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田膨郎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田膨郎-原文

文宗皇帝常持白玉枕,德宗朝于阗国所献,追琢奇巧,盖希代之宝。

置寝殿帐中,一旦忽失所在。

然而禁卫清密,非恩渥嫔御,莫能至者。

珍玩罗列,他无所失。

上惊骇移时,下诏于都城索贼。

密谓枢近及左右广中尉曰,‘此非外寇所能及,盗者当在禁掖,苟求之不获,且虞他变。一枕诚不足惜,卿等卫我皇宫,必使罪人斯得。不然天子环列,自兹无用矣。’

内官惶栗谢罪,请以浃旬求捕。

大悬金帛购求,略无寻究之迹。

圣旨严切,收系者渐多。

坊曲闾巷,靡不搜捕。

有龙虎二番将军王敬宏,常蓄小仆,年甫十八九,神彩俊利,使之无往不届。

敬宏曾与流辈于威远军会宴,有侍儿善鼓胡琴,四座酒酣,因请度曲。

辞以乐器非妙,须常御手者弹之。

钟漏已传,取之不及。

因起解带,小仆曰:‘若要琵琶,顷刻可至。’

敬宏曰:‘禁鼓才动,军门已锁,寻常汝岂不见,何言之谬也!’

既而就饮数巡,小仆以绣囊将琵琶而至。

座客欢笑曰:‘乐器本相随,所难者惜其妙手。’

南军去左广回复三十里,入夜且无行伍,既而倏忽往来,敬宏惊异如失。

时又搜捕严紧,意以为窃盗疑之。

宴罢,及明遽归其第,引而问曰:‘使汝累年,不知矫捷如此。我闻世有侠客,汝莫是否?’

小仆谢曰:‘非有此事,但能行尔。’因言:‘父母俱在蜀川,顷年偶至京国,今欲却归乡里。有一事欲以报恩,偷枕者已知姓名,三数日当令伏罪。’

敬宏曰:‘如此事即非等闲,因兹全活者不少,未知贼在何许,可报司存掩获否?’

小仆曰:‘偷枕者,田膨郎也,市廛军伍,行止不恒,勇力过人,且善超越。苟非伺便折其足,虽千兵万骑亦将奔走。’

自兹再宿,候之于望仙门,伺便擒之必矣。

将军随某观之,此事仍须秘密。’

是时涉旬无雨,向晓埃尘颇甚,车马践蹋,跬步间人不相见。

膨郎与少年数辈,连臂将入军门,小仆执球杖击之,欻然已折左足,仰而观之曰:‘我偷枕来,不怕他人,惟惧于尔。既而相值,岂复多言!’

于是异至左军,一款而服。

上喜于得贼,又知获在禁旅,引膨郎临轩诘问。

具陈常在宫掖往来。

上曰:‘此乃任侠之流,非常窃盗。’

内外囚系数百人。

于是悉令原之。

小仆初得膨郎,已告敬宏归蜀,于是寻之不可,但赏敬宏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田膨郎-译文

文宗皇帝经常使用一块白玉枕头,这是德宗朝时于阗国进贡的,雕刻得非常巧妙,是罕见的宝物。它被放在寝殿的帐子里,但有一天突然不见了。然而,禁卫军严密,除非是皇帝的宠妃,否则没有人能接近那里。其他珍玩都还在,只是这块枕头不见了。皇帝非常惊恐,过了一段时间后,下诏在都城搜捕盗贼。他私下对身边的枢密使和左右广中尉说:“这不是外敌能得手的,盗贼一定在皇宫内部。如果我们找不到,还可能发生其他变故。虽然一块枕头确实不值得惋惜,但你们作为保卫皇宫的卫兵,一定要确保抓住罪人。否则,天子的宝座从此就没有用了。”

内官们害怕得发抖,请求皇帝宽恕他们的罪过,并请求给他们十天时间来抓捕盗贼。皇帝下令用大量金钱和布匹悬赏寻找,但没有任何寻找的迹象。皇帝的旨意非常严厉,被逮捕的人越来越多。街道和巷子里,没有人不被搜捕。有两位龙虎将军王敬宏,他经常养着一个小仆人,这个小仆人年纪十八九岁,精神面貌很好,让他去哪里都能到达。敬宏曾经和其他人在威远军聚会,有一个侍女擅长弹奏胡琴,大家在酒足饭饱之后,就请她弹奏一曲。侍女以乐器不好为由推辞,说必须由皇帝亲自弹奏。时间已经到了,乐器已经取不到。于是她起身解下腰带,小仆人说:“如果你需要琵琶,立刻就能拿来。”

敬宏说:“禁鼓刚响,军门已经上锁,你平时难道没看到吗?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喝了几杯酒,小仆人用绣囊带来了琵琶。在座的客人们都欢笑起来,说:“乐器原本就跟着你,最难的是惜才如命。”

南军离开左广三十里,入夜后几乎没有人行军,但突然间有来往的人,敬宏感到非常惊异,好像失去了什么。当时搜捕非常严格,他怀疑是偷盗的人。宴会结束后,天亮后立刻回到自己的家,他问小仆人:“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没想到你这么敏捷。我听说世上有侠客,你是不是其中一个?”小仆人回答说:“没有这样的事情,只是我能做到这些。”他还说:“我的父母都在蜀川,最近几年偶尔来到京城,现在想回乡。有一件事我想报答你,偷枕头的那个人的名字我知道,几天后我会让他自首。”敬宏说:“这样的事情非同小可,因为这件事而救活的人不少,不知道盗贼在哪里,你可以告诉官府,他们会抓到他的。”小仆人说:“偷枕头的人是田膨郎,他在市场上和军队里行走,行为不端,勇力过人,而且擅长跳跃。如果不趁机打断他的脚,即使有千军万马他也会逃跑。

从那天起,我在望仙门等了两天,等待机会抓住他。将军跟我一起去看,这件事必须保密。”

那时已经十多天没有下雨,清晨的尘土很厚,车马践踏,人几乎不能走。膨郎和一些年轻人一起,手拉手准备进入军门,小仆人用球杖打他们,立刻打断了膨郎的左脚,他抬头看着膨郎说:“我偷枕头是为了来见你,不怕别人,只怕你。既然我们相遇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他们把他带到了左军,膨郎很快就承认了罪行。皇帝对抓到盗贼感到高兴,又知道盗贼是在禁军中,就召见膨郎在宫殿前质问。膨郎详细陈述了自己在宫中进出的情况。皇帝说:“这是任侠之流,不是一般的盗贼。”内外囚犯数百人,于是都得到了赦免。小仆人抓到膨郎后,已经告诉敬宏回蜀川,于是找不到他,只赏赐了敬宏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田膨郎-注解

文宗皇帝:指唐朝的一位皇帝,具体是哪位皇帝文中未明确指出。

白玉枕:指用白玉制成的枕头,古代认为玉有吉祥之意,白玉更是珍贵。

于阗国: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今称土库曼斯坦,唐朝时期与中国有往来。

追琢奇巧:指雕刻工艺精湛,形容玉枕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

希代之宝:指非常珍贵的宝物,代指不可多得的珍品。

禁卫:指负责皇宫安全保卫的士兵。

恩渥嫔御:指皇帝的嫔妃和受到皇帝特殊恩宠的人。

枢近:指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广中尉:指掌管宫廷警卫的官员。

龙虎二番将军:指担任宫廷警卫的两位将军。

王敬宏:指上文提到的将军。

小仆:指王敬宏的年轻仆人。

胡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属于胡琴类乐器。

度曲:指演奏乐曲。

钟漏:古代计时工具,钟声和漏水的滴答声用来报时。

坊曲闾巷:指城市中的街巷。

龙虎二番将军王敬宏:指上文提到的将军。

流辈:指同辈,一类人。

威远军:古代的一种军事编制,此处指军队。

侍儿:古代指女仆。

矫捷:指身体灵活,动作敏捷。

侠客:古代指具有武艺和义气的人。

蜀川:指四川地区。

望仙门:指皇宫中的一个门。

田膨郎:指偷玉枕的人。

市廛军伍:指市井和军队。

行止不恒:指行为不端正,不稳定。

超越:指跳跃,此处指翻越障碍。

异至左军:指被带到左军。

一款而服:指坦白认罪。

临轩诘问:指皇帝亲自出来质问。

任侠之流:指行为不拘小节,有侠义精神的人。

原之:指释放他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田膨郎-评注

文宗皇帝常持白玉枕,德宗朝于阗国所献,追琢奇巧,盖希代之宝。

此句描绘了文宗皇帝对白玉枕的珍视,以及此枕的珍贵。‘常持’二字体现了皇帝对玉枕的日常使用,‘德宗朝于阗国所献’说明了玉枕的来历,‘追琢奇巧’形容了玉枕的制作工艺之精妙,‘盖希代之宝’则强调了其无与伦比的珍贵价值。

置寝殿帐中,一旦忽失所在。

此句通过‘置’字表现了玉枕的安放,‘忽失所在’则突然转折,制造了悬念,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然而禁卫清密,非恩渥嫔御,莫能至者。

‘然而’一词转折,说明尽管玉枕失窃,但‘禁卫清密’表明宫中守卫森严,‘非恩渥嫔御,莫能至者’则强调了失窃者身份的特殊性,为后续的侦破过程设置了障碍。

珍玩罗列,他无所失。

此句进一步说明玉枕失窃并非偶然,而是有特定目标,‘他无所失’也暗示了失窃者对玉枕的重视。

上惊骇移时,下诏于都城索贼。

‘上惊骇移时’表现了皇帝对玉枕失窃的震惊,‘下诏于都城索贼’则展示了皇帝对失窃事件的重视,并采取了行动。

密谓枢近及左右广中尉曰,‘此非外寇所能及,盗者当在禁掖,苟求之不获,且虞他变。一枕诚不足惜,卿等卫我皇宫,必使罪人斯得。不然天子环列,自兹无用矣。’

此段话体现了皇帝的智慧和果断。他首先排除了外寇的可能性,认为盗贼应在宫中,并要求官员务必捉拿,否则将影响皇帝的威信。

内官惶栗谢罪,请以浃旬求捕。

‘内官惶栗谢罪’表现了内官对失窃事件的恐慌和自责,‘请以浃旬求捕’则说明了他们请求的时间。

大悬金帛购求,略无寻究之迹。

‘大悬金帛购求’说明皇帝为了找回玉枕不惜重金,‘略无寻究之迹’则表明寻找过程并不顺利。

圣旨严切,收系者渐多。

‘圣旨严切’再次强调了皇帝的决心,‘收系者渐多’则说明了抓捕盗贼的行动正在展开。

坊曲闾巷,靡不搜捕。

‘坊曲闾巷,靡不搜捕’进一步说明了搜捕的广泛性,无死角地寻找失窃者。

有龙虎二番将军王敬宏,常蓄小仆,年甫十八九,神彩俊利,使之无往不届。

此句介绍了王敬宏和他的小仆,‘年甫十八九,神彩俊利’描绘了小仆的年轻和聪明,‘使之无往不届’则表现了他的能力。

敬宏曾与流辈于威远军会宴,有侍儿善鼓胡琴,四座酒酣,因请度曲。

此段描述了王敬宏与同僚的宴会场景,‘善鼓胡琴’的侍儿成为了故事的关键人物。

辞以乐器非妙,须常御手者弹之。

‘辞以乐器非妙’表明了侍儿对乐器的自信,‘须常御手者弹之’则暗示了她的特殊身份。

钟漏已传,取之不及。

‘钟漏已传’说明时间紧迫,‘取之不及’则表现了侍儿的焦急。

因起解带,小仆曰:‘若要琵琶,顷刻可至。’

此句通过小仆的回应,展示了他的机智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敬宏曰:‘禁鼓才动,军门已锁,寻常汝岂不见,何言之谬也!’

王敬宏对小仆的回答表示怀疑,‘禁鼓才动,军门已锁’说明军营的严格管理,‘何言之谬也’则表达了他的不信任。

既而就饮数巡,小仆以绣囊将琵琶而至。

‘既而’表示时间的推移,‘以绣囊将琵琶而至’则展示了小仆的神秘和能力。

座客欢笑曰:‘乐器本相随,所难者惜其妙手。’

此句表明了座客对侍儿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侍儿的特殊身份。

南军去左广回复三十里,入夜且无行伍,既而倏忽往来,敬宏惊异如失。

此段描述了王敬宏在军营中的经历,‘入夜且无行伍’说明军营的宁静,‘倏忽往来’则暗示了不寻常的情况。

时又搜捕严紧,意以为窃盗疑之。

‘时又搜捕严紧’说明了搜捕的紧张氛围,‘意以为窃盗疑之’则表明了王敬宏对窃盗的怀疑。

宴罢,及明遽归其第,引而问曰:‘使汝累年,不知矫捷如此。我闻世有侠客,汝莫是否?’

王敬宏在宴会结束后立刻返回家中,询问小仆是否是侠客,表现了他的敏锐和对小仆的信任。

小仆谢:‘非有此事,但能行尔。’因言:‘父母俱在蜀川,顷年偶至京国,今欲却归乡里。有一事欲以报恩,偷枕者已知姓名,三数日当令伏罪。’

小仆的回答表明了他的忠诚和正义感,同时也揭示了失窃者的身份。

敬宏曰:‘如此事即非等闲,因兹全活者不少,未知贼在何许,可报司存掩获否?’

王敬宏对小仆的计划表示支持,并询问失窃者的下落。

小仆曰:‘偷枕者,田膨郎也,市廛军伍,行止不恒,勇力过人,且善超越。苟非伺便折其足,虽千兵万骑亦将奔走。’

小仆详细描述了失窃者的特征,‘苟非伺便折其足’则表明了他的计划。

自兹再宿,候之于望仙门,伺便擒之必矣。将军随某观之,此事仍须秘密。

小仆的计划和请求,表明了他的决心和谨慎。

是时涉旬无雨,向晓埃尘颇甚,车马践蹋,跬步间人不相见。

此句描绘了搜捕时的恶劣天气和困难环境。

膨郎与少年数辈,连臂将入军门,小仆执球杖击之,欻然已折左足,仰而观之曰:‘我偷枕来,不怕他人,惟惧于尔。既而相值,岂复多言!’于是异至左军,一款而服。

小仆成功擒获田膨郎,并让他认罪,‘一款而服’表明了他的坦白。

上喜于得贼,又知获在禁旅,引膨郎临轩诘问。

皇帝对捉拿田膨郎表示高兴,并亲自审问。

具陈常在宫掖往来。

田膨郎详细陈述了他的行为,‘常在宫掖往来’则说明了他与宫中的联系。

上曰:‘此乃任侠之流,非常窃盗。’内外囚系数百人。于是悉令原之。

皇帝认为田膨郎是任侠之流,并非普通窃盗,因此释放了所有囚犯。

小仆初得膨郎,已告敬宏归蜀,于是寻之不可,但赏敬宏而已。

小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告知王敬宏可以回蜀,最后对王敬宏进行了奖励。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田膨郎》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34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