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颜浚-原文
会昌中,进士颜浚,下第,游广陵,遂之建业。
赁小舟抵白沙。
同载有青衣,年二十许,服饰古朴,言词清丽。
浚揖之,问其姓氏。
曰:‘幼芳姓赵。’
问其所适,曰:‘亦之建业。’
浚甚喜,每维舟,即买酒果,与之宴饮;多说陈、隋间事,浚颇异之。
或谐谑,即正色敛衽不对。
抵白沙,各迁舟航,青衣乃谢浚曰:‘数日承君深顾,某陋拙,不足奉欢笑,然亦有一事可以奉酬。中元必游瓦官阁,此时当为君会一神仙中人,况君风仪才调,亦甚相称,望不渝此约,至时,某候于彼。’
言讫,各登舟而去。
浚志其言,中元日,来游瓦官阁,士女阗咽。
及登阁,果有美人,从二女仆,皆双鬟而有媚态。
美人倚栏独语,悲叹久之。
浚注视不易;双鬟笑曰:‘憨措大,收取眼。’
美人亦讶之,乃曰:‘幼芳之言不缨矣。’
使双鬟传语曰:‘西廊有惠鉴阇黎院,则某旧门徒,君可至是,幼芳亦在彼。’
浚甚喜,蹑其踪而去,果见同舟青衣出而微笑。
浚遂与美人叙寒暄,言语竟日。
僧进茶果。
至暮,谓浚曰:‘今日偶此登览,为惜高阁,病兹用功,不久毁除,故来一别;幸接欢笑,某家在青溪,颇多松月,室无他人,郎君今夕必相过。某前往,可与幼芳后来。’
浚然之,遂乘轩而去。
及夜,幼芳引浚前行,可数里而至。
有青衣数辈,秉烛迎之,遂延入内室,与幼芳环坐,曰:‘孔家娘子相邻,使邀之曰:“今夕偶有佳宾相访,愿同倾觞,以解烦愤。”’
‘少顷而至,遂延入,亦多说陈朝故事。’
‘浚因起白曰:“不审夫人复何姓第,颇贮疑讶。”’
‘答曰:“某即陈朝张贵妃,彼即孔贵嫔,居世之时,谬当后主采顾,宠幸之礼,有过嫔嫱,不幸国亡,为杨广所杀。然此贼不仁何甚乎!昔,刘禅亦有后妃,魏君不罪;孙皓岂无嫔御,晋帝不诛。独有斯人,行此冤暴!且一种亡国,我后主实即风流,诗酒追欢,琴樽取乐而已,不似杨广西筑长城,东怔辽海,使天下男怨女旷,父寡子孤。途穷广陵,死于匹夫之手,亦上天降鉴,为我报仇耳。”’
‘孔贵嫔曰:“莫出此言,在座有人不欲。”’
‘美人大笑曰:“浑忘却。”’
‘浚曰:“何人不欲斯言耶?”’
‘幼芳曰:“某本江令公家嬖者,后为贵妃侍儿,国亡之后,为隋宫御女,炀帝幸江都,为侍汤膳者。及化及乱兵入,某以身蔽帝,遂为所害。萧后怜某尽忠于主,因使殉葬吴公台下,后改葬于雷塘侧,不得从焉。时至此谒贵妃耳。”’
‘孔贵嫔曰:“前说尽是闲事,不如命酒,略延囊日之欢耳。”’
‘遂命双鬟待乐器洽饮。’
‘久之,贵妃题诗一章曰:“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声尽减悲风;彩笺曾孽欺江总,绮阁尘清《玉树》空。”’
‘孔贵嫔曰:“宝阁排空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青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
‘幼芳曰:“皓魄初圆恨彩娥,繁华秾艳竟如何?两朝唯有长江水,依旧行人作逝波。”’
‘浚亦和曰:“萧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俄闻叩门曰:“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来谒贵妃。”’
‘曰:“窃闻今夕佳宾幽会,不免辄窥盛筵。”’
‘俱艳其衣裾,明其珰佩,而入座。’
‘及见四篇,捧而泣曰:“今夕不意再逢三阁之会,又与新狎客题诗也。”’
‘顷之,闻鸡鸣,孔贵嫔等俱起,各辞而去。’
‘浚与贵妃就寝,欲曙而起。’
‘贵妃赠辟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昨宵值客多,未尽欢情,别日更当一小会,然须谘祈幽府。”’
‘呜咽而别。’
‘浚翌日,懵然若有所失。’
‘信宿,更寻曩日地,则近青溪松桧丘墟。’
‘询之于人,乃陈朝宫人墓。’
‘浚惨恻而返。’
‘数月,阁因寺废而毁。’
‘后至广陵,访得吴公台炀帝旧陵,果有宫人赵幼芳墓,因以酒奠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颜浚-译文
在会昌年间,一位名叫颜浚的进士考试落榜后,游历到广陵,然后前往建业。他租了一条小船抵达白沙。船上还有一个穿着青衣的女子,大约二十岁左右,她的服饰古朴,言谈举止优雅。颜浚向她行礼,询问她的姓氏。女子回答说:“我叫赵幼芳。”
颜浚问她要去哪里,她回答:“我也是去建业。”
颜浚很高兴,每次停船,他就买酒和水果,与她一起饮酒作乐;她经常谈论陈、隋时期的事情,颜浚对此感到很惊奇。有时她开玩笑,她就会严肃地整理衣襟,不回应。
到达白沙后,他们各自换乘船只,青衣女子对颜浚说:“这些天承蒙您的关心,我这个人粗俗笨拙,不值得让您开心,但我也有一件事可以报答您。中元节时我会去瓦官阁游玩,那时我会为您邀请一位神仙般的人物,而且您的风度才情也非常适合,希望您能遵守这个约定,到时我在那里等您。”
说完,他们各自上了船离开。颜浚记住了她的话,中元节那天,他来到瓦官阁,那里人山人海。等他登上阁楼,果然看到一个美人,有两个女仆跟随,她们都梳着双鬟,姿态妩媚。美人靠在栏杆上独自说话,悲伤地叹息了很久。颜浚注视着她,两个女仆笑着对他说:“傻小子,收起你的目光。”
美人也对他感到惊讶,说:“赵幼芳的话没有说错。”
她让两个女仆传话:“西廊有惠鉴和尚的院落,他是我的旧日门徒,您可以到那里去,赵幼芳也在那里。”
颜浚很高兴,跟随她们的踪迹而去,果然看到同船的青衣女子微笑着出来。
颜浚于是与美人交谈,一整天都在聊天。和尚端上了茶和水果。
到了傍晚,他对颜浚说:“今天偶然来到这里游览,因为惜别这高阁,病了,不久就要被拆除,所以来告别;幸亏今天能欢聚一堂,我家在青溪,那里有很多松树和月亮,屋里没有其他人,今晚您一定要来。我先去,可以和赵幼芳后来。”
颜浚同意了,于是乘坐马车离开。
到了晚上,赵幼芳引导颜浚前行,走了几里路,有几个人拿着蜡烛迎接他们,于是他们被引入内室,与赵幼芳围坐在一起,说:“孔家的娘子就在附近,我邀请她过来,说:‘今晚有幸有贵宾来访,希望一起饮酒,以解忧愁。’”
不久,孔家的娘子到了,也被邀请入内,她也谈论了很多陈朝的故事。颜浚于是起身问:“不知道夫人还有什么姓氏和封号,我有些疑惑。”
她回答说:“我就是陈朝的张贵妃,她就是孔贵嫔,我们当年在世时,侥幸得到了后主的宠爱,受到的礼遇超过了嫔妃,不幸国家灭亡,被杨广所杀。然而这个暴君是多么的不仁啊!过去,刘禅也有后妃,魏君没有惩罚;孙皓难道没有嫔妃,晋帝没有诛杀。只有这个人,做了这样的冤暴之事!而且同一种亡国,我们的后主实际上是很风流倜傥的,诗酒追欢,琴樽取乐,不像杨广西筑长城,东征辽海,让天下男人怨恨,女人孤独。穷途末路在广陵,死在普通人手中,也是上天降下的审判,为我报仇。”
孔贵嫔说:“不要说这些话,在座的人中有人不愿意听。”
美人哈哈大笑说:“完全忘记了。”
颜浚问:“是谁不愿意听这些话?”
赵幼芳说:“我本是江令公家的宠妾,后来成为贵妃的侍女,国家灭亡后,成为隋宫的宫女,炀帝到江都时,我是负责侍奉饮食的人。等到化及叛军攻入,我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皇帝,结果被他杀害。萧后怜悯我忠于君主,因此让我陪葬在吴公台下,后来改葬在雷塘旁边,我没有能够跟随她。现在来到这里是为了拜见贵妃。”
孔贵嫔说:“前面说的都是些闲事,不如叫人拿酒来,稍微延续一下过去的欢乐。”
于是她们叫来两个女仆,准备乐器,开始饮酒。过了一会儿,贵妃题了一首诗:“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声尽减悲风;彩笺曾孽欺江总,绮阁尘清《玉树》空。”
孔贵嫔说:“宝阁凌空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青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
赵幼芳说:“皓魄初圆恨彩娥,繁华秾艳竟如何?两朝唯有长江水,依旧行人作逝波。”
颜浚也和诗说:“萧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突然听到敲门声,说:“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来拜访贵妃。”
她们说:“我听说今晚有贵宾在这里秘密聚会,忍不住想窥探盛大的宴会。”
她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明亮的饰品,然后入座。看到四篇诗后,她们捧着诗哭泣说:“今天晚上没想到再次遇到三阁之会,又和新来的客人题诗。”
不久,听到鸡鸣,孔贵嫔等人起身,各自告辞离开。颜浚和贵妃一起睡觉,准备天亮起床。贵妃送给颜浚一枚辟尘犀簪,说:“以后看到这个物件就会想起我。昨晚来的客人很多,没有尽兴,改天我们再小聚一次,但必须请求幽冥之府。”
她们呜咽着告别。颜浚第二天,好像失去了什么。过了两天,他又去寻找前一天的地方,发现那里靠近青溪的松树和柏树丛。向当地人询问,得知那里是陈朝宫人的墓地。颜浚悲伤地返回。几个月后,阁楼因为寺庙被废弃而倒塌。后来到广陵,他找到了吴公台炀帝的旧陵,果然有宫人赵幼芳的墓,于是用酒祭奠了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颜浚-注解
会昌中:会昌是唐朝的一个年号,会昌中指的是唐朝会昌年间,大约是公元841年至846年之间。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者,通常指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政治地位。
下第:科举考试中未能及第,即未能获得进士称号。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
建业:古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赁:租赁。
青衣:古代指家仆或婢女,这里指穿着青色衣服的女子。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盂兰盆节。
瓦官阁:古建筑,位于南京,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
神仙中人:指超凡脱俗的人。
风仪才调:指人的风度仪表和才华。
阗咽:形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双鬟:古代女子发型,指双股发髻。
憨措大: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戏称,含有傻气之意。
惠鉴阇黎院:寺庙的名称,阇黎是佛教中对僧侣的尊称。
旧门徒:指过去的学生或弟子。
轩:古代的一种车,这里指乘坐的车。
青溪:古地名,位于南京市。
松月:指月光照在松树上,形成的美景。
宝阁:指精美的阁楼。
五云:指五彩的云彩,常用来形容高贵的景象。
琼花:古代传说中的仙花,这里指美丽的花朵。
绮筵:华丽的宴会。
萧管: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丽华:指美女,这里指贵妃。
临春阁:古代宫殿名,这里指贵妃居住的地方。
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古代宫中女官的称呼,这里指三位女官。
幽会:秘密的聚会。
辟尘犀簪:一种装饰品,辟尘是去除尘埃的意思,犀簪是用犀牛角制成的簪子。
幽府:指阴间,这里指地府。
信宿:连续住宿两天。
丘墟:荒凉的地方。
吴公台:古建筑,位于南京市,是隋炀帝的陵墓。
炀帝:指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颜浚-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颜浚在建业的一段奇遇,通过对人物、场景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古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
首句‘会昌中,进士颜浚,下第,游广陵,遂之建业’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交代了主人公颜浚的背景和心境。
‘赁小舟抵白沙’一句,通过‘赁’字的使用,表现出颜浚的落魄和无奈,而‘小舟’则暗示了他的孤独和漂泊。
‘同载有青衣,年二十许,服饰古朴,言词清丽’这一句,通过‘青衣’这一形象,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同时也为颜浚的奇遇埋下了伏笔。
‘浚揖之,问其姓氏。曰:“幼芳姓赵。”’这一段对话,既表现了颜浚对青衣的好奇,也揭示了青衣的真实身份。
‘问其所适,曰:“亦之建业。”’这一句,通过青衣的回答,暗示了她的目的地与颜浚相同,为两人之后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浚甚喜,每维舟,即买酒果,与之宴饮;多说陈、隋间事,浚颇异之。’这一段,通过颜浚对青衣的喜爱和两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颜浚对陈、隋间历史的兴趣。
‘或谐谑,即正色敛衽不对’这一句,通过青衣的行为,表现了她性格中的严肃和自尊。
‘抵白沙,各迁舟航,青衣乃谢浚曰:“数日承君深顾,某陋拙,不足奉欢笑,然亦有一事可以奉酬。中元必游瓦官阁,此时当为君会一神仙中人,况君风仪才调,亦甚相称,望不渝此约,至时,某候于彼。”’这一段,通过青衣的言语,揭示了她对颜浚的深情和期待。
‘言讫,各登舟而去’这一句,通过‘言讫’二字,表现出青衣对颜浚的深情和期待。
‘中元日,来游瓦官阁,士女阗咽’这一句,通过‘阗咽’二字,表现出瓦官阁的热闹和繁华。
‘及登阁,果有美人,从二女仆,皆双鬟而有媚态’这一段,通过美人和女仆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美人倚栏独语,悲叹久之’这一句,通过美人的行为,表现出她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浚注视不易;双鬟笑曰:“憨措大,收取眼。”’这一段,通过双鬟的言语,展现了颜浚的憨厚和青衣的活泼。
‘美人亦讶之,乃曰:“幼芳之言不缨矣。”’这一句,通过美人的言语,表现出她对青衣的信任和对颜浚的认可。
‘使双鬟传语曰:“西廊有惠鉴阇黎院,则某旧门徒,君可至是,幼芳亦在彼。”’这一段,通过美人的言语,为颜浚和青衣的再次相遇埋下了伏笔。
‘浚甚喜,蹑其踪而去,果见同舟青衣出而微笑’这一段,通过颜浚和青衣的再次相遇,展现了两人之间的默契和情感。
‘浚遂与美人叙寒暄,言语竟日’这一段,通过颜浚和美人的对话,展现了颜浚对陈、隋间历史的了解和对美人的好奇。
‘至暮,谓浚曰:“今日偶此登览,为惜高阁,病兹用功,不久毁除,故来一别;幸接欢笑,某家在青溪,颇多松月,室无他人,郎君今夕必相过。某前往,可与幼芳后来。”’这一段,通过美人的言语,表现出她对颜浚的关心和期待。
‘浚然之,遂乘轩而去’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行为,表现出他对美人的信任和期待。
‘及夜,幼芳引浚前行,可数里而至’这一段,通过幼芳的行为,展现了她的忠诚和细心。
‘有青衣数辈,秉烛迎之,遂延入内室,与幼芳环坐’这一段,通过青衣的行为,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热情和好客。
‘孔家娘子相邻,使邀之曰:“今夕偶有佳宾相访,愿同倾觞,以解烦愤。”’这一段,通过孔家娘子的言语,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豪爽和热情。
‘少顷而至,遂延入,亦多说陈朝故事’这一段,通过孔家娘子的言语,展现了她对陈朝历史的了解和对颜浚的关心。
‘浚因起白曰:“不审夫人复何姓第,颇贮疑讶。”’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言语,表现出他对孔家娘子的好奇和尊重。
‘答曰:“某即陈朝张贵妃,彼即孔贵嫔,居世之时,谬当后主采顾,宠幸之礼,有过嫔嫱’这一段,通过张贵妃和孔贵嫔的言语,展现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不幸国亡,为杨广所杀。然此贼不仁何甚乎!昔,刘禅亦有后妃,魏君不罪;孙皓岂无嫔御,晋帝不诛。独有斯人,行此冤暴!’这一段,通过张贵妃的言语,表达了她对杨广的痛恨和对历史的反思。
‘且一种亡国,我后主实即风流,诗酒追欢,琴樽取乐而已,不似杨广西筑长城,东怔辽海,使天下男怨女旷,父寡子孤’这一段,通过张贵妃的言语,表达了她对后主的赞美和对杨广的批判。
‘途穷广陵,死于匹夫之手,亦上天降鉴,为我报仇耳’这一段,通过张贵妃的言语,表达了她对后主的忠诚和对杨广的仇恨。
‘孔贵嫔曰:“莫出此言,在座有人不欲。”’这一段,通过孔贵嫔的言语,表现出她对张贵妃的关心和对历史的尊重。
‘美人大笑曰:“浑忘却。”’这一段,通过美人的言语,表现出她对历史的宽容和对张贵妃的理解。
‘浚曰:“何人不欲斯言耶?”’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言语,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张贵妃的同情。
‘幼芳曰:“某本江令公家嬖者,后为贵妃侍儿,国亡之后,为隋宫御女,炀帝幸江都,为侍汤膳者’这一段,通过幼芳的言语,揭示了她的人生经历和身份背景。
‘及化及乱兵入,某以身蔽帝,遂为所害。萧后怜某尽忠于主,因使殉葬吴公台下,后改葬于雷塘侧,不得从焉’这一段,通过幼芳的言语,表达了她对故国的忠诚和对历史的反思。
‘时至此谒贵妃耳’这一句,通过幼芳的言语,表现出她对贵妃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怀念。
‘孔贵嫔曰:“前说尽是闲事,不如命酒,略延囊日之欢耳。”’这一段,通过孔贵嫔的言语,表现出她对张贵妃的关心和对历史的尊重。
‘遂命双鬟待乐器洽饮’这一段,通过双鬟的行为,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热情和好客。
‘久之,贵妃题诗一章曰:“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声尽减悲风;彩笺曾孽欺江总,绮阁尘清《玉树》空。”’这一段,通过贵妃的言语,表达了她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孔贵嫔曰:“宝阁排空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青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这一段,通过孔贵嫔的言语,展现了她对历史的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幼芳曰:“皓魄初圆恨彩娥,繁华秾艳竟如何?两朝唯有长江水,依旧行人作逝波。”’这一段,通过幼芳的言语,表达了她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浚亦和曰:“萧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言语,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感悟。
‘俄闻叩门曰:“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来谒贵妃。”’这一段,通过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的言语,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豪爽和热情。
‘曰:“窃闻今夕佳宾幽会,不免辄窥盛筵。”’这一段,通过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的言语,表现出她们对颜浚和贵妃的关心。
‘俱艳其衣裾,明其珰佩,而入座’这一段,通过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的行为,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及见四篇,捧而泣曰:“今夕不意再逢三阁之会,又与新狎客题诗也。”’这一段,通过江修容、何婕妤、袁昭仪的言语,表现出她们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顷之,闻鸡鸣,孔贵嫔等俱起,各辞而去’这一段,通过孔贵嫔等人的行为,表现出古代女性的豪爽和热情。
‘浚与贵妃就寝,欲曙而起’这一段,通过颜浚和贵妃的行为,展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和情感。
‘贵妃赠辟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昨宵值客多,未尽欢情,别日更当一小会,然须谘祈幽府。”’这一段,通过贵妃的言语,表达了她对颜浚的关心和期待。
‘呜咽而别’这一段,通过贵妃的行为,表现出她对颜浚的依依不舍。
‘浚翌日,懵然若有所失’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行为,表现出他对昨晚经历的迷茫和困惑。
‘信宿,更寻曩日地,则近青溪松桧丘墟’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行为,表现出他对昨晚经历的追寻和对历史的探索。
‘询之于人,乃陈朝宫人墓’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行为,揭示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尊重。
‘浚惨恻而返’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行为,表现出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数月,阁因寺废而毁’这一段,通过阁的毁灭,表现出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后至广陵,访得吴公台炀帝旧陵,果有宫人赵幼芳墓,因以酒奠之’这一段,通过颜浚的行为,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幼芳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