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樊夫人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樊夫人-原文

樊夫人者,刘纲妻也。

纲仕为上虞令,有道术,能檄召鬼神;禁制变化之事,亦潜修密证,人莫能知。

为理尚清静简易,而政令宣行,民受其惠,无水旱疫毒鸷暴之伤,岁岁大丰。

暇日,常与夫人较其术用:俱坐堂上,纲作火,烧客碓屋,从东起,夫人禁之即灭。

庭中两株桃,夫妻各咒一株,使相斗击;良久,纲所咒者不如,数走出篱外。

纲唾盘中,即成鲤鱼;夫人唾盘中成獭,食鱼。

纲与夫人入四明山,路阻虎,纲禁之,虎伏不敢动,适欲往,虎即灭之;夫人径前,虎即面向地,不敢仰视,夫人以绳系虎于床脚下。

纲每共试术,事事不胜。

将升天,县厅侧先有大皂荚树,纲升树数丈,方能飞举,夫人平坐,冉冉如云气之升,同升天而去。

后至唐贞元中,湘潭有一媪,不云姓氏,但称湘媪,常居止人舍,十有余载矣。

尝以丹篆文字救疾于闾里,莫不响应。

乡人敬之,为结构华屋数间而奉媪。

媪曰:‘不然,但土木其字,是所愿也。’

温鬓翠如云,肥洁如雪,策杖曳履,日可数百里。

忽遇里人女,名曰逍遥,年二八,艳美,携筐采菊,遇媪瞪视,足不能移。

媪目之曰:‘汝乃爱我,可同之所止否?’

逍遥欣然掷筐,敛衽称弟子,从媪归室。

父母奔追及,以杖击之,叱而返舍;逍遥操益坚,窃索自缢。

亲党敦谕其父母,请纵之,度不可制,遂舍之。

复诣媪,但帚尘、易水、焚香、读道经而已。

后月余,媪白乡人曰:‘某暂之罗浮,扃其户,慎勿开也。’

乡人问:‘逍遥何之?’

曰:‘前往。’

如是三稔,人但于户外窥,见小松迸笋而丛生阶砌。

及媪归,召乡人同开锁,见逍遥懵坐于室,貌若平日,唯蒲履为竹梢串于栋宇间。

媪遂以杖叩地曰:‘吾至,汝可觉。’

逍遥如寐醒,方起,将欲拜,忽遗左足,如刖于地。

媪遽令无动,拾足勘膝,噀之以水,乃如故。

乡人大骇,敬之如神,相率数百里皆归之。

媪貌甚闲暇,不喜人之多相识。

忽告乡人曰:‘吾欲往洞庭救百余人性命,谁有心为我设船一只,一两日可同观之。’

有里人张拱,家富,将具舟楫,自驾而送之。

欲至洞庭前一日,有大风涛蹙一巨舟,没于君山岛上而碎,载数十家,近百亲人,然不至损,未有舟楫来救,各星居于岛上。

忽有一白鼍,长丈余,游于沙上,数十人拦之,挝杀,分食其肉。

明日,有城如雪,围绕岛上,人家莫能辨。

其城渐窄狭,束岛上人,忙怖号叫,囊囊皆为齑粉,束其人为簇,其广不三数丈,又不可攀援,势已紧急。

岳阳之人,亦遥睹雪城,莫能晓也。

时媪舟已至岸,媪遂登岛攘剑,步罡噀水,飞剑而刺之,白城一声如霹雳,城遂崩,乃一大白鼍,长十余丈,婉蜒而毙,剑立其胸,遂救百余人之性命,不然,顷刻即拘束为血肉矣。

岛上之人,咸号泣礼谢。

命拱之舟返湘潭,拱不忍便去。

忽有道士与媪相遇,曰:‘樊姑,尔许时何处来?’

甚相慰悦。

拱诘之,道士曰:‘刘纲真君之妻,樊夫人也。’

后人方知媪即樊夫人也。

拱遂归湘潭。

后媪与逍遥一时返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樊夫人-译文

樊夫人是刘纲的妻子。刘纲担任上虞县令,有法术,能够召唤鬼神;禁止各种变化的事情,也秘密修炼,没有人知道。他治理地方崇尚清静简易,政令得以宣行,百姓受到他的恩惠,没有水灾、旱灾、瘟疫、毒蛇和猛兽的伤害,每年都大丰收。空闲的时候,他经常和夫人比较他们的法术:两人都坐在堂上,刘纲制造火,烧毁客人的磨坊,从东边开始,夫人一禁止,火就灭了。院子里有两株桃树,夫妻各自诅咒一株,让它们相互攻击;过了很久,刘纲所诅咒的那株不如,几次跑出篱笆外。刘纲在盘子里吐唾沫,就变成了鲤鱼;夫人吐唾沫在盘子里变成了水獭,吃了鱼。刘纲和夫人进入四明山,路上遇到老虎,刘纲禁止,老虎趴下不敢动,正要离开,老虎就消失了;夫人径直上前,老虎就面向地面,不敢抬头看,夫人用绳子把老虎系在床脚下。刘纲每次和夫人一起试验法术,事事都不如夫人。

刘纲即将升天,县厅旁边先有一棵大皂荚树,刘纲升到树上有几丈高,才能飞升,夫人平坐,缓缓升起,就像云气上升一样,一同升天而去。后来到了唐朝贞元年间,湘潭有一个老妇人,不知道她的姓氏,只称她为湘媪,常常住在别人的家里,十多年了。她曾经用丹篆文字在乡里救人,没有人不响应。乡人尊敬她,为她建造了几间华丽的房子来供奉她。老妇人说:‘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希望我的字能够用来装饰土木。’

她的鬓发像云一样翠绿,皮肤白皙如雪,拄着拐杖,穿着鞋子,一天可以走几百里。有一天,她遇到一个村里的小姑娘,名叫逍遥,年纪十八岁,美丽动人,提着篮子采菊花,遇到老妇人瞪视她,脚都动不了。老妇人对她说:‘你爱我,可以跟我到你住的地方吗?’

逍遥高兴地扔掉篮子,整理衣襟称她为师傅,跟着老妇人回到家里。她的父母追赶过来,用拐杖打她,斥责她回家;逍遥的决心更加坚定,偷偷上吊。亲戚朋友劝说她的父母,请求他们放她走,考虑到无法控制,于是放了她。她又回到老妇人那里,只是扫地、换水、烧香、读道经而已。一个月后,老妇人对乡人说:‘我暂时去罗浮山,关上门,千万不要打开。’

乡人问:‘逍遥去哪里了?’

她说:‘去了。’

就这样过了三年,人们只在户外偷看,看到小松树发芽,在台阶上丛生。等到老妇人回来,召唤乡人一起打开锁,看到逍遥昏昏地坐在房间里,样子和平常一样,只是她的草鞋被竹梢穿在屋梁上。老妇人就用拐杖敲地说:‘我来了,你可以感觉到。’

逍遥像从梦中醒来,刚要起身,突然左脚掉了下来,好像被砍掉一样。老妇人立刻命令她不要动,捡起脚放在膝盖上,用水喷洒,脚就恢复了原样。乡人非常惊讶,像敬神一样尊敬她,几百里的人都来归附她。老妇人看起来很悠闲,不喜欢人们过多地认识她。她忽然告诉乡人:‘我想去洞庭湖救一百多人的性命,谁愿意为我准备一艘船,一两天内可以一起观看。’

村里有个叫张拱的人,家里很富裕,准备准备船只,亲自送她去。打算到洞庭湖的前一天,有大风大浪冲击一艘大船,沉没在君山岛上并破碎,有几十家,近百个亲人,但没有受到伤害,没有船只来救,他们各自在岛上分散居住。突然有一只白鼍,长一丈多,在沙滩上游动,几十个人拦住它,打死了它,分食了它的肉。

第二天,有座像雪一样白的城围绕着岛屿,人家都分辨不出来。那座城越来越狭窄,束缚着岛上的人,他们惊慌失措地呼喊,口袋里的东西都变成了粉末,把他们束缚成一团,面积不超过几丈,又无法攀爬,形势非常紧急。岳阳的人也远远看到那座雪城,但不知道是什么。

这时,老妇人的船已经到了岸边,老妇人就登上岛屿挥剑,踏着罡步喷水,用剑刺向白城,白城一声巨响,就像雷声一样,城就崩塌了,原来是一只大白鼍,长十多丈,蜿蜒而死,剑插在它的胸膛,救了一百多人的性命,否则,他们很快就会被束缚成血肉。岛上的人,都哭泣着向她行礼表示感谢。她命令张拱的船返回湘潭,张拱不忍心立刻离开。

突然有一个道士和老妇人相遇,说:‘樊姑,你这么长时间从哪里来?’

他们非常高兴。张拱询问道士,道士说:‘她是刘纲真君的妻子,樊夫人。’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妇人就是樊夫人。张拱于是返回湘潭。后来老妇人和逍遥一同返回人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樊夫人-注解

樊夫人:樊夫人是刘纲的妻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妻子往往以丈夫的姓氏为姓,因此樊夫人指的是刘纲的妻子。

刘纲:刘纲是古代的一位官员,据文中描述,他担任上虞令,具有道术。

上虞令:上虞令指的是上虞县的县令,上虞是古代的一个县名。

道术:道术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些法术或技术,包括召鬼神、禁制变化等。

檄召鬼神:檄召鬼神是指用檄文召唤鬼神,这在古代小说中常见,属于道教法术的一部分。

禁制变化:禁制变化是指禁止或控制变化,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某些法术或咒语。

四明山:四明山是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山,文中提到刘纲和樊夫人曾入四明山。

罗浮:罗浮是指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丹篆文字:丹篆文字是指用道教中的丹书写的文字,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

逍遥:逍遥是一个女子的名字,文中描述她被湘媪吸引,并跟随她学习。

白鼍:白鼍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文中描述的情景中,白鼍被用来比喻灾难。

洞庭:洞庭是指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真君:真君是道教中对一些得道高人的尊称,意味着他们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樊夫人-评注

樊夫人者,刘纲妻也。纲仕为上虞令,有道术,能檄召鬼神;禁制变化之事,亦潜修密证,人莫能知。

此段开篇点明樊夫人的身份,刘纲的官职以及其道术之高深。‘有道术’、‘能檄召鬼神’、‘禁制变化之事’等词语,彰显了刘纲的非凡能力,同时也为樊夫人的出场做了铺垫。

为理尚清静简易,而政令宣行,民受其惠,无水旱疫毒鸷暴之伤,岁岁大丰。

此句描绘了刘纲治理地方的成效,‘为理尚清静简易’体现了其治理理念,‘政令宣行,民受其惠’则说明了其政绩。‘无水旱疫毒鸷暴之伤,岁岁大丰’更是对刘纲治理成果的高度评价。

暇日,常与夫人较其术用:俱坐堂上,纲作火,烧客碓屋,从东起,夫人禁之即灭。

此段通过夫妻间的比试,展现了刘纲和樊夫人的道术。‘较其术用’、‘俱坐堂上’等词语,描绘了两人比试的情景。‘纲作火,烧客碓屋’、‘夫人禁之即灭’则体现了他们道术的高超。

庭中两株桃,夫妻各咒一株,使相斗击;良久,纲所咒者不如,数走出篱外。

此段继续描述夫妻间的比试,通过‘咒一株,使相斗击’、‘纲所咒者不如’等词语,展现了刘纲和樊夫人在道术上的较量。

纲与夫人入四明山,路阻虎,纲禁之,虎伏不敢动,适欲往,虎即灭之;夫人径前,虎即面向地,不敢仰视,夫人以绳系虎于床脚下。

此段通过夫妻二人与虎的遭遇,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道术。‘纲禁之,虎伏不敢动’、‘夫人径前,虎即面向地’等词语,体现了他们道术的威力。

纲每共试术,事事不胜。

此句总结了夫妻二人比试的结果,‘事事不胜’表明樊夫人在道术上胜过刘纲。

将升天,县厅侧先有大皂荚树,纲升树数丈,方能飞举,夫人平坐,冉冉如云气之升,同升天而去。

此段描述了刘纲和樊夫人升天的过程,‘冉冉如云气之升’描绘了他们升天的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

后至唐贞元中,湘潭有一媪,不云姓氏,但称湘媪,常居止人舍,十有余载矣。

此段引出了新的故事,‘湘潭有一媪’、‘常居止人舍’等词语,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尝以丹篆文字救疾于闾里,莫不响应。乡人敬之,为结构华屋数间而奉媪。

此段描述了湘媪的善行和人们对她的敬仰,‘以丹篆文字救疾’、‘莫不响应’等词语,体现了湘媪的神奇能力。

温鬓翠如云,肥洁如雪,策杖曳履,日可数百里。

此段描绘了湘媪的形象,‘温鬓翠如云’、‘肥洁如雪’等词语,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气质。

忽遇里人女,名曰逍遥,年二八,艳美,携筐采菊,遇媪瞪视,足不能移。

此段引出了逍遥女子的形象,‘年二八,艳美’等词语,描绘了她的美貌。

媪目之曰:‘汝乃爱我,可同之所止否?’

此句表达了湘媪对逍遥女子的喜爱,‘目之’、‘可同之所止否’等词语,体现了她的温柔与关爱。

逍遥欣然掷筐,敛衽称弟子,从媪归室。

此段描述了逍遥女子对湘媪的崇敬,‘欣然’、‘敛衽称弟子’等词语,展现了她的虔诚。

父母奔追及,以杖击之,叱而返舍;逍遥操益坚,窃索自缢。

此段描绘了逍遥女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以杖击之’、‘叱而返舍’等词语,展现了她的坚韧。

亲党敦谕其父母,请纵之,度不可制,遂舍之。

此段描述了逍遥女子最终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亲党敦谕’、‘度不可制’等词语,体现了家人的关爱。

复诣媪,但帚尘、易水、焚香、读道经而已。

此段描述了逍遥女子在湘媪的指导下修炼道术,‘但帚尘、易水、焚香、读道经而已’等词语,展现了修炼道术的艰辛。

后月余,媪白乡人曰:‘某暂之罗浮,扃其户,慎勿开也。’

此段描述了湘媪即将离开,‘某暂之罗浮’、‘扃其户,慎勿开也’等词语,体现了她的神秘。

乡人问:‘逍遥何之?’

此句引出了逍遥女子的去向,‘何之’等词语,体现了乡人的关切。

曰:‘前往。’

此句表明逍遥女子将跟随湘媪前往罗浮山,‘前往’等词语,展现了她的决心。

如是三稔,人但于户外窥,见小松迸笋而丛生阶砌。

此段描述了逍遥女子在罗浮山的修炼成果,‘小松迸笋’、‘丛生阶砌’等词语,展现了她的成长。

及媪归,召乡人同开锁,见逍遥懵坐于室,貌若平日,唯蒲履为竹梢串于栋宇间。

此段描述了湘媪归来后,逍遥女子的变化,‘懵坐于室’、‘貌若平日’等词语,展现了她的沉稳。

媪遂以杖叩地曰:‘吾至,汝可觉。’

此句表达了湘媪对逍遥女子的关爱,‘吾至’、‘汝可觉’等词语,体现了她的温暖。

逍遥如寐醒,方起,将欲拜,忽遗左足,如刖于地。

此段描绘了逍遥女子在罗浮山的修炼成果,‘忽遗左足’、‘如刖于地’等词语,展现了她的坚韧。

媪遽令无动,拾足勘膝,噀之以水,乃如故。

此段描述了湘媪对逍遥女子的救治,‘媪遽令’、‘噀之以水’等词语,展现了她的神奇。

乡人大骇,敬之如神,相率数百里皆归之。

此段描述了乡人对湘媪的敬仰,‘大骇’、‘敬之如神’等词语,体现了她的神秘。

媪貌甚闲暇,不喜人之多相识。

此句描述了湘媪的性格,‘貌甚闲暇’、‘不喜人之多相识’等词语,展现了她的超然。

忽告乡人曰:‘吾欲往洞庭救百余人性命,谁有心为我设船一只,一两日可同观之。’

此段描述了湘媪的善行,‘欲往洞庭救百余人性命’、‘为我设船一只’等词语,展现了她的慈悲。

有里人张拱,家富,将具舟楫,自驾而送之。

此段描述了张拱对湘媪的支持,‘将具舟楫’、‘自驾而送之’等词语,展现了他的慷慨。

欲至洞庭前一日,有大风涛蹙一巨舟,没于君山岛上而碎,载数十家,近百亲人,然不至损,未有舟楫来救,各星居于岛上。

此段描述了洞庭湖上的灾难,‘大风涛蹙’、‘没于君山岛上而碎’等词语,展现了灾难的惨烈。

忽有一白鼍,长丈余,游于沙上,数十人拦之,挝杀,分食其肉。

此段描述了白鼍的出现,‘游于沙上’、‘分食其肉’等词语,展现了白鼍的凶猛。

明日,有城如雪,围绕岛上,人家莫能辨。

此段描述了白鼍的威力,‘有城如雪’、‘围绕岛上’等词语,展现了白鼍的神秘。

其城渐窄狭,束岛上人,忙怖号叫,囊囊皆为齑粉,束其人为簇,其广不三数丈,又不可攀援,势已紧急。

此段描述了岛上人的绝望,‘渐窄狭’、‘忙怖号叫’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恐惧。

岳阳之人,亦遥睹雪城,莫能晓也。

此段描述了岳阳人的困惑,‘亦遥睹’、‘莫能晓也’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无助。

时媪舟已至岸,媪遂登岛攘剑,步罡噀水,飞剑而刺之,白城一声如霹雳,城遂崩,乃一大白鼍,长十余丈,婉蜒而毙,剑立其胸,遂救百余人之性命,不然,顷刻即拘束为血肉矣。

此段描述了湘媪的英勇,‘登岛攘剑’、‘步罡噀水’等词语,展现了她的神奇。

岛上之人,咸号泣礼谢。

此段描述了岛上人对湘媪的感激,‘咸号泣礼谢’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虔诚。

命拱之舟返湘潭,拱不忍便去。

此段描述了张拱对湘媪的感激,‘命拱之舟返湘潭’、‘拱不忍便去’等词语,展现了他的深情。

忽有道士与媪相遇,曰:‘樊姑,尔许时何处来?’

此段引出了道士的形象,‘樊姑’、‘尔许时何处来’等词语,体现了道士的神秘。

甚相慰悦。

此句表明道士与湘媪之间的友好,‘甚相慰悦’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融洽。

拱诘之,道士曰:‘刘纲真君之妻,樊夫人也。’

此句揭示了湘媪的真实身份,‘刘纲真君之妻’、‘樊夫人也’等词语,展现了她的神秘。

后人方知媪即樊夫人也。

此句总结了湘媪的真实身份,‘后人方知’、‘媪即樊夫人也’等词语,展现了她的神秘。

拱遂归湘潭。

此句描述了张拱的归途,‘拱遂归湘潭’等词语,展现了他的忠诚。

后媪与逍遥一时返真。

此句描述了湘媪和逍遥女子的结局,‘后媪与逍遥一时返真’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圆满。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樊夫人》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32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