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陶尹二君-原文
唐大中初,有陶太白、尹子虚二老人,相契为友,多游嵩、华二峰,采松脂、茯苓为业。
二人因携酿酝,涉芙蓉峰,寻异境,憩于大松林下,因倾壶饮,闻松稍有二人抚掌笑声。
二公起而问曰:‘莫非神仙乎?岂不能下降而饮斯一爵?’
笑者曰:‘吾二人非山精木魅,仆是秦之役夫,彼即秦宫女子,闻君酒馨,颇思一醉,但形体改易,毛发怪异,恐子悸栗,未能便拢子但安心徐待,吾当返穴易衣而至,幸无遽舍我去。’
二公曰:‘敬闻命矣。’
遂久伺之。忽松下见一丈夫,古服俨雅;一女子,鬟髻彩衣,俱至。
二公拜谒,忻然还坐。
顷之,陶君启:‘神仙何代人?何以至此?既获拜侍,愿祛未悟。’
古丈夫曰:‘余,秦之役夫也。家本秦人。及稍成童,值始皇帝好神仙术,求不死药,因为徐福所惑,搜童男童女千人,将之海岛;余为童子,乃在其眩但见鲸涛蹙雪,蜃阁排空,石桥之柱攲危,蓬岫之烟杳渺。恐葬鱼腹,犹贪雀生,干难厄之中,遂出奇计,因脱斯祸。归而易姓业儒,不数年中,又遭始皇煨烬典坟,坑杀儒士,搢绅泣血,簪绂悲号:余当此时,复在其数,时于危惧之中,又出奇计,乃脱斯苦。又改姓氏为板筑夫,又遭秦皇欻信妖妄,遂筑长城,西起临洮,东之海曲,陇雁悲昼,寒云咽空,乡关之思魂飘,砂碛之劳力竭,堕趾伤骨,陷雪触冰;余为役夫,复在其数;遂于辛勤之中,又出奇计,得脱斯难。又改姓氏而业工。乃属秦皇帝崩,穿凿骊山,大修茔域,玉墀金砌,珠树琼枝,绮殿锦宫,云楼霞阁,工人匠石,尽闭幽隧。余为工匠,复在数中,又出奇谋,得脱斯苦。凡四设权奇之计,俱脱大祸。知不遇世,遂逃此山,食松脂木实,乃得延龄耳。此毛女者,乃秦之宫人,同为殉者;余乃与同脱骊山之祸,共匿于此,不知于今经几甲子耶?’
二子曰:‘秦于今世,继正统者九代千余年,兴亡之事,不可历数。’
二公遂俱稽颡曰:‘余二小子,幸遇大仙,多劫因依,使今谐遇,金丹大药,可得闻乎?朽骨腐肌,实翼庥荫。’
古丈夫曰:‘余本凡人,但能绝其世虑,因食木实,乃得凌虚,岁久日深,毛发绀绿,不觉生之与死,俗之与仙,鸟兽为邻,猿狖同乐,飞腾自在,云气相随,亡形得形,无性无情,不知金丹大药为何物也。’
二公曰:‘大仙食木实之法,可得闻乎?’
曰:‘余初饵柏子,后食松脂,遍体疮疡,肠中痛楚。不及旬朔,肌肤莹滑,毛发泽润,未经数年,凌虚若有梯,步险如履地,飘飘然顺风而翔,皓皓然随云而升。渐混合虚无,潜孚造化;彼之于我,视无二物,凝神而神爽,养气而气清,保守胎根,含藏命蒂。天地尚能覆载,云气尚能郁蒸,日月尚能晦明,川岳尚能融结,即余之体莫能败坏矣。’
二公拜曰:‘敬闻命矣!’
饮将尽,古丈夫折松枝叩玉壶而吟曰:‘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
毛女继和曰:‘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远翠微,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薛萝衣。’
古丈夫曰:‘吾与子邂逅相遇,那无恋恋耶?吾有万岁松脂,千秋柏子少许,汝可各分饵之,亦应出世。’
二公捧受拜荷,以酒吞之。
二仙曰:‘吾当去矣,善自道养,无令漏泄伐性,使神气暴露于窟舍耳。’
二公拜别,但觉超然莫知其踪,去矣。
旋见所衣之衣,因风化为花片蝶翅而扬空中。
陶尹二公今巢居莲花峰上,颜脸微红,毛发尽绿,言语而芳馨满口,履步而生埃去身。
云台观道士往往遇之,亦时细话得道之来由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陶尹二君-译文
唐大中初年,有两位老人,陶太白和尹子虚,他们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起游历嵩山和华山的两座山峰,以采集松脂和茯苓为生。
他们带着酒,穿过芙蓉峰,寻找奇境,在大松林下休息,一边喝酒一边听到松树间有笑声。
两位老人起身问道:‘难道是神仙吗?难道不能下来喝一杯吗?’
笑声传来的人说:‘我们不是山精木魅,我是秦国的役夫,她是秦宫的女子。闻到你们的酒香,很想喝一杯,但我们的样子改变了,头发也很奇怪,怕你们害怕,所以不能立刻靠近你们,但请你们放心慢慢等待,我们会换衣服回来,希望你们不要轻易离开。’
两位老人回答:‘我们听从您的命令。’
于是他们一直等待。突然,松树下出现了一位穿着古服的男子和一位梳着发髻、穿着彩衣的女子。
两位老人向他们行礼,高兴地重新坐下。过了一会儿,陶太白问道:‘神仙是哪一代的人?怎么到这里的?既然有幸得到您的接见,希望能消除我们的疑惑。’
古男子说:‘我是秦国的役夫。我家原本是秦国人。当我还是个孩子时,秦始皇喜欢神仙之术,寻求长生不老药,被徐福所迷惑,搜罗了千名童男童女,要将他们送到海岛上;我是个孩子,就在那里看到了汹涌的波涛和海市蜃楼,石桥的柱子倾斜,蓬莱山上的烟雾模糊。担心被鱼吃掉,但还是贪恋鸟儿的生命,在艰难困苦中,想出了奇计,从而摆脱了这场灾难。回到家后,我改姓从儒,没几年,又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士人痛哭流涕,官员们悲伤地呼喊:我那时也在其中,在危险和恐惧中,我又想出了奇计,从而摆脱了这场苦难。我又改姓成为筑路工人,又因为秦始皇轻信妖言,于是修建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海边,陇西的雁儿在白天悲伤,寒云压在空中,思乡之情让人魂飞魄散,沙漠中的劳作让人筋疲力尽,脚趾受伤,触雪碰冰;我作为工人,也在其中;在辛勤劳作中,我又想出了奇计,从而摆脱了这场苦难。我又改姓成为工匠。正当秦始皇去世,挖掘骊山,大规模修建陵墓,玉石台阶,金砖铺路,珠宝树木,美玉枝条,华丽的宫殿,云雾缭绕的楼阁,工匠们都被关在幽深的隧道里。我作为工匠,也在其中,我又想出了奇计,从而摆脱了这场苦难。总共四次想出奇计,都逃脱了大难。知道不会遇到好世道,于是逃到这座山,吃松脂和树木果实,从而延年益寿。这位毛女是秦宫的宫女,也是一同殉难的人;我和她一同逃脱了骊山的灾难,一起藏在这里,不知道到现在已经过了多少个甲子了?’
两位年轻人说:‘从秦朝到现在,已经过了九代一千多年,兴衰更替的事情,无法一一列举。’
两位老人于是都跪拜说:‘我们两个年轻人有幸遇到大仙,经历了许多劫难,使我们今天能遇到您,希望能听到关于金丹大药的事情,我们的老骨头和腐肉,确实希望得到庇佑。’
古男子说:‘我本是凡人,只是能断绝世俗的忧虑,因为吃木实,才能腾云驾雾,时间久了,头发变得深绿,不知不觉中,生死和凡仙的区别,鸟兽为邻,猿猴为伴,自由飞翔,云雾相随,无形的身体得到了形体的滋养,无性的生命得到了情感的培养,保护着生命的根本,隐藏着生命的源泉。天地都能承载,云气都能蒸腾,日月都能变换,江河和山岳都能凝结,我的身体就不会被破坏了。’
两位老人说:‘大仙吃木实的方法,可以告诉我们吗?’
古男子回答:‘我最初吃柏子,后来吃松脂,全身长满了疮痍,肠子里也很痛。不到一个月,肌肤变得光滑,头发变得润泽,没过几年,我感觉自己好像有梯子一样可以腾云驾雾,走在险峻的山路上就像走在平地上,飘飘然随风飞翔,明亮地随着云朵上升。渐渐地与虚无混合,融入自然;对我来说,它们和我看起来没有区别,集中精神精神就爽朗,培养气息气息就清新,保守生命的根本,隐藏生命的源泉。’
两位老人拜谢说:‘我们听从您的命令。’
酒快喝完时,古男子折下一根松枝敲击玉壶吟诗:‘吃柏子身体轻,无意间来到尘世,衣冠服饰只是谈论浮世,一顿饭的云游在碧落之间。’
毛女接着吟诗说:‘谁知道古人与今人的是非,悠闲地踏着青霞远离翠微,秦楼的箫管应该寂静无声,彩云空中有薛萝衣。’
古男子说:‘我和你相遇,难道没有留恋吗?我有万年松脂,千年柏子少许,你们可以各自分一些吃,也应该超脱尘世。’
两位老人接过并拜谢,用酒吞下。两位仙人说:‘我们该走了,好好修炼,不要泄露天机,让神气暴露在世俗之中。’
两位老人拜别,只觉得超然莫知其踪,他们已经离开了。突然看到他们所穿的衣服,随风化为花瓣和蝴蝶翅膀,飘散在空中。
陶尹两位老人现在住在莲花峰上,脸色微微发红,头发全部变绿,说话时口中散发出芬芳,走路时脚下扬起尘埃,身体却无影无踪。
云台观的道士们经常遇到他们,也时常谈论得道的原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陶尹二君-注解
陶太白:陶太白,此处应是指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
尹子虚:尹子虚,此处可能是虚构的人物,用以指代与陶太白相伴的老者。
嵩、华二峰:嵩山和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分别是中岳和西岳,常被视为道教圣地。
松脂:松脂,松树分泌的一种树脂,常用于道教炼丹。
茯苓:茯苓,是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芙蓉峰:芙蓉峰,此处可能是虚构的地点,用以指代美丽的高峰。
神仙:神仙,指道教传说中的长生不老、法力无边的仙人。
山精木魅:山精木魅,指山林中的妖怪。
徐福:徐福,秦朝时期著名的方士,据传他曾受秦始皇之命寻找长生不老药。
秦之役夫:秦之役夫,指秦朝时期的役夫,古代国家征召民工服劳役的人。
秦宫女子:秦宫女子,指秦朝宫廷中的女子。
始皇帝:始皇帝,即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
徐福所惑:徐福所惑,指徐福欺骗秦始皇,带领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秦皇煨烬典坟:秦皇煨烬典坟,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古代典籍。
搢绅:搢绅,古代指士大夫。
板筑夫:板筑夫,指筑城墙的工人。
秦皇欻信妖妄:秦皇欻信妖妄,指秦始皇轻信妖言。
骊山:骊山,位于陕西省,秦始皇陵就在此山。
金丹大药:金丹大药,指道教炼丹术中的长生不老药。
柏子:柏子,柏树的种子,道教中常作为炼丹材料。
胎根:胎根,指人的生命根本。
命蒂:命蒂,指人的生命之蒂。
云台观:云台观,古代道教宫观之一,此处可能是虚构的地点。
薛萝衣:薛萝衣,指用薛草和萝藤编织成的衣服,此处比喻隐士的衣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陶尹二君-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两位老人陶太白和尹子虚在嵩山华山的游历中,偶遇神仙的奇幻故事。从专业角度出发,以下是对每行的赏析:
唐大中初,有陶太白、尹子虚二老人,相契为友,多游嵩、华二峰,采松脂、茯苓为业。
此句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主要人物,陶太白和尹子虚二人志同道合,以游山采药为乐。
二人因携酿酝,涉芙蓉峰,寻异境,憩于大松林下,因倾壶饮,闻松稍有二人抚掌笑声。
此句描绘了两位老人在登山过程中,偶遇神仙的情景,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入故事高潮。
二公起而问曰:“莫非神仙乎?岂不能下降而饮斯一爵?”
此句通过两位老人的询问,展现了他们对于神仙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为神仙的出现做了铺垫。
笑者曰:“吾二人非山精木魅,仆是秦之役夫,彼即秦宫女子,闻君酒馨,颇思一醉,但形体改易,毛发怪异,恐子悸栗,未能便拢子但安心徐待,吾当返穴易衣而至,幸无遽舍我去。”
此句通过神仙的自我介绍,揭示了其身份和来历,同时也展现了神仙的神秘和飘逸。
二公曰:“敬闻命矣。”
此句表现了两位老人的谦逊和恭敬,也体现了他们对神仙的信任。
遂久伺之。忽松下见一丈夫,古服俨雅;一女子,鬟髻彩衣,俱至。
此句通过神仙的出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二公拜谒,忻然还坐。
此句表现了两位老人对神仙的尊敬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神仙的亲切和随和。
顷之,陶君启:“神仙何代人?何以至此?既获拜侍,愿祛未悟。”
此句通过陶太白的提问,揭示了神仙的身份和来历,同时也为神仙的回答做了铺垫。
古丈夫曰:“余,秦之役夫也。家本秦人。
此句通过神仙的自我介绍,揭示了其身份和来历,同时也展现了神仙的沧桑和传奇。
及稍成童,值始皇帝好神仙术,求不死药,因为徐福所惑,搜童男童女千人,将之海岛;余为童子,乃在其眩但见鲸涛蹙雪,蜃阁排空,石桥之柱攲危,蓬岫之烟杳渺。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展现了秦始皇帝求仙问道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描绘了神仙在海岛上的奇幻经历。
恐葬鱼腹,犹贪雀生,干难厄之中,遂出奇计,因脱斯祸。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展现了其在困境中机智脱险的经历,同时也突显了神仙的智慧和勇敢。
归而易姓业儒,不数年中,又遭始皇煨烬典坟,坑杀儒士,搢绅泣血,簪绂悲号:余当此时,复在其数,时于危惧之中,又出奇计,乃脱斯苦。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展现了其在秦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机智脱险的经历,同时也突显了神仙的智慧和勇敢。
又改姓氏为板筑夫,又遭秦皇欻信妖妄,遂筑长城,西起临洮,东之海曲,陇雁悲昼,寒云咽空,乡关之思魂飘,砂碛之劳力竭,堕趾伤骨,陷雪触冰;余为役夫,复在其数;遂于辛勤之中,又出奇计,得脱斯难。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展现了其在秦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辛勤劳作的经历,同时也突显了神仙的坚韧和毅力。
又改姓氏而业工。乃属秦皇帝崩,穿凿骊山,大修茔域,玉墀金砌,珠树琼枝,绮殿锦宫,云楼霞阁,工人匠石,尽闭幽隧。余为工匠,复在数中,又出奇谋,得脱斯苦。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展现了其在秦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担任工匠的经历,同时也突显了神仙的智慧和勇敢。
凡四设权奇之计,俱脱大祸。
此句总结了神仙在秦朝末年的经历,突显了神仙的智慧和勇敢。
知不遇世,遂逃此山,食松脂木实,乃得延龄耳。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展现了其在秦朝末年的经历,同时也揭示了神仙得道的原因。
此毛女者,乃秦之宫人,同为殉者;余乃与同脱骊山之祸,共匿于此,不知于今经几甲子耶?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忆,揭示了毛女的身份和来历,同时也展现了神仙与毛女的深厚友谊。
二子曰:“秦于今世,继正统者九代千余年,兴亡之事,不可历数。”
此句通过两位老人的感慨,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二公遂俱稽颡曰:“余二小子,幸遇大仙,多劫因依,使今谐遇,金丹大药,可得闻乎?朽骨腐肌,实翼庥荫。”
此句通过两位老人的请求,展现了他们对神仙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为神仙的回答做了铺垫。
古丈夫曰:“余本凡人,但能绝其世虑,因食木实,乃得凌虚,岁久日深,毛发绀绿,不觉生之与死,俗之与仙,鸟兽为邻,猿狖同乐,飞腾自在,云气相随,亡形得形,无性无情,不知金丹大药为何物也。”
此句通过神仙的回答,揭示了得道的秘诀,同时也展现了神仙超脱世俗的心态。
二公拜曰:“敬闻命矣!”
此句表现了两位老人对神仙的回答的敬仰和认同。
饮将尽,古丈夫折松枝叩玉壶而吟曰:“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
此句通过神仙的吟咏,展现了神仙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诗意。
毛女继和曰:“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远翠微,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薛萝衣。”
此句通过毛女的和诗,展现了神仙与毛女之间的默契和情感。
古丈夫曰:“吾与子邂逅相遇,那无恋恋耶?吾有万岁松脂,千秋柏子少许,汝可各分饵之,亦应出世。”
此句通过神仙的赠言,展现了神仙对两位老人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也为故事留下了悬念。
二公捧受拜荷,以酒吞之。
此句表现了两位老人对神仙的敬仰和感激,同时也展现了神仙赠言的神奇效果。
二仙曰:“吾当去矣,善自道养,无令漏泄伐性,使神气暴露于窟舍耳。”
此句通过神仙的告诫,展现了神仙对两位老人的关心和期望,同时也为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公拜别,但觉超然莫知其踪,去矣。
此句通过两位老人的感慨,展现了神仙的神秘和飘逸。
旋见所衣之衣,因风化为花片蝶翅而扬空中。
此句通过衣物的变化,展现了神仙的神奇和超脱。
陶尹二公今巢居莲花峰上,颜脸微红,毛发尽绿,言语而芳馨满口,履步而生埃去身。
此句通过两位老人的变化,展现了神仙赠言的神奇效果,同时也为故事留下了美好的结局。
云台观道士往往遇之,亦时细话得道之来由尔。
此句通过云台观道士的见证,展现了神仙的神奇和影响力,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