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杜牧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杜牧-原文

唐中书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咏。

弱冠擢进士第,复捷制科。

牧少隽,住疏野放荡,虽为检到,而不能自禁。

会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

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耀罗列空中。

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牧常出没驰其间,无虚夕。

复有卒三十人,易服随后,潜护之,僧孺之密教也。

而牧自谓得谁人不知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

如是且数年。

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团戒之曰:

“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途,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

牧因谬曰:

“某幸常自检收,不至贻尊忧耳。”

僧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儿取一小书麓,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

凡数十百,悉曰:

“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

“某夕宴某家,亦如之。”

牧对之大惭,因位拜致谢,而终身感焉。

故僧孺之薨,牧为之志,而极言其美,报所知也。

牧既为御史,久之,分务洛阳。

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华,为当时第一。

洛中名士,咸谒见之。

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牧持宪,不敢邀致。

牧遣座客达意,愿预期会。

李不得己驰书。

方对酒独斟,亦己酣畅,闻命近来。

时会中已饮酒,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

牧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爵,问李云:

“闻有紫云者孰是?”

李指示之。

牧复凝睇良久曰:

“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李俯而笑,诸妓皆回首破颜。

牧又自饮三爵,朗吟而起曰:

“华堂今日崎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意气闲逸,旁若无人,牧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

“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

太和末,牧复自恃御史出佐沈傅师江西宣州幕。

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

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

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

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

凡优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

牧注目凝视曰:

“美矣,未尽善也。”

乙复候其意。

牧曰:

“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集,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

乙大喜,如其言。

至日,两岸观者如堵。

迨暮,竟无所得。

将罢,舟蚁岸。

于丛人中,有里姥引头女,年十余岁。

牧熟视曰:

“此真国色,向诚虚设耳。”

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

母女皆惧。

牧曰:

“且不即纳,当为后期。”

姥曰:

“他年失信,复当何如?”

牧曰:

“吾不十年,必守此郡。

“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

母许诺,因以重市结之,为盟而别。

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殊未敢发。

寻拜黄州、他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

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笺干墀,乞守湖州。

意以弟目疾,冀于江外疗之。

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

此至郡,则已十四年矣。

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

牧既即政,函使召之。

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

牧诘其母曰:

“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

母曰:

“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

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俯首移晷曰:

“其词也直,强之不祥。”

乃厚为礼而迫之。

因赋诗以自伤曰: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杜牧-译文

唐朝的中书舍人杜牧,年轻时就有出众的才华,一挥笔就能写出好诗。到了二十岁,他考中了进士,又迅速通过了制科考试。杜牧年轻时就很有才华,喜欢住在偏僻的地方,放纵不羁,虽然被官员查到,但他自己却无法自制。恰逢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聘请他担任节度使的掌书记。杜牧除了供职之外,只以宴游为乐。扬州是个胜地,每当夕阳西下,倡楼之上,常常有数千盏绛纱灯,照亮了空中,像仙境一样。杜牧经常在这片区域出没,几乎没有一个晚上是空着的。还有三十名士兵,换上便服跟在他后面,这是牛僧孺的密令。而杜牧自己却以为没有人知道,走到哪里都能引起欢声笑语,无人不与他心意相通。就这样过了几年。等到他被征召为侍御史时,牛僧孺在客厅设宴为他饯行,并告诫他说:“作为侍御史,气概应该达到极致,当然应当自持,但我常常担心你的风情不节,或者你的身体可能会不适。”

杜牧因此错误地回答道:“我幸亏常常自我约束,不至于让尊贵的人担忧。”

牛僧孺笑着没有回答,立即命令侍女拿出一小盒文书,对杜牧说,这是街卒的密报。共有几十上百份,都说:‘某晚杜书记在某家,一切安好。某晚在某家宴请,也是如此。’

杜牧对此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跪拜致谢,终身感念。因此,当牛僧孺去世时,杜牧为他写下了碑文,并极赞他的美德,以此来回报他。”

杜牧担任御史后,过了一段时间,被分配到洛阳任职。

当时李司徒愿卸任后闲居在家,声妓豪华,是当时的第一流。洛阳的名士们都去拜访他。李司徒愿大开宴席,当时的朝中贵宾和名流,没有一个不赴宴的,但因为是杜牧持宪,所以不敢邀请他。杜牧派座客传达了他的意思,李司徒愿不得不写信邀请他。当时李司徒愿正在独自饮酒,也已经喝得畅快,听到命令后急忙赶来。当时宴会上已经喝了很多酒,有一百多个女妓,都是技艺高超、容貌出众的。杜牧独自坐在南边,瞪大眼睛注视着,喝满了三杯酒,问李司徒愿:“听说有紫云这位佳人,是哪一位?”李司徒指了指她。杜牧又凝视了很久说:“她的名字确实不虚传,应该赏赐给我。”李司徒低头微笑,所有的女妓都回头笑了。杜牧又喝满了三杯酒,高声吟诗起身说:“华堂今日设宴开,谁请分司御史来?忽然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他的神情闲适,旁若无人,杜牧又自认为年纪渐长,常常追忆往事,写下感旧的诗句说:“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又说:“扁舟一叶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

太和末年,杜牧又自恃为御史,外出辅佐沈傅师在江西宣州幕府。虽然他到处游玩,但始终没有特别倾心的事物,大家都认为这不是他所喜欢的。等到他听说湖州是个有名的郡,风景优美,而且有很多奇色佳人,于是他甘心情愿地去游玩。湖州刺史某乙,是杜牧素来所敬重的,某乙也明白他的意图。

等到杜牧到了湖州,某乙每次都为他设宴款待。凡是能找到的优倡女,他都为杜牧提供。杜牧注视着她们说:“美是美,但还不够完美。”

某乙又等待他的意思。杜牧说:“我希望得到张水嬉,让全州的人都能看到,等到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过来,我就随意行走观赏,希望在这个时候,能有人注意到我。”

某乙非常高兴,照他的话做了。到了那一天,两岸的观众如同墙一样密集。等到傍晚,却一无所获。将要散去时,船靠近岸边。在人群中,有一个里姥领着她十几岁的女儿,杜牧仔细地看着说:“这真是国色天香,之前的期望确实没有白费。”

于是他让人告诉她的母亲,要把女儿接到船上。母女都很害怕。杜牧说:“不必立即接她,我会给她一个约定的时间。”

里姥说:“如果将来失信,又该怎么办?”

杜牧说:“我不超过十年,必定会守在这个郡。如果十年不来,就听任你嫁人吧。”

里姥答应了,于是用重金与她结盟,然后分别。所以杜牧回到朝廷后,非常挂念湖州,但因为官职还很低,所以不敢有所表示。不久他被任命为黄州、其他州的刺史,又调任睦州,都不是他所希望的。杜牧素来与周墀交好,等到周墀成为宰相,杜牧就写了三封信给周墀,请求被任命为湖州刺史。他心里想着,或许可以在江外治疗弟弟的眼疾。

大中三年,杜牧终于被任命为湖州刺史。他到任时,已经十四年了。他约定的那位女子,已经嫁人三年,并且生了三个孩子。杜牧上任后,立即派人去召回她。她的母亲害怕女儿被夺走,带着孩子一同前往。杜牧质问他的母亲说:“之前你已经答应我了,为什么又反悔?”

母亲说:“之前约定的是十年,十年不来你才嫁人,现在已经嫁人三年了。”

杜牧于是拿出之前的约定书来看,低头沉思了很久说:“这个约定很直接,强迫她是不吉利的。”

于是他给了她丰厚的礼物并强迫她。于是他写下了自伤的诗句说:“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杜牧-注解

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唐朝官职,属于中书省,负责草拟和修改皇帝的诏令、奏章等文书,是皇帝身边的高级文官。

逸才:逸才指的是超群出众的才华,形容人天资聪颖,才智过人。

弱冠: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进士第:进士第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通过此考试的人可以成为进士,获得做官的资格。

制科:制科是唐朝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特殊考试,通过此考试的人可以直接进入官场。

节度使:节度使是唐朝地方行政军事的最高长官,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掌书记:掌书记是节度使幕府中的官职,负责处理文书和记录等事务。

倡楼:倡楼是古代的娱乐场所,类似于现代的夜总会,是歌女、舞女等表演的地方。

绛纱灯:绛纱灯是一种装饰华丽的灯笼,用红色纱绸制成,常用于节日或庆典。

珠翠:珠翠指的是珍珠和翡翠,这里指代华美的装饰。

侍御史:侍御史是唐朝官职,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员,弹劾不法。

气概:气概指的是人的气魄和风度。

夷途:夷途指的是平坦的道路,这里比喻平顺的道路,即顺利的人生。

风情:风情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情调,这里指情感生活。

至尊:至尊指的是皇帝,是对皇帝的尊称。

侍儿:侍儿是指伺候主人的年轻女子,这里指牛僧孺的仆人。

密报:密报是指秘密的情报,这里指街卒暗中报告给牛僧孺的消息。

优倡女:优倡女是指从事歌舞表演的女子。

分司御史:分司御史是唐朝官职,负责地方监察事务。

感旧诗:感旧诗是指表达对过去时光怀念的诗歌。

楚腰纤细:楚腰纤细是指楚地女子腰身细小,这里比喻女子体态柔美。

青楼薄倖名:青楼薄倖名是指妓女的名声,这里指杜牧风流倜傥的名声。

禅榻:禅榻是指僧侣的床榻,这里指清静的地方。

茶烟轻飏:茶烟轻飏是指泡茶时冒出的轻烟,这里形容清闲的生活。

沈傅师:沈傅师是指沈传师,唐朝官员,曾任江西宣州刺史。

湖州:湖州是唐朝的一个郡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州人:州人是指一个州内的居民。

里姥:里姥是指村中的老妇人。

载词:载词是指记载的言辞,这里指杜牧与里姥母亲约定的言辞。

大中三年:大中三年是唐朝懿宗李漼的年号,即公元849年。

守湖州:守湖州是指担任湖州的刺史。

周墀:周墀是唐朝官员,曾任宰相。

干墀:干墀是指向周墀求助。

江外:江外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载词也直:载词也直是指记载的言辞也是直率的。

不须惆怅怨芳时:不须惆怅怨芳时是指不必为逝去的美好时光而感伤。

绿叶成阴子满枝:绿叶成阴子满枝是指树叶茂盛,果实累累,比喻人生有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杜牧-评注

唐中书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咏。此句开篇点明杜牧之才,‘逸才’一词形容其才思敏捷,‘下笔成咏’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文学造诣的高超。

弱冠擢进士第,复捷制科。牧少隽,住疏野放荡,虽为检到,而不能自禁。这两句描述了杜牧年轻时的经历,‘弱冠’指二十岁,‘擢进士第’和‘捷制科’表明他早有成就。‘少隽’和‘疏野放荡’则描绘了他的个性,‘检到’和‘不能自禁’则反映了他在放纵与自律之间的挣扎。

会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此句描绘了杜牧在扬州的生活,‘会’字表明这是偶然的机会,‘辟节度掌书记’则是他被牛僧孺赏识并委以重任。‘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则展现了他当时的生活态度。

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耀罗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通过对扬州美景的描绘,展现了杜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牧常出没驰其间,无虚夕。复有卒三十人,易服随后,潜护之,僧孺之密教也。而牧自谓得谁人不知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且数年。这几句描述了杜牧在扬州的生活状态,‘常出没驰其间’表明他热衷于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潜护之’则揭示了牛僧孺对他的特殊关照。

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团戒之曰:‘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途,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牛僧孺对杜牧的劝诫,既是对他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他行为的警示。

牧因谬曰:‘某幸常自检收,不至贻尊忧耳。’杜牧的回答既表现了他的自信,也透露出他对牛僧孺的感激之情。

僧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儿取一小书麓,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凡数十百,悉曰:‘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牛僧孺通过出示密报,让杜牧意识到自己的放纵行为已经引起注意。

牧对之大惭,因位拜致谢,而终身感焉。杜牧的惭愧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从此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故僧孺之薨,牧为之志,而极言其美,报所知也。牧既为御史,久之,分务洛阳。此句表明杜牧对牛僧孺的感激之情一直延续到牛僧孺去世,并以此为契机,表达了对牛僧孺的怀念和敬意。

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牧持宪,不敢邀致。这几句描述了杜牧在洛阳的生活,以及他与李司徒愿的交往。

牧遣座客达意,愿预期会。李不得己驰书。方对酒独斟,亦己酣畅,闻命近来。此句展现了杜牧的豪放不羁,以及他对友情的重视。

时会中已饮酒,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牧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爵,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牧复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此段描写了杜牧在宴席上的风采,以及他对美人的欣赏。

李俯而笑,诸妓皆回首破颜。牧又自饮三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崎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这几句进一步展现了杜牧的个性,以及他在宴席上的表现。

牧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又曰:‘□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这两句诗反映了杜牧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太和末,牧复自恃御史出佐沈傅师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此句描述了杜牧在江西宣州幕的经历,以及他对游历的态度。

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此句表明杜牧对湖州的好感和对某乙刺史的尊重。

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凡优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牧注目凝视曰:‘美矣,未尽善也。’这几句描述了杜牧在湖州的生活,以及他对美女的鉴赏。

乙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集,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此句展现了杜牧的机智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乙大喜,如其言。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将罢,舟蚁岸。于丛人中,有里姥引头女,年十余岁。牧熟视曰:‘此真国色,向诚虚设耳。’此段描写了杜牧在湖州的一次偶遇,以及他对这位女孩的欣赏。

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母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姥曰:‘他年失信,复当何如?’牧曰:‘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此段对话揭示了杜牧的真诚和对爱情的执着。

母许诺,因以重市结之,为盟而别。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殊未敢发。寻拜黄州、他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此句描述了杜牧与这位女孩的约定,以及他在官场上的遭遇。

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笺干墀,乞守湖州。意以弟目疾,冀于江外疗之。此句表明杜牧为了实现与女孩的约定,不惜通过周墀的帮助。

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此至郡,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牧既即政,函使召之。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牧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此段描述了杜牧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与那位女孩团聚。

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俯首移晷曰:‘其词也直,强之不祥。’此句展现了杜牧的诚信和对约定的尊重。

乃厚为礼而迫之。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句诗反映了杜牧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杜牧》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30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