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住住-原文
张住住者,南曲,所居卑陋。
有二女兄不振,是以门甚寂寞。
为小铺席,货草剉姜果之类。
住住,其母之腹女也,少而敏慧,能辨音律。
邻有庞佛奴,与之同岁,亦聪警,甚相悦慕。
年六七岁,随师于众学中,归则转教住住,私有结发之契。
及住住将等,其家拘管甚切,佛奴稀得见之,又力窘不能致聘。
俄而里之南有陈小凤者,欲权聘住住,盖求其元,已纳薄币,约其岁三月五日。
及月初,音耗不通,两相疑恨。
佛奴因寒食争球,故逼其窗以伺之。
忽闻住住曰:‘徐州子,看看日中也。’
佛奴,庞勋同姓,佣书徐邸,因私呼佛奴为徐州子。
日中,盖五日也。
佛奴甚喜,因求住住云:‘上巳日,我家踏青去,我当以疾辞,彼即自为计也。’
佛奴因求其邻宋妪为之地,妪许之。
是日举家踏青去,而妪独留,住住亦留。
住住乃键其门,伺于东墙,闻佛奴语声,遂梯而过。
佛奴盛备酒馔,亦延宋妪,因为谩寝,所以遂平生。
既而谓佛奴曰:‘子既不能见聘,今且后时矣。随子而奔,两非其便。千秋之誓,可徐图之。五日之言。其何如也?’
佛奴曰:‘此我不能也,但愿俟之他日。’
住住又曰:‘小凤亦非娶我也,其旨可知也。我不负子矣,而子其可便负我家而辱之乎?子必为我之计。’
佛奴许之。
曲中素有畜斗鸡者,佛奴常与之狎,至五日,因髡其冠,取丹物托宋妪致于住祝
既而小凤以为获元,甚喜,又献三缗于张氏,遂往来不绝。
复贪住住之明慧,因欲嘉礼纳之。
时小凤为平康富家,车服甚盛。
佛奴佣于徐邸,不能给食。
母兄喻之,邻里讥之,住住终不舍佛奴,指阶井曰:‘若逼我不已,骨董一声即了矣!’
平康里中,素多轻薄小儿,遇事辄唱住住诳小凤也。
邻里或知之。
俄而复值北曲王团儿假女小福,为郑九郎主之,而私于曲中盛六子者。
及诞一子,荥阳抚之甚厚。
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几郑九怜。舍下雄鸡伤一德,南头小凤纳三千。’
久之,小凤因访住住,微闻其唱,疑而未察。
其与住住昵者,诘旦告以街中之辞曰:‘是日前佛奴雄鸡,因避斗,飞上屋伤足。前曲小铁炉田小福者,卖马街头,遇佛奴父,以为小福所伤,遂殴之。’
住住素有口辩,因抚掌曰:‘是何庞汉,打他卖马街头田小福!街头唱‘舍下雄鸡失一足,街头小福拉三拳’。且雄鸡失德,是何谓也?’
小凤既不审,且不喻,遂无以对。
住住因大咍,递呼家人,随弄小凤,甚不自足。
住住因呼宋媪,使以前言告佛奴。
奴视鸡足且良,遂以生系缠其鸡足,置街中,召群小儿,共变其唱住住之言。
小凤复以住住家噪弄不已,遂出街中以避之。
及见鸡跛,又闻改唱,深恨向来误听,乃益市酒肉,复之张舍。
一夕,宴语甚欢,至旦将归,街中又唱曰:‘莫将庞大作荍(原注:音翘)团,庞大皮中的不干。不怕凤凰当额打,更将鸡脚用筋缠。’
小凤听此唱,不复诣住祝
佛奴初佣徐邸,邸将甚怜之,为致职名,竟裨邸将,终以礼聘住往,将连大第。
而小凤家事日蹙,复不侔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住住-译文
张住住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住处简陋。他有两个女儿,哥哥没有出息,所以家里很冷清。他开了一家小铺,卖一些草料、姜果之类的货物。住住是他母亲的最小女儿,从小聪明伶俐,能辨别音律。邻居有个叫庞佛奴的人,和他们同岁,也很聪明,两人都很喜欢对方。六七岁的时候,住住跟着师傅在学堂学习,回来后就教住住,他们之间有着私下的约定。等到住住快要成年的时候,他们家管得很严,佛奴很少能见到住住,而且他也穷得不能提出婚事。
不久,村里有个叫陈小凤的人,想娶住住,因为他看中了住住,已经给了点彩礼,约定在第三个月的第五天。到了月初,消息不通,两人都互相怀疑和怨恨。佛奴因为寒食节争球,所以躲在窗边等着。突然听到住住说:“徐州子,看看日中也。”
佛奴和庞勋同姓,在徐家做书童,所以私下里称呼佛奴为徐州子。日中就是第五天。佛奴很高兴,于是请求住住说:“上巳日,我家要去踏青,我假装生病,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
佛奴请求邻居宋妪帮忙,宋妪答应了。
那天,全家人都去踏青了,只有宋妪和住住留在家。住住关上门,躲在东墙边,听到佛奴的声音,就爬墙过去。佛奴准备了丰盛的酒菜,也邀请了宋妪,两人就那样亲热地过了一夜。之后,住住对佛奴说:“你既然不能娶我,现在就先这样吧。跟着你私奔,对我们俩都不方便。我们千秋之约,可以慢慢来。五天前的约定,你觉得怎么样?”
佛奴说:“这个我不能答应,但愿以后有机会。”
住住又说:“小凤也不是要娶我,他的意图很明显。我不会对不起你,但你难道可以对不起我家,侮辱我吗?你必须为我出主意。”
佛奴答应了。曲中有个养斗鸡的人,佛奴经常和他亲近,到了第五天,佛奴就剃光了他的头,拿了一些丹药托宋妪带给住住。不久,小凤以为他得到了住住,很高兴,又给了张家三缗钱,于是两人开始频繁往来。小凤又因为住住聪明伶俐,想要以正式的婚礼娶她。当时小凤是平康区的富家子弟,车马服饰都很讲究。佛奴在徐家做书童,无法养家糊口。他的母亲和哥哥劝他,邻居也嘲笑他,但住住始终没有放弃佛奴,指着台阶和井说:“如果你们逼我,我就一声不吭地结束这一切!”
平康区里有很多轻薄的小孩子,遇到事情就唱住住骗小凤的歌。邻居中有些人知道这件事。
不久,北曲的王团儿假扮女儿小福,被郑九郎收养,私下里和曲中的盛六子有染。生了一个儿子后,荥阳人对他非常宠爱。曲中唱道:“张公吃酒李公醉,盛六生儿郑九爱。家中雄鸡伤一德,南头小凤纳三千。”
时间久了,小凤因为访住住,隐约听到了这首歌,怀疑但没有深究。他与住住亲近的人,第二天早上告诉他街上的歌谣说:“那天佛奴的雄鸡为了躲避斗鸡,飞到屋顶上伤了脚。前曲的小铁炉田小福在街头卖马,遇到佛奴的父亲,以为是小福伤的,就打了他。”住住向来口才好,于是拍手说:“这是哪个庞汉,打他卖马街头的田小福!街头唱‘家中雄鸡失一足,街头小福打三拳’。而且雄鸡失德,是什么意思呢?”小凤既不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回应。住住于是大声笑,叫来家人,跟着玩弄小凤,非常得意。住住叫来宋妪,让她把这话告诉佛奴。佛奴看到鸡脚受伤,于是用绳子绑住鸡脚,放在街上,召集一群小孩子,一起改唱住住的话。小凤因为住住家闹腾不止,就出门避开。等看到鸡跛脚,又听到改了歌词,非常后悔之前误会了,于是买了酒肉,又回到张家。
一天晚上,两人饮酒作乐,直到天亮准备回家,街中又唱道:“别把庞大当荍团,庞大气中的不干。不怕凤凰额上打,更把鸡脚用筋缠。”
小凤听到这首歌,不再去见住住。佛奴最初在徐家做书童,徐家主人非常怜悯他,给他安排了职位,最终成了徐家副将,最后还以礼聘住住,打算连娶两房。而小凤家的事情越来越糟糕,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住住-注解
南曲:南曲,指古代戏曲的一种,此处指居住在南方的戏曲艺人。
卑陋:指住所简陋,环境不好。
门甚寂寞:指家门冷清,没有客人来访。
小铺席:指开设的小规模店铺。
草剉姜果:指草料、姜、果品等商品。
腹女:指母亲所生的女儿。
敏慧:指聪明伶俐。
音律:指音乐和韵律。
庞佛奴:指与住住同岁的邻居,名字叫庞佛奴。
聪警:指聪明机警。
结发之契:指少年时期就结下的深厚友谊。
拘管:指限制、约束。
致聘:指求婚。
权聘:指临时或暂时订婚。
薄币:指少量的聘礼。
音耗不通:指消息不通,联系不上。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在清明节前两天。
争球:指争斗、争吵。
上巳日:指农历三月初三,古代节日,有踏青的风俗。
踏青:指春天外出游玩。
疾辞:指找借口推辞。
结发:指结为夫妻。
千秋之誓:指永远不变的誓言。
元:指聘礼。
纳之:指接受。
平康:指繁华的街区,多指妓女居住的地方。
车服:指车辆和服饰,此处指富贵人家的排场。
佣书:指做雇工,此处指做书童。
邸将:指府邸的主人。
礼聘:指正式的求婚。
连大第:指连成一排的大宅院。
北曲:指北方的戏曲。
王团儿:指北曲艺人王团儿的女儿。
小福:指王团儿的女儿小福。
郑九郎:指与王团儿女儿有关系的男子。
盛六子:指曲中盛六的儿子。
荥阳:指地名,此处指荥阳的抚育官。
唱:指传唱、歌颂。
诳:指欺骗。
田小福:指卖马街头的田小福。
骨董:指珍奇古玩,此处指珍宝。
不干:指无关、不相关。
荍团:指荍花团,此处指荍花。
皮中:指皮肤里。
额打:指打头。
筋缠:指用绳子缠绕。
不侔:指不相等,不匹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张住住-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发生在古代中国南曲地区的爱情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纠葛和社会背景。
开篇即点明张住住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南曲,所居卑陋’暗示了她的社会地位低下,而‘门甚寂寞’则反映了她生活的孤独。
住住的母亲是‘其母之腹女也’,这里的‘腹女’一语双关,既指住住是母亲亲生的女儿,也暗示了她的聪明才智。
与住住同龄的庞佛奴,同样聪明,两人自幼相识,相互倾慕,‘私有结发之契’表明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故事中的陈小凤对住住有意,但住住的家人对其态度冷淡,使得佛奴与住住的感情受到了考验。
住住与佛奴的私会,以及住住提出的‘千秋之誓’,展现了两人坚定的爱情誓言,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无奈。
佛奴为了住住,不惜与陈小凤斗鸡,以证明自己的诚意,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中国男性的责任感。
住住的聪明才智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不仅能够应对陈小凤的挑衅,还能够巧妙地化解矛盾。
故事中的唱词,如‘舍下雄鸡伤一德,南头小凤纳三千’,不仅反映了民间文化的特色,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住住与佛奴的爱情故事,最终得到了圆满的结局,但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和男性的责任。
整个故事通过对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