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吴堪-原文
常州义兴县,有鳏夫吴堪,少孤,无兄弟。
为县吏。
性恭顺。
其家临荆溪,常于门前,以物遮护溪水,不曾秽污。
每县归,则临水看玩,敬而爱之。
积数年,忽于水滨得一白螺,遂拾归,以水养。
自县归,见家中饮食已备,乃食之。
如是十余日。
然堪为邻母怜其寡独,故为之执炊,乃卑谢邻母。
母曰:‘何必辞?君近得佳丽修事,何谢老身?’
堪曰:‘无。’
因问其母。
母曰:‘子每入县后,便见一女子,可十七、八,容貌端丽,衣服轻艳;具馔讫,即却入房。’
堪意疑白螺所为,乃密言于母曰:‘堪明日当称入县,请于母家自隙窥之,可乎?’
母曰:‘可。’
明旦诈出,乃见女自堪房出,入厨理炊。
堪自门而入,其女遂归房不得。
堪拜之。
女曰:‘天知君敬护泉源,力勤小职,哀君鳏独,敕余以奉媲。幸君垂悉,无致疑阻。’
堪敬而谢之,自此弥将敬洽。
闾里传之,颇增骇异。
时县宰豪士,闻堪美妻,因欲图之。
堪为吏恭谨,不犯笞责。
宰谓堪曰:‘君熟于吏能久矣。今要虾蟆毛及鬼臂二物,晚衙须纳;不应此物,罪责非轻!’
堪唯而走出。
度人间无此物,求不可得。
颜色惨沮,归述于妻,乃曰:‘吾今夕殒矣!’
妻笑曰:‘君忧余物,不敢闻命;二物之求,妾能致矣。’
堪闻言,忧色稍解。
妻曰:‘辞出取之。’
少顷而到。
堪得以纳令。
令视二物,微笑曰:‘且出。’
然终欲害之。
后一日,又召堪曰:‘我要蜗斗一枚,君宜速觅此;若不致,祸在君矣!’
堪承命奔归,又以告妻。
妻曰:‘吾家有之,取不难也。’
乃为取之。
良久,牵一兽至,大如犬,状亦类之。
曰:‘此蜗斗也。’
堪曰:‘何能?’
妻曰:‘能食火,奇兽也。君速送。’
堪将此兽上宰。
宰见之,怒曰:‘吾索蜗斗,此乃犬也!’
又曰:‘必何所能?’
曰:‘食火。其粪火。’
宰遂索炭烧之,遣食;食讫,粪之于地,皆火也。
宰怒曰:‘用此物奚为!’
令除火扫粪。
方欲害堪,吏以物及粪,应手洞然,火飚暴起,焚爇墙宇,烟焰四合,弥亘城门,宰身及一家,皆为煨烬。
乃失吴堪及妻。
其县遂迁于西数步,今之城是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吴堪-译文
常州义兴县有一个叫吴堪的鳏夫,从小就成了孤儿,没有兄弟。他是一名县吏,性格谦恭有礼。他家靠近荆溪,常常在门前用东西遮盖溪水,从不让它被污染。每次他从县里回来,都会到溪边观赏,对它充满敬意和喜爱。
过了几年,他在溪边发现了一个白螺,就把它捡了回来,用水养着。从县里回来后,看到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就吃了。就这样过了十多天。然而,吴堪因为邻居的母亲同情他孤独,所以帮她做饭,他就谦卑地向邻居的母亲道谢。
邻居的母亲说:“何必客套呢?你最近得到了一位佳人,还来谢我老太婆?”
吴堪说:“没有。”
于是他问邻居的母亲。邻居的母亲说:“你每次去县里后,就会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容貌端庄美丽,穿着轻便艳丽;吃完饭后,她就回到房间。”
吴堪怀疑是白螺的魔力,就悄悄地对母亲说:“我明天要去县里,请你让我在你家缝隙处偷看,可以吗?”
母亲说:“可以。”
第二天他假装出去,就看到那个女子从他的房间出来,进入厨房做饭。吴堪从门口进去,那个女子就回不了房间了。吴堪向她下拜。女子说:“天知道你尊敬和保护水源,勤勤恳恳地工作,同情你孤独,命令我来陪伴你。希望你明白,不要怀疑和阻碍。”
吴堪恭敬地感谢她,从此更加尊敬和亲近。
乡里的人们听到这件事,都很惊讶。当时县里的官员是一个豪爽的人,听说吴堪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就想占为己有。吴堪作为县吏,非常恭敬谨慎,从不违反鞭打的规定。官员对吴堪说:“你精通吏职已经很久了。现在我要你晚上衙门时交上虾蟆毛和鬼臂这两样东西;如果没有这些,罪责可不轻!”吴堪无奈地走出去。他想到人间没有这些东西,根本无法找到。他脸色惨淡,回家告诉妻子,说:“我今天晚上就要死了!”妻子笑着说:“你担心这些物品,不敢听我的话;这两样东西,我能弄到。”吴堪听后,忧色稍解。妻子说:“我去取。”不久就回来了。吴堪得以交上令状。官员看了这两样东西,微笑着说:“出去吧。”但他最终还是想害死吴堪。
后来一天,他又召见吴堪说:“我要一枚蜗牛战斗,你最好快点找到这个;如果找不到,你的麻烦就大了!”吴堪接受了命令,急忙回家,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说:“我家有这个,取来不难。”于是她取来了。过了一会儿,她牵来一只像狗一样大的野兽,形状也像狗。她说:“这就是蜗牛战斗。”吴堪问:“它有什么能力?”妻子说:“它能吃火,是一种奇特的野兽。你快把它送去。”吴堪带着这只野兽去见官员。官员看到它,生气地说:“我要的是蜗牛战斗,这分明是狗!”又说:“它有什么能力?”吴堪说:“它能吃火,它的粪便也是火。”官员于是取来炭火烧它,让它吃;吃完后,它在地上排泄,都是火。官员生气地说:“用这个有什么用!”命令清理火和粪便。
正当他想害死吴堪的时候,官员的手一接触到东西和粪便,火焰瞬间爆发,火焰猛地升起,烧毁了墙壁和房屋,烟雾和火焰弥漫了城门,官员和他的家人都被烧成了灰烬。于是吴堪和他的妻子消失了。那个县随后迁到了西边几步远的地方,现在的城就是那个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吴堪-注解
常州义兴县:常州,古称常武,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义兴县,即今江苏省宜兴市,古时属常州管辖。
鳏夫:指丧偶的男子。
吴堪:古时人物,故事中的主人公。
县吏:指在县衙工作的官吏。
荆溪:古时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宜兴市。
白螺:一种贝类,常用于比喻珍贵之物。
邻母:邻居中的母亲。
佳丽:指美女。
修事:指精心准备的事务。
闾里:指乡里、邻里。
县宰:指县令,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
虾蟆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物,用以比喻难以找到或得到的东西。
鬼臂: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物,同样难以找到或得到。
蜗斗: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物,具体指代不详。
食火:指能吃火,古代传说中具有特殊能力的动物。
煨烬:指被火烧焦后的残余物,比喻毁灭或毁灭后的景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吴堪-评注
常州义兴县,有鳏夫吴堪,少孤,无兄弟。为县吏。性恭顺。
此段开篇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吴堪的背景。吴堪是一个鳏夫,自幼丧父,无兄弟,独自一人生活。他担任县吏,性格恭顺,这为后文他获得白螺仙女的帮助奠定了基础。
其家临荆溪,常于门前,以物遮护溪水,不曾秽污。
吴堪的家靠近荆溪,他经常在门前用物品保护溪水,使之不被污染。这体现了吴堪的环保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态度,也为他后来得到白螺仙女的青睐埋下了伏笔。
每县归,则临水看玩,敬而爱之。
吴堪每次从县里回来,都会到溪边欣赏游玩,对溪水充满了敬意和爱慕。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使得白螺仙女对他产生了好感。
积数年,忽于水滨得一白螺,遂拾归,以水养。
经过数年的积累,吴堪在溪边得到了一只白螺,并将其带回家中养着。这只白螺成为了吴堪与仙女之间联系的重要媒介。
自县归,见家中饮食已备,乃食之。
吴堪每次从县里回来,都会发现家中已经准备好了饮食,这让他感到十分温暖。这也暗示了他与邻母之间的和谐关系。
然堪为邻母怜其寡独,故为之执炊,乃卑谢邻母。
吴堪因为邻母对他的怜悯,让她为自己做饭。他对此表示感激,并谦卑地向邻母道谢。
母曰:‘何必辞?君近得佳丽修事,何谢老身?’
邻母安慰吴堪,认为他最近得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不需要再对她道谢。这里暗示了白螺仙女的身份。
堪曰:‘无。’
吴堪回答邻母,表示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佳丽。
因问其母。母曰:‘子每入县后,便见一女子,可十七、八,容貌端丽,衣服轻艳;具馔讫,即却入房。’
吴堪询问邻母,得知每次他离开后,都会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出现,她为他准备饮食,然后回到房间。
堪意疑白螺所为,乃密言于母曰:‘堪明日当称入县,请于母家自隙窥之,可乎?’
吴堪怀疑是白螺仙女的魔法所致,于是秘密地向邻母请求,想要在邻母家窥视这位女子。
母曰:‘可。’
邻母同意了吴堪的请求。
明旦诈出,乃见女自堪房出,入厨理炊。
第二天,吴堪假装出门,看到那位女子从他的房间出来,进入厨房准备食物。
堪自门而入,其女遂归房不得。
吴堪从门进入,那位女子无法回到房间。
堪拜之。女曰:‘天知君敬护泉源,力勤小职,哀君鳏独,敕余以奉媲。幸君垂悉,无致疑阻。’
吴堪向女子行礼,女子告诉他,是因为天知道他尊敬和保护水源,勤劳地工作,同情他的孤独,所以派她来陪伴他。她希望吴堪不要怀疑。
堪敬而谢之,自此弥将敬洽。
吴堪对此表示敬意和感谢,从此以后,他对溪水的敬爱更加深厚。
闾里传之,颇增骇异。
这个消息在乡里传开,引起了人们的惊讶。
时县宰豪士,闻堪美妻,因欲图之。
当时的县令是一位豪爽之士,听说吴堪有一位美丽的妻子,便想要占有她。
堪为吏恭谨,不犯笞责。
吴堪作为县吏,非常谨慎,从不犯错误。
宰谓堪曰:‘君熟于吏能久矣。今要虾蟆毛及鬼臂二物,晚衙须纳;不应此物,罪责非轻!’
县令对吴堪说,他需要两只特殊的物品,否则吴堪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堪唯而走出。
吴堪无奈地离开了。
度人间无此物,求不可得。
吴堪认为人间没有这样的物品,无法找到。
颜色惨沮,归述于妻。
吴堪心情沉重地回家,将事情告诉了他的妻子。
乃曰:‘吾今夕殒矣!’
吴堪绝望地说,他今晚就要死了。
妻笑曰:‘君忧余物,不敢闻命;二物之求,妾能致矣。’
妻子笑着安慰吴堪,表示她可以找到这两样物品。
堪闻言,忧色稍解。
吴堪听后,忧虑的表情稍微缓解了。
妻曰:‘辞出取之。’
妻子说,她出去取物品。
少顷而到。
不久,妻子就回来了。
堪得以纳令。
吴堪得以将物品交给县令。
令视二物,微笑曰:‘且出。’
县令看了这两样物品后,微笑着说,暂时放一放。
然终欲害之。
但县令最终还是想要害死吴堪。
后一日,又召堪曰:‘我要蜗斗一枚,君宜速觅此;若不致,祸在君矣!’
第二天,县令又召见吴堪,要求他找到一只蜗斗,否则他将面临灾祸。
堪承命奔归,又以告妻。
吴堪接受了命令,急忙回家,并将事情告诉了他的妻子。
妻曰:‘吾家有之,取不难也。’
妻子说,她家里有这种东西,取来不难。
乃为取之。
妻子去取来了。
良久,牵一兽至,大如犬,状亦类之。
过了一段时间,她牵来了一只像狗一样大的动物。
曰:‘此蜗斗也。’
妻子说,这就是蜗斗。
堪曰:‘何能?’
吴堪问,这东西有什么能力。
妻曰:‘能食火,奇兽也。君速送。’
妻子说,这种动物可以吃火,是一种奇特的生物,让他赶紧送过去。
堪将此兽上宰。
吴堪将这只动物带到了县令那里。
宰见之,怒曰:‘吾索蜗斗,此乃犬也!’
县令看到这只动物,愤怒地说,他要的是蜗斗,这只是一只狗。
又曰:‘必何所能?’
他又问,这东西有什么能力。
曰:‘食火。其粪火。’
妻子回答说,这种动物可以吃火,它的粪便也是火。
宰遂索炭烧之,遣食;食讫,粪之于地,皆火也。
县令于是要了一些炭火,让这只动物吃,吃完后,它的粪便都变成了火。
宰怒曰:‘用此物奚为!’
县令愤怒地说,用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用!
令除火扫粪。
他命令清理掉火和粪便。
方欲害堪,吏以物及粪,应手洞然,火飚暴起,焚爇墙宇,烟焰四合,弥亘城门,宰身及一家,皆为煨烬。
正当县令想要害死吴堪的时候,那只动物用物品和粪便点燃了火,火焰瞬间爆发,烧毁了房屋,烟雾弥漫,整个城门都被火光笼罩,县令和他的家人都化为灰烬。
乃失吴堪及妻。
吴堪和他的妻子也随之消失了。
其县遂迁于西数步,今之城是也。
那个县随后迁到了西边几步远的地方,现在的城市就是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