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尼妙寂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尼妙寂-原文

尼妙寂,姓叶氏,江州浔阳人也。

初嫁任华,浔阳之贾也。

父升,与华往复长沙、广陵间。

贞元十一年春,之潭州,不复。

过期数月,妙寂忽梦父被发裸形,流血满身,泣曰:“吾与汝夫湖中遇盗,皆已死矣。以汝心似有志者,天许复仇,但幽冥之意,不欲显言,故吾隐语报汝,诚能思而复之,吾亦何恨。”

妙寂曰:“隐语云何?”

升曰:“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

俄而见其夫形状若父,泣曰:“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妙寂抚膺而哭,遂为女弟所呼觉,泣告其母,阖门大骇。

念其隐语,奋不可知。

访于邻叟及乡阎之有知者,皆不能解。

秋,诣上元县,舟揖之所交处,四方士大夫多往憩焉。

而又邑有瓦棺寺,寺上有阁,倚山瞰江。

万里在目,亦江湖之极境。

游人弭棹,莫不登眺。

妙寂曰:“吾将缁服其间,伺可同者,必有醒吾惑者。”

于是褐衣上元,舍身瓦棺寺。

日持箕帚,洒扫阁下,闲则徙倚栏槛,以伺识者。

见高冠博带,吟啸而来者,必拜而问。

居数年,无能辨者。

十七年,岁在辛已,有李公佐者,罢岭南从事而来。

揽衣登阁,神采隽逸,颇异常伦。

妙寂前拜位,且以前事问之。

公佐曰:“吾平生好为人解疑,况子之冤恳,而神告如此,当为子思之。”

默行数步,喜招妙寂曰:“吾得之矣!杀汝父者申兰,杀汝夫者申春耳。”

妙寂悲喜呜咽,拜问其说。

公佐曰:“夫猴,申生也。车去两头而言猴,故申字耳。草而门,门而东,非兰字耶?禾中走者,穿田过也,此亦申字也。一日又加夫,盖春字耳。鬼神欲惑人,故交错其言。”

妙寂悲喜,若不自胜,久而掩涕拜谢曰:“贼名既彰,雪冤有路,苟或释惑,誓报深恩。妇人无他,唯洁诚奉佛,祈增福海。”

乃再拜而去。

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音必由之。

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音如市焉。

公佐自楚之秦,维舟而往观之。

有一尼,眉目朗秀,若旧识者,每过必凝视公佐,若有意而未言者。

久之,公佐将去,其尼遽呼曰:“侍御贞元中不为南海从事乎?”

公佐曰:“然。”

“然则记小师乎?”

公佐曰:“不记也。”

妙寂曰:“昔瓦棺寺阁求解车中猴者也。”

公佐悟曰:“竟获贼否?”

对曰:“自悟梦言,乃男服,易名士寂,泛佣于江湖之间。

数年,闻蕲、黄之间有申村,因往焉。

流转周星,乃闻其村西北隅有名兰者,默往求佣,辄贱其价。

兰喜召之。

俄又闻其从父弟有名春者。

于是勤恭执事,昼夜不离,见其可为者,不顾轻重而为之,未尝待命。

兰家器之。

昼与群佣苦作,夜寝他席,无知其作丈夫者。

逾年,益自勤于,兰逾敬念,视士寂,即自视其子不若也。

兰或农或商,或畜货于武昌,关启闭,悉委焉。

因验其柜中,半是己物,亦见其父及夫常所服者,垂涕而记之。

而兰、春,叔出季处,未尝偕出,虑其擒一而惊逸其一也。

衔之数年。

永贞年重阳,二盗饮既醉,士寂奔告于州,乘醉而获。

一问而辞伏,就法。

得其所丧以归,尽奉母,而请从释教。

师洪州天宫寺尼洞微,即昔时受教者也。

妙寂,一女子也,血诚复仇,夭亦不夺,遂以梦寐之言,获悟于君子,与其获者,得不同天,碎此微躯,岂酬明哲。

梵宇无他,唯虔诚法象以报效耳。

公佐大异之,遂为作传。

太和庚戌岁,陇西李复言游巴南,与进士沈田会于蓬州。

田因话奇事,持以相示,一览而复之。

录怪之日,遂纂于此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尼妙寂-译文

尼妙寂,姓叶,是江州浔阳人。她最初嫁给了任华,任华是浔阳的一个商人。她的父亲叶升,与任华在长沙、广陵之间来回往返。贞元十一年春天,他们去了潭州,但没有回来。过了几个月,妙寂忽然梦见她的父亲头发散乱,全身赤裸,满是鲜血,哭着说:‘我和你的丈夫在湖中遇到强盗,我们都已经死了。因为你心里有报仇的决心,上天允许你报仇,但阴间的意思不希望直接说,所以我用隐语告诉你,如果你能思考并报仇,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妙寂问:‘隐语是什么?’

叶升说:‘杀我的是车中的猴,门东的草。’

不久,她看到她丈夫的形状像她的父亲,哭着说:‘杀我的是禾中的走,一日夫。’

妙寂抚摸着胸口哭泣,随后被她的妹妹叫醒,哭着告诉她的母亲,全家人都非常惊恐。她思考着这些隐语,非常激动。她去询问邻居的老者以及乡里的长者,都没有人能解释。秋天,她去了上元县,那里是船只交汇的地方,四方的大夫和士人很多都去那里休息。那个县里还有一个瓦棺寺,寺上有一个阁楼,靠山面江。从这里可以望见万里江山,也是江湖的极致之地。游客们划船而来,没有人不上去观赏。妙寂说:‘我打算穿上僧袍,住在那里,等待能理解我的人,他们一定能解开我的疑惑。’

于是她穿上粗布衣服,住进了瓦棺寺。每天拿着扫帚,打扫阁楼下面,空闲时就在栏杆边休息,等待有识之士。她看到戴高帽、宽衣带、吟唱而来的人,就跪拜并询问。住了几年,没有人能解释这些隐语。

十七年,这一年是辛已年,有一个叫李公佐的人,从岭南的职务上离职回来。他拿起衣服登上阁楼,神采飞扬,与众不同。妙寂上前跪拜,并询问以前的事情。公佐说:‘我平时喜欢帮人解决疑惑,何况你的冤屈如此恳切,神灵又这样指示,我应该帮你思考。’

他默默走了几步,高兴地叫妙寂说:‘我明白了!杀你父亲的是申兰,杀你丈夫的是申春。’

妙寂又悲又喜,哭泣着询问他的解释。公佐说:‘猴,指的是申生。车去掉两头说猴,所以是申字。草加上门,门加上东,不是兰字吗?禾中走,指的是穿田而过,这也是申字。一日加上夫,是春字。鬼神想要迷惑人,所以交错地说,’

妙寂悲喜交加,几乎不能自持,过了很久才擦干眼泪跪拜感谢说:‘贼人的名字已经揭露,报仇有路,如果解开了疑惑,我发誓要报答深厚的恩情。作为一个女子,我没有别的,只有纯洁真诚地信奉佛教,祈求增加福报。’

她再次跪拜后离开。元和初年,在泗州普光王寺,有一个梵氏戒坛,人们成为僧侣的音必须经过那里。四方的人汇聚于此,僧尼众多,观音菩萨像市场一样热闹。公佐从楚地到秦地,停船前往观看。有一个尼姑,眉目清秀,好像认识他,每次经过都会凝视他,好像有话要说但又没说。过了很久,公佐准备离开,那个尼姑突然喊道:‘侍御在贞元年间不是南海的从事吗?’

公佐说:‘是的。’

‘那么,你还记得小师吗?’

公佐说:‘不记得了。’

妙寂说:‘以前我在瓦棺寺阁楼求解车中猴的谜语。’

公佐恍然大悟说:‘最终找到凶手了吗?’

她回答说:‘自从我明白了梦中的话,我就穿上了男装,改名为士寂,在江湖中做雇工。几年后,听说蕲、黄之间有一个申村,于是我去那里。四处奔波,后来听说村西北角有一个叫名兰的人,我默默地去找他打工,他总是压低我的工钱。兰很高兴地雇佣了我。不久我又听说他的堂弟叫名春。于是我勤快地做事,白天和一群雇工一起辛勤工作,晚上在其他地方睡觉,没有人知道我是男人。过了一年,我更加努力工作,兰也更加敬重我,对待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兰或种地或经商,或把货物存放在武昌,开关仓库,都交给我处理。我检查他的柜子,发现里面有一半是我的东西,也看到了他父亲和丈夫常穿的衣服,我流泪记下了这些。兰和春,叔叔和弟弟,从不出门一起,我担心抓到一个会吓跑另一个。我忍受了几年。永贞年重阳节,两个盗贼喝醉了,我跑到州里报告,趁着他们醉酒抓到了他们。一问就招供了,被依法惩处。我得到了他们丢失的东西,带回家,全部供奉给了母亲,并请求出家为僧。

我的师傅是洪州天宫寺的尼姑洞微,就是以前教导我的人。妙寂,一个女子,为了报仇,即使天命不保,也坚持了下来,最终通过梦中的话,在君子那里得到了启示,与凶手不同,即使身体破碎,也无法报答聪明智慧的人。佛教没有别的,只有虔诚地敬奉佛像,以此来报答。”

公佐对此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为他写了传记。太和庚戌年,陇西的李复言游历巴南,与进士沈田在蓬州相遇。

田因此提起了一些奇事,拿给他看,他一看就明白了。在记录怪异事情的时候,就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尼妙寂-注解

尼妙寂:尼,指佛教中的女性出家僧侣。妙寂,是她的法号,意味着美妙寂静。

叶氏:叶,是一个姓氏。

江州浔阳:江州,古地名,今属江西省;浔阳,古地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

任华:任华,人名。

贾:商人。

父升:妙寂的父亲。

长沙:古地名,今属湖南省。

广陵:古地名,今属江苏省扬州市。

贞元十一年:贞元是唐朝皇帝唐德宗的年号,贞元十一年即公元795年。

潭州:古地名,今属湖南省长沙市。

隐语:隐晦的言语,这里指谜语。

车中猴,门东草:这是一句谜语,猴字去掉中间的“大”字,就变成了“申”字,草字去掉上面的“艹”字,就变成了“兰”字,所以谜底是“申兰”,即申兰杀了妙寂的父亲。

禾中走,一日夫:禾中走指的是田里跑动,一日夫即春字,所以谜底是“申春”,即申春杀了妙寂的丈夫。

缁服:黑色的僧袍,指出家为僧。

瓦棺寺:古寺庙名。

阁:楼阁。

上元县:古地名,今属江苏省南京市。

士寂:妙寂的男装名字。

申兰:人名,是杀害妙寂父亲的人。

申春:人名,是杀害妙寂丈夫的人。

梵氏戒坛:梵氏,指佛教;戒坛,是举行受戒仪式的地方。

观音:佛教中的菩萨,代表慈悲和智慧。

蓬州:古地名,今属四川省。

沈田:人名,进士,即科举考试及第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尼妙寂-评注

尼妙寂,姓叶氏,江州浔阳人也。初嫁任华,浔阳之贾也。父升,与华往复长沙、广陵间。

此段开篇点明了尼妙寂的出身和婚姻状况,为后续的复仇故事奠定了背景。‘江州浔阳’暗示了地理环境,‘贾’字则透露了任华的职业,为人物塑造提供了生活基础。

贞元十一年春,之潭州,不复。过期数月,妙寂忽梦父被发裸形,流血满身,泣曰:‘吾与汝夫湖中遇盗,皆已死矣。以汝心似有志者,天许复仇,但幽冥之意,不欲显言,故吾隐语报汝,诚能思而复之,吾亦何恨。’

此段描绘了妙寂梦中父亲的形象和预言,‘忽梦’、‘被发裸形’、‘流血满身’等细节渲染了梦境的恐怖氛围,‘隐语’则预示了复仇的曲折过程,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妙寂曰:‘隐语云何?’升曰:‘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俄而见其夫形状若父,泣曰:‘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此段通过妙寂与父亲的对话,揭示了复仇的线索。‘车中猴’、‘门东草’、‘禾中走’、‘一日夫’等隐语,巧妙地使用了汉字的结构和意义,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妙寂抚膺而哭,遂为女弟所呼觉,泣告其母,阖门大骇。念其隐语,奋不可知。

此段描写了妙寂从梦中醒来后的反应,‘抚膺而哭’、‘阖门大骇’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悲痛和家人的震惊,为后续的复仇行动埋下了伏笔。

访于邻叟及乡阎之有知者,皆不能解。

此段说明了妙寂寻求解答的过程,‘邻叟’、‘乡阎’等人物的出现,丰富了故事背景,同时也体现了妙寂在复仇道路上的孤独和无奈。

秋,诣上元县,舟揖之所交处,四方士大夫多往憩焉。而又邑有瓦棺寺,寺上有阁,倚山瞰江。万里在目,亦江湖之极境。

此段描绘了妙寂的旅行经历,‘上元县’、‘瓦棺寺’等地点的描绘,为故事增添了地域特色,同时也展现了妙寂在寻求解答过程中的坚定和执着。

公佐曰:‘吾平生好为人解疑,况子之冤恳,而神告如此,当为子思之。’

此段表现了李公佐的善良和智慧,他愿意帮助妙寂解开谜团,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线索。

妙寂悲喜呜咽,拜问其说。

此段描写了妙寂在得知真相后的复杂情感,‘悲喜呜咽’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公佐大异之,遂为作传。

此段说明了李公佐对妙寂故事的重视,他将其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太和庚戌岁,陇西李复言游巴南,与进士沈田会于蓬州。

此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太和庚戌岁’、‘陇西’、‘巴南’等词语,为故事增添了历史感。

田因话奇事,持以相示,一览而复之。

此段说明了沈田对故事的兴趣,他愿意将其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了解这段传奇。

录怪之日,遂纂于此焉。

此段总结了故事的主题,‘录怪’、‘纂’等词语,表明了故事的特殊性和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尼妙寂》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5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