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崔张自称侠-原文
进士崔涯、张祜下第后多游江淮,常嗜酒侮谚时辈,或乘饮兴即自称豪侠。
二子好尚既同,相与甚洽。
崔因醉作侠士诗云: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
由是往往播在人口:“崔张真侠士也。”
以此人多设酒馔待之,得以互相推许。
一旦,张以诗上牢盆使,出其子授漕渠小职,得堰,俗号冬瓜。
张二子:一椿儿,一桂子。
有诗曰:“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
人或戏之曰:“贤郎不宜作此等职。”
张曰:“冬瓜合出枯子。”
戏者相与大哂。
后岁余,薄有资力。
一夕,有非常人,装饰甚武,腰剑,手囊贮一物,流血于外。
入门谓曰:“此非张侠士居也?”
曰:“然。”
张揖客甚谨。
既坐,客曰:“有一仇人,十年莫得,今夜获之,喜不可言。”
指其囊曰:“此其首也。”
问张曰:“有酒否?”
张命酒饮之。
客曰:“此去三数里,有一义士,余欲报之,则平生恩仇毕矣。闻公气义,可假余十万缗,立欲酬之,是余愿矣!此后赴汤蹈火,为狗为鸡,无所惮。”
张且不吝,深喜其说,乃倾囊烛下,筹其缣素中品之物,量而与之。
客曰:“快哉,无所恨也!”
乃留囊首而去,期以却回。
及期不至,五鼓绝声,东曦既驾,沓无踪迹。
张虑以囊首彰露,且非己为,客既不来,计将安出?”
遣家人将欲埋之,开囊出之,乃豕首遍也。
因方悟之而叹曰:“虚其名,无其实,而见欺之若是,可不戒欤!”
豪侠之气自此而丧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崔张自称侠-译文
进士崔涯和张祜考试没通过后,经常游历江淮一带,他们喜欢喝酒,喜欢嘲讽当时的文人,有时喝得兴起就自称是豪侠。这两个人的喜好相同,相处得很好。崔涯喝醉后作了一首侠士诗说:太行山上三尺厚的雪,崔涯袖中三尺长的铁;一旦遇到有缘人,出门就与妻子儿女告别。因此,人们常常在口中传颂:‘崔张真是侠士啊。’
因此,很多人设宴款待他们,他们互相推崇赞誉。
有一天,张祜用诗向官吏牢盆使求官,让他的儿子得到漕渠的一个小职位,管理一个堤坝,当地俗称‘冬瓜’。张祜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椿儿,一个叫桂子。有诗说:‘椿儿绕树在春园里,桂子寻花在夜月中。’
有人戏谑地说:‘您的儿子不宜担任这些职位。’
张祜回答说:‘冬瓜自然会长出干枯的果实。’
戏谑的人一起大笑。
过了一年多,张祜有了些积蓄。一天晚上,来了一个不寻常的人,装扮得很像武士,腰间佩剑,手中袋子装着一样东西,外面流着血。他进门问道:‘这不是张侠士的家吗?’
张祜回答:‘是的。’
张祜非常谨慎地招待客人。客人坐下后说:‘有一个仇人,找了十年都没找到,今晚终于找到了,我高兴得无法用言语表达。’
他指着袋子说:‘这是他的首级。’
他问张祜:‘有酒吗?’
张祜让人取酒来给他喝。客人说:‘从这里往三里路的地方,有一个义士,我想去报答他,这样我一生的恩怨就都了结了。听说您讲义气,能不能借给我十万钱,我立刻就要报答他,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从今往后,无论赴汤蹈火,变成狗变成鸡,我都无所畏惧。’
张祜并不吝啬,非常高兴他的话,于是打开钱包,在烛光下清点里面的东西,然后量给他。
客人说:‘太好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于是留下袋子里的首级就离开了,约定回来。
但是约定的日子到了,客人没有回来,直到五更天都没有消息,太阳升起后,也没有任何踪迹。张祜担心袋子里的首级会暴露身份,而且这并非他本人所为,客人既然没有来,该怎么办呢?
他派人打算把袋子埋掉,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猪头。
因此他恍然大悟,叹息说:‘名声是空的,实际上没有东西,却这样被欺骗,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从那以后,他的豪侠之气就消失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崔张自称侠-注解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学位,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通过者可进入朝廷做官。
下第:科举考试中未能通过,未能取得学位。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地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嗜酒:喜欢喝酒,形容某人喜欢饮酒。
侮谚:侮辱谚语,指不尊重民间流传的谚语。
时辈:同时代的人,同辈。
豪侠:勇敢而仗义的人,具有侠义精神。
太行岭:太行山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北方。
袖中三尺铁:比喻侠士随身携带的武器,此处指侠士的勇敢和正义。
牢盆使: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监狱。
漕渠:指漕运渠道,古代用于运输粮食的河流。
堰:水利工程,用于拦截水流。
俗号:民间俗称,通常指人们对某事物的非正式称呼。
椿儿:儿子的昵称,此处指张的其中一个儿子。
桂子:儿子的昵称,此处指张的另一个儿子。
寻花夜月中:比喻年轻人追求美好的生活。
贤郎: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义士:有义气的人,此处指有侠义精神的人。
缗:古代货币单位,十钱为一缗。
缣素:指布料,此处比喻财富。
却回:回来,返回。
东曦:东方的曙光,比喻时间。
沓无踪迹: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形容人或物消失无踪。
豕首:猪头,此处比喻张所遭遇的欺骗和失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崔张自称侠-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两位进士崔涯和张祜的个性、遭遇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一段离奇事件。以下是对每行的赏析:
进士崔涯、张祜下第后多游江淮,常嗜酒侮谚时辈,或乘饮兴即自称豪侠。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崔涯和张祜的个性特点:放荡不羁,不拘小节,常以酒兴为豪。‘下第’暗示了他们在科举考试中的失败,‘游江淮’则表现了他们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侮谚时辈’和‘自称豪侠’则揭示了他们自视甚高,不问世事的心态。
二子好尚既同,相与甚洽。
‘好尚既同’说明崔、张二人在兴趣爱好上有着共同点,‘相与甚洽’则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崔因醉作侠士诗云: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
此句为崔涯酒后所作的侠士诗,诗中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气息。‘太行岭上三尺雪’和‘崔涯袖中三尺铁’描绘了侠士的形象,‘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则表达了侠士为义而舍家的决心。
由是往往播在人口:‘崔张真侠士也。’
此句说明崔、张二人的侠士形象深入人心,人们纷纷传颂。
以此人多设酒馔待之,得以互相推许。
‘以此人多设酒馔待之’表明崔、张二人的侠士形象得到了认可,人们纷纷以酒馔款待他们。‘互相推许’则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一旦,张以诗上牢盆使,出其子授漕渠小职,得堰,俗号冬瓜。
此句讲述了张祜通过诗才得到官职,并因任职地点而得到‘冬瓜’的别称。‘牢盆使’和‘漕渠小职’暗示了张祜的才华得到了认可。
张二子:一椿儿,一桂子。有诗曰:‘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
此句介绍了张祜的两个儿子,并引用了他们各自的特点。‘椿儿绕树春园里’和‘桂子寻花夜月中’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性格。
人或戏之曰:‘贤郎不宜作此等职。’
此句反映了人们对张祜儿子的调侃,认为他们不适合担任官职。
张曰:‘冬瓜合出枯子。’
张祜的回答既幽默又含蓄,既回应了别人的调侃,又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
戏者相与大哂。
此句描绘了人们对张祜回答的欢笑,展现了他们的融洽关系。
后岁余,薄有资力。
此句说明了张祜在任职期间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一夕,有非常人,装饰甚武,腰剑,手囊贮一物,流血于外。
此句描绘了一位神秘人物的出场,他身着武服,腰间佩剑,手提血迹斑斑的袋子,显得异常凶狠。
入门谓曰:‘此非张侠士居也?’
神秘人物询问张祜是否住在这里,暗示了他对张祜的熟悉。
曰:‘然。’
张祜的回答表明他认识这位神秘人物。
张揖客甚谨。
此句说明张祜对神秘人物的尊敬和谨慎。
既坐,客曰:‘有一仇人,十年莫得,今夜获之,喜不可言。’
神秘人物向张祜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复仇的喜悦。
指其囊曰:‘此其首也。’
神秘人物向张祜展示了他所获得的仇敌的首级。
问张曰:‘有酒否?’
神秘人物向张祜询问是否有酒,希望借酒消愁。
张命酒饮之。
张祜命人准备酒水,以满足神秘人物的需求。
客曰:‘此去三数里,有一义士,余欲报之,则平生恩仇毕矣。闻公气义,可假余十万缗,立欲酬之,是余愿矣!此后赴汤蹈火,为狗为鸡,无所惮。’
神秘人物向张祜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借得十万缗钱,以报答一位义士,并表示自己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张且不吝,深喜其说,乃倾囊烛下,筹其缣素中品之物,量而与之。
张祜慷慨解囊,满足了神秘人物的要求,并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满足。
客曰:‘快哉,无所恨也!’
神秘人物对张祜的慷慨解囊表示感谢,并表示自己已经无憾。
乃留囊首而去,期以却回。
神秘人物留下首级,约定在约定的时间回来。
及期不至,五鼓绝声,东曦既驾,沓无踪迹。
神秘人物没有按时回来,张祜感到十分担忧。
张虑以囊首彰露,且非己为,客既不来,计将安出?
张祜担心自己的慷慨解囊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而神秘人物又未如约归来,陷入了两难。
遣家人将欲埋之,开囊出之,乃豕首遍也。
张祜的家人在埋葬首级时,发现首级已经腐烂,变成了豕首。
因方悟之而叹曰:‘虚其名,无其实,而见欺之若是,可不戒欤!’
张祜在意识到自己被欺骗后,感叹自己名不副实,并告诫自己要警惕。
豪侠之气自此而丧矣。
此句总结了张祜的经历,表明他的豪侠之气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