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二出-守楼

作者: 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之一,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清代最重要的戏曲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桃花扇》是孔尚任创作的京剧经典之一,书中融合了历史事件、爱情故事与道德讨论,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王朝更替、权力斗争与爱情命运的故事。通过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书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风貌。它不仅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的重要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二出-守楼-原文

甲申十月

(外、小生拿内阁灯笼、衣、银跟轿上)

天上从无差月老,人间竟有错花星。

(外)

我们奉老爷之命,硬娶香君,只得快走。

(小生)

旧院李家母子两个,知他谁是香君。

(末急上呼介)

转来同我去罢。

(外见介)

杨姑老爷肯去,定娶不错了。

(同行介)

月照青溪水,霜沾长板桥。

来此已是,快快叫门。

(叫门介)

(杂扮保儿上)

才关后户,又开前庭;迎官接客,卑职驿丞。

(问介)

那个叫门?

(外)

快开门来。

(杂开门惊介)

呵呀!灯笼火把,轿马人夫,杨老爷来夸官了。

(末)

唗!快唤贞娘出来。

(杂大叫介)

妈妈出来,杨老爷到门了。

(小旦急上问介)

老爷从那里赴席回来么?

(末)

适在马舅爷相府,特来报喜。

(小旦)

有什么喜?

(末)

有个大老官来娶你令爱哩。

(指介)

【渔家傲】

你看这彩轿青衣门外催,你看这三百花银,一套绣衣。

(小旦惊介)

是那家来娶,怎不早说?

(末)

你看灯笼大字成双对,是中堂阁内。

(小旦)

就是内阁老爷自己娶么?

(末)

非也。漕抚田公,同乡至戚,赠个佳人捧玉杯。

(小旦)

田家亲事,久已回断,如何又来歪缠?

(小生拿银交介)

你就是香君么,请受财礼。

(小旦)

待我进去商量。

(外)

相府要人,还等你商量;快快收了银子,出来上轿罢。

(末)

他怎敢不去,你们在外伺候,待我拿银进去,催他梳洗。

(末接银,杂接衣,同小旦作进介)

(小生、外)

我们且寻个老表子燥脾去。

(俱暂下)

(小旦、末、杂作上楼介)

(末唤介)

香君睡下不曾?

(旦上)

有甚紧事,一片吵闹。

(小旦)

你还不知么?

(旦见末介)

想是杨老爷要来听歌。

(小旦)

还说甚么歌不歌哩。

【剔银灯】

忙忙的来交聘礼,凶凶的强夺歌妓;对着面一时难回避,执着名别人谁替。

(旦惊介)

唬杀奴也!又是那个天杀的?

(小旦)

还是田仰,又借着相府的势力,硬来娶你。

堪悲,青楼薄命,一霎时杨花乱吹。

(小旦向末介)

杨老爷从来疼俺母子,为何下这毒手?

(末)

不干我事,那马瑶草知你拒绝田仰,动了大怒,差一班恶仆登门强娶。

下官怕你受气,特为护你而来。

(小旦)

这等多谢了,还求老爷始终救解。

(末)

依我说三百财礼,也不算吃亏;香君嫁个漕抚,也不算失所;你有多大本事,能敌他两家势力?

(小旦思介)

杨老爷说的有理,看这局面,拗不去了。

孩儿趁早收拾下楼罢!

(旦怒介)

妈妈说那里话来!当日杨老爷作媒,妈妈主婚,把奴嫁与侯郎,满堂宾客,谁没看见。

现收着定盟之物。

(急向内取出扇介)

这首定情诗,杨老爷都看过,难道忘了不成?

【摊破锦地花】

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

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

(末)

那侯郎避祸逃走,不知去向;设若三年不归,你也只顾等他么?

(旦)

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

(末)

呵呀!好性气,又像摘翠脱衣骂阮圆海的那番光景了。

(旦)

可又来,阮、田同是魏党,阮家妆奁尚且不受,倒去跟着田仰么?

(内喊介)

夜已深了,快些上轿,还要赶到船上去哩。

(小旦劝介)

傻丫头!嫁到田府,少不了你的吃穿哩。

(旦)

呸!我立志守节,岂在温饱。

忍寒饥,决不下这翠楼梯。

(小旦)

事到今日,也顾不得他了。

(叫介)

杨老爷放下财礼,大家帮他梳头穿衣。

(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

(旦持扇前后乱打介)

(末)

好利害,一柄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

(小旦)

草草妆完,抱他下楼罢。

(末抱介)

(旦哭介)

奴家就死不下此楼。

(倒地撞头晕卧介)

(小旦惊介)

呵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

(末指扇介)

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

(拾扇付杂介)

(小旦唤介)

保儿,扶起香君,且到卧房安歇罢。

(杂扶旦下)

(内喊介)

夜已三更了,诓去银子,不打发上轿;我们要上楼拿人哩。

(末向楼下介)

管家略等一等;他母子难舍,其实可怜的。

(小旦急介)

孩儿碰坏,外边声声要人,这怎么处?

(末)

那宰相势力,你是知道的,这番羞了他去,你母子不要性命了。

(小旦怕介)

求杨老爷救俺则个。

(末)

没奈何,且寻个权宜之法罢!

(小旦)

有何权宜之法?

(末)

娼家从良,原是好事,况且嫁与田府,不少吃穿,香君既没造化,你倒替他享受去罢。

(小旦急介)

这断不能。一时一霎,叫我如何舍得。

(末怒介)

明日早来拿人,看你舍得舍不得。

(小旦呆介)

也罢!叫香君守着楼,我去走一遭儿。

(想介)

不好,不好,只怕有人认得。

(末)

我说你是香君,谁能辨别。

(小旦)

既是这等,少不得又妆新人了。

(忙打扮完介)

(向内叫介)

香君我儿,好好将息,我替你去了。

(又嘱介)

三百两银子,替我收好,不要花费了。

(末扶小旦下楼介)

【麻婆子】

(小旦)

下楼下楼三更夜,红灯满路辉;

出户出户寒风起,看花未必归。

(小生、外打灯抬轿上)

好,好,新人出来了,快请上轿。

(小旦别末介)

别过杨老爷罢。

(末)

前途保重,后会有期。

(小旦)

老爷今晚且宿院中,照管孩儿。

(末)

自然。

(小旦上轿介)

萧郎从此路人窥,侯门再出岂容易。

(行介)

舍了笙歌队,今夜伴阿谁。

(俱下)

(末笑介)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叹介)只是母子分别,未免伤心。

匆匆夜去替蛾眉,一曲歌同易水悲;

燕子楼中人卧病,灯昏被冷有谁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二出-守楼-译文

甲申十月,外、小生拿着内阁的灯笼、衣服、银两上轿。

天上从来没有错过月老的红线,人间竟然有错配的花星。

我们奉老爷的命令,硬是要娶香君,只能快点走。

旧院李家母子两人,知道谁是香君。

(末急上,呼喊介)转来,跟我一起去吧。

杨姑老爷愿意去,肯定不会错。

一起同行介。

月光照在青溪水上,霜露沾在长板桥上。到这里了,快快叫门。

(叫门介)

(杂扮保儿上,问介)谁在叫门?

(外)快开门。

(杂开门,惊讶介)哎呀!灯笼火把,轿马人夫,杨老爷来巡街了。

(末)唰!快叫贞娘出来。

(杂大叫介)妈妈出来,杨老爷到门了。

(小旦急上,问介)老爷从哪里回来?

(末)刚从马舅爷的相府回来,特地来报喜。

(小旦)有什么喜?

(末)有个大官来娶你女儿了。

(指介)

你看这彩轿青衣在门外催促,你看这三百两银子和绣衣。

(小旦惊讶介)是哪家来娶,怎么不早说?

(末)你看灯笼上大字成双对,是内阁老爷自己来娶。

(小旦)就是内阁老爷自己娶么?

(末)不是的。漕抚田公,同乡至亲,送了个佳人捧玉杯。

(小旦)田家的亲事,早就回绝了,怎么又来纠缠?

(小生拿银交介)你就是香君吗,请接受财礼。

(小旦)让我进去商量。

(外)相府要人,还等你商量;快快收了银子,出来上轿吧。

(末)他怎么敢不去,你们在外面等着,我进去催她梳洗。

(末接过银子,杂接过衣服,和小旦一起进屋介)

(小生、外)我们去找个老鸨子消遣消遣。

(小生、外暂时下)

(小旦、末、杂上楼介)

(末呼唤介)香君睡下了吗?

(旦上)有什么急事,这么吵闹。

(小旦)你还不知道吗?

(旦见末介)想是杨老爷要来听歌。

(小旦)还说听歌呢。

(小旦向末介)杨老爷一直疼爱我们母子,为什么下这么狠的手?

(末)不关我的事,马瑶草知道你拒绝了田仰,非常生气,派了一群恶仆上门强娶。我担心你受气,特地来保护你。

(小旦)这么感谢了,还求老爷一直救我。

(末)依我说,三百两财礼也不算吃亏;香君嫁给漕抚,也不算失所;你有多大本事,能敌过他两家的势力?

(小旦思考介)杨老爷说得有理,看这情况,硬拗不过去了。孩子,趁早收拾下楼吧!

(旦愤怒介)妈妈说什么话!当日杨老爷做媒,妈妈主婚,把我嫁给侯郎,满堂宾客,谁没看见。现在还收着定亲的东西。

(急忙从里面拿出扇子介)这首定情诗,杨老爷都看过,难道忘了不成?

(末)案齐眉,他是我终身依靠,盟誓怎能更改。宫纱扇上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

(末)那侯郎避祸逃走,不知去向;如果三年不回来,你也只管等他吗?

(旦)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给田仰。

(末)哎呀!好性子,又像当年骂阮圆海摘翠脱衣的那副样子了。

(旦)可又来了,阮、田都是魏党,阮家的嫁妆都不接受,怎么会去跟田仰呢?

(内喊介)夜已深了,快些上轿,还要赶到船上呢。

(小旦劝介)傻丫头!嫁到田府,少不了你的吃穿。

(旦)呸!我立志守节,岂在温饱。忍寒饥,决不下这翠楼梯。

(小旦)事到如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叫介)杨老爷放下财礼,大家帮她梳头穿衣。

(小旦替她梳头,末替她穿衣介)

(旦拿着扇子前后乱打介)

(末)好厉害,一柄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

(小旦)草草梳妆完毕,抱她下楼吧。

(末抱介)

(旦哭泣介)奴家就不下这楼。

(倒地撞头晕倒介)

(小旦惊介)哎呀!我儿苏醒,竟然把花容碰了个稀烂。

(末指扇子介)你看血溅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

(拾起扇子交给杂介)

(小旦呼唤介)保儿,扶起香君,先到卧房休息。

(杂扶旦下)

(内喊介)夜已三更了,骗走了银子,不发上轿;我们要上楼抓人。

(末向楼下介)管家稍等一等;她母子难舍,实在可怜。

(小旦焦急介)孩子碰坏了,外面喊声要人,这怎么办?

(末)那宰相的势力,你是知道的,这次羞了他,你母子不要性命了。

(小旦害怕介)求杨老爷救我们。

(末)没奈何,先找个权宜之计。

(小旦)有什么权宜之计?

(末)娼家从良,本是好事,何况嫁给田府,也不少吃穿,香君既然没福气,你倒替她享受去。

(小旦焦急介)这断不能。一时冲动,叫我怎么舍得。

(末愤怒介)明天早来抓人,看你舍不舍得。

(小旦发呆介)好吧!叫香君守着楼,我去走一趟。

(想介)不好,不好,只怕有人认得。

(末)我说你是香君,谁能辨别。

(小旦)既然这样,少不得又要装成新人了。

(匆忙打扮完毕介)

(向内叫介)香君我儿,好好休息,我替你去了。

(又叮嘱介)三百两银子,替我收好,不要花掉了。

(末扶小旦下楼介)

(小旦)下楼下楼三更夜,红灯满路辉;出户出户寒风起,看花未必归。

(小生、外打灯笼抬轿上)

好,好,新人出来了,快请上轿。

(小旦告别末介)

(末)前途保重,后会有期。

(小旦)老爷今晚就住在院中,照顾孩子。

(末)自然。

(小旦上轿介)

萧郎从此路人窥,侯门再出岂容易。

舍了笙歌队,今夜伴阿谁。

(俱下)

(末尾笑声中)贞丽改嫁了良人,香君坚守了节操,解除了阮兄的仇恨,满足了马舅的威望!用李代桃僵,一举四得,确实是个好计策。(叹息声中)只是母子离别,难免让人感到伤心。

(匆忙地)夜晚匆忙离去,代替了蛾眉的忧虑,一曲歌与易水的悲声相呼应;燕子楼中的人卧病在床,灯光昏暗,被子冷清,又有谁知道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二出-守楼-注解

甲申十月:甲申年十月,指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十月,这是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时间点。

内阁灯笼:内阁是明朝最高行政机构,内阁灯笼是官员身份的象征,表明来者是高官。

香君:指戏曲《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她是一位才貌双全的歌妓。

错花星:古代星宿之一,指命运多舛,命途多艰。

内阁:明朝的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

旧院:指古代的青楼,即妓院。

李家母子:指李香君和她的母亲。

杨姑老爷:指杨文骢,李香君的媒人。

月照青溪水,霜沾长板桥:描写秋夜景色,意味着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保儿:古代对仆人的称呼,这里指李香君家的仆人。

驿丞:古代官职,负责驿站的管理。

贞娘:李香君的小名。

渔家傲:古代词牌名,这里指唱词。

漕抚田公:指田仰,当时的漕运总督。

马瑶草:指马士英,当时的权臣。

侯郎:指李香君的未婚夫,侯方域。

定盟之物:指定情的信物,如扇子等。

摊破锦地花:古代词牌名,这里指唱词。

防身的利剑:比喻诗扇对李香君的重要性。

麻婆子:古代词牌名,这里指唱词。

阮圆海:指阮大铖,明朝末年的权臣,与田仰齐名。

魏党:指阮大铖和马士英等权臣的集团,他们被指为魏忠贤的党羽。

翠楼梯:指青楼中的楼梯,这里指李香君的住所。

权宜之法:指临时的解决办法。

阿谁:古代对某人的称呼,这里指李香君的未婚夫侯方域。

贞丽:指贞节美丽,常用来形容女性坚守贞节的美德。

从良:古代指女子改嫁,从良即女子从良家,即改嫁到好人家。

守节:指女子在丈夫去世后保持贞节,不改嫁。

雪了阮兄之恨:雪,消除;阮兄,指某人的兄弟。这里指消除阮兄的怨恨。

全了马舅之威:全,实现;马舅,指马家的舅舅。这里指实现了马家舅舅的威望。

将李代桃:比喻用一个人代替另一个人,这里可能指用李代桃僵的策略,即用一种方法或手段来代替另一种。

一举四得:一举,一次行动;四得,得到四样东西。指一次行动就能得到多方面的好处。

妙计:指巧妙的计策。

母子分别:指母亲和孩子被迫分离。

伤心:指内心感到悲伤。

替蛾眉:蛾眉,指美女的眉毛,这里指代替美女。

易水悲:易水,指古代易水,这里指易水之滨的悲壮故事,常用来比喻壮烈牺牲。

燕子楼:古代楼名,这里指燕子楼中的女子。

卧病:指生病卧床。

灯昏被冷:灯昏,指灯光昏暗;被冷,指被子冷。形容孤独冷清的夜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二出-守楼-评注

(末笑介)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情节转折。‘末笑介’表明这是剧中人物的一种轻松的评论方式,‘贞丽从良,香君守节’指的是两位女性的不同选择,一位选择从良,一位坚持守节,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多样性。‘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则是指通过这一行为,解决了阮兄的怨恨,满足了马舅的威望,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个人利益与家族利益之间的微妙关系。‘将李代桃,一举四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这一行为比作‘李代桃僵’,既巧妙又高效,‘一举四得’则强调了这一行为的收益,显示了剧作者对情节的巧妙安排。

(叹介)只是母子分别,未免伤心。

此句中的‘叹介’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从之前的轻松评价转变为感慨。‘只是’二字带有轻微的转折意味,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情节的补充和反思。‘母子分别’是古代戏剧中常见的主题,体现了家庭关系的脆弱和分离的痛苦。‘未免伤心’直接表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

匆匆夜去替蛾眉,一曲歌同易水悲;燕子楼中人卧病,灯昏被冷有谁知。

这三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两个不同场景的悲剧。‘匆匆夜去替蛾眉’中的‘蛾眉’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夜去’则暗示了人物行动的匆忙和隐秘。‘一曲歌同易水悲’中的‘易水悲’指的是古代的悲歌,这里用以比喻歌声中的悲伤情感。‘燕子楼中人卧病’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病弱的女子,‘灯昏被冷’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凄凉。‘有谁知’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这三句诗意的语言不仅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也展现了剧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二出-守楼》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4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