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杀妻者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杀妻者-原文

闻诸耆旧云:

昔有人因他适,回见其妻为奸盗所杀。

但不见其首,肢体俱在。

既悲且惧,遂告于妻族。

妻族闻之,遂执婿而入官丞,横加诬云:‘尔杀吾爱女!’

狱吏严其鞭捶,莫得自明,洎不任其苦,乃自诬杀人,甘其一死。

款案履既成,皆以为不谬。

郡主委诸从事,从事疑而不断,谓使君曰:‘某滥尘幕席,诚宜竭节,奉理人命,一死不可再生,苟或误举典刑,岂能追悔也。必请缓而穷之。’

且为夫之道,孰忍杀妻,况义在齐眉,局能断颈。

纵有隙而害之,盍作脱祸之计也,或推病殒,或托暴亡,焉事存尸而弃首?其理甚明。

使君许其谳义之。

从事乃别开其第,权作狴牢,慎择司存,移此系者,细而劾之,仍给以酒食汤沐,以平人待之。

键户棘垣,不使系于外。

然后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既而一面洁之曰:‘汝等与人家举事,还有可疑者乎?’

有一人曰:‘某于一豪家举事,共言杀却一奶子,于墙上异过,凶器中甚似无物,见在某坊。’

发之,果得一女首级,遂将首对尸,令诉者验认,云:‘非也。’

遂收豪家鞫之。

豪家伏辜而具款,乃是杀一奶子,函首而葬之,以尸易此良家之妇,私室蓄之。

豪士乃全家弃市。

吁,伍辞察狱,得无慎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杀妻者-译文

听老人们说:从前有个人因为外出,回来时发现他的妻子被坏人杀害了。但是只看到尸体的肢体,没有头颅。他既悲伤又害怕,于是就去告诉了他的妻子的家族。

妻子的家族听后,就抓了他的女婿送到官府,对他横加诬陷说:‘你杀了我女儿!’

狱吏对他严刑拷打,他无法自辩,忍受不了痛苦,就承认了自己杀人,愿意一死。供词和案卷都准备好了,大家都认为没有错。

郡主将案件交给从事处理,从事怀疑但没有断案,他对使君说:‘我在官场混日子,确实应该竭尽全力,处理人命案件,人死不能复生,如果误判了刑罚,怎能后悔呢?我请求您先缓一缓,仔细调查。再说,作为一个丈夫,谁忍心杀害自己的妻子,何况还有夫妻相敬如宾的义务,怎么能轻易地结束生命。即使有怨隙而害人,为什么不采取逃避祸患的办法呢?或者假装生病去世,或者假装被暴徒杀害,为什么要保留尸体而丢弃头颅呢?这个道理很明显。’

使君同意了他的建议。从事于是另外安排了一个地方,权当监狱,谨慎地挑选了看管人员,把这个人关起来,详细地审问他,还给他提供酒食和沐浴,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他。

关上门,用荆棘围起来,不让他在外面受冻。然后调查了城里的所有工匠和行人,让他们提供最近为人家安葬坟墓的地方的证明。

然后他一面清理这些证明,一面说:‘你们参与人家的事情,还有可疑的地方吗?’

有一个人说:‘我在一个富豪家里做事,大家说杀了一个奶娘,尸体被抬到墙上,凶器里似乎没有东西,尸体现在在我住的坊里。’

他们搜查后,果然找到了一个女子的头颅,于是将头颅与尸体对照,让告发的人辨认,说:‘这不是。’

于是他们逮捕了那个富豪,富豪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是他杀了一个奶娘,把头颅装在盒子里埋葬了,用尸体换来了这个良家妇女,然后在私处藏匿。

那个富豪全家都被处死了。唉,通过众人的言辞和审案,难道不应该谨慎行事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杀妻者-注解

耆旧:指年长而有德行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一些有经验的长者。

他适:指外出他乡。

奸盗:指奸诈的盗贼。

肢体俱在:指尸体除了头部外,其他身体部分都在。

官丞:指官府中的低级官员。

横加诬云:指毫无根据地进行诬陷。

鞭捶:指用鞭子或棍棒进行拷打。

自明:指为自己辩解。

洎:连词,相当于“及”,表示时间上的延续。

任其苦:指忍受痛苦。

款案:指口供。

履:指履行,这里指执行。

委诸从事:指将案件交给下属处理。

谳义:指审理案件。

第:指房屋。

狴牢:指监狱。

司存:指负责看管。

伍作行人:指城中的行商。

安厝坟墓:指安葬坟墓。

洁:指清洗,这里指审问。

豪家:指豪富人家。

弃市:指被处死,尸体被弃于市井之中。

伍辞察狱:指通过审问和调查来审理案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杀妻者-评注

闻诸耆旧云:昔有人因他适,回见其妻为奸盗所杀。但不见其首,肢体俱在。

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悲剧性的场景,通过‘闻诸耆旧云’引出故事,营造出一种古老传说般的氛围。‘昔有人因他适’中的‘他适’指的是丈夫外出,为故事背景设定了悬念。‘回见其妻为奸盗所杀’直接点明了悲剧的发生,而‘但不见其首,肢体俱在’则是对尸体状况的细节描写,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既悲且惧,遂告于妻族。

‘既悲且惧’四字凝练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妻子死亡的悲痛,又有对自身命运的恐惧。‘遂告于妻族’则展现了主人公在极度痛苦中的无奈选择,预示着接下来的冲突和矛盾。

妻族闻之,遂执婿而入官丞,横加诬云:‘尔杀吾爱女!’

此句描绘了妻族对女婿的指控,‘横加诬云’四字揭示了妻族的无理取闹,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执婿而入官丞’则表明了妻族对女婿的强硬态度,预示着女婿将面临不公的审判。

狱吏严其鞭捶,莫得自明,洎不任其苦,乃自诬杀人,甘其一死。

此句描述了狱吏对女婿的残酷折磨,‘严其鞭捶’形象地展现了狱吏的残忍,而‘莫得自明’则表达了女婿的无奈和绝望。‘自诬杀人,甘其一死’则揭示了女婿在极端痛苦下的自我牺牲,为故事增添了悲剧色彩。

款案履既成,皆以为不谬。

‘款案履既成’意味着案件的审理已经结束,而‘皆以为不谬’则表明了案件的判决已经确定,为故事发展埋下了新的悬念。

郡主委诸从事,从事疑而不断,谓使君曰:‘某滥尘幕席,诚宜竭节,奉理人命,一死不可再生,苟或误举典刑,岂能追悔也。必请缓而穷之。’

此段文字展现了从事对案件的审慎态度,‘某滥尘幕席,诚宜竭节’表明了他作为官员的职责和担当。‘奉理人命,一死不可再生’则强调了人命的重要性,‘必请缓而穷之’则表达了他对真相的追求。

且为夫之道,孰忍杀妻,况义在齐眉,局能断颈。纵有隙而害之,盍作脱祸之计也,或推病殒,或托暴亡,焉事存尸而弃首?其理甚明。

从事的这一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且为夫之道,孰忍杀妻’表达了对丈夫杀妻行为的质疑,‘况义在齐眉,局能断颈’则是对夫妻关系的反思。‘盍作脱祸之计也’则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焉事存尸而弃首’则是对案件真相的进一步质疑。

使君许其谳义之。从事乃别开其第,权作狴牢,慎择司存,移此系者,细而劾之,仍给以酒食汤沐,以平人待之。

此段文字描述了从事采取的措施,‘使君许其谳义之’表明了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别开其第,权作狴牢’则是对原有审讯环境的改变,‘慎择司存,移此系者,细而劾之’则是对审讯过程的细致安排,‘仍给以酒食汤沐,以平人待之’则是对囚犯的人道关怀。

键户棘垣,不使系于外。

‘键户棘垣’形象地描绘了监狱的封闭环境,‘不使系于外’则强调了囚犯的隔离,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然后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此句描述了从事对案件的进一步调查,‘遍勘在城伍作行人’表明了他对城中行人的调查,‘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则是对行人的详细询问,为寻找真相提供了线索。

既而一面洁之曰:‘汝等与人家举事,还有可疑者乎?’

‘既而一面洁之’意味着从事开始对行人进行审问,‘汝等与人家举事,还有可疑者乎’则是对行人的质问,试图挖掘出案件的更多细节。

有一人曰:‘某于一豪家举事,共言杀却一奶子,于墙上异过,凶器中甚似无物,见在某坊。’

此句中行人的证词为案件提供了新的线索,‘某于一豪家举事’表明了行人与豪家的关系,‘共言杀却一奶子,于墙上异过,凶器中甚似无物’则是对案件细节的描述,‘见在某坊’则指出了可能的凶案现场。

发之,果得一女首级,遂将首对尸,令诉者验认,云:‘非也。’

此句描述了从事根据线索找到女首级的过程,‘发之,果得一女首级’表明了线索的有效性,‘遂将首对尸,令诉者验认’则是对尸体的验证,但‘云:‘非也。’’则表明这个首级并非受害者。

遂收豪家鞫之。豪家伏辜而具款,乃是杀一奶子,函首而葬之,以尸易此良家之妇,私室蓄之。

此段文字揭示了豪家的罪行,‘遂收豪家鞫之’表明了从事对豪家的审问,‘豪家伏辜而具款’则表明豪家承认了罪行。‘乃是杀一奶子,函首而葬之,以尸易此良家之妇,私室蓄之’则是对豪家罪行的详细描述,揭示了案件的真相。

豪士乃全家弃市。

‘豪士乃全家弃市’意味着豪家因为罪行被处以极刑,为故事画上了悲剧的句号。

吁,伍辞察狱,得无慎乎?

此句以‘吁’字开头,表达了对案件的感慨和警示,‘伍辞察狱’则是对从事审案过程的评价,‘得无慎乎’则是对未来类似案件的提醒,强调了审案过程中的谨慎和公正。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杀妻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9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