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限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限-原文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士人呼为吴洞,娶两妻。

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陶金,父爱之。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

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斤杀之。

鱼已长丈余。

膳其肉,味倍常鱼。

藏其骨干郁栖娥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

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

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

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乓强,三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同,遂禁锢而拷掠之。

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即遍历人家捕之。

若叶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陀汗王怪之。

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

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在石坑,命曰‘懊女冢’。

洞人以为媒祀,求女必应。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

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干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限-译文

南方的人们相传在秦朝和汉朝之前,有一个姓吴的洞主,士人们称呼他为吴洞主,他娶了两个妻子。其中一个妻子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女儿名叫叶限,她聪明伶俐,擅长炼金术,父亲非常疼爱她。到了晚年,父亲去世了,叶限被继母虐待,经常被迫去砍柴和打水。

有一天,她得到了一片鱼鳞,大约两寸长,红色的鳍和金色的眼睛。她把它偷偷养在盆里的水里,鱼鳞一天天长大,换了好几个盆,盆都装不下它了,于是她把它放到了后花园的池塘里。叶限得到的剩余食物,她都会沉到池塘里喂鱼。每次叶限到池塘边,鱼都会露出头来靠在岸边,别人来的时候,鱼就不会出来了。

继母知道了这件事,每次都暗中观察,但鱼从未出现过;于是她假装对叶限说:“你不用这么辛苦,我给你换一件新衣服。”

于是她给叶限换上了破旧的衣服。后来她让叶限去打别的泉水,那泉水距离这里几百里。继母慢慢地穿上叶限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叫鱼出来,鱼立刻露出头来,继母趁机用刀杀了它。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她吃了鱼的肉,味道比普通的鱼好很多,把鱼的骨头藏在了石头下面。

过了几天,叶限来到池塘边,却没看到鱼了。她在野外哭泣,突然有一个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你不要哭了,你妈妈已经杀了你的鱼。鱼的骨头在粪堆下面,你回家可以把鱼骨头藏在屋子里。你需要什么,只要祈求,都会得到。”叶限按照他的话做了,金玉、衣服、食物,她想要的都有了。

到了洞主的节日,继母出门了,让叶限看守庭院里的果树。叶限等继母走远了,也跟了出去。她穿上绿色的丝绸衣服,脚踩金鞋。继母和她的亲生女儿认出了她,继母对女儿说:“这个人太像姐姐了。”

继母也起了疑心。叶限察觉到了,立刻转身逃跑,结果丢了一只鞋子,被洞里的人捡到了。继母回家,只看到叶限抱着庭院里的树睡觉,也就没有再怀疑。

他们的洞邻接着海岛,岛上有个国家叫陀汗,国力强大,统治着三十多个岛屿,水域范围有数千里。洞里的人就把鞋子卖给了陀汗国,国主得到鞋子后,让他的手下试穿,脚小的只能减少一寸。然后他让全国的妇女试穿,没有一个合适的。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没有声音。陀汗王怀疑这个洞里的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鞋子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们。但他们也不知道鞋子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就把鞋子扔在了路边。然后他们走遍家家户户去寻找。如果哪家有女孩穿着这双鞋子,就把她们抓起来报告。陀汗王对此感到奇怪。于是他搜查了叶限的家,找到了叶限,让她穿上鞋子,果然合适。叶限因此穿上绿色的丝绸衣服,踩着鞋子进去,美丽得像天仙一样。于是她向国王报告了事情的原委。

国王带着鱼骨头和叶限一起回国。叶限的母亲和她的亲生女儿被飞石击死,洞里的人为他们感到悲伤,把他们埋在石坑里,称为“懊女冢”。洞里的人把这里当作神庙祭祀,求神必应。

陀汗王回到国家后,把叶限立为皇后。一年后,国王贪图祈求鱼骨带来的财富,宝玉源源不断。第二年祈求不再应验,国王就把鱼骨头埋在海岸边,用一百斛珍珠掩埋,用金子作为边界。到了征召士兵叛乱的时候,准备用这些钱来养军。但一夜之间,这些钱被海潮吞没了。

这是成式家旧时的家人李士元说的,李士元原本是邕州洞里的人,记得很多南方的怪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限-注解

洞主吴氏:洞主指的是古代一些地区由世袭或传统方式产生的地方首领,吴氏则是这个首领的姓氏。

士人:士人是指古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通常指的是读书人。

洞:洞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地理形态,通常指山洞或洞穴,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区或部落。

陶金:陶金是一种古代技术,指的是将金属矿石通过高温加热,使金属熔化并提炼出金属。

卒:卒在这里指的是死亡。

后母:后母是指继母,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的继母。

樵险汲深:樵险指的是采集木材,汲深指的是从深井中打水,形容劳作的辛苦。

赪鬐金目:赪鬐指的是红色的鱼鳍,金目指的是金色的眼睛,形容鱼的外貌特征。

潜养:潜养指的是秘密地养育。

盆水:盆水指的是盆中的水。

器:器在这里指的是容器。

末岁:末岁指的是晚年。

易:易在这里指的是更换。

计里数百:计里指的是计算路程,数百指的是数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弊衣:弊衣指的是破旧的衣服。

翠纺上衣:翠纺上衣指的是用翠绿色的丝绸制成的衣服。

金履:金履指的是金色的鞋子。

陀汗国:陀汗国是一个虚构的国家,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国家。

乓强:乓强指的是国力强盛。

水界:水界指的是水域的边界。

禁锢:禁锢指的是限制、囚禁。

拷掠:拷掠指的是拷打和抢夺。

媒祀:媒祀指的是通过某种仪式来祈求或祭祀。

赡军:赡军指的是供给军队费用。

发:发在这里指的是发动、起事。

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指的是一个名叫李士元的成式(可能是指某个时代或地方)的旧家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或传述者。

南中怪事:南中怪事指的是南方地区发生的奇异或神秘的事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限-评注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士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陶金,父爱之。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关于古代洞主吴氏及其女儿叶限的故事。‘南人相传’表明这个故事在南方地区流传已久,具有地方特色。‘洞主吴氏’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个山洞或洞穴,这是古代南方常见的居住形式。‘娶两妻’和‘一妻卒’则揭示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少惠,善陶金,父爱之’则塑造了叶限聪明、勤劳、善良的形象,为她的命运转折奠定了基础。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此句描写了叶限在父亲去世后遭受后母虐待的情景。‘末岁’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父卒’和‘为后母所苦’则揭示了叶限命运的转折点。‘常令樵险汲深’则展现了后母的残忍和对叶限的压迫,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此句讲述了叶限在池中养鱼的故事。‘得鳞’暗示了这条鱼的特殊性,‘赪鬐金目’则描绘了鱼的外貌特征。‘潜养于盆水’表明叶限对鱼的珍视和关爱,‘日日长’和‘易数器’则展现了鱼的生长速度之快。‘投于后池中’则预示着这条鱼将成为故事的关键。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此句描写了叶限与鱼之间的特殊关系。‘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表明叶限对鱼的关爱,‘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则展现了鱼对叶限的依赖。‘他人至,不复出’则暗示了这条鱼的特殊性,它只对叶限产生好感。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此句揭示了后母的狡诈和阴险。‘其母知之’表明后母对叶限和鱼的秘密了如指掌,‘每伺之’则展现了后母的监视和猜疑。‘诈女’则揭示了后母的虚伪,她以关心叶限为借口,企图谋害鱼。

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此句描写了后母的狡诈和残忍。‘乃易其弊衣’表明后母企图改变叶限的装扮,以便在杀害鱼时不易被发现。‘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则揭示了后母对叶限的折磨,让她走很远的路去取水。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斤杀之。

此句描绘了后母杀害鱼的经过。‘母徐衣其女衣’表明后母企图冒充叶限,‘袖利刃’则揭示了她的残忍。‘呼鱼,鱼即出首’则展现了鱼对叶限的信任,‘因斤杀之’则揭示了后母的冷酷。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干郁栖娥之下。

此句描写了鱼的生长和后母对鱼的利用。‘鱼已长丈余’表明鱼的生长速度极快,‘膳其肉,味倍常鱼’则揭示了鱼的珍贵。‘藏其骨干郁栖娥之下’则暗示了鱼骨的神秘力量。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此句讲述了叶限得知鱼被杀后的悲痛以及神秘人的出现。‘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揭示了叶限的悲痛,‘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则展现了神秘人的神秘身份。‘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则揭示了神秘人对后母的揭露,‘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则暗示了鱼骨的神秘力量。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此句描写了叶限利用鱼骨实现愿望的情景。‘女用其言’表明叶限相信神秘人的话,‘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则展现了鱼骨的神奇力量。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此句讲述了叶限在洞节期间的行为。‘及洞节’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母往,令女守庭果’则揭示了叶限在家庭中的地位。‘女伺母行远,亦往’则展现了叶限的机智和勇敢,‘衣翠纺上衣,蹑金履’则描绘了叶限的美丽和自信。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此句揭示了叶限的美丽和神秘。‘母所生女认之’表明叶限的美丽引起了母亲的注意,‘此甚似姊也’则揭示了叶限与母亲女儿之间的相似之处。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此句讲述了叶限与母亲之间的矛盾。‘母亦疑之’表明母亲对叶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女觉,遽反’则展现了叶限的机智和果断。‘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则预示着叶限的命运将发生重大变化。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此句揭示了叶限的神秘和母亲的担忧。‘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表明母亲对叶限的行为感到困惑,‘亦不之虑’则暗示了母亲对叶限的担忧。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乓强,三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此句讲述了叶限所在洞穴的地理位置。‘其洞邻海岛’表明故事发生在一个靠近海岛的洞穴,‘岛中有国名陀汗’则揭示了故事发生的外部环境。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此句讲述了叶限的鞋子在陀汗国的奇遇。‘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表明叶限的鞋子被带到了陀汗国,‘国主得之’则揭示了鞋子的珍贵。‘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则展现了鞋子的神奇之处。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此句进一步描述了鞋子的神奇之处。‘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表明鞋子对陀汗国的女性都适用,‘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则展现了鞋子的轻盈和神奇。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同,遂禁锢而拷掠之。

此句揭示了陀汗王对叶限的怀疑和残忍。‘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同’表明陀汗王认为叶限的鞋子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遂禁锢而拷掠之’则揭示了陀汗王的残忍。

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此句揭示了陀汗王对鞋子的失望和无奈。‘竟不知所从来’表明陀汗王对鞋子的来源感到困惑,‘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则展现了陀汗王对鞋子的放弃。

即遍历人家捕之。若叶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此句讲述了陀汗王对鞋子的疯狂追求。‘即遍历人家捕之’表明陀汗王对鞋子的渴望,‘若叶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则揭示了陀汗王对鞋子的疯狂追求。

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此句揭示了陀汗王对叶限的怀疑和试探。‘陀汗王怪之’表明陀汗王对叶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则揭示了陀汗王对叶限的试探。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此句描绘了叶限的美丽和神秘。‘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表明叶限穿着翠绿的衣服,踩着神奇的鞋子,‘色若天人也’则展现了叶限的美丽和神秘。

始具事于王。

此句表明叶限终于向陀汗王揭示了真相。

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此句讲述了叶限带着鱼骨回到自己的国家。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在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媒祀,求女必应。

此句揭示了叶限母亲的悲剧和洞人对她的哀悼。‘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表明叶限的母亲和妹妹被飞石击中而死,‘洞人哀之,埋在石坑,命曰“懊女冢”’则展现了洞人对她们的哀悼。‘洞人以为媒祀,求女必应’则揭示了叶限的神秘力量。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此句讲述了叶限在陀汗国的地位。‘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表明叶限成为了陀汗王最宠爱的妻子。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

此句揭示了陀汗王对鱼骨的贪婪。‘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表明陀汗王对鱼骨的贪婪,他希望通过鱼骨获得无尽的财富。

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干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此句讲述了陀汗王对鱼骨的失望和无奈。‘逾年不复应’表明陀汗王对鱼骨的祈求不再得到回应,‘王乃葬鱼骨干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则展现了陀汗王对鱼骨的失望和无奈。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此句讲述了陀汗王在征战中面临的困境。‘至征卒叛时’表明陀汗王在征战中遭遇了叛乱,‘将发以赡军’则揭示了陀汗王为了平息叛乱而采取的措施。

一夕,为海潮所沦。

此句揭示了鱼骨的神秘力量。‘一夕,为海潮所沦’表明鱼骨被海潮淹没,预示着陀汗王的命运将发生重大变化。

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

此句表明故事的真实性。‘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表明这个故事是由成式旧家人李士元口述的,‘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则揭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地方特色。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叶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2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