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周邯-原文
贞元中,有处士周邯,文学豪俊之士也。
因彝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人水,如履平地,令其沉潜,虽经日移时,终无所苦;云蜀之溪壑潭洞,无不届也。
邯因买之,易其名曰水精,异其能也。
邯自蜀乘舟下峡,抵江陵,经瞿塘、滟滪,遂令水精沉而视其邃远。
水精入,移时而出,多探金银器物。
邯喜甚,每舣舟于江潭,皆令水精沉之,复有所得。
沿流抵江都,经牛渚矶期,古云最深处是温峤爇犀照水怪之滨,又使没入,移时,复得宝玉,云:‘甚有水怪,莫能名状,皆怒目戟手,身仅免祸。’
因兹邯亦至富赡。
后数年,邯有友人王泽,牧相州,邯适河北而访之;泽甚喜,与之游宴,日不能暇。
因相与至州北隅八角井,天然盘石,而甃成八角焉,阔可三丈余,旦暮烟云蓊郁,漫衍百余步,晦夜有光如火红,射出千尺,鉴物若昼。
古老相传,云有金龙潜其底,或亢阳,祷之,亦甚有应。
泽曰:‘此井应有至宝,但无计而究其是非耳!’
邯笑曰:‘甚易。’
遂命水精曰:‘汝可与我投此井到底,看有何怪异;泽亦当有所赏也。’
水精已久不入水,忻然脱衣,沉之良久而出,语邯曰:‘有一黄龙极大,鳞如金色,抱数颗明珠熟寐。水精欲劫之,但手无刃,惮其龙忽觉,是以不敢触。若得一利剑。如龙觉,当斩之,无惮也。’
邯与泽大喜。
泽曰:‘吾有剑,非常之宝也,汝可持而往劫之。’
水精饮酒,仗剑而入。
移时,四面观者如堵。
忽见水精自井面跃出数百步,续有金手亦长数百尺,爪甲锋颖,自空拿攫水精,却入井去。
左右慑栗,不敢近睹。
但邯悲其水精,泽恨失其宝剑。
逡巡,有一老人,身衣褐裘,貌甚古朴,而谒泽曰:‘某土地之神,使君何容易而轻其百姓?此亢金龙,是上玄使者,宰其瑰璧,泽润一方。岂有信一微物,欲因睡而劫之?龙忽震怒,作用神化,摇天关,摆地轴,捶山岳而碎丘陵,百里为江湖,万人为鱼鳖,君之骨肉焉可保?昔者钟离不爱其宝,盂尝自返其珠,子不之效,乃肆其贪婪之心,纵使猾韧之徒,取宝无惮!今已啖其躯而锻其珠矣。’
泽赧恨,无词而对。
又曰:‘君须火急悔过而祷焉,无使甚怒耳。’
老人倏去,泽遂具牲牢奠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周邯-译文
贞元年间,有一个名叫周邯的隐士,他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非常杰出的人。因为彝族人卖奴仆,周邯看到这个奴仆十四五岁,外貌非常聪明机灵,说话中表现出对水的了解,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自如,即使让他长时间潜入水中,也毫不觉得痛苦;他还说蜀地的溪谷、深潭、洞穴,没有一个他到不了的地方。周邯于是买下了这个奴仆,给他改名叫水精,因为他有非凡的能力。
周邯从蜀地乘船下三峡,抵达江陵,经过瞿塘峡、滟滪堆,就命令水精潜入水中观看其深远的景象。水精潜入水中,过了一段时间才出来,捞到了很多金银器物。周邯非常高兴,每次停船在江边的潭中,都让水精潜入水中,总能有所收获。
沿着水流抵达江都,经过牛渚矶,古时候说这里是最深的地方,是温峤用犀牛角照见水怪的地方,他又让水精潜入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又得到了宝玉,说:‘这里有很多水怪,无法描述,它们都怒目圆睁,手指如戟,我差点儿遭遇灾祸。’
因此周邯也变得非常富有。几年后,周邯有一个朋友王泽,担任相州的刺史,周邯正好去河北拜访他;王泽非常高兴,和他一起游玩宴乐,每天都没有空闲。
他们一起来到州北角的一个八角井,井口天然形成八角形,直径有三丈多,早晚时分烟雾缭绕,蔓延百多步,夜晚有如火焰般的光芒射出数百尺,照物如同白天。古老传说中,说井底有金龙潜伏,如果遇到大旱,祈祷它会有所回应。王泽说:‘这个井应该有非常珍贵的宝物,只是没有方法去探究它的真相。’
周邯笑着说:‘这很容易。’
于是他命令水精说:‘你可以跟我一起投入这个井底,看看有什么怪异;王泽也应当得到一些赏赐。’
水精已经很久没有下水了,欣然脱衣,沉入井中很久才出来,告诉周邯说:‘有一只大黄龙非常大,鳞片像金色,抱着几颗明珠正在熟睡。水精想劫持它,但是没有武器,害怕龙突然醒来,所以不敢触碰。如果有一把利剑,如果龙醒来,就斩杀它,无所畏惧。’
周邯和王泽非常高兴。王泽说:‘我有一把剑,是非常珍贵的宝物,你可以拿着它去劫持那龙。’
水精饮酒后,拿着剑进入井中。过了一会儿,四面观看的人如同墙壁一样多。突然看到水精从井面跳出来数百步,接着有金色的手也长数百尺,指甲锋利,从空中抓取水精,然后又回到井中。周围的人吓得发抖,不敢靠近观看。但周邯为水精感到悲伤,王泽则对失去宝剑感到遗憾。
这时,有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外表非常古朴,来拜见王泽说:‘我是土地神,您怎么这么轻易地轻视您的百姓?这只亢金龙是上天的使者,守护着这些瑰丽的宝玉,滋润着一方土地。怎么可能相信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想趁它睡觉时去劫持它?龙突然发怒,运用神力,摇动天关,摆动地轴,捶击山岳,摧毁丘陵,使得百里成为江湖,万人成为鱼鳖,您的亲人又怎能保证安全?以前钟离权不爱他的宝物,孟尝君曾经主动归还他的珍珠,您不效仿他们,却放纵贪婪之心,纵容狡猾之徒,夺取宝物毫不畏惧!现在它已经吞噬了你的身体,炼化了它的珍珠。’
王泽感到羞愧和悔恨,无言以对。老人又说:‘您必须立刻悔过祈祷,不要让它更加愤怒。’
老人突然离开,王泽于是准备了祭品进行祭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周邯-注解
贞元:贞元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785年至805年。
处士:古代指有德才而不出仕的人。
彝人:彝族,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奴:奴隶,古代社会中被买卖的劳动者。
年十四五:指年龄在十四五岁之间。
貌:外貌,容貌。
慧黠:聪明且狡猾。
善人水:擅长在水上活动。
沉潜:下沉,潜入水中。
蜀:古代蜀国,今四川省。
溪壑潭洞:山间的小溪、峡谷、水潭和洞穴。
易:改变,更改。
水精:此处的“水精”可能是指被周邯买下并改名的奴仆,因其擅长在水下活动,故有此名。
乘舟下峡:乘船下行峡谷。
江陵:古代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
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滟滪:滟滪堆,长江三峡之一。
沉而视其邃远:下沉并观察其深远的景象。
金银器物:金银制成的器物。
舣舟:停靠船只。
江都:古代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
牛渚矶:牛渚矶,长江中游的一处险滩。
温峤:温峤,东晋时期的名将。
爇犀照水怪:用燃烧的犀牛角照见水中的怪物。
没入:潜入水中。
宝玉:珍贵的玉石。
富赡:富裕,富有。
牧相州:担任相州的刺史。
河北:古代相州所在的地区,今河北省。
八角井:一个八角形的井。
甃成八角:用砖石砌成八角形。
阔可三丈余:直径大约有三丈多。
烟云蓊郁:烟雾和云彩浓密。
晦夜有光如火红:在黑暗的夜晚有如火焰般红的光芒。
鉴物若昼:照见物体如同白天一样清晰。
金龙:神话传说中的龙的一种,通常代表财富和权力。
亢阳:指极端的阳气,这里可能是指极度干旱的天气。
祷之:祈祷。
至宝:极其珍贵的宝物。
投此井到底:将东西投到井底。
利剑:锋利的剑。
爪甲锋颖:爪子和指甲锋利。
拿攫:抓取。
土地之神:土地公,民间信仰中的守护神。
上玄使者:天上的使者。
瑰璧:珍贵的玉石。
宰其瑰璧:掌管这些珍贵的玉石。
猾韧之徒:狡猾且坚韧的人。
啖其躯而锻其珠:吃掉它的身体并锻造它的珠子,这里可能是指将龙的珠子提炼成宝物。
钟离:钟离权,道教八仙之一,以爱财著称。
盂尝:古代的一种酒器。
悔过而祷焉:悔过并祈祷。
牲牢:祭祀用的牲畜。
奠之:祭奠,供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周邯-评注
贞元中,有处士周邯,文学豪俊之士也。
此句开篇点明故事背景和主人公身份,‘贞元’为唐朝年号,‘处士’指未仕或隐居的士人,‘文学豪俊之士’则是对周邯才华横溢的赞誉。
因彝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人水,如履平地,令其沉潜,虽经日移时,终无所苦;云蜀之溪壑潭洞,无不届也。
此段描述了周邯买下彝人卖奴的经过,‘彝人’指彝族人,‘慧黠’形容其聪明伶俐,‘言善人水’则是对其水性的赞誉,‘无不届也’表明其水性之佳。
邯因买之,易其名曰水精,异其能也。
周邯买下奴仆后,因其卓越的水性,将其命名为‘水精’,‘异其能’则是对其能力的肯定。
邯自蜀乘舟下峡,抵江陵,经瞿塘、滟滪,遂令水精沉而视其邃远。
此段描绘了周邯带领水精在江河中探险的经历,‘下峡’、‘抵江陵’等词语展现了旅途的艰辛,‘沉而视其邃远’则是对水精能力的进一步展示。
水精入,移时而出,多探金银器物。
水精入水后,不仅能够潜入深水,还能捞出金银器物,展现了其非凡的能力。
邯喜甚,每舣舟于江潭,皆令水精沉之,复有所得。
周邯因此变得富有,‘舣舟于江潭’、‘复有所得’等词语突显了其贪婪的一面。
沿流抵江都,经牛渚矶期,古云最深处是温峤爇犀照水怪之滨,又使没入,移时,复得宝玉。
此段讲述了周邯在江都的探险经历,‘温峤爇犀照水怪之滨’描绘了神秘的水怪传说,‘复得宝玉’则是对其财富的积累。
云:‘甚有水怪,莫能名状,皆怒目戟手,身仅免祸。’
此句进一步渲染了水怪的神秘和恐怖,‘怒目戟手’形容水怪的形象,‘身仅免祸’则暗示了周邯的侥幸。
因兹邯亦至富赡。
周邯因此变得富有,‘因兹’、‘至富赡’等词语强调了财富的积累。
后数年,邯有友人王泽,牧相州,邯适河北而访之;泽甚喜,与之游宴,日不能暇。
此段讲述了周邯与王泽的友谊,‘牧相州’、‘游宴’等词语展现了两人交往的欢乐。
因相与至州北隅八角井,天然盘石,而甃成八角焉,阔可三丈余,旦暮烟云蓊郁,漫衍百余步,晦夜有光如火红,射出千尺,鉴物若昼。
此段描绘了八角井的景象,‘天然盘石’、‘晦夜有光如火红’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其神秘和美丽。
古老相传,云有金龙潜其底,或亢阳,祷之,亦甚有应。
此句引用了古老的传说,‘金龙潜其底’、‘亢阳’等词语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泽曰:‘此井应有至宝,但无计而究其是非耳!’
王泽对八角井的传说产生了兴趣,但苦于无法探究其真相。
邯笑曰:‘甚易。’
周邯轻松地表示此事不难,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遂命水精曰:‘汝可与我投此井到底,看有何怪异;泽亦当有所赏也。’
周邯命令水精下井探险,并承诺给予奖励,‘投此井到底’则是对水精能力的考验。
水精已久不入水,忻然脱衣,沉之良久而出,语邯曰:‘有一黄龙极大,鳞如金色,抱数颗明珠熟寐。水精欲劫之,但手无刃,惮其龙忽觉,是以不敢触。若得一利剑。如龙觉,当斩之,无惮也。’
水精下井后,发现了金龙和明珠,但因无利剑而未能劫取,‘若得一利剑’则是对故事高潮的铺垫。
邯与泽大喜。
周邯和王泽对此事感到兴奋,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紧张感。
泽曰:‘吾有剑,非常之宝也,汝可持而往劫之。’
王泽表示自己有一把非常之剑,可以用来劫取明珠,‘非常之宝’则是对剑的赞美。
水精饮酒,仗剑而入。
水精带着剑进入井中,为故事的高潮部分。
移时,四面观者如堵。
周围观者众多,‘如堵’形容场面之热闹。
忽见水精自井面跃出数百步,续有金手亦长数百尺,爪甲锋颖,自空拿攫水精,却入井去。
此段描绘了水精与金手的激烈对抗,‘自空拿攫’、‘爪甲锋颖’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战斗的激烈。
左右慑栗,不敢近睹。
周围的人被战斗的场面吓到,‘慑栗’形容其恐惧之情。
但邯悲其水精,泽恨失其宝剑。
周邯为王泽的水精感到悲伤,王泽则对失去的宝剑感到遗憾。
逡巡,有一老人,身衣褐裘,貌甚古朴,而谒泽曰:‘某土地之神,使君何容易而轻其百姓?此亢金龙,是上玄使者,宰其瑰璧,泽润一方。岂有信一微物,欲因睡而劫之?龙忽震怒,作用神化,摇天关,摆地轴,捶山岳而碎丘陵,百里为江湖,万人为鱼鳖,君之骨肉焉可保?昔者钟离不爱其宝,盂尝自返其珠,子不之效,乃肆其贪婪之心,纵使猾韧之徒,取宝无惮!今已啖其躯而锻其珠矣。’
此段描写了土地神的出现,‘某土地之神’、‘上玄使者’等词语展现了其神圣的地位,‘摇天关’、‘捶山岳’等词语则是对其能力的夸张描述。
泽赧恨,无词而对。
王泽因土地神的指责而感到羞愧,无言以对。
又曰:‘君须火急悔过而祷焉,无使甚怒耳。’
土地神再次警告王泽,‘火急悔过’、‘无使甚怒’等词语强调了其严肃的态度。
老人倏去,泽遂具牲牢奠之。
土地神突然离去,王泽则准备了祭品进行祈祷,‘具牲牢奠之’则是对土地神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