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郭纯-原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
每哭则群乌大集。
使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
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
其后数如此,
乌闻哭声以为度,
莫不竞凑,
非有灵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郭纯-译文
东海有一个孝顺的儿子郭纯,他母亲去世后,每次他哭泣,都会有成群的乌鸦聚集。经过调查核实确实如此,于是官方就在他的家门口立了牌匾来表彰他。后来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这个孝子每次哭泣时,都会在地上撒些饼,乌鸦们争相来吃这些饼。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乌鸦们听到哭声就认为是常规动作,纷纷争相飞来,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灵异的事情发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郭纯-注解
东海孝子郭纯:郭纯,传说中的孝子,东海地区的人,以孝顺母亲著称。在古代,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
丧母:指母亲去世,古代对母亲的去世有严格的丧葬仪式和习俗。
群乌大集:群乌,指一群乌鸦;大集,指大量聚集。这里描述的是乌鸦在郭纯哭丧时聚集在一起的情景。
使检有实:使,派遣;检,调查;有实,有确实的证据。这里指的是官方派人去调查郭纯是否真的有孝心,是否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的孝顺。
旌表门闾:旌表,表彰;门闾,门前的道路,这里指郭纯的家门。旌表门闾意味着在郭纯的家门口树立标志,以示对其孝顺行为的表彰。
后讯:后,后来;讯,询问。这里指的是后来官方进行了进一步的询问。
撒饼于地:撒,散布;饼,古代的一种面食。这里描述的是郭纯在哭丧时将饼撒在地上。
群乌争来食之:群乌,一群乌鸦;争来食之,争相飞来吃。这里说明乌鸦们因为饼而来,并不是因为郭纯的孝心。
其后数如此:其后,后来;数,多次。这里指的是这种情况多次发生。
乌闻哭声以为度:乌,乌鸦;闻,听到;哭声,哭泣的声音;以为度,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里说明乌鸦们把听到哭声和看到饼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莫不竞凑:莫不,没有一个不;竞凑,争相聚集。这里说明乌鸦们一听到哭声就会聚集过来。
非有灵也:非,不是;有灵,有灵性。这里指出乌鸦聚集并不是因为郭纯有灵性,而是因为饼的诱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郭纯-评注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的故事,通过细腻的叙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孝道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句‘东海孝子郭纯丧母’,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和背景,‘东海孝子’一词,既是对郭纯孝行的赞誉,也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
‘每哭则群乌大集’,这一描写极为生动,通过乌鸦聚集的景象,侧面反映了郭纯的孝心感动了自然界的生灵。
‘使检有实,旌表门闾’,这里的‘使检有实’表明官方对郭纯的孝行进行了核实,‘旌表门闾’则是对其孝行的官方认可和表彰,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
然而,接下来的‘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揭示了乌鸦聚集的真正原因,并非郭纯的孝心感动了神灵,而是他故意撒饼引诱乌鸦。
‘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说明郭纯的行为逐渐成为习惯,乌鸦们习惯了郭纯的哭声和撒饼,以至于每次郭纯哭泣,乌鸦都会争相而来。
‘非有灵也’这句话点明了真相,即乌鸦聚集并非因为郭纯的孝心,而是因为他的行为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这个故事通过对孝道观念的反思,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孝道观念的复杂性。一方面,孝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受到社会的推崇;另一方面,孝道观念也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以达到某种目的。
此外,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乌鸦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聚集于郭纯身边,既是对孝子的认可,也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总体而言,这个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孝子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古代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和复杂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