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鷟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鷟-原文

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

张鷟为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惋脱校书郎。’

时有沈全交者,傲诞自纵,露才扬己,高巾子,长布衫,南院吟之,续四句曰:‘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遂被把推御史纪先知,捉向右台,对仗弹劾,以为谤朝政,败国风,请于朝堂决杖,然后付法。

则天笑曰:‘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

先知于是手面无色。

唐豫章令贺若瑾,眼皮急,项辕粗,鷟号为‘饱乳犊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鷟-译文

武则天进行革命,选拔人才不再通过考试,直接授予官职,从普通百姓到御史、评事、拾遗、补阙等职位的人多得数不过来。张鷟(zhào)为此编了一个歌谣说:‘补阙的人车载斗量,拾遗的人更是多如牛毛。推举的人成为侍御史,可惜的是那些脱去校书郎的人。’

当时有个叫沈全交的人,傲慢放纵,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戴着高高的头巾,穿着长长的布衫,在南院吟诵,接着又加了四句:‘评事的人不读法律,博士的人不钻研文章。面糊糊的官员担任存抚使,眯着眼睛的皇帝。’

于是,沈全交被纪先知推举为御史,被捉到右台,受到弹劾,被认为是在诽谤朝政,败坏国风,请求在朝堂上对他进行杖责,然后再依法处理。武则天笑着说:‘只要你们不滥用职权,还担心天下人议论什么!不必追究他的罪责,应该立即释放他。’

纪先知听后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唐代的豫章令贺若瑾,眼皮跳动得快,脖子粗壮,张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饱乳犊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鷟-注解

则天革命:指武则天发动的一场政治变革,即武则天篡位称帝,改国号为周,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举人: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资格,通过此考试的人有资格参加更高层次的科举考试。

试:指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官员。

官:指官职,即政府中的职位。

起家:指从低级官职开始做官。

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官员,弹劾不法。

评事:古代官名,负责审理案件。

拾遗:古代官名,负责收集和整理皇帝的遗言。

补阙:古代官名,负责补充皇帝的缺失。

不可胜数:形容数量极多。

谣:民间口头创作的歌谣,多用于讽刺或表达民意。

张鷟:唐代文学家,此处为其创作讽刺时政的谣。

高巾子:古代士人戴的一种高顶帽子,此处指张鷟的装束。

长布衫:古代士人穿的一种长袍。

南院:指南方的官署。

续四句:指张鷟在原有谣的基础上继续创作了四句。

面糊:比喻糊弄、不认真的态度。

存抚使:古代官名,负责安抚地方。

眯目:形容目光短浅,见识不广。

圣神皇:指皇帝,此处是对皇帝的尊称。

把推:指被提拔、推荐。

御史纪先知:唐代官员,此处为其名字。

右台:古代官署,负责监察官员。

对仗弹劾:指以对仗工整的语言进行弹劾。

谤朝政:指诽谤朝政,批评政府。

败国风:指败坏国家风气。

决杖:古代的一种刑罚,即鞭打。

放却:释放。

唐豫章令贺若瑾:唐代官员,曾任豫章令,此处为其名字。

眼皮急:形容眼睛细小,此处可能指贺若瑾眼睛小。

项辕粗:形容脖子粗,此处可能指贺若瑾脖子粗。

饱乳犊子:古代对某些人的贬称,此处指贺若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鷟-评注

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

此句描绘了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取消了传统的科举考试,改为直接任命官员。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方面反映了武则天对权力的掌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滥权现象。

张鷟为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惋脱校书郎。”

这句谣谚生动地讽刺了当时官场的荒谬和滥权,‘补阙’、‘拾遗’、‘补阙’等官职被戏称为‘车载’、‘斗量’,而‘侍御史’、‘校书郎’等官职则被轻视。张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和对改革措施的讽刺。

时有沈全交者,傲诞自纵,露才扬己,高巾子,长布衫,南院吟之,续四句曰:“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沈全交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他傲慢无礼,自以为是,通过夸张的服饰和言辞表达自己的才华。他的四句诗进一步讽刺了当时官场的种种弊端,如‘评事’不读律法,‘博士’不研究经典,‘存抚使’贪污腐败,‘圣神皇’被蒙蔽。

遂被把推御史纪先知,捉向右台,对仗弹劾,以为谤朝政,败国风,请于朝堂决杖,然后付法。

此句描述了沈全交因言辞激烈而被纪先知弹劾,面临严重的政治后果。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言论自由的限制和官场斗争的残酷。

则天笑曰:“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

武则天的回应既体现了她对权力的自信,也反映了她对言论自由的宽容态度。她认为只要官员们不滥用权力,就不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

先知于是手面无色。

这句话描绘了纪先知面对武则天的回应时的态度,他面无表情,可能表示了他的无奈和服从。

唐豫章令贺若瑾,眼皮急,项辕粗,鷟号为“饱乳犊子”。

这里提到了贺若瑾的形象,他的外貌特征和绰号‘饱乳犊子’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官员外貌和性格的偏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官场人物的讽刺和嘲笑。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鷟》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8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