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嘉兴绳技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嘉兴绳技-原文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

嘉兴县以百戏与监司竟胜精技,

监官属意尤切,

所由直狱者语于狱中云:

“傥若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

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

叹无能耳。”

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

皆推求招引。

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

“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

吏惊曰:

“汝何所能?”

囚曰:

“吾能绳技。”

吏曰:

“必然,吾当为尔言之。”

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

主召问罪轻重。

吏曰:

“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

官曰:

“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

囚曰:

“某所为者与人稍殊,”

官又问曰:

“如何?”

囚曰:

“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

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

抛向空中,腾踯翻复,则无所不为。”

官大惊悦,且令收录。

明日吏领至戏场,

诸戏既作,次唤此人,

令效绳技。

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

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

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

仰直如人牵之,

众大惊异。

后乃抛高二十余丈,

仰空不见端绪,

此人随绳手寻,

身足离地,

抛绳虚空,

其势如鸟,

旁飞远扬,

望空而去。

脱身狴犴,在此日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嘉兴绳技-译文

在唐朝开元年间,皇帝多次下令赐给州县大型的宴饮,嘉兴县用各种杂耍与监察官比拼技艺,监察官对此特别关注,那些直接管理监狱的人就在狱中互相说:‘如果有什么杂耍比县里的官员做得差,我们一定会严厉责罚他们,但我们只能做一件事,稍微有点看头的,就能得到钱财,真是可惜我们没这个本事。’

于是大家互相询问,甚至包括那些简单的杂技,都想要去尝试。监狱里有一个囚犯,笑着对那些管理监狱的人说:‘我有一种笨拙的技艺,因为被拘禁,不能稍微展示一下。’

官员惊讶地问:‘你有什么本事?’

囚犯回答:‘我会绳技。’

官员说:‘一定是这样的,我帮你告诉监主。’

于是官员把囚犯的技艺详细地告诉了监主。监主召见囚犯询问了他的罪行轻重。

官员说:‘这个囚犯拖欠的赋税还没有缴纳,其他没有别的事情。’

官员说:‘绳技,是普通人都会的,又有什么特别的呢?’

囚犯说:‘我所做的绳技和别人有些不同,’官员又问:‘怎么不同?’

囚犯说:‘一般人的绳技,都是把绳子两端系好,然后在上面行走旋转。我只用一条绳子,粗细像手指,五十尺长,不用系着,抛向空中,跳跃翻滚,无所不能。’

官员非常惊讶和高兴,并且下令收录这个囚犯。

第二天,官员带着囚犯来到戏场,各种杂耍都表演完毕后,轮到这个人表演绳技。他捧起一团绳子,大约有一百多尺长,放在地上,将一端手抛向空中,绳子像笔一样笔直,最初抛出去三二丈,接着四五丈,笔直得像有人牵引一样,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

后来他抛得更高,有二十多丈,向上看去看不见绳子的一头,这个人随着绳子在空中寻找,身体和脚离开了地面,绳子在空中抛来抛去,姿态像鸟一样,飞翔得很远,消失在空中。他离开了监狱,就在这一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嘉兴绳技-注解

唐开元年中:唐朝开元年间,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大约是公元713年至741年,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敕赐:皇帝的命令赐予,指皇帝下旨赐予。

州县: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州为一级,县为二级。

大酺:古代的一种宴会,多用于庆祝或祭祀。

百戏:古代的一种综合性的文艺表演形式,包括杂技、魔术、歌舞等。

监司:古代官职,负责监督地方行政。

竞胜:竞争胜负。

精技:精湛的技艺。

直狱者:直接管理监狱的官员。

傥若:如果。

劣于:不如。

厚责:严厉责罚。

但能:只能。

稍可观者:稍微值得一看的。

获财利:获得财富。

叹无能耳:感叹自己无能为力。

弄瓦缘木之技:比喻小巧玲珑的技艺。

推求招引:寻找并吸引。

拘系:拘禁。

绳技:使用绳子进行的技艺,这里指用一根绳子进行表演的技艺。

逋缗:拖欠的财物。

纳:缴纳。

白于:禀报给。

主召问罪轻重:官员召唤囚犯询问其罪行轻重。

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这个囚犯拖欠的财物尚未缴纳。

余无别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情。

绳技,人常也:绳子技艺,是常人的技艺。

何足异乎: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拙技:拙劣的技艺,这里指囚犯自认为的技艺。

腾踯翻复:跳跃翻滚。

无所不为:无所不能,形容技艺高超。

劲如笔:有力如同笔直。

仰直如人牵之:笔直如同有人牵引。

大惊异:非常惊讶。

脱身狴犴:从牢狱中解脱出来。

在此日焉:就在这一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嘉兴绳技-评注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嘉兴县以百戏与监司竟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于狱中云:‘傥若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叹无能耳。’

此段文字描绘了唐代开元年间,嘉兴县举办盛大宴会,以百戏竞赛为乐,监官对此极为重视。狱中的囚犯们也对此感到好奇,他们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技艺来获得赏赐。这段文字通过狱中囚犯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技艺的重视和追求,以及人们对于财富和地位的渴望。

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皆推求招引。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

此句中,囚犯们互相询问,试图找到能够吸引监官注意的技艺。其中一位囚犯自嘲地表示自己有一项技艺,但因为被囚禁而无法展示。这里的“拙技”暗示了囚犯技艺的平凡,而“拘系”则是对囚犯身份的强调,为后文囚犯展示技艺的情节埋下伏笔。

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能绳技。’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

这段对话中,狱吏对囚犯的技艺表示惊讶,询问其具体能力。囚犯自信地回答自己擅长绳技,狱吏则表示会向监官汇报。这里的“绳技”是一个关键词,预示着囚犯将要展示的技艺与绳索有关。

主召问罪轻重。吏曰:‘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

监官询问囚犯的罪行,狱吏回答囚犯只是因欠债未还而被拘禁。监官对绳技并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寻常技艺,不值得特别关注。这里的对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技艺的看法,以及对绳技的轻视。

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官又问曰:‘如何?’囚曰:‘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踯翻复,则无所不为。’

囚犯自信地表示自己的绳技与他人不同,监官对此表示好奇。囚犯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技艺只需要一条绳子,无需固定两头,可以在空中自由翻腾。这里的描述展现了囚犯技艺的独特性和高超,为后文展示技艺的精彩场面做铺垫。

官大惊悦,且令收录。

监官对囚犯的技艺表示惊讶和赞赏,决定将其收录。这里的“收录”意味着囚犯的技艺得到了认可,也为他赢得了自由。

明日吏领至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

在戏场,囚犯按照要求展示绳技。他手持一团绳子,抛向空中,绳子如同笔直,引起了众人的惊叹。这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囚犯技艺的精湛,以及观众对技艺的震撼。

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扬,望空而去。

囚犯将绳子抛得更高,甚至超过了二十丈,使得观众无法看到绳子的尽头。囚犯随着绳子在空中翻腾,如同鸟儿般自由飞翔,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脱身狴犴,在此日焉。

最后一句“脱身狴犴,在此日焉”意味着囚犯通过展示自己的技艺,成功逃离了囚禁,获得了自由。这句话既是对囚犯技艺的肯定,也是对自由和解脱的赞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嘉兴绳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3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