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静能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静能-原文

唐汝阳王好饮,终日不乱。

客有至者,莫不留连旦夕。

时术士叶静能常过焉。

王强之酒,不可,曰:‘某有一生徒,酒量可为王饮客矣。然虽侏儒,亦有过人者。明日使谒王,王试与之言也。’

明旦,有投刺,曰道士常持满。

王引入。

长二尺,既坐,谈胚浑至道,次三皇五帝,历代兴亡,天时人事,经传子史,历历如指诸掌焉。

王呿口不能对。

既而以王意未洽,更咨话浅近谐戏之事。

王则欢然,谓曰:‘观师风度,亦常饮酒乎?’

持满曰:‘唯所命耳。’

王即令左右行酒,已数巡。

持满曰:‘此不足为饮也,请移大器中,与王自挹而饮之,量止则已,不亦乐乎?’

王又如其言,命醇酹数石,置大斛中,以巨觥取而饮之。

王饮中醺然,而持满固不扰,风韵转高。

良久,忽谓王曰:‘某止此一杯,醉矣!’

王:‘观师量殊未可足,请更迸之。’

持满:‘王不知度量有限乎,何必见强?’

乃复尽一杯,忽倒,视之,则一大酒榼,受五斗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静能-译文

唐代的汝阳王喜欢喝酒,但整天喝酒都不会乱来。每当有客人来访,他都会留客人过夜。当时有个术士叫叶静能,经常来拜访。汝阳王想让他喝酒,但他拒绝了,说:‘我有一个学生,他的酒量可以和汝阳王的客人相比。虽然他个子矮小,但也有超过常人的地方。明天让他来见你,你试着和他聊聊。’

第二天早上,有人投递名帖,说是道士常持满。汝阳王让他进来。他身高只有两尺,坐下后,谈论起道家的深奥道理,接着又谈到三皇五帝,历代兴衰,天文地理,经书子书,历史记载,条理清晰,就像数着自己的手掌一样。汝阳王听后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觉得王的意思还没有到位,就换了些简单、轻松、有趣的话题。汝阳王听得很高兴,问他:‘看你的风度,也经常喝酒吗?’

常持满说:‘随你吩咐。’

汝阳王就命令左右的人开始倒酒,已经喝了几轮,常持满说:‘这样喝酒还不够尽兴,请把酒倒到大容器里,我和你亲自倒酒喝,喝到量为止,不是很好吗?’

汝阳王就按照他的话做了,命令人把酒倒进大桶里,用大酒杯取来喝。汝阳王喝得有些醉意,但常持满却始终不动声色,风度更加高雅。过了一会儿,忽然对汝阳王说:‘我只喝这一杯就醉了!’

汝阳王说:‘我看师傅的酒量还远远不够,请再喝一些。’

常持满说:‘王不知道酒量是有限度的吗?何必勉强呢?’

于是他又喝了一杯,突然倒下,一看,原来是一大坛酒,能装五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静能-注解

唐汝阳王:唐汝阳王是指唐朝时期的一个王爷,具体指哪位王爷在文中没有明确说明。

好饮:喜欢饮酒,爱好喝酒。

终日不乱:整天喝酒但不会喝醉,形容酒量大。

客有至者:有客人来访。

莫不留连旦夕:没有一个客人不是留宿到天亮的。

时术士叶静能:叶静能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术士,擅长占卜和法术。

常过焉:经常来拜访。

强之酒:劝酒,强迫喝酒。

某有一生徒:我有一个学生。

酒量可为王饮客矣:这个学生的酒量可以和王一起招待客人。

然虽侏儒,亦有过人者:虽然他是侏儒,但也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明日使谒王:明天让他来拜见王爷。

胚浑至道:谈论宇宙的根本道理。

三皇五帝:指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即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

历代兴亡:指历史上的兴衰更替。

天时人事:指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变迁。

经传子史:指儒家经典、传记和史书。

历历如指诸掌焉:形容说得非常清楚,像数自己的手掌一样。

呿口不能对: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更咨话浅近谐戏之事:转而询问一些简单、轻松、有趣的话题。

欢然:非常高兴的样子。

师风度:师傅的风度。

唯所命耳:只要您吩咐,我就照办。

行酒:劝酒,依次给客人倒酒。

数巡:几轮酒。

大器:大容器。

自挹而饮之:自己倒酒喝。

量止则已:喝到自己的酒量为止。

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

醇酹:纯酒。

大斛:大斗,古代量酒的器具。

巨觥:大酒杯。

醺然:酒醉的样子。

固不扰:依然不显得醉态。

风韵转高:风度更加高雅。

某止此一杯,醉矣!:我只喝这一杯就醉了!

王不知度量有限乎:王爷,您不知道酒量是有限度的吗?

何必见强:何必强迫自己呢?

酒榼:古代的一种酒器,容量为一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静能-评注

唐汝阳王好饮,终日不乱。客有至者,莫不留连旦夕。

此句描绘了唐汝阳王对饮酒的热爱,以及他对待宾客的热情和慷慨。‘好饮’二字简洁而生动,传达出王公贵族的豪放不羁。‘终日不乱’则暗示了王在饮酒之余,仍能保持冷静和秩序,体现了其人品的修养。

时术士叶静能常过焉。王强之酒,不可,曰:‘某有一生徒,酒量可为王饮客矣。然虽侏儒,亦有过人者。明日使谒王,王试与之言也。’

此段描写了叶静能对唐汝阳王酒量的质疑,以及他对一位侏儒酒量的自信。‘时术士叶静能常过焉’表明叶静能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术士,其出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王强之酒,不可’则反映了唐汝阳王酒量的强大,以及他对叶静能的挑战。

明旦,有投刺,曰道士常持满。王引入。长二尺,既坐,谈胚浑至道,次三皇五帝,历代兴亡,天时人事,经传子史,历历如指诸掌焉。

此句描述了道士常持满的出场和其博学多才的形象。‘明旦’点明了时间,‘投刺’则体现了古代文人间的礼节。‘谈胚浑至道’至‘经传子史’这一系列词汇,展现了常持满对儒家、道家、历史等领域的深厚造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王呿口不能对。

此句表现了唐汝阳王面对常持满的博学而感到自愧不如,‘呿’字生动地描绘了王公贵族在才学面前的不自信。

既而以王意未洽,更咨话浅近谐戏之事。王则欢然,谓曰:‘观师风度,亦常饮酒乎?’

此段描写了唐汝阳王在感到尴尬后,试图通过轻松的话题来缓和气氛。‘更咨话浅近谐戏之事’表明王试图拉近与常持满的距离,而‘观师风度,亦常饮酒乎?’则是对常持满品行的赞赏。

持满曰:‘唯所命耳。’

此句体现了常持满随和的性格,‘唯所命耳’表达了他对唐汝阳王的顺从。

王即令左右行酒,已数巡,持满曰:‘此不足为饮也,请移大器中,与王自挹而饮之,量止则已,不亦乐乎?’

此段描绘了唐汝阳王与常持满饮酒的场景,‘数巡’表明饮酒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请移大器中’则展现了常持满对饮酒的豪放态度。

王又如其言,命醇酹数石,置大斛中,以巨觥取而饮之。

此句进一步描述了饮酒的场面,‘醇酹数石’和‘巨觥’等词汇增强了场面的宏大和豪放。

王饮中醺然,而持满固不扰,风韵转高。

此句描绘了唐汝阳王饮酒后的状态,以及常持满的冷静。‘醺然’形容了王饮酒后的微醺,而‘风韵转高’则突出了常持满的气定神闲。

良久,忽谓王曰:‘某止此一杯,醉矣!’

此句表现了常持满饮酒的节制,‘某止此一杯,醉矣!’暗示了他对酒量的自信和对饮酒的尊重。

王曰:‘观师量殊未可足,请更迸之。’

此句体现了唐汝阳王对常持满酒量的好奇和挑战,‘观师量殊未可足’表明他对常持满酒量的怀疑。

持满曰:‘王不知度量有限乎,何必见强?’

此句是常持满对唐汝阳王质疑的回答,‘王不知度量有限乎’表明了他对自身酒量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谦逊。

乃复尽一杯,忽倒,视之,则一大酒榼,受五斗焉。

此句揭示了常持满酒量的惊人之处,‘一大酒榼,受五斗’表明了他的酒量之大,令人惊叹。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静能》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2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