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定婚店-原文
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多岐求婚,必无成而罢。
元和二年,将游清河,旅次宋城颠南店。
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女见议者,来日先明,期于店西龙兴寺门。
固以求之意切,旦往焉,斜月尚明。
有老人倚布翼,坐于阶上,向月捡书。
固步觇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因问曰:’老父所寻者何书?固少小苦学,世间之字,自谓无不识者,西国梵字,亦能读之,唯此书目所未睹,如何?’
老人笑曰:’此非世间书,君因何得见?’
固曰:’非世间书则何也?’
曰:’幽冥之书。’
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
曰:’君行自早,非某不当来也。凡幽吏皆掌人生之事,掌人可不行冥中乎?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尔。’
固曰:’然则君又何掌?’
曰:’天下之婚牍耳。’
固喜曰:’固少孤,常愿早娶,以广胤嗣。尔来十年,多方求之,竟不遂意。今者人有期此,与议潘司马女,可以成乎?’
曰:’未也,命苟未合,虽降衣缨而求屠博,尚不可得,况郡佐乎?君之妇,适三岁矣。年十六,当入君门。’
因问:’囊中何物?’
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君之脚,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
曰:’固妻安在?其家何为?’
曰:’此店北,卖菜陈婆女耳。’
固曰:’可见乎?’
曰:’陈尝抱来,鬻菜于市。能随我行,当即示君。’
及明,所期不至。
老人卷书揭囊而行。
固逐之,入菜市。
有眇妪,抱三岁女来,弊陋亦甚。
老人指曰:’此君之妻也。’
固怒曰:’煞之可乎?’
老人曰:’此人命当食天禄,因子而食邑,庸可煞乎?’
老人遂隐。
固骂曰:’老鬼妖妄如此。吾上大夫之家,娶妇必敌,苟不能娶,即声伎之美者,或援立之,奈何婚眇妪之陋女?’
磨一个刀子,付其奴曰:’汝素干事,能为我煞彼女,赐汝万钱。’
奴曰:’诺。’
明日,袖刀入菜行中,于众中刺之,而走。
一市纷扰。
固与奴奔走,获免。
问奴曰:’所刺中否?’
曰:’初刺其心,不幸才中眉间。’
尔后,固屡求婚,终无所遂。
又十四年,以父荫参相州军。
刺史王泰俾摄司户掾,专鞫词狱,以为能,因妻以其女。
可年十六七,容色华丽。
固称惬之极。
然其眉间,常贴一花子,虽沐浴闲处,未尝暂去。
岁余,固讶之,忽忆昔日奴刀中眉间之说,因逼问之。
妻潸然曰:’妾郡守之犹子也,非其女也。畴昔父曾宰宋城,终其官。时妾在襁褓,母兄次没。唯一庄在宋城南,与乳母陈氏居去店近,鬻蔬以给朝夕。陈氏怜小,不忍暂弃。三岁时,抱行市中,为狂贼所刺,刀痕尚在,故以花子覆之。七八年前,叔从事卢龙,遂得在左右。仁念以为女嫁君耳。’
固曰:’陈氏眇乎?’
曰:’然。何以知之?’
固曰:’所刺者固也。’
乃曰:’奇也,命也。’
因尽言之,相钦愈极。
后生男鲲,为雁门太守,封太原郡太夫人。
乃知阴骘人之定,不可变也。
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定婚店-译文
杜陵的韦固,小时候就成了孤儿,想早点娶妻,多方求婚却总是没有成功。元和二年,他准备去游历清河,路途中在宋城南边的颠南店停留。有客人提到清河司马潘昉的女儿,说第二天早上会在店西边的龙兴寺门口见面。韦固因为急于求婚,早上就去了那里,月亮还是亮的。有个老人靠在布做的翅膀上,坐在台阶上,对着月亮看书。韦固走过去看,不认识那些字;既不是虫篆、八分、科斗的字体,也不是梵文。于是问老人:‘老父亲在找什么书?我从小苦学,自认为世间所有的字我都认识,连西国的梵文也能读,只是这种书我从未见过,这是怎么回事?’老人笑着说:‘这不是世间的书,你为什么能见到?’韦固说:‘不是世间的书那是什么?’老人说:‘是幽冥之书。’韦固问:‘幽冥中的人,怎么会来到这里?’老人说:‘你起得早,不是我不应该来。所有幽冥中的官吏都掌管人生的事情,掌管人生的事情怎么会不来到冥界呢?现在路上行走的人,一半是人一半是鬼,你自己也分辨不出来。’韦固问:‘那么您又掌管什么呢?’老人说:‘掌管天下的婚书。’韦固高兴地说:‘我从小就成了孤儿,一直希望能早点娶妻,以便延续后代。这些年来,我多方寻找,但总是不遂心意。现在有人约我,要和潘司马的女儿商议婚事,能成功吗?’老人说:‘还不行,命里没有缘分,即使降低身份去求一个屠夫或博徒,都不可能得到,何况是一个郡佐呢?你的妻子,现在已经三岁了。等她十六岁,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然后问:‘你的口袋里是什么东西?’韦固说:‘是红绳子。’用来系夫妻的脚。等到他们出生,就暗中用这绳子相系,即使是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海角,吴楚异乡,这绳子一系,就永远解不开。你的脚,已经系在对方那里了。再找别人有什么用呢?’韦固问:‘我的妻子在哪里?她家在哪里?’老人说:‘这个店北边,卖菜的陈婆的女儿。’韦固问:‘我能见她吗?’老人说:‘陈婆曾经抱着她来市场上卖菜。你能跟我走,我马上就让你见她。’到了第二天,约定的人没来。老人卷起书,提起口袋就走了。韦固追赶他,进入菜市场。有个瞎眼的老妇人抱着一个三岁的女孩来,衣服破旧,也很丑陋。老人指着女孩说:‘这是你的妻子。’
韦固生气地说:‘杀了她可以吗?’老人说:‘这个人命中注定要享受天赐的福禄,因为你的儿子而享受封地,怎么能杀她呢?’老人就消失了。韦固骂道:‘老鬼如此妖妄。我出身于大夫之家,娶妻一定要门当户对,如果不能娶到,就娶一个美丽的歌女,或者帮助她出人头地,怎么能够娶一个瞎眼老妇人的丑女儿呢?’韦固磨了一把刀子,交给他的仆人说:‘你一向能干,能帮我杀了她,我给你一万钱。’仆人说:‘好的。’第二天,仆人带着刀子进入菜市场,在人群中刺了那女孩一下,然后逃跑。整个市场都乱了。韦固和仆人逃跑,幸免于难。韦固问仆人:‘刺中了吗?’仆人说:‘一开始刺的是她的心脏,不幸只刺中了她的眉毛。’此后,韦固多次求婚,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又过了十四年,因为父亲的荫庇,他在相州参军。刺史王泰让他担任司户掾,专门审理案件,认为他有能力,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他的妻子当时十六七岁,容貌美丽。韦固非常满意。然而,她的眉毛中间经常贴着一朵花,即使洗澡或闲逛时,也从未取下。一年多后,韦固对此感到惊讶,突然想起了以前仆人说她被刀刺中眉毛的事情,于是追问。妻子泪流满面地说:‘我是郡守的养女,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以前父亲曾在宋城做官,直到去世。当时我还在襁褓中,母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家里只剩下一座庄园在宋城南边,我和乳母陈氏住在离店很近的地方,靠卖菜为生。陈氏怜悯我小,不忍心暂时丢弃我。我三岁的时候,被一个疯子刺伤,刀痕还在,所以用花遮盖着。七八年前,叔叔在卢龙做官,我就跟着他。他仁慈地认为我应该嫁给你。’韦固问:‘陈氏是瞎眼吗?’妻子说:‘是的。你怎么知道的?’韦固说:‘被刺的就是我。’妻子说:‘真奇怪,这是命啊。’于是她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两人更加敬重对方。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韦鲲,做了雁门太守,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
这才明白阴间注定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宋城的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在他的店里题字说:‘定婚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定婚店-注解
杜陵韦固:杜陵是地名,指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韦固是唐代人,此处指韦固本人。
少孤:年幼丧父。
早娶妇:早早地娶妻。
多岐求婚:多方求婚。
必无成而罢:一定没有成功就会放弃。
元和二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二年即公元807年。
清河:地名,指今河北省清河县。
司马潘昉:潘昉是唐代人,曾任清河司马。
龙兴寺:寺庙名。
虫篆八分科斗之势:指古代汉字的不同书写风格。
梵书:指梵文书写,是佛教经典所用的文字。
幽冥之书:指阴间的书籍,即记载生死轮回的书籍。
幽吏:指阴间的官吏。
婚牍:指婚姻的文书。
胤嗣:后代。
赤绳子:一种红色的绳子,传说中用来系夫妻之足,代表夫妻缘分。
吴楚异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煞:杀害。
天禄:指官职。
敌:相当,匹配。
声伎之美者:指美貌的乐伎。
援立:帮助立为。
眇妪:瞎眼的老妇人。
襁褓:婴儿包裹。
鬻:卖。
朝夕:指每天。
仁念:仁慈的心愿。
阴骘:阴间的因果报应。
定婚店:指韦固与妻子结缘的店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定婚店-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唐代韦固与陈氏女的一段奇缘,通过韦固与老人的对话,展现了幽冥世界的神秘与人生的无常。
首句‘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多岐求婚,必无成而罢’点明了韦固的孤独与对婚姻的渴望,以及他求婚不成的无奈。
‘元和二年,将游清河,旅次宋城颠南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韦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从而引出了幽冥世界的概念。
‘有老人倚布翼,坐于阶上,向月捡书’描绘了老人的形象,他似乎不受世间束缚,自在地阅读着‘幽冥之书’。
‘固少小苦学,世间之字,自谓无不识者,西国梵字,亦能读之,唯此书目所未睹,如何?’韦固的自负与老人的神秘形成鲜明对比,也为后文老人揭示韦固命运埋下伏笔。
‘此非世间书,君因何得见?’老人对韦固的提问,暗示了幽冥世界的存在,以及韦固与陈氏女的缘分。
‘幽冥之书’和‘天下之婚牍’的提及,揭示了幽冥世界对人间婚姻的干预,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
‘固之脚,已系于彼矣’这句话,表明了韦固与陈氏女的婚姻是天注定的,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们的缘分都无法改变。
‘此店北,卖菜陈婆女耳’老人对韦固的指引,让他找到了陈氏女,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
‘固怒曰:“煞之可乎?”’韦固的愤怒与无奈,表现了他对命运的抗拒,以及对陈氏女命运的担忧。
‘老鬼妖妄如此。吾上大夫之家,娶妇必敌,苟不能娶,即声伎之美者,或援立之,奈何婚眇妪之陋女?’韦固的自尊与对命运的无奈,再次凸显。
‘磨一个刀子,付其奴曰,“汝素干事,能为我煞彼女,赐汝万钱。”’韦固的愤怒与绝望,以及他采取的极端措施,表现了他对命运的绝望。
‘固屡求婚,终无所遂’韦固的求婚之路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也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执着。
‘乃知阴骘人之定,不可变也’这句话,总结了整个故事,揭示了命运的不可抗拒。
‘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这句话,为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让读者对命运的神秘与不可抗拒有了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