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曾季衡-原文
大和四年春,盐州防御使曾孝安有孙曰季衡,居使宅西偏院,室屋壮丽,而季衡独处之。
有仆夫告曰:‘昔王使君女暴终于此,乃国色也;昼日,其魂或见于此,郎君慎之!’
季衡少年好色,愿睹其灵异,终不以人鬼为间。
频炷名香,颇疏凡俗,步游闲处,恍然凝思。
一日晡时,有双鬟前揖曰:‘王家小娘子遣某传达厚意,欲面拜郎君。’
言讫,瞥然而没。
俄顷,有异香袭衣,季衡乃束带伺之;见向双鬟引一女而至,乃神仙中人也。
季衡揖之,问其姓氏。
曰:‘某姓王氏,字丽真。父今为重镇,昔侍从大人牧此城,据此室,无何物故,感君思深沓冥,情激幽壤,所以不间存殁,颇思神会。其来久矣,但非吉日良时;今方契愿,幸垂留意。’
季衡留之款会,移时乃去,握季衡手曰:‘翌日此时再会,慎勿泄之于人。’
遂与侍婢俱去,自此每及晡一至,近六十余日,季衡不疑。
因与大父麾下将校说及艳丽,误言之,将校惊惧,欲实其事,曰:‘郎君将及此时,愿一扣壁,某当与二三辈潜窥焉。’
季衡亦终不能扣壁。
是日,女郎一见季衡,容色惨怛,语声嘶咽,握季衡手曰:‘何为负约而泄于人,自此不可更接欢笑矣!’
季衡惭悔,无词以应。
女曰:‘殆非君之过,亦冥数尽耳!’
乃留诗曰:‘五原分袂真胡越,燕拆莺离芳草竭。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季衡不能诗,耻无以酬,乃强为一篇曰:‘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歧,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女遂于襦带解蹙金结花合子,又抽翠玉双凤翘一只,赠季衡曰:‘望异日睹物思人,无以幽冥为隔。’
季衡搜书箧中,得小金楼花如意,酬之,季衡曰:‘此物虽非珍异,但贵其名如意,愿长在五手操持耳。’
又曰:‘此别何时更会?’
女曰:‘非一甲子,无相见期。’
言讫,呜咽而没。
季衡自此寝寐求思,形体赢瘵。
故旧丈人王回,推其方术,疗以药石,数月方愈。
乃询五原纫针妇人,曰:‘王使君之爱女,不疾而终于此院,今已归葬北邙山,或阴晦而魂游于此,人多见之。’
则女诗云‘北邙空恨清秋月’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曾季衡-译文
大和四年春天,盐州防御使曾孝安有个孙子叫季衡,住在防御使府西边的偏院里,房屋宏伟华丽,但季衡独自居住。有一个仆人告诉他说:‘以前王使君的女儿在这里突然去世,她是个绝色佳人;白天,她的灵魂可能还会出现在这里,公子你要小心!’
季衡年轻好色,想看看她的灵魂,始终不认为人鬼之间有什么界限。
他经常烧香,渐渐远离了世俗,在空闲的地方散步,恍然若失地沉思。有一天傍晚时分,有两个梳着双髻的女子上前作揖说:‘王家的小姐让我传达她的心意,想要亲自拜见公子。’
说完,她们突然消失了。过了一会儿,一股异香扑面而来,季衡于是整理了一下衣带等待;他看到刚才的双髻女子领着一个女子过来,那女子是神仙中人。季衡向她作揖,询问她的姓氏。女子说:‘我姓王,字丽真。我父亲现在是一个重镇的镇守,以前曾在这里辅佐大人管理这座城市,住在这间屋子里,不久前去世了,因为对您的思念深厚,所以不介意生死,非常希望能与您神交。我已经来很久了,只是不是吉日良时;现在正好符合我的心愿,希望您能留意。’
季衡留她一起饮酒,过了一会儿她才离开,握着季衡的手说:‘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再见面,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于是她和一个侍婢一起离开了,从那以后,每隔一天傍晚,近六十多天,季衡都没有怀疑。
因为和祖父麾下的将校谈论起这位美女,不小心泄露了这件事,将校们惊恐,想要证实这件事,说:‘公子你快要到这个时候了,愿意敲一下墙壁,我会和几个同伴暗中窥视。’
季衡最终也没有敲墙。
那天,女郎一见到季衡,脸色惨淡,声音嘶哑,握着季衡的手说:‘为什么违背约定,泄露给别人,从此我们不能再见面了!’
季衡感到羞愧和后悔,无言以对。女子说:‘这大概不是你的错,也可能是缘分尽了!’
然后她留下了一首诗:‘五原分别真如胡越,燕子拆散,黄鹂分离,芳草枯竭。年少时的烟花处处是春天,北邙山上空留下清秋月的遗憾。’
季衡不会作诗,羞于无以回报,于是勉强写了一篇:‘莎草青青,大雁即将归来,玉颊上的珠泪洒在分别的地方,云鬓飘散,香气消散,愁见红树枝上的黄鹂。’
女子于是解开衣服上的金结花合子,又抽出一对翠玉双凤翘,赠给季衡说:‘希望将来看到这些物品能想起我,不要因为生死相隔而感到遗憾。’
季衡在书箱里找到一个小金楼花如意,作为回礼,季衡说:‘这件东西虽然不是珍奇物品,但因其名为如意,希望它能长时间在您的手中。’
又说:‘我们分别后何时才能再见面?’
女子说:‘不是一甲子(六十年)不会有相见的日期。’
说完,她呜咽着消失了。季衡从此日夜思念,身体变得虚弱。他的老丈人王回,通过他的方术,用药物和石头治疗了他,几个月后才痊愈。于是他询问五原的纫针妇人,说:‘王使君的爱女,没有生病就死在了这个院子里,现在已经被安葬在北邙山,可能因为阴晦而灵魂游荡于此,很多人都能看到她。’
那么女子诗中的‘北邙空恨清秋月’就是这个意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曾季衡-注解
大和四年:大和四年指的是唐朝皇帝唐穆宗李恒的年号,即公元829年。
盐州防御使:盐州防御使是唐朝时期设立的地方军事行政官职,负责盐州的军事防御。
曾孝安:曾孝安是唐朝时期的人物,担任盐州防御使。
季衡:季衡是曾孝安的孙子,故事中的主人公。
仆夫:仆夫指的是家中的仆人,负责主人的日常事务。
王使君:王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此处可能是指曾孝安的前任或同僚。
国色:国色指的是极美的女子,此处形容王使君的女儿美貌非凡。
魂:魂指人的灵魂,中国古代文化中,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身体。
名香:名香指的是优质的香料,古代用于祭祀或熏香。
丽真:丽真是指王丽真的字,是她的名字。
重镇:重镇指的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或行政中心。
牧此城:牧此城指的是担任盐州的行政长官。
沓冥:沓冥指的是深沉的冥想,此处指王丽真对季衡的思念深沉。
吉日良时:吉日良时指的是适合进行重要活动的日子和时间。
扣壁:扣壁指的是敲击墙壁,古代传说中鬼魂会通过这种方式与活人交流。
艳丽:艳丽指的是非常美丽,此处指王丽真的美貌。
将校:将校指的是军队中的军官。
五原分袂:五原分袂指的是分别,五原是地名,此处比喻远隔两地。
燕拆莺离:燕拆莺离指的是燕子拆散,黄莺离别,比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芳草竭:芳草竭指的是花草凋零,比喻美好时光的结束。
北邙空恨清秋月:北邙空恨清秋月是一句诗,北邙是地名,清秋月指秋天的月亮,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
莎草青青雁欲归:莎草青青雁欲归是一句诗,莎草指一种草,雁欲归指大雁要飞回北方。
玉腮珠泪洒临歧:玉腮珠泪洒临歧是一句诗,玉腮指女子的脸颊,珠泪指眼泪像珍珠一样,临歧指分别之际。
云鬟飘去香风尽:云鬟飘去香风尽是一句诗,云鬟指女子的发髻,香风尽指香气消散。
金结花合子:金结花合子是一种装饰品,可能指女子佩戴的首饰。
翠玉双凤翘:翠玉双凤翘是一种装饰品,可能指女子佩戴的首饰。
五手操持:五手操持指的是手中的东西,此处指季衡得到的小金楼花如意。
一甲子:一甲子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指六十年。
北邙山:北邙山是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古代常作为墓地。
方术:方术指的是古代的医学或巫术。
药石:药石指的是药物和石头,此处指药物治疗。
纫针妇人:纫针妇人指的是会刺绣的女子,此处可能指擅长占卜或解梦的女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曾季衡-评注
大和四年春,盐州防御使曾孝安有孙曰季衡,居使宅西偏院,室屋壮丽,而季衡独处之。
此句开篇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和四年春’暗示了故事的年代背景,‘盐州防御使曾孝安’则展现了主人公的家族地位,‘季衡独处之’则预示了故事中人物孤独的情感状态。
有仆夫告曰:‘昔王使君女暴终于此,乃国色也;昼日,其魂或见于此,郎君慎之!’
此句通过仆夫的告知,引入了故事的神秘元素。‘昔王使君女暴终于此’揭示了故事中的悲剧色彩,‘国色’则强调了女主角的美丽,‘其魂或见于此’则预示了女主角灵魂的存在,为故事增添了悬疑色彩。
季衡少年好色,愿睹其灵异,终不以人鬼为间。
此句刻画了季衡的人物性格。‘少年好色’表明了他的年轻和冲动,‘愿睹其灵异’则表现了他对神秘事物的兴趣,‘终不以人鬼为间’则体现了他对鬼神观念的淡薄。
频炷名香,颇疏凡俗,步游闲处,恍然凝思。
此句描绘了季衡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频炷名香’表现了他对神秘事物的追求,‘颇疏凡俗’则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步游闲处,恍然凝思’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沉思。
一日晡时,有双鬟前揖曰:‘王家小娘子遣某传达厚意,欲面拜郎君。’
此句引入了女主角的形象。‘一日晡时’设定了相遇的时间,‘双鬟前揖’则描绘了女主角的美丽和神秘,‘王家小娘子’则点明了她的身份。
言讫,瞥然而没。
此句通过‘言讫,瞥然而没’表现了女主角的神秘消失,增强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俄顷,有异香袭衣,季衡乃束带伺之;见向双鬟引一女而至,乃神仙中人也。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主角的形象,并通过‘神仙中人’的描述,将故事带入了一个超现实的境界。
季衡揖之,问其姓氏。曰:‘某姓王氏,字丽真。’
此句通过对话的形式,交代了女主角的姓名和字号,为后续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人物信息。
父今为重镇,昔侍从大人牧此城,据此室,无何物故,感君思深沓冥,情激幽壤,所以不间存殁,颇思神会。
此句通过女主角的自述,揭示了她的身世和情感,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悲剧色彩。
其来久矣,但非吉日良时;今方契愿,幸垂留意。
此句表达了女主角对与季衡相见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两人相遇的不易。
季衡留之款会,移时乃去,握季衡手曰:‘翌日此时再会,慎勿泄之于人。’
此句展现了季衡对女主角的关心和保护,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感情。
遂与侍婢俱去,自此每及晡一至,近六十余日,季衡不疑。
此句描述了两人相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时也反映了季衡对女主角的信任。
因与大父麾下将校说及艳丽,误言之,将校惊惧,欲实其事,曰:‘郎君将及此时,愿一扣壁,某当与二三辈潜窥焉。’
此句揭示了季衡与将校之间的对话,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悬疑和紧张气氛。
季衡亦终不能扣壁。
此句强调了季衡对女主角的忠诚和保护,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危险。
是日,女郎一见季衡,容色惨怛,语声嘶咽,握季衡手曰:‘何为负约而泄于人,自此不可更接欢笑矣!’
此句通过女主角的悲伤和愤怒,展现了故事中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季衡的愧疚和自责。
季衡惭悔,无词以应。
此句描绘了季衡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的愧疚和无奈。
女曰:‘殆非君之过,亦冥数尽耳!’
此句表达了女主角对季衡的理解和宽容,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宿命论的色彩。
乃留诗曰:‘五原分袂真胡越,燕拆莺离芳草竭。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此句通过女主角的诗歌,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奈。
季衡不能诗,耻无以酬,乃强为一篇曰:‘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歧,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此句描绘了季衡对女主角诗歌的回应,同时也展现了他在爱情中的无奈和挣扎。
女遂于襦带解蹙金结花合子,又抽翠玉双凤翘一只,赠季衡曰:‘望异日睹物思人,无以幽冥为隔。’
此句通过女主角的赠物,表达了她对季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季衡搜书箧中,得小金楼花如意,酬之,季衡曰:‘此物虽非珍异,但贵其名如意,愿长在五手操持耳。’
此句描绘了季衡对女主角的回赠,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又曰:‘此别何时更会?’
此句表达了季衡对与女主角再次相见的渴望。
女曰:‘非一甲子,无相见期。’
此句通过‘非一甲子,无相见期’的设定,为故事的发展留下了悬念。
言讫,呜咽而没。
此句通过女主角的呜咽和消失,为故事增添了悲剧色彩。
季衡自此寝寐求思,形体赢瘵。
此句描绘了季衡在失去女主角后的痛苦和消瘦。
故旧丈人王回,推其方术,疗以药石,数月方愈。
此句描述了季衡在丈人的帮助下治愈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失去女主角后的坚强。
乃询五原纫针妇人,曰:‘王使君之爱女,不疾而终于此院,今已归葬北邙山,或阴晦而魂游于此,人多见之。’
此句揭示了女主角的真实身份和死亡原因,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则女诗云‘北邙空恨清秋月’也。
此句通过女主角的诗歌,再次强调了她的身份和故事中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