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王积薪-原文
玄宗南狩,百司奔赴行在,翰林善棋者王积薪从焉。
蜀道隘狭,每行旅止息,道中之邮亭人舍,多为尊官有力之所先。
积薪栖无所入,因沿溪深远,寓宿于山中孤姥之家。
但有妇姑,皆阖户,止给水火。
才瞑,妇姑皆阖户而休。
积薪栖于檐下,夜阑不寝,忽闻堂内姑谓妇曰:’良宵无以适兴,与子围棋一赌可乎?’
妇曰:’诺。’
积薪私心奇之:’堂内素无灯烛,又妇姑各在东西室。’
积薪乃附耳门扉,俄闻妇曰:’起东五南九置子矣。’
姑应曰:’东五南十二置子矣。’
妇又曰:’起西八南十置子矣。’
姑又应曰:’西九南十置子矣。’
每置一子皆良久思惟。
夜将尽四更,积薪一一密记,其下止三十六。
忽闻姑曰:’子已败矣,吾止胜九枰耳。’
妇亦甘焉。
积薪迟明,具衣冠请问。
孤姥曰:’尔可率己之意而按局置子焉。’
积薪即出囊中局,尽平生之秘妙,而布子未及十数,孤姥顾谓妇曰:’是子可教以常势耳。’
妇乃指示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
积薪即更求其说。
孤姥笑曰:’止此,亦无敌于人间矣。’
积薪虔谢而别。
行十数步,再诣,则失向来之室闾矣。
自是积薪之艺,绝无其伦。
即布所记妇姑对敌之势,罄竭心力较其九枰之胜,终不得也。
因名‘邓艾开蜀势’,至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莫得而解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王积薪-译文
唐玄宗南巡,各官署的官员都赶去随行,翰林院擅长下棋的王积薪也跟随着。
蜀道狭窄,每次行旅停歇时,道路上的驿站和人家,往往先被有权有势的官员占据。
王积薪无处可住,于是沿着溪流走到深处,在一座山中的老妇人家里借宿。
那里只有老妇人和她的儿媳,她们都关着门,只提供水和火。
天黑后,老妇人和儿媳都关上门休息。王积薪在屋檐下歇息,夜晚久久不能入睡,忽然听到堂屋里的老妇人对儿媳说:’这么好的夜晚没有合适的娱乐,我们下一盘棋如何?’
儿媳回答:’好。’
王积薪心中感到奇怪:’堂屋里平时没有灯烛,老妇人和儿媳各在东西屋。’
王积薪就贴近门边听,不久听到儿媳说:’从东边第五格到南边第九格下棋子。’
老妇回答:’从东边第五格到南边第十二格下棋子。’
儿媳又说:’从西边第八格到南边第十格下棋子。’
老妇又回答:’从西边第九格到南边第十格下棋子。’
每次下棋都要思考很久。
夜快结束时,王积薪一一记在心里,总共记了三十六个棋子。
忽然听到老妇说:’你输了,我仅胜了九局。’
儿媳也同意。
王积薪等到天亮后,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请教。老妇人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布局。’
王积薪拿出棋盘,展示了自己一生中所有的棋艺,但布局不到十个棋子。
老妇回头对儿媳说:’这样的棋子只能教常规的布局。’
儿媳于是教给他攻守、杀夺、救应、防拒的方法,讲解得很简单。
王积薪又要求更多解释。老妇笑着说:’就这样,也已经无敌于世了。’
王积薪虔诚地感谢并告别。
走了十几步,再回去时,已经找不到原来的屋子了。
从那以后,王积薪的棋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他尝试布局记录下来的老妇人和儿媳的对局,竭尽全力去比较九局的胜负,但最终也无法破解。
因此,这种棋局被命名为“邓艾开蜀势”,至今棋谱上还有这种布局,但世上没有人能够解开这个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王积薪-注解
玄宗:指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但后期由于一系列政治失误,导致了安史之乱。
南狩:古代帝王或贵族到南方巡视,这里指唐玄宗南巡。
百司:指朝廷中的各个官署及其官员。
行在:指皇帝的行宫或临时居住地。
翰林:唐代设置的一种官职,负责文学艺术方面的事务,这里指翰林院。
善棋者:擅长下棋的人。
王积薪:唐代著名的围棋手。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以险峻著称。
隘狭:狭窄、险峻。
邮亭:古代设在道路上的驿站,供行人休息和传递信息。
人舍:人家、住所。
尊官有力:指地位高、势力大的官员。
孤姥:指孤寡的老妇人。
妇姑:妻子和婆婆。
阖户:关上门。
瞑:闭眼,睡觉。
良宵:美好的夜晚。
围棋:一种古老的两人对弈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
置子:在棋盘上放置棋子。
枰:棋盘。
邓艾开蜀势:指围棋中的一种开局方式,因邓艾率军开蜀道而得名。
棋图:围棋的布局图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王积薪-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唐代玄宗南巡时,翰林院棋艺高超的王积薪随行,途中遇到的一段传奇故事。故事以王积薪的围棋技艺为核心,通过对人物、场景和情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人对围棋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追求。
首先,文章通过‘玄宗南狩,百司奔赴行在’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翰林善棋者王积薪从焉’则直接引入了王积薪这一关键角色,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蜀道隘狭,每行旅止息,道中之邮亭人舍,多为尊官有力之所先’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王积薪在旅途中的困境。‘积薪栖无所入,因沿溪深远,寓宿于山中孤姥之家’则展现了王积薪的无奈与妥协,也为他后续的奇遇埋下了伏笔。
‘但有妇姑,皆阖户,止给水火’这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山中孤姥家的简朴与封闭。‘才瞑,妇姑皆阖户而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封闭的氛围,为王积薪的夜晚奇遇做了铺垫。
‘积薪私心奇之:“堂内素无灯烛,又妇姑各在东西室。”’这一句,表现了王积薪对围棋的痴迷和好奇心。‘积薪乃附耳门扉,俄闻妇曰:“起东五南九置子矣。”’则将王积薪的围棋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后续的围棋对决埋下了伏笔。
‘每置一子皆良久思惟’这一句,表现了王积薪在围棋对决中的专注和智慧。‘夜将尽四更,积薪一一密记,其下止三十六’则进一步强调了王积薪的棋艺水平和对围棋的热爱。
‘忽闻姑曰:“子已败矣,吾止胜九枰耳。”’这一句,揭示了王积薪在围棋对决中的失败,同时也暗示了孤姥家的围棋技艺之高。
‘积薪迟明,具衣冠请问’这一句,表现了王积薪对围棋技艺的渴望和谦逊。‘孤姥笑曰:“止此,亦无敌于人间矣。”’则是对王积薪围棋技艺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围棋技艺的尊重。
‘积薪虔谢而别’这一句,表现了王积薪对孤姥家的感激之情。‘行十数步,再诣,则失向来之室闾矣’则是对王积薪奇遇的进一步渲染,也为故事的神秘色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自是积薪之艺,绝无其伦’这一句,总结了王积薪在孤姥家学到的围棋技艺,同时也暗示了这段奇遇对他的影响。‘即布所记妇姑对敌之势,罄竭心力较其九枰之胜,终不得也’则是对王积薪围棋技艺的进一步肯定,同时也为故事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因名“邓艾开蜀势”,至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莫得而解矣’这一句,点明了王积薪所学的围棋技艺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同时也为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