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老-原文
张老者,扬州六合县园叟也。
其邻有韦恕者,梁天监中,自扬州曹掾秩满而来。
有长女既笄,召里中媒媪,令访良婿。
张老闻之,喜而候媒于韦门。
媪出,张老固延入,且备酒食。
酒阑,谓媪曰:‘闻韦氏有女将适人,求良才干媪,有之乎?’
曰:‘然。’
曰:‘某诚衰迈,灌园之业,亦可衣食。幸为求之,事成厚谢。’
媪大骂而去。
他日又邀媪。
媪曰:‘叟何不自度?岂有衣冠子女,肯嫁园叟耶?此家诚贫,士大夫家之敌者不少。顾史非匹,吾安能为哭一杯酒,乃取辱于韦氏?’
叟固曰:‘强为吾一言之。言不从,即吾命也。’
媪不得已,冒责而入言之。
韦氏大怒曰:‘媪以我贫,轻我乃如是!且韦家焉有此事。况园叟何人,敢发此议?叟固不足责,媪何无别之甚耶?’
媪曰:‘诚非所宜言。为叟所逼,不得不达其意。’
韦怒曰:‘为吾报之,今日内得五百缗则可。’
媪出以告,张老乃曰:‘诺。’
未几,车载纳于韦氏。
诸韦大惊曰:‘前言戏之耳。且此翁为园,何以致此?吾度其必无而言之,今不移时而钱到,当如之何?’
乃使人潜候其女。
女亦不恨,乃曰:‘此固命乎!’
遂许焉。
张老既取韦氏,园业不废。
负秽地,鬻蔬不辍,其妻躬执爨濯,了无作色。
亲戚恶之,亦不能止,数年,中外之有识者责恕曰:‘君家诚贫,乡里岂无贫子弟,奈何以女妻园叟?既弃之,何不令远去也?’
他日,恕致酒召女及张老,酒酣,微露其意。
张老起曰:‘所以不即去者,恐有留念。今既相厌,去亦何难。某王屋山下有一小庄,明旦且归耳。’
天将曙,来别韦氏:‘他岁相思,可令大兄往天坛山南相访。’
遂令妻骑驴戴笠,张老策杖相随而去,绝无消息。
后数年,恕念其女,以为蓬头垢面,不可识也,令其男义方访之。
到天坛南,适遇一昆仑奴,驾黄牛耕田。
问曰:‘此有张老家庄否?’
昆仑投杖拜曰:‘大郎子,何久不来?庄去此甚近,某当前引。’
遂与俱东去。
初上一山,山下有水,过水连绵凡十余处,景色渐异,不与人间同。
忽下一山,其水北朱中甲第,楼阁参差,花木繁荣,烟云鲜媚,鸾鹤孔雀,徊翔其间,歌管晾亮耳目。
昆仑指曰:‘此张家庄也。’
韦惊骇不测。
俄而及门,门有紫衣人吏,拜引入厅中。
铺陈之华,目所未睹,异香氤氲,遍满崖谷。
忽闻珠佩之声渐近,二青衣出曰:‘阿郎来此。’
次见十数青衣,容色绝代,相对而行,若有所引。
俄见一人戴远游冠,衣朱绡,曳朱履,徐出门。
一青衣引韦前拜。
仪状伟然,容色芳嫩,细视之,乃张老也。
言曰:‘人世劳苦,若在火中。身未清凉,愁焰又炽,而无斯须泰时。兄久客寄,何以自娱?贤妹略梳头,即当奉见。’
因揖令坐。
未几,一青衣来曰:‘娘子已梳头毕。’
遂引入见妹于堂前。
其堂沉香为梁,玳瑁贴门,碧玉窗,珍珠箔,阶砌皆冷滑碧色,不辨其物。
其妹眼饰之盛,世间未见。
略叙寒暄,问尊长而已,意甚卤莽。
有顷进馔,精美馨芳,不可名状。
食讫,馆韦于内厅。
明日方曙,张老与韦生坐。
忽有一青衣附耳而语。
张老笑曰:‘宅中有客,安得暮归。’
因曰:‘小妹暂欲游蓬莱山,贤妹亦当去。然未暮即归,兄但憩此。’
张老揖而入。
俄而五云起于庭中,鸾凤飞翔,丝竹并作。
张老及妹,各乘一凤,余从乘鹤者十数人,渐上空中,正东而去。
望之已没,犹隐隐闻音乐之声。
韦君在后,小青衣供侍甚谨。
迨暮,稍闻笙簧之音,倏忽复到。
及下于庭,张老与妻见韦曰:‘独居大寂寞,然此地神仙之府,非俗人得游。以兄宿命,合得到此,然亦不可久居。明日当奉别耳。’
及时,妹复出别兄,殷勤传语父母而已。
张老曰:‘人世遐远,不及作书。’
奉金二十镒,并与一故席帽,曰:‘兄若无钱,可于扬州北邸卖药王老家,取一千万,持此为信。’
遂别,复令昆仑奴送出。
却到天坛,昆仑奴拜别而去。
韦自荷金而归。
其家惊讶问之,或以为神仙,或以为妖妄,不知所谓。
五六年间,金尽,欲取王老钱,复疑其妄。
或曰:‘取尔许饯,不持一字,此帽安足信?’
既而困极,其家强逼之曰:‘必不得钱,亦何伤。’
乃在扬州,入北邸,而王老者方当肆陈药。
韦前曰:‘叟何姓?’
曰:‘姓王。’
韦曰:‘张老令取钱一千万,持此帽为信。’
王曰:‘钱即实有,席帽是乎?’
韦曰:‘叟可验之,岂不识耶?’
王老未语,有小女出青布韩中,曰:‘张老常过,令缝帽顶,其时无皂线,以红线缝之。线色手踪,皆可目验。’
因取看之,果是也。
遂得载钱而归,乃信真神仙也。
其家又思女,复遣义方往天坛南寻之。
到即千山万水,不复有路。
时逢樵人,亦无知张老庄者,悲思浩然而归。
举家以为仙俗路殊,无相见期。
又寻王老,亦去矣。
后数年,义方偶游扬州,闲行北邸前,忽见张家昆仑奴前曰:‘大郎家中何如?娘子虽不得归,如日侍左右。家中事无巨细,莫不知之。’
因出怀金十斤以奉曰:‘娘子令送与大郎君,阿郎与王老会饮于此酒家。大郎且坐,昆仑当入报。’
义方坐于酒旗下,日暮不见出,乃入观之,饮者满坐,坐上并无二老,亦无昆仑。
取金视之,乃真金也。
惊叹而归。
又以供数年之食,后不复知张老所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老-译文
张老是一个住在扬州六合县的园丁。他的邻居有一个叫韦恕的人,在梁天监年间,从扬州的曹掾职位上退休后回来。韦恕有一个大女儿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于是他叫来了村里的媒婆,让她帮忙找一位好女婿。张老听说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到韦家等待媒婆。媒婆出来后,张老坚持让她进屋,并且准备了酒菜。酒喝到一半,张老对媒婆说:“听说韦家有个女儿要嫁人,您能否帮我找个有才干的女婿?有没有合适的?”
媒婆回答说:“当然有。”
张老说:“我确实年纪大了,种园子的活儿也能养家糊口。希望您能帮我这个忙,如果成功了,我会重重感谢您。”
媒婆大骂着离开了。过了几天,张老又邀请媒婆。媒婆说:“老先生,您自己都不考虑一下吗?哪有衣冠楚楚的子女愿意嫁给一个园丁呢?韦家确实很穷,但也不是没有其他有身份的人家。至于史家,和您不般配,我怎么能为了喝一杯酒就让自己在韦家丢脸呢?”
张老坚持说:“请您无论如何帮我传达一下这个意思。如果不行,那就是我的命了。”
媒婆无奈,只好带着责备的意思进去传达。韦恕大怒说:“媒婆因为我家穷就轻视我到这种程度!而且韦家哪有这种事。再说,园丁是什么人,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您固然没什么错,但您也太不识相了。”
媒婆说:“确实不该这么说。但是被老先生逼得没办法,才不得不传达他的意思。”
韦恕愤怒地说:“你去告诉我,今天如果给我五百钱,我就答应。”
媒婆出去告诉了张老,张老说:“好的。”
不久,张老用车把钱送到了韦家。韦家的人都很惊讶,说:“之前只是开玩笑而已。而且这位老先生是个园丁,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钱?我以为他一定是在开玩笑,但现在钱这么快就到了,该怎么办呢?”
于是派人暗中观察他的女儿。女儿也没有生气,说:“这本来就是命中注定的事。”
于是答应了这门婚事。张老娶了韦家的女儿后,继续他的园丁工作。他背着重负,卖菜不辍,他的妻子亲自做饭洗衣,脸上没有一丝怨色。亲戚们都很讨厌他们,但也不能阻止他们。几年后,有识之士责备韦恕说:“你家确实很穷,乡里难道没有穷小子吗?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一个园丁?既然已经嫁了,为什么不让她远走他乡呢?”
有一天,韦恕设宴款待女儿和张老,酒喝到兴起,韦恕稍微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张老站起来说:“之所以不立刻离开,是担心留下遗憾。现在既然已经厌倦了,离开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在王屋山下有一小庄子,明天我就回去。”
天快亮了,张老来告别韦家,说:“明年再相思,可以让大兄去天坛山南边找我们。”
于是让妻子骑驴戴斗笠,张老拄着拐杖跟着离开,从此再也没有消息。
几年后,韦恕想念女儿,以为她蓬头垢面,认不出来,就派他的儿子义方去天坛山南找她。到了那里,正好遇到一个昆仑奴,他赶着黄牛耕地。义方问:“这里有没有张老先生的庄子?”
昆仑奴扔掉拐杖跪拜说:“大郎,您怎么这么久才来?庄子离这里很近,我带您去。”
于是他们一起向东走。一开始上了一座山,山下有水,过了水还有十多处,景色逐渐变得与人间不同。突然下到另一座山,那里有北朱中甲第,楼阁错落有致,花木繁茂,烟云美丽,鸾鹤孔雀在空中盘旋,歌声和管乐声音悦耳。昆仑奴指着说:“这就是张老先生的庄子。”
韦恕惊讶不已。
不久到了门口,门口有穿紫衣的官员,他们跪拜着引导韦恕进入大厅。里面的布置华丽,是韦恕从未见过的,异香弥漫,遍布山谷。突然听到珠子碰撞的声音越来越近,两个青衣女子出来,说:“阿郎来了。”
接着又见到十几个青衣女子,容貌绝世,面对面行走,好像有什么引导。然后看到一个戴远游冠的人,身穿朱红色丝绸衣服,拖着朱红色鞋子,慢慢地走出门口。一个青衣女子引导韦恕上前跪拜。他的仪态威严,容貌娇嫩,仔细一看,竟然是张老。
张老说:“人世间的劳苦,就像在火中。身体还没冷却,愁苦的火焰又燃起,而且没有片刻的安宁。兄长长期客居他乡,怎么自娱自乐?贤妹稍作整理,我就带您去见她。”
于是邀请他们坐下。
不久,一个青衣女子来说:“娘子已经梳妆完毕。”
于是引领他们到堂前见妹妹。堂前用沉香做梁,玳瑁贴门,碧玉做窗,珍珠做帘子,台阶和地面都是冷滑的碧色,无法辨认其材质。妹妹的饰品非常华丽,世间罕见。简单寒暄后,只是问候长辈,态度非常粗鲁。过了一会儿,上来了美食,美味可口,无法用言语形容。吃完饭后,韦恕被安排在内厅住宿。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张老和韦恕坐着。突然有一个青衣女子附耳低语。
张老笑着说:“宅中有客,怎么能够晚上回来。”
接着说:“小妹暂时想去蓬莱山游玩,贤妹也应当去。但是不能在天黑前回来,兄长只需要在这里休息。”
张老鞠躬进入。不久,庭院中升起五彩云雾,鸾凤飞翔,丝竹乐声齐作。张老和妹妹各自骑上一只凤凰,还有十几个骑鹤的人,渐渐升入空中,向正东方向飞去。望不见他们的身影,还能隐约听到音乐声。
韦恕在后面,小青衣侍奉得很周到。到了傍晚,稍微听到笙簧之音,突然又回到了庭院。张老和妻子见到韦恕说:“独居太寂寞了,但这里是神仙的府邸,不是普通人能来的。根据兄长的宿命,应该能来到这里,但也不能久留。明天就要告别了。”
当天,妹妹又出来告别兄长,只是殷勤地传达了父母的话。张老说:“人世间的距离太远了,来不及写信。”
送上了二十两金子,还给了他一顶旧帽子,说:“兄长如果缺钱,可以到扬州北边的药店王老那里,拿一千万,拿着这顶帽子作为凭证。”
于是告别,又让昆仑奴送他出去。回到天坛,昆仑奴跪拜告别后离去。韦恕拿着金子回家。他的家人惊讶地问,有人认为他是神仙,有人认为他是妖魔,不知道该怎么说。
五六年后,金子用完了,想要去王老那里拿钱,又怀疑那是假的。有人说:“拿这么多礼物,没有留下任何字据,这顶帽子怎么能够作为凭证?”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家人强迫他说:“即使拿不到钱,也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韦恕来到扬州,进入北边的药店,正好王老在那里摆摊卖药。韦恕上前问:“老先生您姓什么?”
王老说:“姓王。”
韦恕说:“张老让我拿这顶帽子去取一千万钱,作为凭证。”
王老说:“钱确实有,但席帽呢?”
韦恕说:“老先生可以验证一下,难道不认识吗?”
王老没有说话,一个小女儿从青布帘中出来,说:“张老经常来,让我缝帽子顶,当时没有黑线,就用红线缝的。线色和手迹,都可以辨认。”
于是拿出来看,果然是那顶帽子。于是他拿到了钱,带着金子回家,这才相信张老真的是神仙。他的家人又想念女儿,再次派义方去天坛山南边寻找。到了那里,千山万水,再也没有路可走。当时遇到一个樵夫,也不知道张老庄子的位置,带着悲伤的心情回家。全家人认为仙界和人间路途不同,没有再相见的希望。又去寻找王老,他也已经离开了。
几年后,义方偶然去扬州游玩,闲逛到北边的药店前,突然看到张家的昆仑奴,说:“大郎,家里怎么样?娘子虽然不能回来,但每天都在照顾我。家里的大小事情,没有我不知道的。”
于是从怀里拿出十斤金子送给他,说:“娘子让我送给大郎,阿郎和王老在这里喝酒。大郎先坐,昆仑会进去报告。”
义方坐在酒旗下面,等到傍晚,也没有看到昆仑奴出来,于是进去看,满座都是喝酒的人,座位上没有两位老人,也没有昆仑奴。他拿起金子看,是真的金子。惊叹着回家。用这些金子供应了几年生活,后来再也没有知道张老在哪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老-注解
扬州:扬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园林、美食和丝绸闻名。
六合县:六合县是江苏省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历史上曾是扬州的一部分。
园叟:园叟指的是以园艺为生的人,即园丁。
梁天监:梁天监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个年号,大约在公元502年至519年之间。
曹掾:曹掾是古代官职,指官府中的小官吏。
笄:笄是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指女子十五岁左右时,将头发束成髻,并插上簪。
媒媪:媒媪指的是媒婆,古代负责说媒的妇女。
良才:良才指的是优秀的人才,这里指合适的丈夫。
秩满:秩满是指官职任期届满。
衣冠子女:衣冠子女指的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中的女儿。
灌园之业:灌园之业指的是园艺工作。
缗:缗是古代货币单位,一缗等于一千文。
衣冠:衣冠指的是官服,这里指官职或地位。
史:史在这里指历史,这里指韦家的历史和地位。
负秽:负秽指的是背负着污秽,这里指承担着低贱的工作。
躬执爨濯:躬执爨濯指的是亲自操持家务,包括做饭和洗涤。
义方:义方是韦恕的儿子。
昆仑奴:昆仑奴指的是来自昆仑山脉的奴隶,这里指一种身份低贱的仆人。
朱中甲第:朱中甲第指的是用红色装饰的豪华住宅。
鸾鹤孔雀:鸾鹤孔雀是神话中的神鸟,这里指吉祥的象征。
歌管晾亮耳目:歌管晾亮耳目指的是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碧玉窗:碧玉窗指的是用碧玉装饰的窗户。
珠佩之声:珠佩之声指的是珠子碰撞的声音,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饰。
远游冠:远游冠是一种古代的帽子,这里指张老的帽子。
朱绡:朱绡是一种红色的丝绸。
曳朱履:曳朱履指的是穿着红色的鞋子。
丝竹:丝竹指的是弦乐器和竹制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蓬莱山:蓬莱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仙境。
王老:王老指的是张老在扬州的联系人。
席帽:席帽是一种用草编织的帽子,这里指作为信物的帽子。
皂线:皂线指的是黑色的线。
青布韩:青布韩指的是用青布做的衣服。
故席帽:故席帽指的是旧的席帽。
饯:饯是指设宴送别。
宿命:宿命指的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遐远:遐远指的是遥远。
北邸:北邸指的是扬州北边的旅店。
肆陈药:肆陈药指的是摆摊卖药。
青布韩中:青布韩中指的是穿着青布衣服。
阿郎:阿郎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大郎君:大郎君是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老-评注
本段古文描述了张老者与韦恕之间的一段奇异姻缘,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奇遇与超现实元素。首先,张老者作为一位园叟,其身份与韦恕的士大夫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表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社会阶层的差异。
文中的媒媪形象生动,她对于张老者的态度由最初的拒绝到后来的被迫接受,再到韦恕家的愤怒,再到最后的无奈,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描绘得十分细腻,展现了媒媪在古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和无奈。
张老者虽然身份低微,但却有着坚定的意志和追求。他对韦恕家的女子的追求,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对命运的挑战。他的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体现,即‘人定胜天’的信念。
韦恕家的态度变化也颇具戏剧性。他们最初对张老者的求婚表示愤怒和拒绝,但在金钱的诱惑下,态度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金钱在古代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
文中的‘命’字出现多次,如‘此固命乎’、‘兄久客寄,何以自娱?’等,这表明了作者对于命运和宿命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命运和宿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人们常常认为命运是不可改变的,而张老者的行为则是对这种观念的挑战。
文末的‘神仙之府’和‘鸾凤飞翔’等描写,充满了超现实色彩,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种超现实元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少见,它们常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奇幻经历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张老者与韦恕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如命运、爱情、金钱、超现实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这些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