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孙亮-原文
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
亮问主藏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
曰:“向求之,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左右请付狱推,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里燥,
亮曰:“若久在蜜中,当湿透;今里燥,必黄门所为!”
于是黄门首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孙亮-译文
诸葛亮走出西苑,正在吃生梅子,便让黄门官去仓库取蜜渍梅子,结果发现蜜中有老鼠屎。
诸葛亮问仓库管理员:“黄门官向你索要蜜了吗?”
管理员回答:“之前他确实来要过,但我实在不敢给他。”
黄门官不服,左右的人请求将他送交监狱审问,
诸葛亮说:“这很容易弄清楚。”
他让人剖开老鼠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
诸葛亮说:“如果老鼠屎在蜜中时间长了,应该会被浸湿;现在里面是干燥的,一定是黄门官干的!”
于是黄门官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孙亮-注解
西苑:古代帝王游猎的园林,此处指皇帝的行宫或御苑。
生梅:未经过加工的梅子,通常指新鲜的梅子。
黄门:古代官名,指皇宫中的宦官,负责宫廷内部事务。
中藏:皇宫中的仓库或储藏室,专门存放珍贵物品。
蜜渍梅:用蜜糖腌制的梅子,是一种古代常见的甜品或零食。
鼠矢:老鼠的粪便,古代常用来指代不洁之物。
主藏吏:负责管理仓库的官员,掌管宫中物品的储存与发放。
付狱推:将案件交给司法部门进行审理和调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孙亮-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了诸葛亮在处理宫廷事务时的一段小故事。故事虽短,却展现了诸葛亮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智慧。
首先,从文化背景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细节。西苑是皇帝游猎的园林,生梅和蜜渍梅则是宫廷中常见的食品。黄门作为宦官,负责宫廷内部事务,而主藏吏则是管理宫中物品的官员。这些细节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精致与复杂。
其次,从历史意义来看,这段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公正。诸葛亮在发现蜜中有鼠矢后,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推理,最终揭穿了黄门的谎言。这种冷静、理性的处理方式,正是诸葛亮作为一代名相的典型特征。他不仅善于处理国家大事,也能在细微之处展现其智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情节紧凑,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诸葛亮的形象。尤其是诸葛亮通过破开鼠矢,发现其内部干燥,从而推断出黄门的谎言,这一细节描写极具戏剧性,展现了古文的精炼与生动。
最后,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故事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智慧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公正和智慧的崇尚。诸葛亮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推理,揭穿了黄门的谎言,维护了宫廷的秩序和公正。这种智慧和公正的精神,正是古代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虽然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价值观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