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之一,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清代最重要的戏曲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桃花扇》是孔尚任创作的京剧经典之一,书中融合了历史事件、爱情故事与道德讨论,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王朝更替、权力斗争与爱情命运的故事。通过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书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风貌。它不仅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的重要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三出-寄扇-原文
甲申十一月
【醉桃源】(旦包帕病容上)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满楼霜月夜迢迢,天明恨不消。
(坐介)奴家香君,一时无奈,用了苦肉之计,得遂全身之节。只是孤身只影,卧病空楼,冷帐寒衾,无人作伴,好生悽凉。
【北新水令】冻云残雪阻长桥,闭红楼冶游人少。栏杆低雁字,帘幙挂冰条;炭冷香消,人瘦晚风峭。
奴家虽在青楼,那些花月欢场,从今罢却了。
【驻马听】绣户萧萧,鹦鹉呼茶声自巧;香闺悄悄,雪狸偎枕睡偏牢。榴裙裂破舞风腰,鸾靴翦碎淩波靿;愁多病转饶,这妆楼再不许风情闹。
想起侯郎匆匆避祸,不知流落何所;怎知奴家独住空楼,替他守节也。(起唱介)
【沉醉东风】记得一霎时娇歌兴扫,半夜里浓雨情抛;从桃叶渡头寻,向燕子矶边找,乱云山风高雁杳。那知道梅开有信,人去越遥;凭栏凝眺,把盈盈秋水,酸风冻了。
可恨恶仆盈门,硬来娶俺;俺怎肯负了侯郎。
【雁儿落】欺负俺贱烟花薄命飘颻,倚着那丞相府忒骄傲。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最可怜妈妈替奴当灾,飘然竟去。(指介)你看床榻依然,归来何日。
【得胜令】恰便似桃片逐雪涛,柳絮儿随风飘;袖掩春风面,黄昏出汉朝。萧条,满被尘无人扫;寂寥,花开了独自瞧。
说到这里,不觉一阵酸心。(掩泪坐介)
【乔牌儿】这肝肠似搅,泪点儿滴多少。也没个姊妹闲相邀,听那挂帘栊的钩自敲。
独坐无聊,不免取出侯郎诗扇,展看一回。(取扇介)嗳呀!都被血点儿污坏了,这怎么处。
【甜水令】你看疏疏密密,浓浓淡淡,鲜血乱蘸。不是杜鹃抛;是脸上桃花做红雨儿飞落,一点点溅上冰绡。
侯郎侯郎!这都是为你来。
【折桂令】叫奴家揉开云髻,折损宫腰;睡昏昏似妃葬坡平,血淋淋似妾堕楼高。怕旁人呼号,舍着俺软丢答的魂灵没人招。银镜里朱霞残照,鸳枕上红泪春潮。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鲛绡。
一时困倦起来,且在妆台盹睡片时。(压扇睡介)
(末扮杨文骢便服上)认得红楼水面斜,一行衰柳带残鸦。
(净扮苏昆生上)银筝象板佳人院,风雪今同处士家。
(末回头见介)呀!苏昆老也来了。
(净)贞丽从良,香君独住,放心不下,故此常来走走。
(末)下官自那日打发贞丽起身,守了香君一夜,这几日衙门有事,不能脱身;方才城东拜客,便道一瞧。
(入介)
(净)香君不肯下楼,我们上去一谈罢。
(末)甚好。
(登楼介)
(末指介)你看香君抑郁病损,困睡妆台,且不必唤他。
(净看介)这柄扇儿展在面前,怎么有许多红点儿?
(末)此乃侯兄定情之物,一向珍藏不肯示人,想因面血溅污,晾在此间。
(抽扇看介)几点血痕,红艳非常,不免添些枝叶,替他点缀起来。
(想介)没有绿色怎好?
(净)待我采摘盆草,扭取鲜汁,权当颜色罢。
(末)妙极!
(净取草汁上)
(末画介)叶分芳草绿,花借美人红。
(画完介)
(净看喜介)妙妙!竟是几笔折枝桃花。
(末大笑指介)真乃桃花扇也。
(旦惊醒见介)杨老爷、苏师父都来了,奴家得罪。
(让坐介)
(末)几日不曾来看,额角伤痕渐已平复了。
(笑介)下官有画扇一柄,奉赠妆台。
(付旦扇介)
(旦接看介)这是奴的旧扇,血迹腌臢,看他怎的。
(入袖介)
(净)扇头妙染,怎不赏鉴。
(旦)几时画的?
(末)得罪得罪!方才点坏了。
(旦看扇叹介)咳!桃花薄命,扇底飘零。多谢杨老爷替奴写照了。
【锦上花】一朵朵伤情,春风懒笑;一片片消魂,流水愁漂。摘的下娇色,天然蘸好;便妙手徐熙,怎能画到。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末)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
(旦)说那里话,那关盼盼也是烟花,何尝不在燕子楼中,关门到老。
(净)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楼么?
(旦)那时锦片前程,尽俺受用,何处不许游耍,岂但下楼。
(末)香君这段苦节,今世少有。
(向净介)昆老看师弟之情,寻着侯郎,将他送去,也省俺一番悬挂。
(净)是是!一向留心访问,知他随任史公,住淮半载。自淮来京,自京到扬,今又同着高兵防河去了。晚生不日还乡,顺便找寻。
(向旦介)须得香君一书才好。
(旦向末介)奴家言出无文,求杨老爷代写罢。
(末)你的心事,叫俺如何写得出。
(旦寻思介)罢罢!奴的千愁万苦,俱在扇头,就把这扇儿寄去罢。
(净喜介)这封家书,倒也新样。
(旦)待奴封他起来。
(封扇介)
【碧玉箫】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点染红幺,新画你收着。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净接扇介)待我收好了,替你寄去。
(旦)师父几时起身?
(净)不日束装了。
(末)我们下楼罢。
(向旦介)香君保重。你这段苦节,说与侯郎,自然来娶你的。
(净)我也不再来别了。正是:新书远寄桃花扇。
(末)旧院常关燕子楼。
(下)
(旦掩泪介)妈妈不归,师父又去,妆楼独闭,益发淒凉了。
【鸳鸯煞】
莺喉歇了南北套,
冰弦住了陈隋调;
唇底罢吹箫,
笛儿丢,
笙儿坏,
板儿掠。
只愿扇儿寄去的速,
师父束装得早;
三月三刘郎到了,
携手儿下妆楼,
桃花粥吃个饱。
书到梁园雪未消,
青谿一道阻春潮。
桃根桃叶无人问,
丁字帘前是断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三出-寄扇-译文
甲申年十一月
【醉桃源】(旦包帕病容上)
寒风刺骨穿透薄纱,香炉懒散不愿燃烧。
血痕一缕挂在眉梢,胭脂红艳却显得娇羞。
孤身一人胆怯,灵魂飘渺,生命如同春丝般脆弱。
满楼的霜月映照着漫长的夜晚,天明时恨意仍未消散。
(坐介)
奴家名叫香君,一时无奈,只好用苦肉计,保全了自己的贞节。
只是独自一人,卧病在空旷的楼中,冷清的帐子和被褥,没有伴侣,十分凄凉。
【北新水令】
冻云残雪阻碍了长桥,红楼紧闭,游客稀少。
栏杆低处有雁字,帘幕上挂着冰条;炭火冷却,香气消散,人瘦弱,晚风刺骨。
尽管我在青楼,那些花月欢场,从今往后我都不再涉足。
【驻马听】
绣户萧萧,鹦鹉叫着要茶,声音听起来十分巧妙;香闺静静,雪狸依偎着枕头睡得香甜。
石榴裙破裂,舞动时随风摆动,鸾靴剪碎,凌波微步;忧愁太多,病痛加重,这妆楼再不允许有风情。
想起侯郎匆忙躲避灾祸,不知流落何方;怎么会知道我独自住在空楼,替他守节。
(起唱介)
【沉醉东风】
记得一时娇歌兴起,半夜里浓雨情意抛弃;从桃叶渡头寻找,到燕子矶边寻找,乱云山风高,雁儿飞远。
谁知道梅花开了有信,人却越来越远;凭栏凝望,把盈盈的秋水,酸风冻成冰。
可恨恶仆满门,强行要娶我;我怎肯辜负了侯郎。
【雁儿落】
欺负我是个低贱的烟花女子,命运飘摇;倚靠在丞相府太过骄傲。
保住了这无瑕的白玉之身,却不得不忍受如花的容貌被揉碎。
最可怜的是妈妈替我承担灾祸,飘然离去。(指介)你看床榻依旧,何时才能回来。
【得胜令】
恰似桃花随雪涛飘散,柳絮随风飘扬;袖子遮住了春风的面,黄昏时出了汉朝。
凄凉,满床尘土无人打扫;寂寥,花开时独自欣赏。
说到这里,不禁一阵心酸。(掩泪坐介)
【乔牌儿】
这肝肠如同搅动,泪珠儿不断滴落。也没有姐妹闲来相邀,听那挂帘的钩子自己敲打。
独坐无聊,不免拿出侯郎的诗扇,看看一会儿。(取扇介)哎呀!都被血点子染坏了,这该怎么办。
【甜水令】
你看疏疏密密,浓浓淡淡,鲜血随意涂抹。不是杜鹃抛洒;是脸上的桃花化作红雨,一点一点溅落在薄纱上。
侯郎侯郎!这都是为了你。
【折桂令】
叫奴家梳理开云鬓,折断宫腰;睡得昏昏沉沉,像妃子葬在平坦的山坡上,血淋淋的像妾室从楼上坠落。
害怕旁人呼喊,舍下我柔弱的灵魂无人安慰。银镜里朱霞残照,鸳鸯枕上红泪如春潮。
恨意深藏在心底,忧愁挂在眉梢,洗去了胭脂,染脏了鲛绡。
一时困倦起来,且在妆台小睡片刻。(压扇睡介)
(末扮杨文骢便服上)
认得红楼水面斜,一行衰柳带着残鸦。(净扮苏昆生上)
银筝象板佳人院,风雪今同处士家。(末回头见介)哎呀!苏昆老也来了。(净)
贞丽从良,香君独住,放心不下,所以常来走走。(末)
下官自那日打发贞丽起身,守了香君一夜,这几日衙门有事,不能脱身;方才城东拜客,便道来瞧瞧。(入介)(净)
香君不肯下楼,我们上去谈谈吧。(末)
甚好。(登楼介)(末指介)你看香君病容憔悴,困倦地睡在妆台,不必叫醒她。(净看介)
这柄扇子放在面前,怎么会有这么多红点?(末)
这是侯兄定情之物,一直珍藏不愿示人,想是因为面血溅污,晾在这里。
(抽扇看介)几点血痕,红艳非常,不免添些枝叶,替她点缀起来。(想介)没有绿色怎么好?(净)
待我采摘盆草,扭取鲜汁,权当颜色罢。(末)
妙极!(净取草汁上)(末画介)
叶分芳草绿,花借美人红。(画完介)(净看喜介)
妙妙!竟是几笔折枝桃花。(末大笑指介)
真乃桃花扇也。(旦惊醒见介)杨老爷、苏师父都来了,奴家得罪。(让坐介)(末)
几日不曾来看,额角伤痕已经平复了。(笑介)下官有一柄画扇,敬赠妆台。(付旦扇介)(旦接看介)
这是奴的旧扇,血迹斑斑,看他怎么处理。(入袖介)(净)
扇头妙染,怎不欣赏。(旦)
几时画的?(末)
得罪得罪!方才点坏了。(旦看扇叹介)
咳!桃花薄命,扇底飘零。多谢杨老爷替奴写照了。
【锦上花】
一朵朵伤情,春风不愿笑;一片片消魂,流水带着愁意漂。
摘下的娇艳,天然就很好;即使妙手徐熙,也难以画到。
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几笔红桃。
补衬些翠枝青叶,格外娇艳,薄命人画了一幅桃花照。
(末)
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有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
(旦)
说那里话,那关盼盼也是烟花女子,何尝不在燕子楼中,关上门到老。
(净)
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楼吗?
(旦)
那时锦绣前程,我尽可享受,何处不允许游玩,岂止是下楼。
(末)
香君这段苦节,今世少有。(向净介)昆老看师弟的情分,寻着侯郎,将他送去,也省了我一番担忧。
(净)
是是!一向留心打听,知道他随任史公,住在淮上半年。从淮到京,从京到扬,如今又和高兵防河去了。
晚生不日回乡,顺便寻找。(向旦介)
须得香君一书才好。
(旦向末介)
奴家言辞无文,求杨老爷代写。
(末)
你的心事,叫我如何写得出来。
(旦寻思介)
罢罢!奴的千愁万苦,都在扇头,就把这扇子寄去罢。
(净喜介)
这封家书,倒也新颖。
(旦)
待奴封好。
(封扇介)
【碧玉箫】
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点染红妆,新画你收着。
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净接扇介)
待我收好,替你寄去。
(旦)
师父几时起身?
(净)
不日准备启程。
(末)
我们下楼吧。
(向旦介)
香君保重。你这段苦节,告诉侯郎,他自然会来娶你的。
(净)
我也不再来告别了。正是:新书远寄桃花扇。
(末)
旧院常关燕子楼。
(下)(旦掩泪介)
妈妈不归,师父又去,妆楼独闭,更加凄凉了。
黄莺的喉咙停止了南北方的歌声,冰冷的琴弦停下了陈隋时期的曲调;停止了在唇边吹箫,丢弃了笛子,笙也坏了,板也弄丢了。只希望扇子寄出去能快一点,师父早点收拾行装;三月三刘郎到来的时候,我们一起下妆楼,吃个饱的桃花粥。
信件送到梁园时雪还未融化,青溪的道路阻碍了春天的潮水。桃根和桃叶没有人问津,断桥前挂着丁字形的窗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三出-寄扇-注解
甲申十一月:甲申年十一月,指的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具体时间点,即1644年11月,这一年是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一年。
醉桃源:词牌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创,属于小令。
旦包帕病容上:旦角,指女性角色;包帕,古代女子戴的头饰;病容上,指角色以生病的样子出场。
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寒风料峭,形容天气寒冷;冰绡,指薄如冰的丝绸;香炉懒去烧,指因寒冷而不愿意点燃香炉。
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血痕,指脸上的伤痕;胭脂,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红色颜料;让娇,指让出红色的美丽。
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孤影,孤独的影子;弱魂,脆弱的灵魂;春丝,比喻生命如丝般脆弱。
满楼霜月夜迢迢,天明恨不消:霜月,指月光如霜一般清冷;迢迢,遥远的样子;恨不消,指心中的怨恨无法消除。
苦肉之计:指故意受伤以换取信任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策略。
青楼:古代指妓女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娱乐场所。
花月欢场:指充满花红酒绿的欢乐场所。
绣户萧萧,鹦鹉呼茶声自巧:绣户,指装饰华丽的窗户;鹦鹉呼茶,指鹦鹉模仿人声呼唤茶水。
香闺悄悄,雪狸偎枕睡偏牢:香闺,指女子的卧室;雪狸,指雪白的狐狸,这里比喻女子。
榴裙裂破舞风腰,鸾靴翦碎淩波靿:榴裙,指用石榴花色的裙子;鸾靴,指装饰华丽的鞋子;淩波靿,指鞋底。
侯郎:指男主角,这里指香君的爱人。
桃叶渡头:指南京的一处渡口,也常用来比喻相会的地方。
燕子矶边:指南京的一处名胜,也常用来比喻离别的地方。
乱云山风高雁杳:乱云,指天空中的云彩;山风,指山中的风;雁杳,指雁儿飞走。
梅开有信,人去越遥:梅开有信,指梅花开放时传递消息;人去越遥,指人离开后距离越来越远。
盈盈秋水,酸风冻了:盈盈秋水,指秋水清澈;酸风,指寒风刺骨。
恶仆盈门,硬来娶俺:恶仆,指恶毒的仆人;硬来,指强行;娶俺,指要娶我。
侯郎匆匆避祸,不知流落何所:避祸,指躲避灾祸;流落何所,指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
丞相府:指古代宰相的官邸。
无瑕白玉身:无瑕,指没有瑕疵;白玉,指纯洁无暇的人。
揉碎如花貌:揉碎,指摧毁;如花貌,指美丽的容貌。
飘然竟去:飘然,指轻快的样子;竟去,指最终离去。
妆台:指古代女子梳妆用的台子。
银镜里朱霞残照,鸳枕上红泪春潮:银镜,指银制的镜子;朱霞,指红色的云彩;红泪,指女子因悲伤而流出的眼泪;春潮,指春天的潮水。
顾曲周郎:顾曲,指欣赏音乐;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这里比喻懂得欣赏的人。
入月嫦娥:入月,指进入月亮;嫦娥,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这里比喻孤独无依的人。
燕子楼:指古代妓女居住的地方,也常用来比喻离别的地方。
新书远寄桃花扇:新书,指新的信件;远寄,指从远方寄送;桃花扇,指信物。
旧院常关燕子楼:旧院,指旧时的妓院;常关,指经常关闭;燕子楼,指古代妓女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香君的住所。
鸳鸯煞:曲牌名,是古代曲调的一种,常用于戏曲或词曲中。
莺喉:比喻女子清脆悦耳的嗓音。
南北套:指南北音乐风格的合奏。
冰弦:指弹拨乐器,如琵琶,比喻弦音清冷。
陈隋调:指陈朝和隋朝时期的音乐风格。
唇底罢吹箫:指停止吹奏箫,箫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笛儿:指笛子,也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笙儿:指笙,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板儿:指拍板,是戏曲中用来打节奏的乐器。
扇儿:指扇子,古代女子用来扇风或作为信物。
师父:指师傅,此处可能指传授技艺的人。
束装: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刘郎:指传说中的刘晨,与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
妆楼:指古代女子化妆的楼阁。
桃花粥:一种以桃花为原料的粥,常在春天食用。
梁园:指古代的梁国园林,此处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园林或地方。
青谿:青色的溪流,指清澈的溪水。
春潮:春天的潮水,比喻春天的生机。
桃根桃叶:指桃树根和叶子,此处可能比喻亲人或朋友。
丁字帘:一种帘子,形状像丁字。
断桥:指桥梁断裂,此处可能比喻感情或关系破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二十三出-寄扇-评注
【鸳鸯煞】
此句以‘鸳鸯煞’为曲牌名,暗示了接下来的歌词将带有一种哀愁和缠绵的情感色彩,如同鸳鸯般相伴不离,却最终难以长久。
‘莺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陈隋调’
这里通过‘莺喉’和‘冰弦’两个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静谧景象。莺喉歇了,意味着春天的歌声已经停止,南北的音乐风格也因之而改变。冰弦则象征着弦乐器的清冷,陈隋调是指古代的音律,这两者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时光流转、音乐变迁的感慨。
‘唇底罢吹箫,笛儿丢,笙儿坏,板儿掠’
此句通过一系列乐器被遗弃或损坏的描述,暗示了主人公的哀愁之情。箫、笛、笙等乐器在古代常用于表达情感,如今却无人吹奏,板儿掠更是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
‘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
这里的‘扇儿’可能指的是一种传递情感的信物,‘寄去的速’表达了对信物能够迅速送达的愿望。‘师父束装得早’则可能暗示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师父能够早日完成某种使命或旅程。
‘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这里提到了‘三月三’和‘刘郎’,三月三在中国传统中是上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刘郎’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刘晨和阮肇,他们曾入山遇仙女,此句可能隐喻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携手下妆楼,吃桃花粥,都是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描绘。
‘书到梁园雪未消,青谿一道阻春潮’
‘梁园’指的是梁园故址,‘雪未消’则是在描绘一个冬日景象,与春天的‘春潮’形成对比。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一方面期待春天的到来,另一方面却受到现实的阻碍。
‘桃根桃叶无人问,丁字帘前是断桥’
此句以‘桃根桃叶’和‘丁字帘’两个意象,再次强调了孤独和隔绝的主题。桃根桃叶无人问,可能是指主人公的孤独无人理解,而‘丁字帘前是断桥’则暗示了主人公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如同断桥一般无法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