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破镜重圆-原文
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
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
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
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
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
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媳娥影,空留明月辉。’
陈氏得诗,涕泣不食。
素知之,枪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闻者无不感叹。
仍与德言陈氏偕饮,令陈氏为诗,曰: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破镜重圆-译文
陈太子的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后主叔宝的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才貌双全,无人能及。当时陈国的政治非常混乱,德言知道他和妻子无法保全彼此,就对妻子说:‘凭借你的才华和容貌,国家灭亡后你必定会进入权贵豪门的家中,那样我们就会永远分离了。如果我们的缘分还没有断绝,我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你,你应该有办法让我相信。’
于是他们打碎了一面镜子,各自拿着一半,约定:‘将来有一天,我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在都市卖这半面镜子,我会在那里,你就在那一天来找我。’
等到陈国灭亡后,他的妻子果然进入了越公杨素的家,受到了他的宠爱和优待。德言历经艰辛,只能够到达京城。于是他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来到都市寻找。他看到有一个仆人正在卖半面镜子,价格很高,大家都嘲笑他。德言直接带他到自己家中,设宴款待,详细地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拿出半面镜子来拼合,然后题诗一首:
镜子与你一同离去,镜子回来了而你却没有回来,再也没有了媳妇的身影,只留下明亮的月光照耀。
乐昌公主读到这首诗,泪流满面,无法进食。
杨素知道了这件事,感到非常感动,脸色都变了,立即召见了德言,归还了他的妻子,并且还给了他丰厚的礼物。听到这件事的人无不感到感叹。杨素还和德言、乐昌公主一起饮酒,让乐昌公主作诗一首:
今天为何如此变动,新官面对旧官,笑和哭都不敢,这正好证明了做人的艰难。
于是德言和乐昌公主一起回到了江南,最终在那里安度晚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破镜重圆-注解
陈太子:陈朝的太子,指陈叔宝,他是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舍人:古代官名,指太子的属官,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顾问。
徐德言:陈朝的太子舍人,此故事的主人公。
后主叔宝:指陈叔宝,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主是他的尊号。
乐昌公主:陈叔宝的妹妹,封为乐昌公主。
才色冠绝:才智和容貌都极其出众。
陈政:可能指陈朝的政治局势,此处指陈朝的动荡时期。
权豪之家:有权势和财富的家族。
正月望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月圆之夜。
都市:繁华的城市,此处指陈朝的都城。
苍头:古代指仆人,此处指卖镜的仆人。
镜:古代的一种圆形镜子,常用来照容。
媳娥影:媳妇或妻子的影子,此处比喻妻子的身影。
明月辉:明亮的月光,此处比喻美好的回忆。
越公杨素:陈朝的大臣,封越公。
宠嬖殊厚:受到特别的宠爱和优待。
流离辛苦: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京:都城,此处指陈朝的都城。
苍头卖半镜者:卖半面镜的仆人。
题诗:写诗。
枪然改容:非常感动,表情变化。
偕饮:一起饮酒。
新官对旧官:新上任的官员面对旧日的官员。
方验做人难:这才真正体验到了做人的艰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破镜重圆-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在国破家亡之际,通过破镜重圆的故事,展现了他们深厚的爱情和坚定的信念。
首句‘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通过人物介绍,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身份,乐昌公主的才貌双全,为后文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
‘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反映了当时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德言的忧虑和无奈为故事增添了悲剧色彩。
‘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德言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妻子未来的担忧和对爱情的执着,破镜重圆的约定成为他们之间唯一的信任。
‘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破镜一分为二,象征着两人分离的痛苦,同时约定重聚的日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盼。
‘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乐昌公主被迫嫁入权贵之家,虽然得到了宠爱,但内心依然怀念着德言。
‘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德言在乱世中四处奔波,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京城,寻找妻子。
‘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德言按照约定,在正月望日来到都市寻找妻子,这段描写体现了他们对约定的尊重和对重逢的渴望。
‘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皆笑之’这一情节,通过卖镜者的行为,反映了世人对德言夫妇爱情的嘲笑和质疑。
‘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媳娥影,空留明月辉。”’德言的行为和诗歌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真挚动人。
‘陈氏得诗,涕泣不食’乐昌公主读到德言的诗后,悲痛欲绝,这一情节加深了读者对两人爱情的同情。
‘素知之,枪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杨素得知此事后,被德言夫妇的爱情所感动,最终将乐昌公主归还,并给予了丰厚的礼物。
‘闻者无不感叹’德言夫妇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所有人,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仍与德言陈氏偕饮,令陈氏为诗,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乐昌公主在重逢后,为德言吟诗,表达了她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德言夫妇最终回到了江南,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这段结尾表达了他们对爱情和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