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老翁-原文
许老翁者,不知何许人也。
隐于峨眉山,不知年代。
唐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容色绝代。
时节度使章仇兼琼,新得吐番安戎城,差柳送物至城所。
三岁不复命。
李在官舍,重门未启,忽有裴兵曹诣门,云是李之中表丈人。
李云:‘无裴家亲。’
门不令启。
裴因言李小名,兼说其中外氏族。
李方令开门致拜。
因欲餐,裴人质甚雅,因问:‘柳郎去几时?’
答云:‘已三载矣。’
裴云:‘三载义绝,古人所言,今欲如何?且丈人与子业因,合为伉俪,愿无拒此。’
而竟为裴丈所迷,似不由人可否也。
裴兵曹者,亦既娶矣。
而章仇公闻李美姿,欲窥觇之。
乃令夫人特设筵会,屈府县之妻,罔不毕集。
唯李以夫婿在远,辞焉。
章仇妻以须必见,乃云:‘但来,无苦推辞。’
李惧责,遂行。
着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
裴顾衣而叹曰:‘世间之服,华丽止此耳。’
回谓小仆:‘可归开箱,取第三衣来。’
李云:‘不与第一而与第三,何也?’
裴曰:‘第三已非人世所有矣。’
须臾衣至,异香满室。
裴再视,笑谓小仆曰:‘衣服当须尔耶!若章仇何知,但恐许老翁知耳。’
乃登车诣节度家。
既入,夫人并座客,悉皆降阶致礼。
李既服天衣,貌更殊异,观者爱之。
坐定,夫人令白章仇曰:‘士曹之妻,容饰绝代。’
章仇径来入院,戒众勿起。
见李服色,叹息数四,乃借帔观之,则知非人间物。
试之水火,亦不焚污。
因留诘之,李具陈本末。
使人至裴居处,则不见矣。
兼琼乃易其衣而进,并奏许老翁之事。
敕令以计须求许老。
章仇意疑仙者往来,必在药肆。
因令药师候其出处。
居四日得之,初有小童诣肆市药,药师意是其徒,乃以恶药与之。
小童往而复来,且嘱云:‘大人怒药不佳,欲见捶挞。’
因问:‘大人为谁?’
童子云:‘许老翁也。’
药师甚喜,引童白府。
章仇令劲健百人,卒吏五十人,随童诣山,且申敕令。
山峰巉绝,众莫能上。
童乃自下大呼。
须臾,老翁出石壁上,问:‘何故领尔许人来?’
童具白其事。
老翁问:‘童曷不来,童曷不来?’
童遂冉冉蹑虚而上。
诸吏叩头求哀云:‘大夫之暴,翁所知也。’
老翁乃许行,谓诸吏曰:‘君但返府,我随至。’
及吏卒至府未久,而翁亦至焉。
章仇见之,再拜俯伏。
翁无敬色。
因问:‘娶李者是谁?’
翁曰:‘此是上元夫人衣库之官,俗情未尽耳。’
章仇求老翁诣帝。
许云:‘往亦不难。’
乃与奏事者克期至长安。
先期而至,有诏引见。
玄宗致礼甚恭。
既坐,问云:‘库官有罪,天上知否?’
翁云:‘已被流作人间一国主矣。’
又问:‘衣竟何如?’
许云:‘设席施衣于清净之所,当有人来龋’
上敕人如其言。
初不见人,但有旋风卷衣入云。
顾盼之间,亦失许翁所在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老翁-译文
许老翁,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在峨眉山隐居,不知道是哪个年代。
唐朝天宝年间,益州的士曹柳某的妻子李氏,容貌美丽,世间少有。当时的节度使章仇兼琼,刚刚收复了吐番的安戎城,派柳某送东西到那里。柳某三年都没有回来。
李氏在官舍中,重重门户未曾开启,突然有一个裴兵曹来敲门,说是李氏的远亲。
李氏说:‘没有裴家的亲戚。’
门没有被打开。裴兵曹于是说起李氏的小名,还说了她的家族背景。李氏这才让人开门行礼。
裴兵曹想要吃饭,他的举止非常文雅,于是问:‘柳郎走了多久了?’
李氏回答说:‘已经三年了。’
裴兵曹说:‘三年之后,按照古人的说法,义就断了,现在你想怎么办?而且我作为你的长辈,你的丈夫和我的儿子,应该成为夫妻,希望你不要拒绝。’
结果李氏被裴兵曹所迷惑,似乎是身不由己。
裴兵曹已经结过婚。而章仇公听说李氏美丽,想要一睹她的风采。于是让夫人特别设宴,邀请了府县里的妻子们,大家都来了。只有李氏因为丈夫远在异地,推辞了。
章仇的妻子认为她必须见到李氏,于是说:‘只管来,不要推辞。’
李氏害怕受到责备,于是去了。她穿着黄色的罗裙、银色的罗衫、红色的罗帔,这是益都最盛大的服饰。
裴兵曹看着她的衣服感叹道:‘世间的衣服,华丽也不过如此。’
他回过头对小仆人说:‘去把第三件衣服拿来。’
李氏问:‘为什么不拿第一件而拿第三件,为什么呢?’
裴兵曹说:‘第三件已经不是人世间的衣服了。’
过了一会儿,衣服拿来了,满屋都是异香。裴兵曹再次看时,笑着对小仆人说:‘衣服就应该这样!如果章仇知道了,只怕许老翁会知道。’
于是他们上了车,去了节度使家。
到了之后,夫人以及座上的客人,都下阶行礼。李氏穿上天衣后,容貌更加出众,观看的人都喜欢她。
坐下后,夫人告诉章仇:‘士曹的妻子,容貌美丽超群。’
章仇径直走进庭院,命令众人不要起身。看到李氏的服饰,他叹息了几次,然后借过她的帔子看,知道这不是人间的物品。他试着用水和火去试验,衣服也没有被烧毁或污损。于是留下李氏询问详情。派人去裴兵曹的家,却找不到他。
兼琼换上了李氏的衣服,并上奏了许老翁的事情。皇帝下令用计谋找到许老翁。
章仇怀疑仙人在药肆中往来,必定在那里。于是让药师等待他的出现。
过了四天,药师在药肆中见到了许老翁。起初有一个小童来药肆买药,药师认为他是许老翁的徒弟,于是给了他一些不好的药。
小童买了药回去又回来,并且叮嘱说:‘大人对药不满意,想要打我。’
药师问:‘大人是谁?’
小童说:‘许老翁。’
药师非常高兴,领着小童去了府上。章仇派了一百个强壮的士兵和五十个差役,跟着小童去山里,并且传达了皇帝的命令。
山峰险峻,众人无法上去。小童于是自己从下面大声呼喊。
不一会儿,老翁从石壁上出来,问:‘为什么领这么多人来?’
小童详细地说明了事情。老翁问:‘小童为什么不来,小童为什么不来?’
小童随后缓缓地踏空而上。众官员跪下请求宽恕说:‘大夫的暴行,您是知道的。’
老翁答应前往,对官员们说:‘你们只管返回府上,我会跟着来。’
等到官员和士兵们回到府上不久,老翁也到了。
章仇见到他,再次跪拜。老翁却没有表现出尊敬。
章仇问:‘娶李氏的人是谁?’
老翁说:‘这是上元夫人衣库的官员,世俗之人还没有完全了解。’
章仇请求老翁去见皇帝。许老翁说:‘去那里也不难。’
于是他和上奏的人约定了到达长安的时间。他们提前到达,皇帝下诏接见他们。
坐下后,皇帝问:‘衣库官员有罪,天上是否知道?’
老翁说:‘已经被流放到人间,成为一国的君主了。’
皇帝又问:‘衣服怎么样了?’
许老翁说:‘在清净的地方设宴,穿上衣服,就会有人来。’
皇帝下令按照许老翁的话去做。一开始没有见到人,只有旋风卷起衣服进入云层,转眼间,许老翁也不知所终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老翁-注解
许老翁: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指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物。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圣地,历史上许多隐士和仙人曾在此修炼。
唐天宝中:指唐朝天宝年间,大约公元742年至756年。
益州:古代行政区划,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士曹:古代官名,为州府中的官职,负责文书、户籍等事务。
李氏:指李夫人,文中女主角。
时节度使:古代官名,负责一地区的军事、行政和财政。
章仇兼琼:唐朝时期的人物,曾任益州节度使。
吐番安戎城:指当时吐蕃占领的安戎城,今青海省境内。
裴兵曹:古代官名,兵曹为官职,裴兵曹即裴姓的兵曹。
义绝:古代法律术语,指夫妻关系断绝,不能再维持婚姻关系。
伉俪:夫妻的称呼。
节度使:古代官名,负责一地区的军事、行政和财政。
黄罗银泥裙:古代富贵人家穿着的华丽服饰。
五晕罗银泥衫子:古代富贵人家穿着的华丽服饰。
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古代富贵人家穿着的华丽服饰。
益都:古代地名,今山东省青州市。
天衣:古代传说中仙人所穿的衣服,此处指极其华丽的衣服。
上元夫人衣库:传说中的天宫衣库,储存着各种仙衣。
玄宗:指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流作人间一国主:指被贬谪到人间成为一国的君主。
旋风:此处指神秘的风,可能是仙人所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老翁-评注
许老翁者,不知何许人也。隐于峨眉山,不知年代。
此句开篇便营造了一种神秘感,许老翁的身份成谜,其隐居之地峨眉山,更是增添了几分仙气。‘不知年代’更是让人遐想,仿佛他穿越时空而来,不受时代束缚。此句为全文奠定了神秘、超脱的基调。
唐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容色绝代。
此句描绘了李氏的美丽,‘容色绝代’四个字,将她的美貌形容得淋漓尽致,也为后文裴兵曹的倾心埋下伏笔。
时节度使章仇兼琼,新得吐番安戎城,差柳送物至城所。三岁不复命。
此句讲述了柳某因送物至城所而三年未归,为故事发展埋下悬念,也为李氏的孤独生活做铺垫。
李在官舍,重门未启,忽有裴兵曹诣门,云是李之中表丈人。
此句写李氏在官舍中,突然有裴兵曹来访,自称为李之中表丈人,为后文裴兵曹的求婚埋下伏笔。
裴因言李小名,兼说其中外氏族。李方令开门致拜。
此句写裴兵曹通过提及李氏的小名和家族背景,成功说服李氏开门迎接,展现了裴兵曹的口才和手段。
因欲餐,裴人质甚雅,因问:‘柳郎去几时?’
此句写裴兵曹询问柳某离开的时间,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裴兵曹对柳某的关心,也为后文裴兵曹的求婚埋下伏笔。
答云:‘已三载矣。’
此句是李氏对裴兵曹的回应,表明柳某已经离开三年,为裴兵曹的求婚提供了时间上的依据。
裴云:‘三载义绝,古人所言,今欲如何?且丈人与子业因,合为伉俪,愿无拒此。’
此句是裴兵曹的求婚之言,他以古人的‘三载义绝’为依据,提出与李氏结为夫妻的请求,展现了裴兵曹的勇敢和果断。
而竟为裴丈所迷,似不由人可否也。
此句写李氏被裴兵曹所迷,无法自主选择,展现了李氏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裴兵曹者,亦既娶矣。
此句补充了裴兵曹的婚姻状况,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而章仇公闻李美姿,欲窥觇之。
此句写节度使章仇兼琼听闻李氏美貌,心生觊觎之意,为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乃令夫人特设筵会,屈府县之妻,罔不毕集。
此句写章仇兼琼为李氏设宴,邀请府县之妻,为李氏的出现做铺垫。
唯李以夫婿在远,辞焉。
此句写李氏以夫婿在远为由,拒绝参加宴会,展现了李氏对柳某的忠贞。
章仇妻以须必见,乃云:‘但来,无苦推辞。’
此句写章仇兼琼的妻子劝说李氏参加宴会,为李氏的出现做铺垫。
李惧责,遂行。
此句写李氏在章仇兼琼妻子的劝说下,最终决定参加宴会,展现了李氏的无奈。
着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
此句详细描绘了李氏的服饰,‘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等词语,将李氏的服饰描绘得华丽非凡,为后文裴兵曹的惊叹做铺垫。
裴顾衣而叹曰:‘世间之服,华丽止此耳。’
此句写裴兵曹对李氏的服饰赞叹不已,展现了裴兵曹对李氏的倾心。
回谓小仆:‘可归开箱,取第三衣来。’
此句写裴兵曹要求小仆取出一套更华丽的衣服,为后文李氏的惊艳出场做铺垫。
李云:‘不与第一而与第三,何也?’
此句写李氏对裴兵曹选择第三套衣服表示疑惑,为后文裴兵曹的解释做铺垫。
裴曰:‘第三已非人世所有矣。’
此句是裴兵曹对李氏的回应,表明第三套衣服非同寻常,为后文李氏的惊艳出场做铺垫。
须臾衣至,异香满室。
此句写小仆取来的衣服散发出异香,为李氏的惊艳出场做铺垫。
裴再视,笑谓小仆曰:‘衣服当须尔耶!若章仇何知,但恐许老翁知耳。’
此句写裴兵曹再次查看衣服,对李氏的惊艳出场表示赞叹,并担心许老翁知晓。
乃登车诣节度家。
此句写裴兵曹登车前往节度使家,为李氏的出现做铺垫。
既入,夫人并座客,悉皆降阶致礼。
此句写李氏进入节度使家后,夫人及座客都对她表示敬意,展现了李氏的非凡气质。
李既服天衣,貌更殊异,观者爱之。
此句写李氏穿上天衣后,容貌更加出众,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展现了李氏的美丽。
坐定,夫人令白章仇曰:‘士曹之妻,容饰绝代。’
此句写夫人向章仇兼琼介绍李氏,称赞她的美丽,为后文章仇兼琼的倾心做铺垫。
章仇径来入院,戒众勿起。
此句写章仇兼琼径直来到李氏面前,示意众人不要起身,为后文他的倾心做铺垫。
见李服色,叹息数四,乃借帔观之,则知非人间物。
此句写章仇兼琼对李氏的服饰赞叹不已,认为非人间之物,为后文他请求许老翁做铺垫。
试之水火,亦不焚污。
此句写章仇兼琼对李氏的服饰进行测试,发现其不畏水火,进一步证明了其非凡之处。
因留诘之,李具陈本末。
此句写章仇兼琼留下李氏询问事情经过,为后文李氏的诉说做铺垫。
使人至裴居处,则不见矣。
此句写章仇兼琼派人去裴兵曹的居处,却发现他不在,为后文裴兵曹的神秘失踪做铺垫。
兼琼乃易其衣而进,并奏许老翁之事。
此句写章仇兼琼更换了李氏的服饰,并向皇帝奏报许老翁的事情,为后文皇帝的召见做铺垫。
敕令以计须求许老。
此句写皇帝下令寻找许老翁,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章仇意疑仙者往来,必在药肆。
此句写章仇兼琼怀疑许老翁是仙人,认为他可能在药肆中出现,为后文药师寻找许老翁做铺垫。
因令药师候其出处。
此句写章仇兼琼命令药师寻找许老翁,为后文药师与许老翁的相遇做铺垫。
居四日得之,初有小童诣肆市药。
此句写药师在药肆中遇到了许老翁的徒弟,为后文药师与许老翁的相遇做铺垫。
药师意是其徒,乃以恶药与之。
此句写药师认出许老翁的徒弟,并给他服用恶药,为后文许老翁的徒弟求助做铺垫。
小童往而复来,且嘱云:‘大人怒药不佳,欲见捶挞。’
此句写许老翁的徒弟在药师处受到委屈,回来向许老翁求助,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因问:‘大人为谁?’
此句写药师询问许老翁的徒弟大人的身份,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童子云:‘许老翁也。’
此句写许老翁的徒弟回答药师,表明他的身份是许老翁,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药师甚喜,引童白府。
此句写药师见到许老翁的徒弟后非常高兴,将他引到府中,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章仇令劲健百人,卒吏五十人,随童诣山。
此句写章仇兼琼命令百名健壮士兵和五十名卒吏跟随许老翁的徒弟上山,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且申敕令。
此句写章仇兼琼向随行人员传达皇帝的敕令,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山峰巉绝,众莫能上。
此句写山峰险峻,众人无法攀登,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童乃自下大呼。
此句写许老翁的徒弟从山上大声呼喊,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须臾,老翁出石壁上,问:‘何故领尔许人来?’
此句写许老翁从石壁上出现,询问众人为何带他上山,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童具白其事。
此句写许老翁的徒弟向许老翁禀报事情经过,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老翁问:‘童曷不来,童曷不来?’
此句写许老翁询问许老翁的徒弟为何不来,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童遂冉冉蹑虚而上。
此句写许老翁的徒弟跟随许老翁冉冉上升,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诸吏叩头求哀云:‘大夫之暴,翁所知也。’
此句写众官员向许老翁叩头求哀,表明他们对章仇兼琼的暴政有所了解,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老翁乃许行,谓诸吏曰:‘君但返府,我随至。’
此句写许老翁答应随众人前往府中,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及吏卒至府未久,而翁亦至焉。
此句写许老翁在吏卒到达府中不久后也到达,为后文许老翁的出现做铺垫。
章仇见之,再拜俯伏。
此句写章仇兼琼见到许老翁后,表示敬意,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翁无敬色。
此句写许老翁对章仇兼琼的敬意并不明显,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因问:‘娶李者是谁?’
此句写许老翁询问章仇兼琼为何要娶李氏,为后文许老翁的诉说做铺垫。
翁云:‘此是上元夫人衣库之官,俗情未尽耳。’
此句是许老翁对章仇兼琼的回应,表明李氏的身份非凡,为后文皇帝的召见做铺垫。
章仇求老翁诣帝。
此句写章仇兼琼请求许老翁前往皇帝处,为后文皇帝的召见做铺垫。
许云:‘往亦不难。’
此句是许老翁对章仇兼琼的回应,表明前往皇帝处并不困难,为后文皇帝的召见做铺垫。
乃与奏事者克期至长安。
此句写许老翁与奏事者约定时间前往长安,为后文皇帝的召见做铺垫。
先期而至,有诏引见。
此句写许老翁提前到达长安,被皇帝召见,为后文皇帝的召见做铺垫。
玄宗致礼甚恭。
此句写皇帝对许老翁表示敬意,为后文皇帝的询问做铺垫。
既坐,问云:‘库官有罪,天上知否?’
此句是皇帝对许老翁的询问,表明皇帝对库官的罪行有所了解,为后文许老翁的回答做铺垫。
翁云:‘已被流作人间一国主矣。’
此句是许老翁对皇帝的回应,表明库官已被流放到人间成为一国主,为后文皇帝的询问做铺垫。
又问:‘衣竟何如?’
此句是皇帝对许老翁的再次询问,表明皇帝对库官的衣物有所关注,为后文许老翁的回答做铺垫。
许云:‘设席施衣于清净之所,当有人来龋’上敕人如其言。
此句是许老翁对皇帝的回答,表明他将在清净之所设席施衣,并有人前来,为后文皇帝的敕令做铺垫。
初不见人,但有旋风卷衣入云。
此句写许老翁按照皇帝的敕令行事,但并未见到人,只有旋风卷起衣物,为后文许老翁的消失做铺垫。
顾盼之间,亦失许翁所在矣。
此句写许老翁在众人顾盼之间消失,为全文画上了一个神秘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