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李勣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李勣-原文

唐英公李勣为司空,知政事。

有一番官者,参选被放,来辞英公。

公曰:‘明朝早向朝堂见我来。’

及期而至,郎中并在傍。

番官至辞,英公嚬眉谓之曰:‘汝长生不知事尚书。侍郎,我老翁不识字,无可教汝,何由可得留,深负愧汝,努力好去。’

侍郎等惶惧,遽问其姓名,令南院看榜。

须臾引入,注与吏部令史。

英公时为宰相,有乡人尝过宅,为设食。

客裂却饼缘。

英公曰:‘君大少年!此饼,犁地两遍,熟概下种。锄埘。收刈。打飏讫,碨罗作面,然后为饼。少年裂却缘,是何道?此处犹可,若对至尊前,公作如此事,参差斫却你头!’

客大惭悚。

浮休子曰宇文朝,华州刺史王罴,有客裂饼缘者,罴曰:‘此饼大用功力,然后入口。公裂之,只是未饥,且擎却!’

客愕然。

又台使致罴食饭,使人割瓜皮大厚,投地。

罴就地拾起以食之,使人极悚息。

今轻薄少年,裂饼缘,割瓜侵瓤,以为达官儿郎,通人之所不为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李勣-译文

唐代的英公李勣担任司空,负责政务。有一位番官参加选拔后被淘汰,来向英公辞行。英公说:“明天早上你早点来朝廷见我。”

到了约定的时间,郎中和其他官员都在旁边。番官来辞行,英公皱着眉头对他说:“你不知道侍郎的职责。我是个老翁,不识字,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怎么能留下你呢?我深感愧疚,你努力去吧。”

侍郎等人非常害怕,立刻问他的姓名,派人去南院查看榜单。过了一会儿,派人把他领进来,登记为吏部令史。英公当时是宰相,有位同乡曾经到他的府上,英公为他准备了食物。客人把饼的边缘撕了下来。英公说:“你这么大的年轻人!这个饼,要犁地两次,播种,锄草,收割,扬场,然后磨成面,才能做成饼。你撕饼的边缘,是什么道理?这里撕了还可以,如果在大臣面前这么做,说不定会砍掉你的头!”

客人非常羞愧和害怕。浮休子宇文朝,华州刺史王罴,有客人撕饼的边缘,王罴说:“这个饼非常费力气才能吃。你撕它,只是还没饿,暂且拿着吧!”

客人很惊讶。又有台使给王罴送来食物,使者切瓜皮切得很厚,扔在地上。王罴就地捡起来吃了,使者非常惊讶。现在有些轻薄的年轻人,撕饼的边缘,切瓜皮切到瓤,以为这是达官贵人、有学问的人不会做的事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李勣-注解

唐英公李勣:唐英公李勣,即李勣,唐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司空、宰相等职,以清廉著称。

司空:古代官名,是三公之一,掌管工程、土木等事务。

知政事: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负责处理国家政务。

番官:古代对非汉族官员的称呼,此处可能指非汉族地区的官员。

参选被放:参加选拔考试但未被录取。

辞:告辞,离开。

朝堂:古代朝廷的中央议事场所。

嚬眉:皱眉,表示不满或不悦。

长生:此处可能指长寿,或是对官员的一种尊称。

侍郎:古代官名,是六部之一尚书之下的官员,负责协助尚书处理政务。

令史:古代官名,是负责文书处理的小官。

宰相:古代官名,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处理国家大政。

乡人:同乡的人。

宅:住宅,家中。

裂却饼缘:把饼的边缘撕掉,指浪费食物。

犁地两遍,熟概下种,锄埘,收刈,打飏讫,碨罗作面,然后为饼:描述制作饼的复杂过程,比喻事情需要经过繁琐的步骤才能完成。

至尊: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台使:古代官名,指派往各地巡视的官员。

轻薄少年:轻浮浅薄的年轻人。

达官儿郎:指位高权重的官员。

通人:有才学的人,通晓各种知识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李勣-评注

唐英公李勣,作为一位政治家,其言行举止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道德修养和治国理念。首句‘唐英公李勣为司空,知政事’表明了李勣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司空是古代官职,代表国家行政事务的最高权力,而‘知政事’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政治上的实际影响力。

‘有一番官者,参选被放,来辞英公’中的‘一番官者’指的是一位参加选拔但未能通过的官员,他的到来是为了向李勣辞行。这里的‘参选被放’暗示了选拔过程中的竞争激烈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的残酷。

‘公曰:“明朝早向朝堂见我来。”’这句话是李勣对这位官员的回应,表面上是要求他第二天早些时候到朝堂上见面,实际上是在暗示他未能通过选拔的原因,即缺乏朝堂上的经验。

‘及期而至,郎中并在傍’中的‘郎中’指的是宫廷中的官员,这里表明李勣在等待这位官员的到来,并派了官员在旁边等候,体现了古代官员之间的尊重和礼节。

‘番官至辞,英公嚬眉谓之曰:“汝长生不知事尚书。侍郎,我老翁不识字,无可教汝,何由可得留,深负愧汝,努力好去。”’这段话是李勣对这位官员的直接批评,‘长生不知事尚书’指出他缺乏对官场事务的了解,‘老翁不识字’则是自谦之词,表明自己无法给予他更多的指导,‘深负愧汝’则是对未能帮助他的歉意,‘努力好去’则是对他的鼓励。

‘侍郎等惶惧,遽问其姓名,令南院看榜’中的‘侍郎’是另一位官员,他的惶恐和询问表明李勣的批评引起了在场官员的重视,‘南院看榜’则是对这位官员身份的确认。

‘须臾引入,注与吏部令史’说明这位官员被引入吏部,注记了他的姓名,这是古代官员选拔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英公时为宰相,有乡人尝过宅,为设食。客裂却饼缘’这里的‘宰相’再次强调了李勣在政治上的地位,‘乡人’则可能是指他的亲戚或朋友,‘裂却饼缘’是指将饼的边缘撕掉,这是古代的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英公曰:“君大少年!此饼,犁地两遍,熟概下种。锄埘。收刈。打飏讫,碨罗作面,然后为饼。少年裂却缘,是何道?”’李勣用制作饼的过程来比喻人生的努力和积累,‘犁地两遍’到‘碨罗作面’的过程是对努力和付出的强调,而‘少年裂却缘’则是对这种不尊重劳动成果行为的批评。

‘客大惭悚’表明这位客人因为李勣的批评而感到羞愧和恐惧,这是古代士大夫教育中重视的道德修养。

‘浮休子曰:“宇文朝,华州刺史王罴,有客裂饼缘者,罴曰:“此饼大用功力,然后入口。公裂之,只是未饥,且擎却!”’这里的‘浮休子’是对王罴的称呼,‘裂饼缘’的行为再次出现,王罴的回答则是对这种行为的否定,强调了对食物的尊重。

‘客愕然’说明这位客人对王罴的回答感到惊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于食物尊重的普遍观念。

‘又台使致罴食饭,使人割瓜皮大厚,投地。罴就地拾起以食之,使人极悚息’这段描述了王罴对食物的珍惜,即使是不完美的食物,他也会捡起来吃掉,这种态度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节俭和谦逊。

‘今轻薄少年,裂饼缘,割瓜侵瓤,以为达官儿郎,通人之所不为也’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批评了当时社会中一些年轻人不尊重劳动成果和食物的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不符合士大夫的道德标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李勣》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9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