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栖岩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栖岩-原文

许栖岩,岐阳人也。

举进士,习业于吴天观。

每晨夕,必瞻仰真像,朝祝灵仙,以希长生之福。

时南康韦皋太尉镇蜀,延接宾客,远近慕义,游蜀者甚多。

岩将为入蜀之计,欲市一马,而力不甚丰,自入西市访之。

有蕃人牵一马,瘦削而价不高,因市之而归。

以其将远涉道途,日加刍秣,而肌肤益削。

疑其不达前所,试诣卜肆筮之,得乾卦九五。

道流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龙马也,宜善宝之。

洎登蜀道危栈,马惊,栖岩与马俱坠崖下,积叶承之,幸无所损;仰不见顶,四面路绝。

计无所出,乃解鞍去卫,任马所往。

于槁叶中得栗如拳,栖岩食之,亦不饥矣。

寻其崖下,见一洞穴,行而乘之,或下或高,约十余里,忽尔及平川,花木秀异,池沼澄澈,见碧桃万余株,有一道士卧于石上,二女侍之。

岩进而求见,问二玉女,云是太乙元君。

岩即以行止告玉女。

玉女悯之,白于元君,召曰:‘尔于人世,亦好道乎?’

曰:‘读《庄》、《老》、《黄庭》而已。’

曰:‘三景之中,得何句也?’

答曰:‘《老子》云:‘其精甚真。’’

《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黄庭》云:‘但思一部寿无穷。’’

笑曰:‘去道近矣,可教也。’

命坐,酌小杯以饮之。曰:‘此石髓也,嵇康不能得近,尔得之矣,数也!’

乃邀入别室,有道士,云是颖阳尊师,为元君布算。

元君曰:‘请算三事:擘太华,何神也?立海桥,何鬼也?’

道士布算良久,曰:‘擘太华虽云巨灵,实夸父之神也;立海桥虽云丑怪,乃五丁之鬼也。’

元君曰:‘算吾今夕何为?’

曰:‘今夕当东游十万里。’

岩熟视之,乃卜马道士也。

道士曰:‘乾卦今日中。’

逡巡,有仙童曰:‘东皇君请今宵曲龙山桥玩月。’

元君请栖岩曰:‘可同游曲龙。’

同跨鹿、龙而去。

顷刻而至,见危桥,若长虹亘天,势连河汉,深入沧溟。

东皇君命酌醴,鸾歌凤舞,响彻天外。

见栖岩,喜曰:‘许长史孙也,有仙相矣!’

及明,复从太乙君归太白洞中。

居半月,思家求还。

太乙曰:‘妆饮石髓,已寿千岁。无输泄,无荒淫,复此来,再相见也。’

命牵栖岩马来。

将行,谓曰:‘此马,吾洞中龙也,以作怒伤稼,谪其负荷;子有仙骨,故得值之;不然,此太白洞天,瑶华上宫,何由而至也?汝到人间,放之渭曲,任其所适,勿复留之。’

玉女曰:‘龙子回日,虢县田婆针寄少许来。’

跨马,食顷达虢县旧庄,则无复故居矣。

问乡人,年代已六十年。

询田婆,曰:‘太乙家紫霄姊妹,尝寄信买针。’

遂取针系马鬣,放之渭滨,化龙而去。

栖岩幼在乡里,已见田婆,至此惟田婆容状如旧,盖亦仙人也。

栖岩大中未年复入太白山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栖岩-译文

许栖岩是岐阳人。考中进士后,在吴天观学习。每天早晚,他都会瞻仰真像,向灵仙祈祷,希望能得到长生不老的福气。当时南康的韦皋太尉镇守蜀地,接待宾客,远近的人都慕名而来,来蜀地游玩的人很多。

栖岩计划前往蜀地,想买一匹马,但财力有限,于是他亲自去西市寻找。他看到有一个胡人牵着一匹瘦弱的马,价格也不高,于是他就买了这匹马带回家。由于他即将长途跋涉,每天都给马加草料,但马的体况却更加消瘦。他怀疑这匹马不适应之前的环境,于是去算命的地方占卜,得到了乾卦的九五爻。道士说:‘龙飞在天上,有利于见到大人。’这是匹龙马,你应该好好珍惜它。

等到他骑马走上蜀道的险峻山道时,马惊了,栖岩和马一起从悬崖上摔下去,幸好有堆积的树叶承接,没有受伤;抬头看不见山顶,四面都是绝路。无计可施,他只能解下马鞍和鞍具,让马自由行动。在枯叶中他找到了像拳头大小的栗子,栖岩吃了,也不再感到饿了。他沿着悬崖寻找,发现一个洞穴,进去后骑马前行,有时上坡,有时下坡,大约走了十多里,突然来到了一片平地,那里花木繁盛,池塘清澈,看到成千上万株碧桃,有一位道士躺在石头上,两个女子侍奉着他。栖岩上前求见,询问两个女子,她们说是太乙元君。栖岩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玉女。玉女同情他,向元君禀报,元君召唤他说:‘你在人世间,也喜欢修道吗?’

他说:‘只是读过《庄子》、《老子》、《黄庭经》而已。’

元君问:‘在三部经典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他回答:‘《老子》中说:“其精甚真。”’《庄子》中说:“真人的呼吸以脚跟为起点。”《黄庭经》中说:“只要思念这部经典,就能长寿无穷。”’

元君笑着说:‘你离道已经很近了,可以教你了。’

她让他坐下,用小杯子给他倒酒。说:‘这是石髓,即使是嵇康也无法接近,你却得到了,这是你的缘分!’

于是她邀请他进入另一个房间,那里有一位道士,说是颖阳尊师,为元君计算事情。元君说:‘请计算三件事:劈开太华山的是什么神?建立海桥的是什么鬼?’

道士计算了很久,说:‘劈开太华山的是虽然被称为巨灵,实际上是夸父的神;建立海桥的是虽然被称为丑怪,实际上是五丁的鬼。’

元君问:‘计算一下我今晚要做什么?’

他说:‘今晚我将东游十万里。’

栖岩仔细地看着他,发现他就是那位占卜的道士。道士说:‘乾卦今天正是中爻。’

这时,一个仙童说:‘东皇君邀请今晚在曲龙山桥赏月。’

元君邀请栖岩说:‘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去曲龙。’

他们一起骑鹿和龙出发。片刻后到达,看到一座危险的桥梁,像一条长虹横跨天空,气势连接银河,深入沧海。东皇君让人倒酒,鸾鸟歌唱,凤凰起舞,声音响彻云霄。看到栖岩,东皇君高兴地说:‘许长史的孙子,有仙人的相貌!’

等到天亮,他又跟着太乙君回到了太白洞。

在那里住了半个月,他想念家人,想要回家。太乙说:‘你喝了石髓,已经活了一千年。没有流失,没有荒淫,再回来,我们再见面吧。’

她命令牵来栖岩的马。即将出发时,她对他说:‘这匹马,是我洞中的龙,因为愤怒而伤害了庄稼,被贬下来背负重担;你因为有了仙骨,所以才能得到它;否则,你怎么会来到这太白洞天,瑶华上宫呢?你回到人间后,把它放在渭河边,任它去哪里,不要再留它了。’

玉女说:‘龙子回来时,虢县的田婆会寄来一些针。’

他骑上马,一顿饭的功夫就到达了虢县的旧庄,但那里已经没有故居了。他问乡人,发现已经过去了六十年。询问田婆,她说是太乙家的紫霄姊妹,曾经寄信来买针。

于是他取来针系在马的鬃毛上,把它放在渭河边,马化成龙飞走了。栖岩小时候在乡里就已经见过田婆,到现在,田婆的容貌和以前一样,原来她也是仙人。栖岩在大中未年再次去太白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栖岩-注解

许栖岩:许栖岩是文中的人物,字面意思为‘许家的栖岩’,具体指代某位许姓人士。

岐阳:岐阳是地名,指今陕西省凤翔县一带,古代属于岐州。

进士: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考试及第者,古代士人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

吴天观:吴天观可能是指某个道观或寺庙的名称。

真像:指宗教或道教中的神像。

灵仙:指道教中的仙人或神灵。

长生之福:指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南康韦皋太尉:南康是地名,韦皋是唐代著名将领,曾任南康郡太守,太尉是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蜀:指蜀地,即今四川省。

蕃人:指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刍秣:指喂马的草料。

卜肆:指占卜的店铺。

乾卦九五:《易经》中的卦象,乾卦九五代表飞龙在天,是吉祥的象征。

飞龙在天:出自《易经》乾卦,比喻人才得到重用。

大人:指有德行或有地位的人。

龙马:指神马,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太乙元君:太乙元君是道教中的神祇,指太乙真人。

庄:指《庄子》,道家经典之一。

老:指《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

石髓:指珍贵的石头精华,常用来比喻仙丹或灵药。

擘太华:擘,分裂;太华,即华山,指分裂华山。

巨灵:指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巨人,以追逐太阳而闻名。

五丁: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大力鬼神。

东皇君:东皇君是道教中的神祇,掌管东方。

曲龙山桥: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神话中的桥梁。

鸾歌凤舞:鸾和凤都是神话中的神鸟,鸾歌凤舞形容音乐舞蹈非常美妙。

太白洞:可能是指太白山上的某个洞府或仙境。

瑶华上宫:瑶华,指美玉;上宫,指高贵的宫殿,这里指仙境。

虢县:虢县是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田婆:田婆可能是指某个村民,也可能是化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栖岩-评注

许栖岩,岐阳人也。举进士,习业于吴天观。每晨夕,必瞻仰真像,朝祝灵仙,以希长生之福。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许栖岩的出身和信仰,‘岐阳人也’暗示了他的地域背景,‘举进士’则表明其学识渊博,‘习业于吴天观’则揭示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深入学习。‘每晨夕,必瞻仰真像,朝祝灵仙,以希长生之福’则描绘了他虔诚的信仰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道教信仰的崇敬之情。

时南康韦皋太尉镇蜀,延接宾客,远近慕义,游蜀者甚多。

此句通过韦皋太尉的形象,展现了当时蜀地的繁荣和人们对韦皋的敬仰。‘延接宾客’和‘远近慕义’反映了蜀地文化的吸引力,‘游蜀者甚多’则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于蜀地的向往。

岩将为入蜀之计,欲市一马,而力不甚丰,自入西市访之。

此句通过许栖岩欲入蜀的动机,引出了他购买马匹的情节。‘欲市一马’表现了他的决心,‘而力不甚丰’则揭示了他在经济上的困境,‘自入西市访之’则展现了古代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有蕃人牵一马,瘦削而价不高,因市之而归。

此句通过许栖岩购买马匹的过程,展现了他在经济困境中的选择。‘有蕃人牵一马’说明马匹的来源,‘瘦削而价不高’则暗示了马匹的品质和价格,‘因市之而归’则表明了他的决定。

以其将远涉道途,日加刍秣,而肌肤益削。

此句通过对马匹的描写,反映了许栖岩对马匹的关爱和担忧。‘以其将远涉道途’表明了马匹的用途,‘日加刍秣’则表现了许栖岩对马匹的照顾,‘肌肤益削’则暗示了马匹的健康状况。

疑其不达前所,试诣卜肆筮之,得乾卦九五。

此句通过许栖岩对马匹的疑惑,引出了他寻求卜卦的情节。‘疑其不达前所’表现了他的担忧,‘试诣卜肆筮之’则说明了他寻求解答的决心,‘得乾卦九五’则揭示了卜卦的结果。

道流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龙马也,宜善宝之。

此句通过道流的解读,赋予了马匹特殊的寓意。‘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易经》中的卦辞,‘此龙马也,宜善宝之’则是对马匹的赞美和珍视,反映了古代人对动物的特殊情感。

洎登蜀道危栈,马惊,栖岩与马俱坠崖下,积叶承之,幸无所损;仰不见顶,四面路绝。

此句通过许栖岩和马匹的遭遇,展现了他们在旅途中的艰险。‘登蜀道危栈’说明了旅途的艰难,‘马惊,栖岩与马俱坠崖下’则揭示了他们遭遇的危机,‘积叶承之,幸无所损’则表现了他们的幸运。

计无所出,乃解鞍去卫,任马所往。

此句通过许栖岩的无奈之举,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抉择。‘计无所出’表现了他的无助,‘解鞍去卫,任马所往’则说明了他对命运的顺从。

于槁叶中得栗如拳,栖岩食之,亦不饥矣。

此句通过许栖岩在困境中的自给自足,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于槁叶中得栗如拳’说明了他在荒野中的发现,‘栖岩食之,亦不饥矣’则表明了他的自足。

寻其崖下,见一洞穴,行而乘之,或下或高,约十余里,忽尔及平川,花木秀异,池沼澄澈,见碧桃万余株,有一道士卧于石上,二女侍之。

此句通过许栖岩的奇幻经历,展现了道家文化的神秘和美丽。‘寻其崖下,见一洞穴’揭示了神秘的空间,‘忽尔及平川,花木秀异,池沼澄澈’则描绘了仙境的景象,‘有一道士卧于石上,二女侍之’则展现了仙人的形象。

岩进而求见,问二玉女,云是太乙元君。

此句通过许栖岩与太乙元君的相遇,展现了他在仙境中的奇遇。‘岩进而求见’表现了他的谦逊,‘问二玉女,云是太乙元君’则揭示了太乙元君的身份。

岩即以行止告玉女。玉女悯之,白于元君,召曰:‘尔于人世,亦好道乎?’

此句通过许栖岩与太乙元君的对话,展现了太乙元君对他的关注和关心。‘岩即以行止告玉女’说明了许栖岩的诚实,‘玉女悯之,白于元君’则表明了太乙元君的同情,‘尔于人世,亦好道乎?’则揭示了太乙元君对许栖岩的考察。

曰:‘读《庄》、《老》、《黄庭》而已。’

此句通过许栖岩的回答,展现了他在道教文化上的修养。‘读《庄》、《老》、《黄庭》而已’表明了他对道教经典的熟读和理解,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道家哲学的重视。

笑曰:‘去道近矣,可教也。’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反应,展现了许栖岩在道教文化上的进步。‘笑曰’表现了太乙元君的喜悦,‘去道近矣,可教也’则说明了他对许栖岩的认可。

命坐,酌小杯以饮之。曰:‘此石髓也,嵇康不能得近,尔得之矣,数也!’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行为,展现了她在道教文化上的修养和仙人的神奇。‘命坐,酌小杯以饮之’说明了太乙元君的慷慨,‘此石髓也,嵇康不能得近,尔得之矣,数也!’则揭示了石髓的珍贵和许栖岩的幸运。

乃邀入别室,有道士,云是颖阳尊师,为元君布算。

此句通过颖阳尊师的出现,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算命术。‘有道士,云是颖阳尊师,为元君布算’说明了道士的身份和目的,‘布算’则揭示了算命的过程。

元君曰:‘请算三事:擘太华,何神也?立海桥,何鬼也?’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提问,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神秘和玄学。‘请算三事’表明了她对算命术的信任,‘擘太华,何神也?立海桥,何鬼也?’则揭示了算命的内容。

道士布算良久,曰:‘擘太华虽云巨灵,实夸父之神也;立海桥虽云丑怪,乃五丁之鬼也。’

此句通过道士的回答,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神话和传说。‘擘太华虽云巨灵,实夸父之神也’和‘立海桥虽云丑怪,乃五丁之鬼也’则揭示了神话故事中的神鬼形象。

元君曰:‘算吾今夕何为?’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提问,展现了她在道教文化中的智慧和神秘。‘算吾今夕何为?’则表明了她对未来的预测。

曰:‘今夕当东游十万里。’

此句通过道士的回答,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时空观念和神秘力量。‘今夕当东游十万里’则揭示了仙人的神奇能力。

岩熟视之,乃卜马道士也。

此句通过许栖岩的观察,揭示了道士的真实身份。‘岩熟视之,乃卜马道士也’则说明了他对道士的识别。

道士曰:‘乾卦今日中。’

此句通过道士的话,展现了《易经》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性。‘乾卦今日中’则说明了他对《易经》的运用。

逡巡,有仙童曰:‘东皇君请今宵曲龙山桥玩月。’

此句通过仙童的话,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仙界和仙境。‘东皇君请今宵曲龙山桥玩月’则描绘了仙界的宴会。

元君请栖岩曰:‘可同游曲龙。’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邀请,展现了许栖岩在仙境中的地位。‘元君请栖岩曰’则表明了太乙元君对他的尊重。

同跨鹿、龙而去。

此句通过许栖岩与太乙元君的同行,展现了他在仙境中的特殊待遇。‘同跨鹿、龙而去’则揭示了仙境中的交通工具。

顷刻而至,见危桥,若长虹亘天,势连河汉,深入沧溟。

此句通过许栖岩到达仙境的描写,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奇幻景象。‘见危桥,若长虹亘天,势连河汉,深入沧溟’则描绘了仙境的壮丽。

东皇君命酌醴,鸾歌凤舞,响彻天外。

此句通过东皇君的宴请,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仙界生活。‘东皇君命酌醴,鸾歌凤舞,响彻天外’则描绘了仙界的繁华。

见栖岩,喜曰:‘许长史孙也,有仙相矣!’

此句通过东皇君对许栖岩的评价,展现了他在仙境中的特殊地位。‘见栖岩,喜曰’则表明了东皇君对他的认可。

及明,复从太乙君归太白洞中。

此句通过许栖岩返回太白洞的情节,展现了他在仙境中的经历。‘及明,复从太乙君归太白洞中’则说明了他对仙境的留恋。

居半月,思家求还。

此句通过许栖岩对家的思念,展现了他在仙境中的现实情感。‘居半月,思家求还’则说明了他对家的牵挂。

太乙曰:‘妆饮石髓,已寿千岁。无输泄,无荒淫,复此来,再相见也。’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话,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修炼和长寿观念。‘妆饮石髓,已寿千岁’则说明了他对修炼成果的认可,‘无输泄,无荒淫,复此来,再相见也’则表明了他对许栖岩的期望。

命牵栖岩马来。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行为,展现了她在道教文化中的权威。‘命牵栖岩马来’则说明了她对马匹的掌控。

将行,谓曰:‘此马,吾洞中龙也,以作怒伤稼,谪其负荷;子有仙骨,故得值之;不然,此太白洞天,瑶华上宫,何由而至也?汝到人间,放之渭曲,任其所适,勿复留之。’

此句通过太乙元君的话,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因果报应和仙界的法则。‘此马,吾洞中龙也’揭示了马匹的真实身份,‘以作怒伤稼,谪其负荷’则说明了马匹的来历,‘子有仙骨,故得值之’则表明了许栖岩的特殊地位,‘汝到人间,放之渭曲,任其所适,勿复留之’则说明了他对马匹的放行。

玉女曰:‘龙子回日,虢县田婆针寄少许来。’

此句通过玉女的话,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神秘和传承。‘龙子回日,虢县田婆针寄少许来’则揭示了仙界的联系和传承。

跨马,食顷达虢县旧庄,则无复故居矣。

此句通过许栖岩回到人间的情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跨马,食顷达虢县旧庄,则无复故居矣’则说明了他对家的陌生和对时间的感慨。

问乡人,年代已六十年。

此句通过许栖岩询问乡人的情节,展现了他在人间的时间跨度。‘问乡人,年代已六十年’则揭示了他对时间的感知。

询田婆,曰:‘太乙家紫霄姊妹,尝寄信买针。’

此句通过许栖岩与田婆的对话,展现了他在人间的经历和与仙界的联系。‘询田婆,曰’则表明了他对田婆的询问,‘太乙家紫霄姊妹,尝寄信买针’则揭示了田婆与仙界的联系。

遂取针系马鬣,放之渭滨,化龙而去。

此句通过许栖岩的行为,展现了他在人间的最后一次与仙界的联系。‘遂取针系马鬣,放之渭滨,化龙而去’则说明了他对马匹的放行和对仙界的回归。

栖岩幼在乡里,已见田婆,至此惟田婆容状如旧,盖亦仙人也。

此句通过许栖岩对田婆的回忆,展现了他在人间的经历和与仙界的联系。‘栖岩幼在乡里,已见田婆,至此惟田婆容状如旧,盖亦仙人也’则说明了他对田婆的认识和对仙界的理解。

栖岩大中未年复入太白山去。

此句通过许栖岩的再次入山,展现了他在人间的经历和与仙界的联系。‘栖岩大中未年复入太白山去’则说明了他对仙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留恋。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许栖岩》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3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