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峡口道士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峡口道士-原文

开元中,峡口多虎。

往来舟船,皆被伤害。

自后但是有船将下峡之时,即顶一人充饲虎,方举船无患。

不然,则船中被害者众矣。

自此成例,船留一人上岸饲虎。

经数日,其后有一船,内皆豪强,数内有一人单穷,被众推出,令上岸饲虎。

其人自度力不能拒,乃为出船,而谓诸人曰:

“某贫穷,合为诸公代死,然人各有分定,苟不便为其所害,某别有恳诚,诸公能允许否?”

众人闻其语言甚切,为之怆然而问曰:

“尔有何事?”

其人曰:

“某今便上岸,寻其虎踪,当自别有计较。但恳为某留船滩下,至日午时若不来,即任船去也。”

众人曰:

“我等如今便泊船滩下,不止住今日午时,兼为尔留宿,俟明日若不来,船即去也。”

言讫,船乃下滩。

其人乃执一长柯斧,便上岸,入山寻虎,并不见有人踪,但见虎迹而已,林木深邃。

其人乃见一路虎踪甚稠,乃更寻之。

至一山隘;泥极甚,虎踪转多。

更行半里,即见一大石室,又有一石床,见一道士在石床上而熟寐,架上有一张虎皮。

其人意是变虎之所,乃蹑足,于架上取皮,执斧衣皮而立。

道士忽惊觉,已失架上虎皮,乃曰:

“吾合食妆,汝何窃吾皮?”

其人曰:

“我合食尔,尔何反有是言?”

二人争竟,移时不已。

道士词屈,乃曰:

“君有罪于上帝,被谪在此为虎,令食一千人。吾今已食九百九十九人,唯欠汝一人,其数当足。吾今不幸,为汝窃皮,若不归,吾必须别更为虎,又食一千人矣。今有一计,吾与汝俱获两全,可乎?”

其人曰:

“可也。

道士曰:

“汝今但执皮还船中,剪发及须鬓少许,剪指爪甲,兼头面脚手,及身上各沥少血二三升,以故衣三两事裹之。待吾到岸上,汝可抛皮与吾,吾取披已,化为虎,即将此物抛与吾取而食之,即与汝无异也。”

其人遂披皮执斧而归。

船中诸人惊讶,而备述其由。

遂于船中,依虎所教待之。

迟明,道士已在岸上,遂抛皮与之。

道士取皮衣振迅,俄变成虎,哮吼跳踯,又抛衣与虎,乃啮食而去。

自后便不闻有虎伤人。

众言食人数足,自当归天去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峡口道士-译文

开元年间,峡口地区有很多老虎。过往的船只都会受到伤害。从那以后,每当有船要下峡时,就会有人被选出来作为老虎的食物,这样船只才能平安行驶。如果不这样做,船上的人就会有很多被伤害的。

从那时起,就成了惯例,留一个人上岸去喂老虎。经过几天,后来有一艘船,船上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其中有一个很贫穷的人,被其他人推出来,让他上岸去喂老虎。这个人觉得自己无力反抗,就上了船,对大家说:“我贫穷,应该替大家去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不被老虎伤害,我有一个请求,大家能答应吗?”

大家听他说话很诚恳,都感到很悲伤,问他:“你有什么事情?”

这个人说:“我现在就上岸,去寻找老虎的踪迹,我会想出别的办法。但是,我请求你们留船在滩下,如果到中午我还没回来,就让船走。”

大家说:“我们现在就停船在滩下,不只是等到中午,还会为你留宿,如果明天你还没回来,船就走了。”

说完,船就停在了滩下。这个人拿着一把长柄斧头,上了岸,进了山去寻找老虎,但是没有看到人,只看到了老虎的踪迹。树林很深,这个人看到一路老虎的踪迹很多,就继续追寻。

走到一个山口,泥泞非常严重,老虎的踪迹也越来越多。再走半里路,就看到一个很大的石室,里面有一张石床,上面躺着一个道士正在熟睡,架子上有一张虎皮。这个人认为这是老虎变成的地方,就轻手轻脚地走上前,从架子上拿下了虎皮,拿着斧头穿上虎皮站立。

道士突然惊醒,发现架上的虎皮不见了,就说:“我应该吃的东西,你为什么偷我的皮?”

这个人说:“我应该吃你,你为什么反而这样说?”

两个人争论不休,过了一会儿。道士词穷,就说:“你有罪于天帝,被贬到这里变成老虎,要吃一千人。现在我已吃了九百九十九人,只差你一个,数目应该够了。我现在不幸,被你偷了皮,如果不归还,我必须再变成老虎,再吃一千人。现在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都得到保全,可以吗?”

这个人说:“可以。”

道士说:“你现在只管拿着皮回到船上,剪掉一些头发和胡须,剪掉指甲,还有头面手脚,以及身上各滴上二三升血,用三件旧衣服包起来。等我到岸上,你可以把皮扔给我,我穿上皮,变成老虎,你把这件东西扔给我,我吃了它,就跟你没有区别了。”

这个人就拿着虎皮和斧头回来了。船上的其他人都很惊讶,就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他们,于是就在船上按照老虎的指示等待。

第二天一早,道士已经在岸上了,就把皮扔给了他。道士接过皮穿上,立刻变成了老虎,咆哮着跳跃着,然后把衣服扔给了老虎,老虎就吃了衣服离开了。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有老虎伤害人的事情了。大家说,老虎吃的人数够了,应该会回到天上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峡口道士-注解

开元中: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中指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大约是公元713年至741年之间。

峡口:峡口指的是峡谷的出口,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峡谷。

舟船:舟船指的是古代的船只,这里指的是用来渡河或航行的船。

饲虎:饲虎指的是喂养老虎,这里可能是指用人来喂养老虎。

豪强:豪强指的是有钱有势的人,这里指的是船上的富有乘客。

单穷:单穷指的是贫穷的人,这里指的是船上的一个贫穷乘客。

顶一人充饲虎:顶一人充饲虎指的是让一个人作为喂养老虎的牺牲品。

船滩下:船滩下指的是船停靠的河滩附近。

长柯斧:长柯斧指的是一种长柄的斧头。

山隘:山隘指的是山中的狭窄通道。

石室:石室指的是用石头建造的房间。

石床:石床指的是用石头制成的床。

道士:道士指的是修炼道教的人。

上帝:上帝在道教中指的是至高无上的神。

谪:谪指的是被贬谪,这里指的是被贬到人间。

计策:计策指的是策略或计划。

披皮:披皮指的是穿上虎皮。

啮食:啮食指的是咬着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峡口道士-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位贫穷者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如何机智应对,最终化险为夷的情节,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命运的探究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故事开篇,‘开元中,峡口多虎’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峡口多虎,往来舟船皆被伤害,这是自然力量对人类的威胁,也是故事展开的契机。

‘自后但是有船将下峡之时,即顶一人充饲虎,方举船无患’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虎患时的无奈和恐惧,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其人单穷,被众推出,令上岸饲虎’这一段,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和人性中的自私。贫穷者在生死关头,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坚守,这是值得赞扬的。

‘某贫穷,合为诸公代死,然人各有分定,苟不便为其所害,某别有恳诚,诸公能允许否?’这段话,展现了主人公的智慧和对生命的尊重,他不愿意成为牺牲品,而是寻求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某今便上岸,寻其虎踪,当自别有计较’这句话,体现了主人公的勇敢和决心,他愿意冒险去寻找解决虎患的方法。

‘其人意是变虎之所,乃蹑足,于架上取皮,执斧衣皮而立’这一段,描绘了主人公的机智和果敢,他利用虎皮伪装自己,成功避开了虎患。

‘吾合食妆,汝何窃吾皮?’这句话,反映了道士对虎皮的所有权观念,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吾今已食九百九十九人,唯欠汝一人,其数当足’这句话,揭示了道士作为虎的化身,对人类生命的漠视,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探讨。

‘今有一计,吾与汝俱获两全,可乎?’这句话,是道士对主人公的妥协,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

‘汝今但执皮还船中,剪发及须鬓少许,剪指爪甲,兼头面脚手,及身上各沥少血二三升,以故衣三两事裹之’这一段,是道士提出的解决方案,既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也解决了虎患,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和谐共处的追求。

‘自后便不闻有虎伤人’这句话,揭示了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气,他成功解决了虎患,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整个故事通过讲述一位贫穷者在生死关头,如何机智应对,最终化险为夷的情节,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命运的探究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峡口道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5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