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金刚仙-原文
唐开成中,有僧金刚仙者,西域人也。
居于清远峡山寺,能梵音,弹舌摇锡而咒物,物无不应。
善囚拘鬼魅,束缚蛟螭;动锡杖一声,召雷立震。
是日,峡山寺有李朴者,持斧剪巨木,割而为舟。
忽登山,见一磐石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广丈余;四驰啮卉窒其穴而去。
俄闻林木有声,暴猛吼骤。
工人惧而缘木伺之,果睹枳首之虺,长可数十丈,屈曲蹙怒,环其蛛穴,东西其首。
俄而跃西之首,吸穴之卉,团而飞去,颖脱俱荆复回东之首,大划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
蜘蛛驰出,以足擒穴之口,翘屈毒丹,然若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
虺懵然而复苏,举首又吸之。
蛛不见,更毒虺,虺遂倒于穴而殒。
蛛跃出,缘虺之腹咀内,齿折二头,俱出丝而囊之,跃入穴去。
朴讶之,返峡山寺,语金刚仙。
仙乃祈朴验穴,振环杖而咒之,蛛即出于僧前,严若神听;及引锡触之,蛛的姐于穴侧。
及夜,金刚仙梦见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复能织耳。’
礼金刚仙曰:‘愿为福田之衣。’
语毕,遂亡。
僧及觉,布已在侧,其精妙奇巧,非世茧丝之所能制也。
僧乃制而为衣,尘垢不触,后数年,僧往番禹,泛舶归天竺,乃于峡山金锁潭畔,摇锡大呼而咒水。
俄而水辟见底矣,以澡瓶张之,有一泥鳅鱼,可长三寸许,跃入瓶中。
语众僧曰:‘此龙矣。吾将至海门,以药煮为膏。涂足,则渡海若履坦途。’
是夜,有白衣叟,持转关榼诣寺家人傅经曰:‘知金刚仙好酒,此榼一边美酝,一边毒醪,其榼即晋帝曾用鸩牛将军者也。今有黄金百两奉公,为持此酒毒其僧也。是僧无何取吾子,欲为膏,恨伊之深,痛贯骨髓,但无计而奈何。’
傅经喜,受金与酒,得转关之法,诣金刚仙,仙持杯向口次,忽有数岁小儿跃出,就手覆之,曰:‘酒是龙所将来而毒师耳!’
僧大骇,桔傅经,傅经遂不敢隐。
僧乃问小儿曰:‘尔何人,而相救耶?’
小儿曰:‘吾昔日之蛛也,今已离其恶业,而托生为人七稔矣。吾之魂,稍灵于常人,知师有难,故飞魂奉救。’
言讫而没。
众僧怜之,共礼金刚仙,求舍其龙子。
僧不得已而纵之。
后仙果泛舶归天竺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金刚仙-译文
唐朝开成年间,有一个名叫金刚仙的僧人,他是西域人。他住在清远峡山寺,能够发出梵音,用舌头弹奏,摇动锡杖来咒语,所咒之物无不响应。他擅长拘捕鬼魅,束缚蛟龙和螭蛇;他挥动锡杖一声,就能召唤雷电震动。
这一天,峡山寺有个叫李朴的人,拿着斧头砍伐大树,准备做成船只。他忽然登上山,看到一块大石头上有个洞,里面有一只大蜘蛛,脚有丈多长;蜘蛛四下奔跑,咬碎草叶堵住洞口然后离开。不久听到树木有响声,突然猛烈地吼叫起来。工人害怕了,攀着树木观察,果然看到一条长可数十丈的蛇,弯曲着身体,愤怒地围绕着蜘蛛的洞穴,头部朝东和西摆动。不久,它跳向西边,吸食洞穴中的草叶,团成一团飞走,头上的角脱落,又回到东边,用力划动眼睛,张大嘴巴,吸食蜘蛛。蜘蛛奔跑出来,用脚抓住洞穴的口,翘起弯曲的毒牙,像火一样烧灼蛇的喉咙,夺走了蛇的眼睛。蛇昏昏沉沉地苏醒过来,抬起头又来吸食蜘蛛。蜘蛛不见了,更加毒害蛇,蛇于是倒在地上死去。蜘蛛跳出来,沿着蛇的腹部咬住它的内部,牙齿折断,两个头都吐出丝来包裹起来,然后跳进洞穴。
李朴感到惊讶,回到峡山寺,告诉金刚仙。金刚仙于是祈求李朴查看洞穴,挥动锡杖并念咒语,蜘蛛立刻出现在僧人面前,显得严肃如同神灵在听;等到用锡杖触碰它,蜘蛛就落在了洞穴旁边。到了夜晚,金刚仙梦见一个老人捧着一块布帛前来,说:“我就是那只蜘蛛,现在又能织布了。”
老人对金刚仙说:“愿意用这块布做福田之衣。”
说完,老人就消失了。僧人醒来,布已经放在他身边,它的精致奇妙,不是世间蚕丝所能制作的。僧人于是制作成衣服,尘垢不会沾染,后来几年,僧人前往番禹,乘船返回天竺,于是在峡山金锁潭边,摇动锡杖大声咒语水。不久,水就分开,可以看到底部,他用洗澡的水瓶伸进去,发现有一条三寸多长的泥鳅鱼,跳进了瓶中。他对众僧说:“这是龙。我将去海门,用药物煮成药膏。涂抹在脚下,就能渡海如履平地。”
这天晚上,有一个穿白衣的老人拿着一个可以转关的酒壶来到寺庙,对家人说:“我知道金刚仙喜欢喝酒,这个酒壶一边装的是美酒,一边装的是毒酒,这个酒壶就是晋帝曾经用来毒害牛将军的那个。现在我有黄金一百两给你,用来用这酒毒害僧人。这个僧人不久就要取走我的儿子,想要做成药膏,我对他恨之入骨,痛彻心扉,但没有办法。”
家人很高兴,接受了金子和酒,学到了转关的方法,来到金刚仙面前,金刚仙拿着酒杯要喝时,突然有一个几岁的孩子跳出来,用手覆盖在酒杯上,说:“酒是龙带来的,用来毒害师傅的!”
僧人非常惊恐,抓起家人,家人不敢隐瞒。僧人于是问孩子:“你是谁,为什么要救我?”
孩子说:“我曾是那只蜘蛛,现在已经脱离了恶业,转世为人已经七年了。我的灵魂比常人稍微灵巧一些,知道师傅有难,所以飞魂来救。”
说完,孩子就消失了。众僧怜悯他,一起向金刚仙行礼,请求放掉他的龙子。僧人不得已,放掉了它。后来,金刚仙果然乘船返回了天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金刚仙-注解
唐开成中:指唐朝开成年间,开成是唐文宗的年号,时间大约在公元836年至840年。
僧金刚仙:指一位名叫金刚仙的僧人,具有特殊能力。
西域人:指来自西域的人,古代指今中亚、西亚及中东地区。
清远峡山寺:指位于清远峡的山寺,具体位置不详。
梵音:指佛教的诵经声,梵音是佛教音乐的一种。
弹舌摇锡:弹舌是一种特殊的发音方式,摇锡是指手持锡杖摇动。
咒物:指通过念咒语来影响或控制物体。
囚拘鬼魅:囚拘是指拘禁,鬼魅是指鬼魂和妖怪。
蛟螭:蛟和螭都是古代神话中的水怪。
锡杖:锡杖是佛教僧侣的一种法器,通常由锡制成。
雷立震:雷立震是指念咒语后能够召唤雷电。
李朴:指峡山寺的一个工人,名叫李朴。
持斧剪巨木:持斧剪巨木是指李朴拿着斧头砍伐大树。
舟:指用木材制成的船。
磐石:指坚硬的石头。
穴:指洞穴。
蜘蛛:指一种节肢动物,此处指文中提到的巨大蜘蛛。
足广丈余:足广丈余是指蜘蛛的脚非常长。
卉:指草本植物。
虺:指古代神话中的蛇类,一种毒蛇。
枳首:枳首是指蛇的头部。
毒丹:毒丹是指蜘蛛释放的毒液。
焌:焌是指烧灼,此处指毒液烧伤。
颖脱俱荆复回东之首:颖脱俱荆复回东之首是指蜘蛛逃脱后,又回到东边的蛇头。
囊:囊是指用丝线编织的口袋。
番禹:指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舶:舶是指大船。
天竺:指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澡瓶:澡瓶是指用于洗澡的瓶子。
泥鳅鱼:泥鳅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身体细长,皮肤光滑,能分泌粘液,滑不留手。
转关榼:转关榼是一种可以旋转开关的酒壶。
鸩牛将军:鸩牛将军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毒酒。
傅经:指一个名叫傅经的人,可能是一位僧人或寺中的管理人员。
桔:桔是指拘禁,此处指将傅经拘禁起来。
飞魂:飞魂是指灵魂出窍,此处指蜘蛛的灵魂出来救金刚仙。
福田:福田是指能够利益众生的事物,此处指金刚仙制作的衣服。
膏:膏是指药膏,此处指用龙制成的药膏。
毒醪:毒醪是指有毒的酒。
龙子:龙子是指龙的后代,此处指泥鳅鱼。
灵:灵是指灵魂,此处指小儿的灵魂比常人更灵。
舍:舍是指释放,此处指金刚仙释放了泥鳅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金刚仙-评注
唐开成中,有僧金刚仙者,西域人也。
此句开篇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唐开成年间,以及主要人物金刚仙的身份——西域僧人。这里的‘西域’一词,暗示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居于清远峡山寺,能梵音,弹舌摇锡而咒物,物无不应。
此句描绘了金刚仙的修行之地及其神通。‘清远峡山寺’环境清幽,是修行之佳地。‘梵音’、‘弹舌摇锡’、‘咒物’等词汇,展现了金刚仙深厚的佛法修为和神秘的神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善囚拘鬼魅,束缚蛟螭;动锡杖一声,召雷立震。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金刚仙的神通,‘囚拘鬼魅’、‘束缚蛟螭’、‘召雷立震’等动作,表现了金刚仙强大的法力,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是日,峡山寺有李朴者,持斧剪巨木,割而为舟。
此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李朴,通过其砍伐树木、制作舟船的描写,展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金刚仙的神秘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忽登山,见一磐石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广丈余;四驰啮卉窒其穴而去。
此句描绘了李朴在登山过程中遇到的一桩诡异事件,‘一大蜘蛛’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俄闻林木有声,暴猛吼骤。
此句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有声’、‘吼骤’等词汇,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工人惧而缘木伺之,果睹枳首之虺,长可数十丈,屈曲蹙怒,环其蛛穴,东西其首。
此句详细描绘了虺的形象,‘枳首’、‘长可数十丈’、‘屈曲蹙怒’等词汇,形象地展现了虺的凶猛。
俄而跃西之首,吸穴之卉,团而飞去,颖脱俱荆复回东之首,大划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
此句描绘了虺与蜘蛛的激烈战斗,‘跃’、‘吸’、‘团而飞去’等动作,展现了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蜘蛛驰出,以足擒穴之口,翘屈毒丹,然若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
此句描绘了蜘蛛的反击,‘擒穴之口’、‘翘屈毒丹’等动作,展现了蜘蛛的机智和凶猛。
虺懵然而复苏,举首又吸之。
此句展现了虺的顽强,虽然被蜘蛛攻击,但仍然不死,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蛛不见,更毒虺,虺遂倒于穴而殒。
此句为故事的高潮部分,蜘蛛与虺的生死较量,最终以蜘蛛的胜利告终。
蛛跃出,缘虺之腹咀内,齿折二头,俱出丝而囊之,跃入穴去。
此句描绘了蜘蛛的善后工作,‘缘虺之腹咀内’、‘齿折二头’等动作,展现了蜘蛛的聪明和细心。
朴讶之,返峡山寺,语金刚仙。
此句引出金刚仙,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仙乃祈朴验穴,振环杖而咒之,蛛即出于僧前,严若神听;及引锡触之,蛛的姐于穴侧。
此句展现了金刚仙的神通,‘振环杖而咒之’、‘严若神听’等动作,表现了金刚仙强大的法力。
及夜,金刚仙梦见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复能织耳。’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老人捧匹帛’、‘复能织耳’等词汇,展现了蜘蛛的神奇之处。
礼金刚仙曰:‘愿为福田之衣。’
此句展现了蜘蛛对金刚仙的感激之情,‘福田之衣’的寓意,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
语毕,遂亡。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遂亡’二字,暗示了蜘蛛的神秘身份。
僧及觉,布已在侧,其精妙奇巧,非世茧丝之所能制也。
此句展现了金刚仙的神奇,‘布已在侧’、‘精妙奇巧’等词汇,表现了金刚仙的神奇能力。
僧乃制而为衣,尘垢不触,后数年,僧往番禹,泛舶归天竺,乃于峡山金锁潭畔,摇锡大呼而咒水。
此句展现了金刚仙的修行成果,‘泛舶归天竺’、‘摇锡大呼而咒水’等动作,表现了金刚仙的神奇能力。
俄而水辟见底矣,以澡瓶张之,有一泥鳅鱼,可长三寸许,跃入瓶中。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水辟见底’、‘一泥鳅鱼’等词汇,展现了金刚仙的神奇能力。
语众僧曰:‘此龙矣。吾将至海门,以药煮为膏。涂足,则渡海若履坦途。’
此句展现了金刚仙的慈悲之心,‘此龙矣’、‘涂足,则渡海若履坦途’等词汇,表现了金刚仙的神奇能力。
是夜,有白衣叟,持转关榼诣寺家人傅经曰:‘知金刚仙好酒,此榼一边美酝,一边毒醪,其榼即晋帝曾用鸩牛将军者也。今有黄金百两奉公,为持此酒毒其僧也。是僧无何取吾子,欲为膏,恨伊之深,痛贯骨髓,但无计而奈何。’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悬疑色彩,‘白衣叟’、‘转关榼’、‘毒其僧’等词汇,揭示了故事背后的阴谋。
傅经喜,受金与酒,得转关之法,诣金刚仙,仙持杯向口次,忽有数岁小儿跃出,就手覆之,曰:‘酒是龙所将来而毒师耳!’
此句展现了小儿的神秘身份,‘忽有数岁小儿’、‘酒是龙所将来而毒师耳’等词汇,揭示了故事背后的真相。
僧大骇,桔傅经,傅经遂不敢隐。
此句展现了金刚仙的智慧,‘大骇’、‘桔傅经’等词汇,表现了金刚仙的机智。
僧乃问小儿曰:‘尔何人,而相救耶?’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尔何人’、‘相救耶’等词汇,揭示了小儿的神秘身份。
小儿曰:‘吾昔日之蛛也,今已离其恶业,而托生为人七稔矣。吾之魂,稍灵于常人,知师有难,故飞魂奉救。’
此句揭示了小儿的真实身份,‘吾昔日之蛛也’、‘飞魂奉救’等词汇,展现了小儿的忠诚和善良。
言讫而没。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言讫而没’二字,暗示了小儿的神秘身份。
众僧怜之,共礼金刚仙,求舍其龙子。
此句展现了众僧的善良,‘怜之’、‘共礼金刚仙’等词汇,表现了众僧的慈悲为怀。
僧不得已而纵之。
此句展现了金刚仙的慈悲之心,‘不得已而纵之’等词汇,表现了金刚仙的宽容。
后仙果泛舶归天竺矣。
此句为故事画上圆满的句号,‘泛舶归天竺’等词汇,展现了金刚仙的修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