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卖䭔媪-原文
唐马周字宾王,少孤贫,明诗传,落魄不事产业,不为州里所重。
补博州助教,日饮酒。
刺史达奚怒,屡加咎责。
周乃拂衣南游曹汴之境。
因酒后许浚仪令崔贤,又遇责辱。
西至新丰,宿旅次,主人唯供设诸商贩人,而不顾周。
周遂命酒一斗,独酌,所饮余者,便脱靴洗足。
主人窃奇之。
因至京,停于卖媪肆。
数日,祈觅一馆客处。
媪乃引致于中郎将常何之家。
媪之初卖也,李淳风、袁天纲尝遇而异之,皆窃云:‘此妇人大贵,何以在此?’
马公寻取为妻。
后有诏,文武五品官已上,各上封事。
周陈便宜二十条事,遣何奏之。
乃请置街鼓,及文武官绯紫碧绿等服色,并城门左右出入事,皆合旨。
太宗怪而问何所见。
何对曰:‘乃臣家客马周所为也。’
召见与语,命直门下省,仍令房玄龄试经及策,拜儒林郎,守监察御史。
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百匹。
周后转给事中中书舍人,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
岑文本见之曰:‘吾见马君,令人忘倦,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但恐不能久耳。’
数年内,官至宰相。
其媪亦为夫人。
后为吏部尚书,病消渴,弥年不疹,年四十八而卒。
追赠右仆射高唐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卖䭔媪-译文
唐代的马周,字宾王,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对诗歌很有研究。他生活潦倒,不从事任何产业,因此不被当地人所重视。后来他被任命为博州的助教,但他每天只是饮酒。刺史达奚对他很生气,多次责备他。马周于是整理了一下衣裳,向南游历到了曹州和汴州一带。因为酒后答应了浚仪县令崔贤的事情,又被责备和侮辱。他西行到了新丰,住在旅店里,店主只招待商人,却不理睬马周。马周于是命令店家拿一斗酒来,自己独自喝,喝剩下的酒就脱下鞋子洗脚。店主觉得他这种行为很奇特。后来马周到京城,住在一家卖酒的老婆婆那里。过了几天,他祈求老婆婆帮他找一个住处。老婆婆于是带他去中郎将常何的家。
老婆婆刚卖酒的时候,李淳风、袁天纲曾经遇见她,都感到很惊奇,私下里说:‘这个妇人地位很高,怎么会在这里卖酒呢?’
马周后来娶了这位老婆婆为妻。后来皇帝下诏,要求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各自上奏封事。马周提出了二十条有益的建议,由常何代为上奏。马周请求设立街鼓,以及规定文武官员的服饰颜色,包括红色、紫色、绿色等,以及城门出入管理等,这些都被皇帝采纳。太宗对常何说:‘你看到了什么?’常何回答说:‘是臣家的客人马周做的。’
太宗召见了马周,和他交谈,任命他为门下省的官员,并让房玄龄测试他的经书和策略,授予他儒林郎和监察御史的职位。因为常何推荐了他,所以赐给他一百匹布。马周后来升任给事中和中书舍人,他机智善辩,能够清晰地上奏,对事情的理解深入,行动总是恰到好处。岑文本见到他说:‘我看到马周,让人忘了疲劳,但是他的肩膀像鹰一样,上升得很快,只是担心他不能长久。’
在数年内,马周官至宰相。那位老婆婆也成了夫人。后来他担任吏部尚书,患有消渴症,一年多了也没有治愈,四十八岁时去世。追赠他为右仆射、高唐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卖䭔媪-注解
唐马周:唐代的马周,字宾王,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孤贫:孤:孤儿;贫:贫穷。指马周年幼时失去父母,家境贫寒。
明诗传:明:通“名”,著名;诗传:诗文的传承。指马周在诗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落魄:形容失意、潦倒。
不事产业:不从事任何产业或职业。
州里:州和乡里,指地方。
补博州助教:补:补充,指被任命;博州:古代的一个州名;助教:官职名,辅助教学。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官员的职称。
达奚:人名,指刺史的名字。
咎责:责备,批评。
曹汴:曹州和汴州,都是古代的州名。
许:答应,允诺。
浚仪令:浚仪县令,指地方官员。
崔贤:人名,崔贤是浚仪令的名字。
新丰:古代的一个县名。
旅次:旅途中停留的地方。
商贩人:商人。
卖媪肆:卖老妪的店铺。
祈:祈求,请求。
馆客:旅馆的客人。
中郎将: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常何:人名,中郎将的名字。
李淳风:唐代著名的占卜家、星象学家。
袁天纲:唐代著名的占卜家。
异之:对……感到奇异。
此妇人大贵:这位妇人将会显贵。
马公:对马周的尊称。
封事:密封的奏章,通常涉及机密。
便宜:有益的事情。
置街鼓:设立街鼓,指在街上设置鼓,用于报时和警示。
绯紫碧绿:古代官员的服饰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官职等级。
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
直门下省:直接进入门下省,指直接进入朝廷的行政机构。
房玄龄: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太宗的重要辅佐者。
策:策问,指考试中的问题。
儒林郎:古代官职,属文职。
监察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给事中:古代官职,负责处理皇帝的日常事务。
中书舍人:古代官职,负责起草文书。
有机辩:有口才,能言善辩。
敷奏:陈述,报告。
事端:事情的关键或核心。
鸢肩火色:形容人肩膀宽阔,面色红润,通常被认为是贵相。
腾上必速:飞黄腾达,必定迅速。
消渴:消渴病,一种糖尿病。
右仆射:古代官职,宰相之一。
高唐公:马周死后被追赠的封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卖䭔媪-评注
唐马周字宾王,少孤贫,明诗传,落魄不事产业,不为州里所重。
此句开篇点明马周的生平背景,‘少孤贫’描绘了其早年生活的艰辛,‘明诗传’则表明他在文学上的才华。‘落魄不事产业,不为州里所重’则揭示了他在社会地位上的边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寒文人的态度。
补博州助教,日饮酒。刺史达奚怒,屡加咎责。
‘补博州助教’说明马周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重用,只能担任一个低级的教职。‘日饮酒’则展现了他不拘小节、放荡不羁的性格。‘刺史达奚怒,屡加咎责’则进一步凸显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
周乃拂衣南游曹汴之境。
‘拂衣南游’描绘了马周决然离开的情景,表现了他的豪迈和决绝。‘曹汴之境’则是对他流浪生涯的概括。
因酒后许浚仪令崔贤,又遇责辱。
此句说明马周在流浪过程中,因酒后失言而再次遭遇挫折,‘许浚仪令崔贤’暗示了他与权贵的冲突,‘又遇责辱’则再次强调了他的不幸。
西至新丰,宿旅次,主人唯供设诸商贩人,而不顾周。
‘西至新丰’继续描述马周的流浪经历,‘宿旅次’则表明他在旅途中的困顿。‘主人唯供设诸商贩人,而不顾周’反映了他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贫寒人士的冷漠。
周遂命酒一斗,独酌,所饮余者,便脱靴洗足。
‘周遂命酒一斗,独酌’展现了马周在困境中的自我调适,‘所饮余者,便脱靴洗足’则是对他率性而为、不拘小节的进一步描绘。
主人窃奇之。
‘主人窃奇之’表明马周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旅店主人的好奇,也为他后来的际遇埋下了伏笔。
因至京,停于卖媪肆。数日,祈觅一馆客处。
‘因至京’说明马周最终来到了京城,‘停于卖媪肆’则描绘了他寄人篱下的生活。‘祈觅一馆客处’则表明他在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
媪乃引致于中郎将常何之家。
‘媪乃引致于中郎将常何之家’说明马周得到了一位老妇人的帮助,得以进入权贵之家,这对他的人生转折具有重要意义。
媪之初卖也,李淳风、袁天纲尝遇而异之,皆窃云:‘此妇人大贵,何以在此?’
此句通过李淳风、袁天纲的视角,再次强调了那位老妇人的非凡之处,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马公寻取为妻。后有诏,文武五品官已上,各上封事。
‘马公寻取为妻’表明马周在京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后有诏’则说明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文武五品官已上,各上封事’则是对当时官场文化的描述。
周陈便宜二十条事,遣何奏之。
‘周陈便宜二十条事’说明马周在政治上有独到的见解,‘遣何奏之’则表明他得到了常何的帮助,得以将自己的建议呈报给皇帝。
乃请置街鼓,及文武官绯紫碧绿等服色,并城门左右出入事,皆合旨。
‘乃请置街鼓’等句具体说明了马周的政见,‘皆合旨’则表明皇帝对他的建议表示赞同。
太宗怪而问何所见。
‘太宗怪而问何所见’说明皇帝对常何的回答感到惊讶,这也体现了皇帝对马周才能的认可。
何对曰:‘乃臣家客马周所为也。’
常何的回答揭示了马周的真正身份,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召见与语,命直门下省,仍令房玄龄试经及策,拜儒林郎,守监察御史。
‘召见与语’表明皇帝对马周的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命直门下省’等句则是对他官职的任命,‘拜儒林郎,守监察御史’则是对他学识和品行的认可。
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百匹。
‘以常何举得其人’说明常何对马周的推荐起到了关键作用,‘赐帛百匹’则是对他的奖励。
周后转给事中中书舍人,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
‘周后转给事中中书舍人’表明马周在官场上的晋升,‘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则是对他政治才能的进一步肯定。
岑文本见之曰:‘吾见马君,令人忘倦,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但恐不能久耳。’
岑文本的评价既肯定了马周的才华,又暗示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鸢肩火色’则是对他性格的生动描绘。
数年内,官至宰相。
‘数年内,官至宰相’说明马周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他个人努力和社会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媪亦为夫人。
‘其媪亦为夫人’则是对那位老妇人身份的进一步揭示,也体现了马周对她的感激之情。
后为吏部尚书,病消渴,弥年不疹,年四十八而卒。
‘后为吏部尚书’说明马周在官场上的成就,‘病消渴,弥年不疹,年四十八而卒’则是对他晚年不幸的描述。
追赠右仆射高唐公。
‘追赠右仆射高唐公’是对马周身后荣誉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