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红线-原文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善弹阮,又通经史,嵩遣掌笺表,号曰内记室。
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颇调悲,其击者必有事也。”
嵩亦明晓音律,曰:“如汝所言。”
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
嵩遽遣放归。
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初置昭义军,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
杀伤之余,军府草创。
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人使日浃往来。
而田承嗣常患热毒风,遇夏增剧。
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
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
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
卜选良日,将迁潞州。
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
时夜漏将传,辕门已闭。
杖策庭除,唯红线从行。
红线曰:“主自一月,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
嵩曰:“事系安危,非汝能料。”
红线曰:“某虽贱品,亦有解主忧者。”
嵩乃具告其事,曰:“我承祖父遗业,受国家重恩,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
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请先定一走马兼具寒暄书,其他即俟某却回也。”
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我之暗也。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
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
乃入闺房,饰其行具。
梳乌蛮髻,攒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轻履。
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
再拜而倏忽不见。
嵩乃返身闭户,背烛危坐。
常时饮酒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
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红线回矣。
嵩喜而慰问曰:“事谐否?”
曰:“不敢辱命。”
又问曰:“无伤杀否?”
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
红线曰:“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乃寝所。
闻‘外宅男’止于房廊,睡声雷动。
见中军士卒,步于庭庑,传呼风生。
某发其左扉,抵其寝帐。
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头枕文犀,髻包黄觳,枕前露橐一七星剑。
剑前仰开一金合,合内书生身甲子与北斗神名;复有名香美珍,散覆其上。
扬威玉帐,但期心豁于生前;同梦兰堂,不觉命悬于手下。
宁劳擒纵,只益伤嗟。
时则蜡炬光凝,炉香烬煨,侍人四布,兵器森罗。
或头触屏风,鼾而軃者;或手持巾拂,寝而伸者。
某拔其簪珥,縻其襦裳,如病如昏,皆不能寤;
遂持金合以归。
既出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而漳水东注;
晨飙动野,斜月在林。
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
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余里;
入危邦,经五六城;
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
专使星驰,夜半方到。
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
使者以马挝扣门,非时请见。
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
捧承之时,惊怛绝倒。
遂驻使者止于宅中,狎以宴私,多其赐赉。
明日遣使赍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他物称是,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
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
专膺指使,敢议姻亲。
役当奉毂后车,来则挥鞭前马。
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宅盗,亦非异图。
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
由是一两月内,河北河南,人使交至。
而红线辞去。
嵩曰:“妆生我家,而今欲安在?又方赖汝,岂可议行?”
红线曰:“某前世本男子,历江湖间,读神农药书,救世人灾患。
时里有孕妇,忽患蛊症,某以芫花酒下之,妇人与腹中二子俱毙。
是某一举,杀三人。
阴司见诛,降为女子。
使身居贱隶,而气禀贼星,所幸生于公家,今十九年矣,身厌罗绮,口穷甘鲜,宠待有加,荣亦至矣。
况国家建极,庆且无疆。
此辈背违天理,当尽弭患。
昨往魏郡,以示报恩。
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
某一妇人,功亦不校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身。
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
嵩曰:“不然,遗尔千金为居山之所给。”
红线曰:“事关来世,安可预谋。”
嵩知不可驻,乃广为饯别;
悉集宾客,夜宴中堂。
嵩以歌送红线,诸坐客中冷朝阳为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
歌毕,嵩不胜悲。
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红线-译文
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侍女,擅长弹奏阮琴,又通晓经史,薛嵩让她负责处理文书,被称为内记室。当时军中举行盛大宴会,红线对薛嵩说:“羯鼓的声音听起来很悲伤,弹奏的人一定有什么心事。”薛嵩也懂得音乐,回答说:“就像你说的那样。”于是叫来弹奏的人询问,他说:“我妻子昨晚去世了,不敢请假。”薛嵩立刻派人放他回家。
到了德宗时期之后,两河地区还未安宁,刚开始设立昭义军,以釜阳为镇守地,命令薛嵩坚守,控制山东地区。在经历了战争之后,军府刚刚建立。朝廷又派薛嵩的女儿嫁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田承嗣的儿子娶了滑州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三个节度使互相结为姻亲,使者每天频繁往来。
田承嗣常常患有热毒风,夏天病情加重。他常说:‘如果我调任山东,享受那里的凉爽,可以延长几年的寿命。’于是他招募了三千名比普通士兵勇猛十倍的士兵,称为‘外宅男’,并且对他们优待。常常让三百人夜间守卫州宅。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准备迁移到潞州。薛嵩听说这件事,日夜忧心忡忡,自言自语,想不出办法。
当时夜深人静,辕门已经关闭。薛嵩拄着拐杖在庭院里散步,只有红线跟着。红线说:‘主上已经一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了,心里一定有所牵挂,难道不是邻境的事情吗?’薛嵩说:‘这件事关系到安危,不是你能预料到的。’红线说:‘我虽然身份低微,也有解除主上忧虑的能力。’薛嵩于是详细告诉她事情,说:‘我继承了祖父的遗业,受到国家的重恩,一旦失去疆土,几百年的功业就都完了。’红线说:‘这很容易,不足以让主上忧虑。请允许我到魏郡看看形势,看看有没有问题。今晚出发,三更天就可以回来。请先准备一封走马书和问候信,其他的事等我回来再说。’薛嵩大惊说:‘不知道你是异人,我真是暗自庆幸。但如果事情不成功,反而会加速灾祸,怎么办呢?’红线说:‘我的行动,从来没有不成功的。’
于是红线进入内室,整理行装。梳着乌蛮髻,插着金凤钗,穿着紫绣短袍,系着青丝轻履。胸前佩戴着龙文匕首,额上写着太乙神的名字。拜了两拜后,突然不见了。
薛嵩于是转身关上门,背对着烛光坐下来。平时喝几杯酒就醉了,这天晚上却喝了很多酒也没有醉。突然听到晨钟的声音,一片露水滴落,他惊讶地试探性地问,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高兴地慰问说:‘事情成功了吗?’
红线回答:‘不敢辱使命。’
薛嵩又问:‘有没有伤害到人?’
红线说:‘没有到那个地步。只是拿床头的一个金合作为信物而已。’
红线说:‘我在子夜前三刻到达魏郡,经历了几个城门,最后到了田承嗣的住处。听说‘外宅男’们正在房廊里睡觉,鼾声如雷。我看到中军的士兵在庭院里走动,大声呼喊。我打开左边的门,来到他们的寝室。看到田承嗣正躺在帐内,喝得大醉,头枕着文犀,头发包着黄绫,枕头前放着一柄七星剑。剑前打开一个金合,合内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还有名香美酒,散落在上面。在玉帐中扬威,只希望生前心胸开阔;在兰堂中同梦,不知不觉命悬一线。与其擒拿释放,不如增加悲伤。当时蜡烛的光芒凝固,香炉里的香已经烧尽,侍女们四散,兵器排列整齐。有的头撞在屏风上,鼾声如雷;有的手持毛巾,伸着懒腰睡觉。我拔掉他们的簪子,解开他们的衣服,他们都像生病或昏迷一样,无法醒来;于是拿着金合回来。出了魏城的西门,走了大约两百里,看到铜台高耸,漳水向东流去;晨风在田野中吹动,斜月在林中。忧愁离去,喜悦归来,忘记了旅途的劳累;感激报恩,满足了心中的期望。所以夜深三更,往返七百余里;进入危险的地方,经过五六座城池;希望减少主上的忧虑,敢说其中的辛苦。’
薛嵩于是派人给田承嗣写信说:‘昨晚有客人从魏中来,说:从元帅那里得到一个金合,不敢停留,谨此封还。’
专使骑马飞驰,半夜才到。看到军队正在搜捕金合,大家都感到忧虑。使者用马鞭敲门,不合时宜地请求见田承嗣。田承嗣立刻出来,把金合交给他。在接过金合的时候,他惊恐得几乎要倒下。于是他让使者留在家里,以宴席款待他,给了他很多礼物。第二天派人带着三万匹缯帛,两百匹名马,以及其他物品,献给薛嵩说:‘我的首领,系在恩惠之中。应该知道自新,不再给你带来忧虑。专门听从你的指挥,敢讨论婚亲之事。我愿意跟随你的车驾,来了就挥鞭前马。我所设置的‘外宅男’,本来是防止家中盗窃,也没有其他意图。现在都脱去盔甲,让他们回到田地上了。’
因此,在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使者往来不断。
而红线要离开。薛嵩说:‘你是我家的人,现在你要去哪里?而且你对我有恩,怎么可以谈论离开呢?’
红线说:‘我前世本是男子,在江湖间,阅读神农药书,救助世人的灾难。当时有一个孕妇,突然患上蛊症,我用芫花酒给她服用,孕妇和腹中的两个孩子都死了。我这一举动,杀了三个人。阴间看到我的罪行,把我降为女子。让我身处贱籍,而气运中带有凶星,幸好出生在公侯之家,到现在已经十九年了,我已经厌倦了华丽的衣服,吃遍了美味,受到优待,荣誉也到了极点。何况国家建立极盛,喜庆无边。这些违背天理的人,应该消除隐患。我去魏郡,是为了报恩。两地保住了城池,万人保全了性命,让乱臣知道恐惧,烈士安心谋划。我这样一个妇人,功绩也不小,足以赎回前罪,恢复本来的身份。我应该隐居尘世之外,追求内心的平静,净化一口气,生死长久。’
薛嵩说:‘不然,我给你一千金作为隐居山中的费用。’
红线说:‘关于来世的事情,怎么可以预先计划。’
薛嵩知道无法留住她,于是为她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召集了所有的宾客,在正堂举行夜宴。薛嵩用歌曲送别红线,在座的宾客中,冷朝阳作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
歌曲结束后,薛嵩非常悲伤。红线跪拜并哭泣,假装醉酒离席,从此就失去了她的踪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红线-注解
红线:红线是唐代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女主角,是一位侠女,擅长武术和智谋。
潞州节度使薛嵩:薛嵩是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潞州节度使,负责镇守潞州。
阮:阮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类似于今天的琵琶。
经史:经史指的是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是古代学者必须研读的书籍。
内记室:内记室是古代官职,负责处理官员的文书和记录。
昭义军:昭义军是唐朝时期设立的一个军事编制,用于防御边疆。
釜阳:釜阳可能是指某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山东:指当时的山东地区,即现在的山东省。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田承嗣是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魏博节度使。
滑州节度使令狐彰:令狐彰是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滑州节度使。
姻娅:姻娅指的是通过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关系。
热毒风:热毒风是一种中医理论中的疾病,指的是由于热毒侵袭而引起的疾病。
外宅男:外宅男是田承嗣招募的一支特殊军队,用于保护他的住宅。
夜直州宅:夜直州宅指的是夜间在州府中值班。
辕门:辕门是古代官府的门口,也是官员出入的地方。
杖策:杖策指的是拄着拐杖,这里指红线跟随薛嵩。
庭除:庭除指的是庭院的台阶。
夜漏:夜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通过水滴漏来计算时间。
晓角:晓角指的是清晨的号角声。
文犀:文犀是一种古代的装饰品,用犀牛角制成。
黄觳:黄觳可能是指某种装饰品或器物。
七星剑:七星剑是一种传说中的宝剑,具有神秘的力量。
北斗神名:北斗神名指的是北斗七星的神名。
名香美珍:名香美珍指的是名贵的香料和珍宝。
玉帐:玉帐指的是豪华的帐篷。
兰堂:兰堂指的是高雅的厅堂。
簪珥:簪珥是古代女性的发饰。
襦裳:襦裳是古代的服装,类似于现在的短衣长裙。
金合:金合是一种古代的盒子,用来盛放贵重物品。
蜡炬:蜡炬指的是蜡烛。
炉香:炉香指的是香炉中的香料。
屏风:屏风是古代家具,用来隔断空间。
巾拂:巾拂是古代的一种头巾和拂尘。
马挝:马挝是一种古代的兵器,类似于马鞭。
缯帛:缯帛是指丝绸布料。
名马:名马是指优良的马匹。
纪纲仆:纪纲仆是指负责纪律和规矩的仆人。
芫花酒:芫花酒是一种古代的药酒,用于治疗疾病。
蛊症:蛊症是一种古代的疾病,被认为是中了邪气。
阴司:阴司指的是阴间的官府,即地狱。
罗绮:罗绮是指华丽的丝织品。
甘鲜:甘鲜指的是甜美和鲜美。
建极:建极指的是建立国家的最高权力。
背违天理:背违天理指的是违背天理,即违背自然规律。
弭患:弭患指的是消除祸患。
魂消:魂消指的是心灵受到极大打击。
洛妃:洛妃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洛神。
碧天无际:碧天无际指的是天空辽阔无边。
水长流:水长流指的是时间的流逝。
遗尔千金:遗尔千金指的是赠送给你千金作为礼物。
居山之所给:居山之所给指的是居住在山中的生活费用。
冷朝阳:冷朝阳是唐代诗人,此处可能是他的名字。
《采菱》歌:《采菱》歌是一首古代诗歌。
木兰舟:木兰舟指的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船。
洛妃乘雾去:洛妃乘雾去指的是洛神乘云离去。
碧天无际水长流:碧天无际水长流指的是天空和水流无穷无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红线-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唐代节度使薛嵩与红线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首句‘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善弹阮,又通经史,嵩遣掌笺表,号曰内记室。’通过对红线的描写,表现了她才貌双全,深得薛嵩信任。
‘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颇调悲,其击者必有事也。”’这一段体现了红线敏锐的观察力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发生的事情。
‘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人使日浃往来。’通过这段描述,展现了当时政治联姻的普遍现象。
‘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这一段揭示了当时军队的腐败和将领的私欲。
‘时夜漏将传,辕门已闭。杖策庭除,唯红线从行。’此句通过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描写,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我承祖父遗业,受国家重恩,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薛嵩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家族荣誉的重视。
‘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乃寝所。’这一段描写了红线的机智和行动力。
‘某拔其簪珥,縻其襦裳,如病如昏,皆不能寤;遂持金合以归。’通过这段描述,展现了红线的果断和勇敢。
‘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此句揭示了田承嗣的恐惧和不安。
‘专膺指使,敢议姻亲。役当奉毂后车,来则挥鞭前马。’这一段表达了田承嗣对薛嵩的顺从和畏惧。
‘由是一两月内,河北河南,人使交至。’此句说明红线的行动取得了成功。
‘某前世本男子,历江湖间,读神农药书,救世人灾患。’这段话揭示了红线的来历和前世经历。
‘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这段话表达了红线的超脱和追求。
‘嵩以歌送红线,诸坐客中冷朝阳为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薛嵩对红线的依依不舍。
‘歌毕,嵩不胜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这段话描绘了红线的离去,以及薛嵩的悲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