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封陟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封陟-原文

宝历中,有封陟孝廉者,居于少室。

貌态洁朗,性颇贞端。

志在典坟,僻于林蔽。

探义而星归腐草,阅经而月坠幽窗。

兀兀孜孜,俾夜作昼,无非搜索隐奥,未尝暂纵揭时日也。

书堂之畔,景象可窥,泉石清寒,桂兰雅淡;

戏猱每窃其庭果,唳鹤频栖于涧松。

虚籁时吟,纤埃昼阒。

烟锁筜篁之翠节;露滋踯躅之红葩。

薛蔓衣垣,苔茸毯砌。

时夜将午,忽飘异香酷烈,渐布于庭际。

俄有辎軿自空而降,画轮轧轧,直凑檐楹。

见一仙姝,侍从华丽,玉佩敲磬,罗裙曳云,

体欺皓雪之容光,脸夺芙蕖之艳冶,

正容敛衽而揖陟曰:

某籍本上仙,滴居下界,

或游人间五岳,或止海面三峰。

月到瑶阶,愁莫听其风管;

虫吟粉壁,恨不寐于鸳多。

燕浪语而徘徊,鸾虚歌而缥缈。

宝瑟休泛,虬觥懒斟。

红杏艳枝,激含于绮殿;

碧桃芳萼,引凝睇于琼楼。

既厌晓妆,渐融春思。

伏见郎君坤仪浚洁,襟量端明,

学聚流萤,文含隐豹。

所以慕其真朴,爱以孤标,

特谒光容,愿持箕帚,

又不知郎君雅旨如何?

陟摄衣朗烛,正色而坐,言曰:

某家本贞廉,性惟孤介,

贪古人之糟粕,究前圣之指归;

编柳音辛,燃粕幽暗;

布被粝食,烧蒿茹黎,

但自固穷,终不斯滥,

必不敢当神仙降顾。

断意如此,幸早回车。

妹曰:

某乍造门墙,未申恳迫,

辄有诗一章奉留,

后七日更来。

诗曰:

谪居蓬岛别瑶池,

春媚烟花有所思,

为爱君心能洁白,

愿操箕帚奉屏帏。

陟览之,若不闻,

云軿既去,窗户遗芳,

然陟心中不可转也。

后七日夜,姝又至,

骑从如前时。

丽容洁服,艳媚巧言,

入白陟曰:

某以业缘遽萦,

魔障欻起,

蓬山瀛岛,

绣帐锦宫,

恨起红茵,

愁生翠被。

难窥舞蝶于芳草,

每妒流莺于绮丛,

靡不双飞,

俱能对跱自矜孤寝,

转懵空闺。

秋却银红,

但凝眸于片月;

春寻琼圃,

空抒思于残花。

所以激切前时,

布露丹恳,

幸垂采纳,

无阻精诚。

又不知郎君意竟如何?

陟又正色而言曰:

某身居山薮,

志已颛蒙,

不识铅华,

岂知女色,

幸垂速去,

无相见尤。

姝曰:

愿不贮其深疑,

幸望容其陋质,

辄更有诗一章,

后七日复来。

诗曰:

弄玉有夫皆得道,

刘纲兼室尽登仙。

君能仔细窥朝露,

须逐云车拜洞天。

陟览,又不回意。

后七日夜,姝又至,

态柔容冶,

靓衣明眸,

又言曰:

逝波难驻,

西日易颓,

花木不停,

薤露非久。

轻沤泛水,

只得逡巡;

微竹当风,

莫过瞬息。

虚争意气,

能得几时?

恃顽韶颜,

须臾槁木。

所以君夸容鬓,

尚未凋零,

固止绮罗,

贪穷典籍,

及其衰老,

何以任持?

我有还丹,

颇能驻命,

许其依托,

必写襟怀,

能遣君寿例三松,

瞳方两目,

仙山灵府,

任意追游。

莫种槿花,

使朝晨而骋艳;

休敲石火,

尚昏黑而流光。

陟乃怒目而言曰:

我居书斋,

不欺暗室,

下惠为证,

叔子是师。

是何妖精,

苦相凌逼?

心如铁石,

无更多言,

倘若迟回,

必当窘辱。

侍卫谏曰:

小娘子回车,

此木偶人,

不足与语,

况穷薄当为下鬼,

岂神仙配偶耶?

妹长吁曰:

我所以恳恳者,

为是青牛道士之苗裔。

况此时一失,

又须旷居六百年,

不是细事。

于戏!

此子大是忍人!

又留诗曰:

萧郎不顾凤楼人,

云涩回车泪脸新。

愁想蓬瀛归去路,

难窥旧苑碧桃春。

辎輧出户,

珠翠响空,

冷伶萧笙,

沓沓云露,

然陟意不移。

后三年,

涉染疾而终,

为太山所追,

束以大锁,

使者驱之,

欲至幽府。

忽遇神仙骑从,

清道甚严。

使者躬身于路左,

曰:

上元夫人游大山耳。

俄有仙骑,

召使者与囚俱来,

陟至彼,

仰窥,

乃昔日求偶仙姝也。

但左右弹指悲嗟。

仙姝遂索追状,

曰:

不能于此人无情。

遂索大笔判曰:

封陟性虽执迷,

操唯坚洁,

实由朴戆,

难责风情,

宜更延一纪。

左右令陟跪谢。

使者遂解去铁锁,

曰:

仙官已释,

则幽府无敢追摄。

使者却引归。

良久,

苏息。

后追悔昔日之事,

恸哭自咎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封陟-译文

在宝历年间,有一个名叫封陟的孝廉,他住在少室山。他外貌清秀,性格十分端正。他的志向在于研究古代经典,喜欢隐居在树林深处。他探求道义时,像是星星回归到腐烂的草中,阅读经典时,月亮似乎坠入幽暗的窗户。他勤奋不懈,夜以继日地工作,只是为了寻找深奥的知识,从未放松过对时光的追求。书堂旁边,景色宜人,泉水清澈,石头冷冽,桂花和兰花高雅淡雅;猴子常常偷他的庭院里的果实,鹤经常栖息在山谷中的松树上。空旷的山谷中时常有风吹过,细小的尘埃在白天也看不见。烟雾笼罩着绿色的竹子,露水滋润着红色的花朵。薛草爬满了墙,苔藓覆盖着石阶。到了中午时分,突然飘来一股强烈的香气,逐渐弥漫到庭院里。不久,一辆华丽的马车从空中降落,车轮滚动发出声响,直接来到屋檐下。一位仙女出现了,她的随从华丽,玉佩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罗裙随风飘动,她的身体比雪还要白,她的脸庞比荷花还要美丽,她正容敛衽,向封陟行礼说:“我本是天上的仙女,被贬下凡间,有时游历人间的五岳,有时停留在海上的三座山峰。月亮到了瑶台,愁绪无法听那风笛的声音;虫子在粉墙上吟唱,遗憾不能在鸳鸯的陪伴下入睡。燕子轻声细语,鹤在空中飞翔,歌声缥缈。我不愿再弹奏宝瑟,也不愿再倒酒。红杏在枝头绽放,吸引着绮丽的宫殿;碧桃的花蕾,吸引着琼楼中的目光。我已经厌倦了早妆,春天的思绪渐渐融化。我看到你的气质纯洁,胸怀端正,学问如同聚集的萤火虫,文采如同隐藏的豹子。因此,我羡慕你的纯朴,喜爱你的孤高,特地来拜访你,愿意做你的婢女,不知道你的心意如何?”

封陟整理了一下衣服,点上了蜡烛,严肃地坐着,说:“我家本就是清廉的,性格孤僻,只喜欢古代人的糟粕,追求前圣的旨意;编柳树的声音,燃烧枯草的暗淡;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只求自守贫穷,决不随波逐流,绝对不敢接受神仙的垂青。我断定如此,希望你能及早离开。”

仙女说:“我刚到你的门前,还没有向你表达我的恳求,就写了一首诗留给你,七天后再来。”

诗中说:“被贬居在蓬莱岛,远离瑶池,春天美丽的烟花让我有所思念,因为我爱你纯洁的心,愿意做你的婢女,侍奉在你的屏风后。”

封陟看了诗,仿佛没有听见一样,仙女的车子已经离开,窗户里留下香气,但封陟的心中无法改变。

七天后的夜晚,仙女又来了,随从和上次一样。她容貌美丽,衣着整洁,言辞巧妙,她对封陟说:“我因为业缘突然纠缠,魔障突然出现,蓬莱岛、瀛洲岛,绣帐锦宫,我恨那些红毯,愁那些翠被。难以在芳草中看到舞动的蝴蝶,常常嫉妒花丛中的流莺,它们总是成双成对,都能成双成对地自鸣得意,而我只能孤独地睡在空荡荡的闺房里。秋天虽然银红,但我只能凝视着孤月;春天寻找琼园,只能对着残花抒发思念。因此,我急切地表达了之前的情感,坦露了真诚的心意,希望你能接受,不要阻止我的真诚。又不知道你的心意究竟如何?”

封陟又严肃地说:“我住在山里,志向已经模糊,不识得铅华,怎么会知道女色,希望你赶快离开,不要让我见怪。”

仙女说:“希望你不要怀疑我,希望你能容忍我的粗陋,我还有一首诗,七天后再来。”

诗中说:“弄玉有夫都成仙,刘纲的妻子们都升仙。你能仔细观察朝露,就跟随云车拜见天宫。”

封陟看了诗,还是没有改变心意。

七天后的夜晚,仙女又来了,态度温柔,容貌美丽,衣着鲜艳,眼睛明亮,她又对封陟说:“时光流逝,太阳即将落山,花木不停生长,薤露不会久存。轻薄的泡沫在水中飘动,只能匆匆而过;微小的竹子在风中摇摆,也只是一瞬间。空谈意气,能持续多久?依靠着年轻的容颜,终究会变得枯槁。所以,你称赞我的容颜,还没有凋零,虽然我穿着华丽的衣服,但更喜欢典籍,等到我老去,将如何支撑?我有还丹,能延缓生命,如果你能依靠我,我一定会打开心扉,让你寿命如三松,视力如两目,在仙山灵府中任意游玩。不要种植槿花,让它清晨绽放;不要敲打石火,让它夜晚流光。”

封陟愤怒地看着她,说:“我住在书斋,不欺骗暗室,下惠是榜样,叔子是我的老师。这是什么妖精,如此逼迫我?我的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没有更多的话要说,如果你犹豫不决,我一定会让你难堪。”

侍卫劝说道:“小娘子,请回车吧,这个人是木偶一样,不值得与他交谈,何况你这么贫穷,应该去投胎,怎么可能是神仙的配偶呢?”

仙女长叹道:“我之所以如此恳切,是因为我是青牛道士的后代。何况此时一旦失去机会,又必须孤独地居住六百年,这不是小事。哎呀!这个人真是残忍的人!”

她又留下一首诗:“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车子出了门,珠翠的声音在空中回响,冷清的箫声,沓沓的云雾,但封陟的心意并没有改变。

三年后,他染上了疾病,最终去世,被泰山神追捕,用大锁锁住他,使者驱赶他,想要带他去幽冥世界。

突然遇到神仙和他的随从,道路两旁非常清静。使者向左边鞠躬,说:“上元夫人正在游历大山。”

不久,有仙骑召唤使者和他带来的囚犯一起过来,封陟到了那里,抬头看去,竟然是之前追求他的仙女。但她的左右都在悲叹。

仙女于是要查看追捕的文书,说:“不能对这个人的无情。”

她要了一支大笔,判决道:“封陟虽然固执,但他的操守纯洁,实在是由于他的纯朴,难以责备他的风情,应该再延长一纪。”

左右让封陟跪下感谢。使者于是解开了铁锁,说:“仙官已经释放,幽冥世界不敢再追捕。”

使者将他带回去。过了一会儿,封陟苏醒过来。后来他后悔过去的事情,只是痛哭自责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封陟-注解

宝历:指唐朝宪宗元和年间,宝历是元和年号的一个年份。

封陟孝廉:封陟是人的名字,孝廉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孝廉是指品德孝顺、廉洁的人。

少室:指少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嵩山的一部分,古代文人墨客常在此地游览。

典坟:指古代经典书籍,如《易经》、《诗经》等。

林蔽:指树林茂密,遮蔽了阳光。

星归腐草:比喻才华横溢却不得志,如同星星落入腐草中。

月坠幽窗:比喻时光流逝,如同月亮从窗户落下。

兀兀孜孜:形容勤奋不懈的样子。

隐奥:指深奥难懂的知识。

揭时日:指浪费时光。

泉石清寒:指泉水石头清冷,形容环境清幽。

桂兰雅淡:指桂树和兰花香气雅淡,形容环境高雅。

戏猱:指猴子,这里指猴子在庭院中玩耍。

唳鹤:指鹤鸣声,这里指鹤在涧边栖息。

虚籁:指空中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纤埃:指微小的尘埃,这里指空气中无尘埃。

烟锁筜篁之翠节:指烟雾笼罩着筜篁(一种竹子)的青色竹节。

露滋踯躅之红葩:指露水滋润着踯躅(一种花)的红花。

薛蔓衣垣:指薛草蔓延在墙壁上。

苔茸毯砌:指苔藓像地毯一样铺在石头上。

辎軿:指古代的一种车,这里指华丽的车辆。

画轮轧轧:形容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音。

檐楹:指房屋的屋檐和柱子。

仙姝:指仙女。

玉佩敲磬:指玉佩撞击磬(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

罗裙曳云:形容罗裙飘逸如云。

体欺皓雪之容光:形容仙女的皮肤白皙胜过雪。

脸夺芙蕖之艳冶:形容仙女的容颜艳丽如同荷花。

敛衽: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坤仪:指女性,这里指仙女。

襟量:指胸怀,气度。

流萤:指萤火虫,这里比喻学问丰富。

隐豹:指隐藏起来的豹子,这里比喻才华。

箕帚:指扫帚,这里比喻愿意做家务。

上元夫人:指上元夫人,道教中的神祇。

魔障:指障碍,这里指爱情的困扰。

蓬山瀛岛:指传说中的仙境。

绣帐锦宫:指华丽的帐子和宫殿,这里指仙境。

红茵:指红色的垫子,这里指华丽的床榻。

翠被:指绿色的被子,这里指华丽的床榻。

对跱:相对站立,这里指成双成对。

空闺:指空荡的闺房,这里指单身女子。

银红:指秋天的颜色,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片月:指月亮,这里指夜晚。

琼圃:指仙境中的花园。

残花:指凋谢的花朵,这里指逝去的时光。

还丹:指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驻命:指延缓生命。

襟怀:指胸怀,这里指内心的想法。

寿例三松:指寿命如同三棵松树一样长。

瞳方两目:指眼睛明亮有神。

仙山灵府:指仙境。

槿花:指槿树花,这里指短暂的美丽。

石火:指火石,这里指短暂的光辉。

下惠:指古代的贤人,这里指榜样。

叔子:指古代的贤人,这里指榜样。

青牛道士:指传说中的青牛道士,这里指仙道。

蓬瀛:指仙境。

旧苑碧桃春:指过去花园中桃花盛开的春天。

辎輧:指古代的一种车。

珠翠:指珠宝和翠玉,这里指华丽的装饰。

冷伶萧笙:指清冷的声音,如萧、笙等乐器。

沓沓云露:形容云雾和露水纷纷扬扬。

大锁:指沉重的锁,这里指束缚。

幽府:指阴间,这里指地狱。

大笔判:指用大笔判定的意思,这里指决定。

朴戆:指质朴而愚笨。

风情:指风度情操。

延一纪:延长一纪,纪是古代的时间单位,约等于二十五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封陟-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位封陟孝廉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与一位仙女之间的爱情纠葛。文章开篇即通过封陟的居所和外在形象,展现了他洁朗、贞端、志向高远的个性。‘封陟孝廉者,居于少室’中的‘少室’指少室山,这里借指封陟的隐居之地,与‘志在典坟,僻于林蔽’相呼应,强调其志趣高雅,远离尘嚣。

‘探义而星归腐草,阅经而月坠幽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封陟的读书生涯比作‘星归腐草’和‘月坠幽窗’,形象地描绘了他夜以继日地研究经典,追求学问的执着。‘兀兀孜孜,俾夜作昼’则进一步强调了封陟勤奋好学的精神。

‘泉石清寒,桂兰雅淡’通过描写书堂周围的景色,烘托出封陟清高、孤寂的生活环境。‘戏猱每窃其庭果,唳鹤频栖于涧松’中的‘戏猱’和‘唳鹤’分别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高洁的品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虚籁时吟,纤埃昼阒’描绘了书堂的宁静,‘烟锁筜篁之翠节;露滋踯躅之红葩’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薛蔓衣垣,苔茸毯砌’进一步渲染了书堂的清幽。

‘忽飘异香酷烈,渐布于庭际’中的‘异香’象征着仙女的到来,为接下来的情节埋下伏笔。‘俄有辎軿自空而降,画轮轧轧,直凑檐楹’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仙女的神秘和尊贵。

仙女与封陟的对话部分,展现了两人性格的鲜明对比。仙女追求荣华富贵,而封陟则坚守清贫和学问。‘伏见郎君坤仪浚洁,襟量端明,学聚流萤,文含隐豹’中的‘坤仪浚洁’和‘襟量端明’赞扬了封陟的品德和才华。

封陟的回答‘某家本贞廉,性惟孤介,贪古人之糟粕,究前圣之指归’表明了他对清贫和学问的执着。仙女的两首诗,则分别表达了她对封陟的倾慕和哀求,但封陟始终不为所动。

‘逝波难驻,西日易颓,花木不停,薤露非久’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仙女最后的诗,则表达了她对封陟的绝望和哀怨。

封陟的死亡,以及与仙女的相遇,反映了作者对忠贞不渝、坚守信念的赞美。‘封陟性虽执迷,操唯坚洁,实由朴戆,难责风情,宜更延一纪’中的‘宜更延一纪’表明了神仙对封陟的宽容和赞赏。

整个故事通过封陟与仙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作者对世俗诱惑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封陟》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5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