三军,准备离开。

(丑望介)呀,呀,呀!高杰竟要过江了,想江南有他的党与,不日要领来与俺厮闹;俺也早去约会黄、刘二镇,多带人马,到此迎敌。笑力穷远走,笑力穷远走,长江洗羞,防他重来作寇。丑扮的角色对高杰的行动表示担忧,并决定采取应对措施。

(丑下)(生呆介)不料局势如此,叫俺怎生收救。生扮的角色对局势的失控感到无奈。

【前腔】恨山河半倾,恨山河半倾,怎能重搆;人心瓦解忘恩旧。南望介)那高杰竟反了。看扬扬渡江,看扬扬渡江,旗帜乱中流,直入南徐口。(北望介)那刘泽清也急忙去,要约会三镇人马,同来迎敌。这烟尘偏有,这烟尘偏有,好叫俺元帅搔头,参谋搓手。生扮的角色通过唱词表达了对局势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行介)且去回覆了阁部,再作计较。正是:堂堂开府辖通侯,江北淮南数上游,只恐楼船与铁马,一时都羨好扬州。生扮的角色决定采取行动,以应对当前的局面。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十九出-和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49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