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宣慈寺门子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宣慈寺门子-原文

宣慈寺门子,不记姓氏,酌其人,义侠之徒也。

唐乾符二年,韦昭范登宏词科,昭范乃度支使杨严懿亲。

及宴席,帟幕器皿之类,假于计司,严复遣以使库供借。

其年三月,宴于曲江亭子,供帐之盛,罕有伦拟。

时进士同日有宴,都人观者甚众。

饮兴方酣,俄睹一少年,跨驴而至,骄悖之状,傍若无人。

于是俯逼筵席,张目引颈及肩,复以巨塞振筑佐酒,谑浪之词,所不能听。

诸君子骇愕之际,忽有于众中批其颊者,随手而堕。

于是连加殴击,又夺所执塞箠之百余。

众皆致怒,瓦砾乱下,殆将毙矣。

当此之际,紫云楼门,轧然而开,有紫衣从人数辈驰告曰:‘莫打,莫打!’

传呼之声相续。

又一中贵,驱殿甚盛,驰马来救。

门子复操箠迎击,中者无下面仆于地,敕使亦为所菱。

既而奔马而反,左右从而俱入门,门亦随闭而已。

坐内甚忻愧,然不恻其来,又虑事连宫禁,祸不旋踵,乃以缗钱束素,召行殴者讯之曰:‘尔何人?与诸郎君阿谁有素,而能相为如此?’

对曰:‘某是宣慈寺门子,亦与诸郎君无素,第不平其下人无礼耳。’

众皆嘉叹,悉以钱帛遗之。

复相谓曰:‘此人必须亡去,不然当为擒矣。’

后旬朔,座中宾客多有假途宣慈寺门者,门子皆能识之,靡不加敬,竟不闻有追问之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宣慈寺门子-译文

宣慈寺的门卫,不知道他的姓氏,但是根据他的为人,可以看出他是个仗义助人的侠客。在唐乾符二年,韦昭范考中了宏词科,韦昭范是度支使杨严懿的亲戚。在宴席上,用的帏幕、器皿等东西都是从计司借来的,杨严懿派人去仓库借取。

那一年三月,在曲江亭子举办了宴会,场面非常豪华,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当时同一天还有进士的宴会,观看的人很多。酒兴正浓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年轻人骑驴而来,态度傲慢,好像身边没有人一样。

于是他低头靠近酒席,睁大眼睛,伸长脖子到肩膀的高度,还用大塞子敲打酒杯助兴,说的笑话太过分,让人无法忍受。在场的各位都感到惊讶和愤怒,突然有一个人在人群中打了他一巴掌,他立刻跌倒。

于是大家纷纷上前殴打他,还夺走了他手中的塞子。大家都很愤怒,纷纷扔下瓦砾,几乎要打死他。就在这个时候,紫云楼的大门突然打开,有几个穿紫衣的随从飞奔而来,大声喊道:‘不要打,不要打!’

呼喊声此起彼伏。又有一个地位显赫的中贵之人,带着很多随从,骑马赶来救援。门卫再次拿起竹棍迎击,被打中的随从摔倒在地,使者也被打伤了。随后他骑马回来,左右随从跟着他一起进门,门也随即关闭。

在场的宾客都感到欣慰和惭愧,但又不忍心他受到伤害,又担心事情会牵连到皇宫,灾祸会接踵而至,于是用绳子绑着白布,召集打人的行凶者询问:‘你是谁?和这些公子们有什么关系,竟然能这样做?’

行凶者回答说:‘我是宣慈寺的门卫,和这些公子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看不惯他手下人的无礼行为。’

大家都很赞赏他,纷纷给他钱和布。又说:‘这个人必须离开这里,不然我们会被抓的。’

后来一个月的初旬,有很多宾客通过宣慈寺的门卫来拜访,门卫都能认出他们,对他们都很尊敬,竟然没有人再追问这件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宣慈寺门子-注解

宣慈寺:宣慈寺是指位于中国古代的一座寺庙,寺庙在佛教文化中是修行和供奉佛祖的地方,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

门子:门子指的是古代守门人的意思,这里指宣慈寺的守门人。

姓氏:姓氏是指家族的名称,古代中国重视家族和姓氏,认为姓氏是家族的象征。

义侠之徒:义侠之徒指的是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的人,他们通常乐于助人,见义勇为。

唐乾符二年:唐乾符二年是指唐朝的一个年份,具体为公元875年。

宏词科:宏词科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

度支使:度支使是唐代官职,负责财政收支和物资调配。

帟幕:帟幕是指古代宴席中用来遮蔽的帷幕,用于装饰和分隔空间。

计司:计司是指负责计算和记录的官署。

库供借:库供借指的是从官府仓库中借用物品。

曲江亭子:曲江亭子是指位于曲江的一座亭子,曲江是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处名胜。

供帐:供帐是指为宴会准备的用品和设施。

进士:进士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及格者,是当时社会的精英。

骄悖:骄悖是指傲慢无礼的态度。

批其颊:批其颊是指用手掌打人脸颊。

塞箠:塞箠是指用竹制的鞭子。

紫衣从人:紫衣从人是指穿着紫色衣服的随从人员,紫色在古代中国是尊贵的颜色,通常与高官显贵相关。

敕使:敕使是指皇帝派遣的使者,代表皇帝执行命令。

菱:菱在这里是指被打倒的意思。

缗钱:缗钱是指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一缗等于一千文。

素:素在这里是指白色的布料,用来包裹或包裹礼物。

旬朔:旬朔是指一个月的时间,古代以月亮的盈亏来计算时间。

假途:假途是指借道或利用某种途径。

靡不加敬:靡不加敬是指没有不表示尊敬的,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极端尊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宣慈寺门子-评注

宣慈寺门子,不记姓氏,酌其人,义侠之徒也。

此句开篇点明宣慈寺门子的身份,虽无名姓,但其人品德高尚,具有侠义精神。‘酌’字用得巧妙,不仅指评价,还含有观察、品评之意,突显门子的形象。

唐乾符二年,韦昭范登宏词科,昭范乃度支使杨严懿亲。

此句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唐乾符二年,韦昭范考取宏词科,与度支使杨严懿有亲。‘乃’字用得恰到好处,表明韦昭范与杨严懿的关系紧密。

及宴席,帟幕器皿之类,假于计司,严复遣以使库供借。

此句描述了宴席的准备工作,帟幕器皿等物品由计司借用,杨严懿派人去库中取借。‘使’字用得巧妙,既表示派遣,又含有使唤之意,突显了杨严懿的权势。

其年三月,宴于曲江亭子,供帐之盛,罕有伦拟。

此句描绘了宴席的盛况,三月于曲江亭子举行宴会,供帐之盛,无与伦比。‘罕’字用得精准,凸显了宴席的奢华。

时进士同日有宴,都人观者甚众。

此句说明了宴会的盛况,进士同日举行宴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饮兴方酣,俄睹一少年,跨驴而至,骄悖之状,傍若无人。

此句描绘了宴席中的一幕,一位少年骑驴而至,态度傲慢,旁若无人。‘俄’字用得生动,表现了少年到来的突然。

于是俯逼筵席,张目引颈及肩,复以巨塞振筑佐酒,谑浪之词,所不能听。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少年的行为,他俯身靠近筵席,张目引颈,甚至用巨塞击打酒杯,言语粗俗,令人难以忍受。

诸君子骇愕之际,忽有于众中批其颊者,随手而堕。

此句描述了宣慈寺门子的反应,他在众人惊愕之际,突然出手打掉了少年的脸颊。

于是连加殴击,又夺所执塞箠之百余。

此句说明了宣慈寺门子对少年的打击,他连续出手,夺下了少年手中的塞箠。

众皆致怒,瓦砾乱下,殆将毙矣。

此句描绘了宴席上众人的愤怒,他们纷纷投掷瓦砾,几乎要将少年打死。

当此之际,紫云楼门,轧然而开,有紫衣从人数辈驰告曰:‘莫打,莫打!’

此句表现了紫云楼门突然打开,紫衣从人急忙驰来制止打斗。

传呼之声相续。又一中贵,驱殿甚盛,驰马来救。

此句说明了传呼声不断,又有一位贵族驱车前来救援。

门子复操箠迎击,中者无下面仆于地,敕使亦为所菱。

此句描述了宣慈寺门子再次挥舞竹杖反击,击倒了中贵和敕使。

既而奔马而反,左右从而俱入门,门亦随闭而已。

此句说明了宣慈寺门子等人骑马返回,门子等人进入门内,门随即关闭。

坐内甚忻愧,然不恻其来,又虑事连宫禁,祸不旋踵,乃以缗钱束素,召行殴者讯之曰:‘尔何人?与诸郎君阿谁有素,而能相为如此?’

此句表现了宴席上众人的心理活动,他们对宣慈寺门子的行为感到既欣慰又愧疚,担心事情牵连到宫禁,于是用钱帛安抚行殴者。

对曰:‘某是宣慈寺门子,亦与诸郎君无素,第不平其下人无礼耳。’

此句是宣慈寺门子的回答,他直言自己只是宣慈寺的门子,与宴席上的郎君并无交情,只是看不惯下人的无礼。

众皆嘉叹,悉以钱帛遗之。

此句说明了宴席上众人对宣慈寺门子的赞赏,纷纷赠送钱帛。

复相谓曰:‘此人必须亡去,不然当为擒矣。’

此句表达了宴席上众人的担忧,认为宣慈寺门子必须离开,否则将会被擒获。

后旬朔,座中宾客多有假途宣慈寺门者,门子皆能识之,靡不加敬,竟不闻有追问之者。

此句说明了宣慈寺门子离开后,仍有宾客前往宣慈寺,门子都能认出他们,并给予尊敬,没有人再追问此事。‘旬朔’指的是一个月的时间,‘靡’字用得恰当,表示没有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宣慈寺门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5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