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马待封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马待封-原文

开元初修法驾,东海马待封能穷伎巧,于是,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待封皆改修,其巧逾于古。

待封又为皇后造妆具,中立镜台,台下两层,皆有门户。

后将栉沐,启镜奁后,台下开门,有木妇人手执中栉至;后取已,木人即还。

至于面脂妆粉,眉黛髻花,应所用物,皆木人执;继至,取毕即还,门户后闭。

如是供给皆木人。

后即妆罢,诸门皆阁,乃持去。

其妆台金银彩画,木妇人衣服装饰,穷极精妙焉。

待封既造卤簿,又为后帝造妆台,如是数年,敕但给其用,竟不拜官。

待封耻之。

又奏请造欹器、酒山扑满等物,许之。

皆以白银造作。

其酒山扑满中,机关运动,或四面开定,以纳风气;风气转动,有阴阳向背,则使其外泉流吐纳,以挹杯斝;酒使出入,皆若自然,巧逾造化矣。

既成奏之,即属宫中有事,竟不召见。

待封恨其数奇,于是变姓名,隐于西河山中。

至开元末,待封从晋州来,自称道者吴赐也,常绝粒矣。

与崔邑令李劲造酒山扑满、欹器等。

酒山立于盘中,其盘径四尺五寸,下有大龟承盘,机运皆在龟腹内。

盘中立山,山高三尺,峰峦殊妙。

盘以木为之,布漆其外;龟及山皆漆布脱空,彩画其外。

山中虚,受酒三斗。

绕山皆列酒池,池外复有山围之。

池中尽生荷,花及叶皆锻铁为之。

花开叶舒,以代盘叶;设脯醢珍果佐酒之物于花叶中。

山南半腹有龙,藏半身于山,开口吐酒。

龙下大荷叶中,有杯承之;杯受四合,龙吐酒八分而止。

当饮者即取之。

饮酒若迟,山顶有重阁,阁门即开,有催酒人具衣冠执板而出;于是归盏于叶,龙复注之,酒使乃还,阁门即闭;如复迟者,使出如初,直至终宴,终无差失。

山四面东西皆有龙吐酒,虽覆酒于池,池内有穴,潜引池中酒纳于山中,比席阑终饮,池中酒亦无遗矣。

欹器二,在酒山左右。

龙注酒其中,虚则欹,中则平,满则覆,则鲁庙所谓“侑坐之器”也。

君子以诫盈满,孔子观之以诫焉。

杜顶造敬器不成,前史所载;若吴赐也,造之如常器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马待封-译文

开元初年,朝廷修理法驾,东海的马待封擅长工艺,于是,他修改了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器物,马待封的改动比古代的还要巧妙。

马待封还为皇后制作了化妆用具,化妆台中间有一个镜子,下面有两层,每层都有门。

皇后梳洗完毕,打开镜子的抽屉后,下面开门,有一个木制妇人手持中栉出现;皇后用过后,木人便返回。

至于面脂、妆粉、眉黛、发髻上的花饰等,所用的东西都是由木人拿着;用完后,木人便返回,然后关闭门户。

如此供应都是由木人完成的。皇后化妆完毕后,所有的门都关闭,然后木人把化妆台拿走。

化妆台上的金银彩画,木制妇人的衣服和装饰,都极其精致。

马待封既然已经制作了卤簿,又为皇后制作了化妆台,这样过了几年,皇帝下令只供给他使用,却没有授予他官职。

马待封对此感到羞耻。

他又上奏请求制作欹器、酒山扑满等物品,皇帝答应了。

这些物品都是用白银制作的。在酒山扑满中,机关可以运动,有时四面都可以打开,用来吸纳风气;风气转动,有阴阳向背之分,就使外面的泉水流动,用来倒酒;酒被取用,都像自然一样,巧夺天工。

制作完成后,上奏给了皇帝,但恰好宫中有事,皇帝最终没有召见他。

马待封对此感到愤恨,于是改了名字,隐居在西河山中。

到了开元末年,马待封从晋州来,自称是道士吴赐,已经多年不食五谷。

他与崔邑令李劲一起制作了酒山扑满、欹器等物品。酒山立在盘子上,盘子直径四尺五寸,下面有只大龟托着盘子,机关都在龟的腹内。

盘子是用木头做的,外面涂上了漆;龟和山都是漆布做的空心结构,外面彩画。

山中是空的,可以装三斗酒。围绕山边都是酒池,池外又有山围住。池中长满了荷花,花朵和叶子都是用铁锻造的。

花朵开放,叶子舒展,代替了盘子上的叶子;在花朵和叶子里放置了肉干、肉酱和珍果作为佐酒的食物。

山南半边有龙,一半身体藏在山中,张开嘴吐酒。龙下面有一片大荷叶,里面有一个杯子承接酒;杯子可以装四合酒,龙吐八分酒就停止。

当需要喝酒的人取酒时,就取这个杯子。如果喝酒慢了,山顶上有一座重阁,阁门就会打开,有催酒的人穿着衣服,拿着板子出来;于是将杯子放在叶子上,龙再次倒酒,酒使返回,阁门关闭;如果还是慢,使者再次出现,直到宴会结束,始终没有差错。

山的四面东西都有龙吐酒,即使将酒倒在池中,池内有洞,秘密地引导池中的酒流到山中,等到宴会结束时,池中的酒也没有剩余。

有两个欹器,放在酒山的左右。龙将酒倒入其中,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这就是鲁庙所说的‘侑坐之器’。

君子用它来告诫自己不要骄傲自满,孔子看到它也用来告诫自己。

杜顶制作的敬器没有成功,这是前代史书中记载的;如果吴赐制作,就像制作普通器物一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马待封-注解

开元:指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年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法驾: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东海马待封:指唐代著名的工匠马待封,以擅长制造各种机关和巧器而闻名。

指南车:古代一种能够指示方向的车辆,用于军事和导航。

记里鼓:古代一种用来记录行进里程的鼓。

相风鸟:古代一种用来测量风向的鸟形风向标。

妆具:指化妆用的器具。

妆奁:指古代女子出嫁时携带的化妆品和器物。

栉沐:指梳理头发和洗漱。

中栉:指中间的梳子。

妆粉:指化妆品中的粉。

眉黛:指画眉毛用的黑色颜料。

髻花:指发髻上的装饰品。

卤簿: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欹器:古代一种可以倾斜的酒器,用来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满。

酒山扑满:一种模拟山形的酒器,用来储存酒。

扑满:古代一种用来装酒的容器。

白银:指纯银,古代货币和贵重物品的常用材料。

机运:指机械的运作。

风气:指风的方向和力量。

斝:古代一种饮酒用的酒器。

席阑:指酒席结束。

鲁庙:指鲁国的宗庙,此处指鲁国的历史或文化。

侑坐之器:指用来侑酒的器物,即酒器。

杜顶造:指唐代工匠杜顶。

敬器:古代一种用来教人敬酒的酒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马待封-评注

开元初修法驾,东海马待封能穷伎巧,于是,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待封皆改修,其巧逾于古。

此句描绘了开元初年,马待封在技术上的卓越才能。‘穷伎巧’一词体现了马待封在工艺上的极致追求,他对古代的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进行了改进,使得这些器具的巧妙程度超过了古时的水平。这不仅展现了马待封的技艺高超,也反映了当时工匠精神的高度发展。

待封又为皇后造妆具,中立镜台,台下两层,皆有门户。后将栉沐,启镜奁后,台下开门,有木妇人手执中栉至;后取已,木人即还。

此段描述了马待封为皇后制作的妆具,其中镜台的设计尤为巧妙。妆具中的木妇人形象生动,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对机械和自动化技术的探索。这种妆具不仅实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至于面脂妆粉,眉黛髻花,应所用物,皆木人执;继至,取毕即还,门户后闭。

马待封在妆具中融入了机械元素,使得妆具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动作,如木人取面脂妆粉等。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对机械自动化的追求。

如是供给皆木人。后即妆罢,诸门皆阁,乃持去。

妆具中的木人能够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为皇后提供妆饰,体现了古代工匠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探索。妆罢后,木人自动关闭门户,体现了古代工匠对细节的把握。

其妆台金银彩画,木妇人衣服装饰,穷极精妙焉。

妆台和木妇人的装饰体现了古代工匠对美的追求,金银彩画和精致的木工技艺使得妆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待封既造卤簿,又为后帝造妆台,如是数年,敕但给其用,竟不拜官。

马待封不仅为皇后制作妆具,还为皇帝制作卤簿,他的技艺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官职。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工匠的尊重程度有限。

待封耻之。又奏请造欹器、酒山扑满等物,许之。

马待封因未能获得官职而感到羞耻,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技艺。他提出了造欹器、酒山扑满等物的建议,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皆以白银造作。其酒山扑满中,机关运动,或四面开定,以纳风气;风气转动,有阴阳向背,则使其外泉流吐纳,以挹杯斝;酒使出入,皆若自然,巧逾造化矣。

马待封制作的酒山扑满运用了复杂的机关,能够模拟自然现象,如风气的流动和泉水的吐纳,使得酒具的使用更加自然和巧妙。这种设计体现了古代工匠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既成奏之,即属宫中有事,竟不召见。

马待封将酒山扑满等物呈上后,宫中事务繁忙,皇帝未能召见他,这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繁忙和皇帝对工匠的关注度。

待封恨其数奇,于是变姓名,隐于西河山中。

马待封因未能得到皇帝的召见而感到遗憾,最终选择隐居。这反映了古代工匠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待遇。

至开元末,待封从晋州来,自称道者吴赐也,常绝粒矣。

马待封隐居多年后,以吴赐的身份重新出现,他的生活态度和技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与崔邑令李劲造酒山扑满、欹器等。

马待封与李劲合作,继续发挥自己的技艺,制作了酒山扑满、欹器等物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机械自动化的探索。

酒山立于盘中,其盘径四尺五寸,下有大龟承盘,机运皆在龟腹内。

酒山的设计巧妙,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

山中虚,受酒三斗。绕山皆列酒池,池外复有山围之。

酒山的设计中,山中设有酒池,酒池外围又有山围之,这种设计既美观又实用,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审美和实用主义。

池中尽生荷,花及叶皆锻铁为之。花开叶舒,以代盘叶;设脯醢珍果佐酒之物于花叶中。

酒池中的荷花和叶子由铁制成,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对细节的关注。

山南半腹有龙,藏半身于山,开口吐酒。龙下大荷叶中,有杯承之;杯受四合,龙吐酒八分而止。

酒山中的龙设计生动,能够吐酒,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想象力,也反映了他们对机械自动化的探索。

当饮者即取之。饮酒若迟,山顶有重阁,阁门即开,有催酒人具衣冠执板而出;于是归盏于叶,龙复注之,酒使乃还,阁门即闭;如复迟者,使出如初,直至终宴,终无差失。

酒山的设计中,龙吐酒的动作和山顶重阁的开启,都体现了古代工匠对机械自动化的探索,使得酒山扑满的使用更加自然和便捷。

山四面东西皆有龙吐酒,虽覆酒于池,池内有穴,潜引池中酒纳于山中,比席阑终饮,池中酒亦无遗矣。

酒山的设计中,龙吐酒的动作和池中酒的流动,都体现了古代工匠对机械自动化的探索,使得酒山扑满的使用更加自然和高效。

欹器二,在酒山左右。龙注酒其中,虚则欹,中则平,满则覆,则鲁庙所谓“侑坐之器”也。

欹器的设计体现了古代工匠对物理原理的理解,通过龙注酒的动作,使得欹器能够根据酒量的多少而倾斜,这种设计既实用又具有教育意义。

君子以诫盈满,孔子观之以诫焉。

欹器的设计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教育意义,它提醒人们要警惕盈满,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契合。

杜顶造敬器不成,前史所载;若吴赐也,造之如常器耳。

马待封与杜顶在制作敬器方面的不同,反映了古代工匠在技艺上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技艺的尊重和传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马待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42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