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赵合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赵合-原文

进士赵合,貌温气直,行义甚高。

大和初,游五原,路经沙碛,睹物悲叹。

遂饮酒,与仆使并醉,因寝于沙碛。

中宵半醒,月色皎然,闻沙中有女子悲吟曰。

云鬟消尽转蓬稀,埋骨穷荒无所依,牧马不嘶沙月白,孤魂空逐雁南飞。

合遂起而访焉。

果有一女子,年犹未笄,色绝代,语合曰:

某姓李氏,居于奉天,有姊嫁洛源镇帅,因往省焉。

道遭党羌所虏,至此挝杀,劫其首饰而去。

后为路人所悲,掩于沙内,经今三载,知君颇有义心,倘能为归骨于奉天城南小李村,即某家枌榆耳,当有奉报。

合许之,请示其掩骼处;女子感泣,告之。

合遂收其骨,包于囊中,伺旦。

俄有紫衣丈夫跃骑而至,揖合曰:

知子仁而义,信而廉,女子启祈,尚有感激。

我李文悦尚书也。

元和十三年曾守五原,为犬戎三十万围逼,城池之四隅,兵各厚十数里。

连弩洒雨,飞梯排云,穿壁决壕,昼夜攻击;城中负户而汲者,矢如猬毛。

当其时,御捍之兵才三千,激厉其居人,妇女老幼,负土而立者,不知寒馁。

犬戎于城北造独脚楼,高数十丈,城中巨细,咸得窥之。

某遂设奇计定,中其楼立碎,羌酋愕然,以为神功。

又语城中人曰:

慎勿拆屋烧,吾且为汝取薪。

积于城下,许人钩上。

又太阴稍晦,即闻城之四隅,多有人物行动声,言云:

夜攻城耳。

城中慑栗,不敢暂安。

某曰:

不然。

潜以铁索下烛而照之,乃空驱牛羊行,胁其城,兵士稍安。

又西北隅被攻摧十余丈,将遇昏晦,群胡大喜,纵酒狂歌,云:

候明晨而入。

某以马弩五百,张而拟之,遂下皮墙障之,一夕并工暗筑,不使有声,涤之以水;

时寒,来日冰坚,城之莹如银,不可攻击。

又羌酋建大将之旗,乃赞普所赐,立之于五花营内;

某夜穿壁而夺之如飞,众羌号位、誓请还前掳掠之人而赎其旗,纵其长幼妇女百亲人,得其尽归,

然后掷旗而还之。

时邠、泾救兵二万人临其境,股票不进。

如此相持三十七日,羌酋乃遥拜曰:

此城内有神将,吾今下敢欺。

遂卷甲而去,不信宿,达宥州,一昼而攻破其城,老少三万人、尽遭掳去。

以此利害,则余之功及斯城不细。

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余闻钟陵韦大夫旧筑一堤,将防水潦,后三十年,尚有百姓及廉问周公感真功,而奏立德政碑峨然。

若余当时守壁不坚,城中之人,尽为羌胡之贱隶,岂存今日子孙乎?

知子有心,请白其百姓,讽其州尊,与立德政碑足矣。

言讫,长揖而退。

合既受教,就五原以语百姓及刺史,俱以为妖,不听;惆怅而返。

至沙中,又逢昔日神人,谢合曰:

君为言五原,无知之俗,刺史不明。

此城当有人灾,方与祈求幽府。

吾言于五原之事不谐,此意亦息,其祸不三旬而及矣。

言讫而没。

果如期灾生,五原城馑死万人,老幼相食。

合挚女骸骨至奉天,访得小李村而葬之。

明日,道侧,合遇昔日之女子来谢,而言曰:

感君之义,吾大父乃贞元中得道之士,有《演参同契》、《续混元经》,子能穷之,龙虎之丹,不日而成矣。

合受之,女子已没,合遂舍举,究其玄微,居于少室。

烧之一年,皆使瓦砾为金宝;二年,能起毙者;三年,饵之能度世。

今日有人遇之于嵩岭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赵合-译文

进士赵合,外貌温和,性格直率,行为高尚。在大和初年,他游历到五原,途中经过沙漠,看到景象感到悲伤。于是他喝了酒,和仆人一起喝醉了,就在沙地上睡着了。半夜醒来,月光皎洁,听到沙中有女子悲吟道:

云鬟消尽转蓬稀,埋骨穷荒无所依,牧马不嘶沙月白,孤魂空逐雁南飞。

赵合于是起身去寻找她。果然有一个女子,年纪还不到成年,容貌绝世,她对赵合说:“我姓李,住在奉天,有个姐姐嫁给了洛源镇的镇帅,我去探望她。在路上被党羌人俘虏,到这里被杀害,劫走了我的首饰。后来被路人同情,埋在沙中,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我知道你很有义心,如果你能把我安葬在奉天城南的小李村,那是我家的地方,我会有所报答。”

赵合答应了她的请求,问她埋葬的地方;女子感动得流泪,告诉了他。赵合于是收起她的遗骨,装在袋子里,等待天亮。

不久,一个穿紫衣的男子骑马而来,向赵合行礼说:“我知道你仁义、诚信、廉洁,女子向你求助,我感到很感激。我是李文悦尚书。元和十三年我担任五原守将,被犬戎三十万人围攻,城池四周,敌军厚达十多里。弓弩如雨点般射来,云梯冲天,穿墙破壕,昼夜不停地攻击;城中人为了取水,箭矢如同刺猬的刺毛。当时,防御的士兵只有三千人,激励居民,包括妇女和老人,都背土筑城,不知寒冷饥饿。

犬戎在城北建造了独脚楼,高达数十丈,城中无论大小都能看到。我就设下奇计,击碎了那座楼,羌族首领惊讶,以为有神力。我又对城中人说:“不要拆屋烧毁,我会为你们取柴火。”

我把柴火堆在城下,答应人们用钩子钩上来。又因为月亮渐渐阴暗,就听到城四周有人的行动声,说:‘夜晚来攻城。’城中人恐惧,不敢片刻安宁。我说:‘不是这样。’

我悄悄用铁索放下灯笼照亮,原来只是空车驱赶牛羊行走,以此威胁城墙,士兵们才稍微安心。又因为西北角被攻破十多丈,将要天黑,胡人非常高兴,纵酒狂歌,说:‘明天早上就能进城了。’

我用五百名马弩手,张弓瞄准,于是放下皮墙来阻挡,一晚上秘密地筑墙,不让有声响,用水洗净;当时天气寒冷,第二天冰冻得像银一样,无法攻击。又因为羌族首领竖起了大将军的旗帜,那是赞普赐予的,立在了五花营内;我夜间穿墙而入,像飞一样夺回了旗帜,羌族众人都要求归还被掳走的人来换取旗帜,放走了老少妇女和百亲人,让他们全部回来,然后我把旗帜还给他们。

当时邠州、泾州的救兵两万人来到边境,但不敢进攻。这样相持了三十七天,羌族首领才远远地鞠躬说:‘这个城内有神将,我现在不敢再欺骗了。’

于是他们卷起铠甲离开了,不到一天就到达宥州,一天之内攻破了城池,三万老少全部被掳走。从这个事件的利害来看,我的功绩和这座城池的功绩不细。但当时朝廷的使者不让我出城,我只能空手加一个貂蝉。我听说钟陵的韦大夫曾经筑堤防水,三十年后,还有百姓和廉问周公感念他的功绩,立了一座立德政碑。如果我当时守城不坚,城中的人,都会成为羌胡的奴隶,哪里还有今天的子孙呢?我知道你有心,请你告诉百姓,劝说你们的州官,立一座立德政碑就足够了。”

说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退去。

赵合接受了教诲,就在五原告诉了百姓和刺史,但他们都认为是妖言,不听;赵合失望地返回。到了沙中,又遇到了那个神人,他感谢赵合说:“你告诉五原的事情,这里的人无知,刺史也不明白。这座城池正有人祸,正是为了祈求幽冥之府。我说的五原的事情没有应验,这个想法也就此停止,灾祸不会超过三十天就会到来。”

说完他就消失了。果然如他所言,灾祸如期而至,五原城饿死了万人,老少互相残食。赵合带着女子的遗骨到了奉天,找到了小李村安葬了她。第二天,在路上,赵合遇到了那个女子来感谢他,并说:“感谢你的义举,我的祖父是贞元年间得道的人,有《演参同契》、《续混元经》,你能深入研究,龙虎丹不久就会炼成。”

赵合接受了这些书,女子已经消失,赵合于是放弃科举,深入研究这些奥秘,住在少室山。烧炼了一年,都把瓦砾变成了金宝;两年,能起死回生;三年,服用能超脱生死。如今有人在嵩山遇到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赵合-注解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是进入仕途的敲门砖,象征着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

貌温气直:形容人外表温和,性格直率。

行义甚高:行为端正,道德高尚。

大和初:指唐朝大和年间的初期,大和是唐文宗的年号。

五原:古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古代边塞重镇。

沙碛:沙漠中沙丘连绵的地带。

悲吟:悲伤地吟咏。

笄: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指女子束发用的簪。

奉天:古代地名,今辽宁省沈阳市,曾是清朝的都城。

洛源镇帅:洛源镇的镇帅,指镇守该地的军事长官。

党羌:古代民族,生活在今甘肃、青海一带。

挝杀:用棍棒打死。

首饰:指女子佩戴的首饰。

掩骼:掩埋尸骨。

枌榆:指家树,此处比喻家。

元和十三年:唐朝宪宗元和年间的第十三年,即公元818年。

犬戎:古代民族,居住在今甘肃、宁夏一带。

连弩:古代的一种多箭头的弓。

飞梯:古代攻城用的梯子,可以飞快地移动。

穿壁决壕:指攻城时破坏城墙和壕沟。

矢如猬毛:箭矢如同刺猬的刺毛一样密集。

负户而汲:背着门板去打水。

独脚楼:古代攻城时使用的特殊建筑。

赞普:吐蕃王的称号。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貂蝉:古代官员的服饰之一,此处比喻荣誉。

钟陵韦大夫:指曾任钟陵(今江西南昌)县令的韦大夫。

立德政碑:树立记载德政的碑文。

少室:山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道教名山之一。

演参同契:道教经典,讲述修炼之道。

续混元经:道教经典,讲述宇宙生成和修炼之道。

龙虎之丹:道教修炼中提到的丹药,指可以成仙的药物。

嵩岭:山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五岳之一嵩山的别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赵合-评注

进士赵合的形象塑造,首先体现在其外貌与气质上。‘貌温气直’四字,描绘了赵合温文尔雅、性格刚直的形象,符合传统士大夫的理想人格。‘行义甚高’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道德品质,表现出其坚守正义、行为高洁的特点。

文中的‘大和初,游五原,路经沙碛,睹物悲叹’一句,展现了赵合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遂饮酒,与仆使并醉,因寝于沙碛’则通过赵合的醉酒,表现了他随性而为、不拘小节的性格。

女子悲吟的‘云鬟消尽转蓬稀,埋骨穷荒无所依’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达出女子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思念。这些诗句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赵合‘遂起而访焉’的行为,体现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和正义感。女子自述的身世遭遇,以及赵合对其承诺的行为,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光辉的赞扬。

李文悦尚书的故事,是文章的另一个高潮。通过李文悦的讲述,作者展现了一位英勇将领的形象,以及他在战乱中的智谋和勇敢。‘积于城下,许人钩上’等句,体现了李文悦的智谋和仁爱。

‘时邠、泾救兵二万人临其境,股票不进’一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李文悦‘遂卷甲而去’的举动,则是对战争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文章结尾,赵合得到女子赠予的《演参同契》、《续混元经》,并最终成为一位得道之士。这一情节,既是对赵合人生经历的总结,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推崇。

整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古文化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赵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39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