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张齐贤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张齐贤-原文

戚里有分财不均者,更相讼。

齐贤曰:“是非台府所能决,臣请自治之。”

齐贤坐相府,召讼者问曰:“汝非以彼分财多,汝分少乎?”

曰:“然。”

具款,乃召两吏,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货财无得动,分书则交易,明日奏闻,

上曰:“朕固知非君不能定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张齐贤-译文

亲戚之间因为财产分配不均,互相诉讼。

齐贤说:“这不是官府能决定的,我请求自己处理这件事。”

齐贤坐在相府中,召来诉讼的人问道:“你不是因为他分到的财产多,你分到的少吗?”

对方回答:“是的。”

齐贤详细了解了情况后,召来两名官吏,命令甲家搬到乙家,乙家搬到甲家,财产不得移动,分配文书则交换,第二天将此事上奏给皇帝,

皇帝说:“我本来就知道除了你没人能解决这件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张齐贤-注解

戚里:指皇帝的亲戚或亲近的臣子。

讼:指诉讼,即法律上的争议。

台府:指朝廷的官府,即中央政府。

自治:指自己处理,不依赖外部力量。

具款:指详细陈述或记录。

分书:指分配财产的文书或契约。

奏闻:指向上级或皇帝报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张齐贤-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宋史·齐贤传》,讲述了齐贤处理戚里分财不均的故事。齐贤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智慧和公正著称。在这个故事中,齐贤面对戚里之间的财产纠纷,没有直接依赖朝廷的官府来解决,而是选择自己处理,这体现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公正的追求。

齐贤的处理方法非常巧妙。他首先询问双方是否因为对方分得的财产多而自己分得少,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并没有直接进行财产分配,而是让双方交换住所,财产不动,只交换分书。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直接干预财产分配可能带来的不满,又通过交换住所的方式让双方体验对方的生活,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体现了齐贤的智慧和人性化管理。他通过交换住所的方式,让双方在心理上感受到公平,从而化解了矛盾。这种方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先进的,体现了齐贤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此外,齐贤的处理方法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皇帝说:“朕固知非君不能定也。”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齐贤能力的肯定,也反映了皇帝对齐贤处理方式的认可。这种认可不仅是对齐贤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他处理问题方法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齐贤处理戚里分财不均的故事,展示了齐贤的智慧、公正和人性化管理的能力。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管理和问题解决中。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张齐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4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