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冯俊-原文
唐贞元初,广陵人冯俊,以佣工资生。
多力而愚直,故易售。
常遇一道士,于市买药,置一翼,重百余斤,募能独负者,当倍酬其直。
俊乃请行。
至六合,约酬一千文,至彼取资。
俊乃归告其妻,而后从之。
道士云:‘从我行,不必直至六合。今欲从水路往彼,得舟且随我舟行,亦不减汝直。’
俊从之。
遂入小舟,与俊并道士共载。
出江口数里,道士曰:‘无风,上水不可至,吾施小术。’
令二人皆伏舟中,道士独在船上,引帆持楫。
二人在舟中,闻风浪声,度其船如在空中,惧不敢动。
数食顷,遂令开船,召出,至一处,平湖渺然,前对山岭重叠。
舟人久之方悟,乃是南湖庐山下星子湾也。
道士上岸,令俊负药。
船人即付船价,舟人敬惧不受,道士曰:‘知汝是浔阳人,要当时至,以此便相假,岂为辞耶?’
舟人遂拜受之而去,实江州人也,遂引俊负药,于乱石间行五六里,将至山下,有一大石方数丈。
道士以小石扣之数十下,大石分为二,有一童出于石间,喜曰:‘尊师归也!’
道士遂引俊入石穴。
初甚峻,下十丈余,旁行渐宽平。
入数十步,其中洞明,有大石堂。
道士数十,弈棋戏笑。
见道士,皆曰:‘何晚也?’
敕俊舍药,命左右速遣来人归。
前道士命左右曰:‘担人甚饥,与之饭食。’
遂于瓷瓯盛胡麻饭与之食。
又与一碗浆,甘滑如乳,不知何物也。
道士遂送俊出,谓曰:‘劳汝远来,少有遗汝。’
授与钱一千文,令系腰下。
‘至家,解观之,自当有异耳。’
又问:‘家有几口?’云:‘妻儿五口。’
授以丹药可百余粒,曰:‘日食一粒,可百日不食。’
俊辞曰:‘此归路远,何由可知。’
道士曰:‘与汝图之。’
遂引行乱石间,见一石卧如虎状,令俊骑上。
以物蒙石头,俊执其末,如执辔焉。
诚令闭目,候足着地即开。
俊如言骑石,道士以鞭鞭石,都觉此石举在空中而飞。
时已向晚,如炊久,觉足蹑地,开目,已在广陵郭门矣。
人家方始举烛,比至舍,妻儿犹惊其速。
遂解腰下,皆金钱也。
自此不复为人佣工,广置田园,为富民焉。
里人皆疑为盗也。
后他处有盗发,里人意俊同之,遂絷以诣府。
时节使杜公亚,重药术,好奇说,闻俊言,遂命取其金丹。
丹至亚手,如坠地焉而失之。
兼言郭外所乘之石犹在,遂舍之。
亚由是精意于道,颇好烧炼,竟无所成。
俊后寿终,子孙至富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冯俊-译文
唐贞元初年,广陵人冯俊,靠做雇工为生。他力气大但有些愚直,因此容易找到工作。他经常遇到一位道士,在市场上买药,放下一只翅膀,重约一百多斤,悬赏谁能独自背起,就加倍支付报酬。冯俊就请求去背。
到了六合,约定报酬是一千文,到那里去取钱。冯俊于是回家告诉他的妻子,然后跟着道士去了。道士说:“跟我走,不必直接去六合。现在想从水路去,有船就跟着我的船走,也不会少你的报酬。”
冯俊同意了。于是上了小船,和冯俊一起载着道士。出了江口几里地,道士说:“没有风,逆水不能到达,我施展个小法术。”
让两个人都躺在船里,道士自己留在船上,拉帆撑桨。两个人在船里,听到风浪的声音,感觉船好像在空中,害怕不敢动。过了好一会儿,道士才让开船,叫他们出来,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个平静的湖面,前面是连绵的山岭。船夫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这里是南湖庐山下的星子湾。
道士上了岸,让冯俊背药。船夫立即付了船钱,船夫敬畏地不敢收,道士说:“知道你是浔阳人,要当时到达,因此借给你这个,难道是拒绝吗?”
船夫于是拜谢接受并离开了,其实他是江州人,于是带着冯俊背药,在乱石间走了五六里,快到山下时,有一块大石头,直径有几十丈。
道士用小石头敲了这块大石头几十下,大石头裂成两半,有一个童子从石头间出来,高兴地说:“尊敬的师傅回来了!”
道士于是带着冯俊进入石洞。一开始非常陡峭,向下走了十多丈,旁边渐渐宽敞平坦。走了几十步,洞内明亮,有一个大石堂。几十个道士在那里下棋嬉笑。看到道士,都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命令冯俊放下药,命令左右的人赶快让人回去。前面的道士命令左右的人说:“背药的人很饿,给他饭吃。”
于是用瓷碗装了胡麻饭给他吃。又给了一碗浆水,甜滑如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道士于是送冯俊出来,说:“辛苦你远道而来,给你留点东西。”给了他一千文钱,让他系在腰下。“回到家,解开看看,自然会有些不同。”又问:“家里有几口人?”回答说:“妻子和孩子们一共五口。”给了他一百多粒丹药,说:“每天吃一粒,可以一百天不吃饭。”冯俊推辞说:“回家的路很远,怎么知道。”道士说:“给你个图样。”于是带他走在乱石间,看见一块像老虎躺着的石头,让冯俊骑上。用东西蒙住石头,冯俊抓住末梢,就像抓住缰绳一样。真的让他闭上眼睛,等到脚落地就睁开。冯俊按照他的话骑在石头上,道士用鞭子抽打石头,感觉这块石头被举到空中并飞了起来。当时已经快傍晚了,感觉像煮了很久,觉得脚踩在地上,睁开眼睛,已经在广陵城门口了。人家刚开始点蜡烛,等他回到家,妻子和孩子们还惊讶他的速度。于是解开腰下的东西,都是金钱。从此不再做雇工,大量购置田地,成为富民。乡里的人都怀疑他是强盗。
后来其他地方发生盗窃案,乡里人认为冯俊和他们一样,于是把他绑着去见官。当时的地方官是杜亚,他重视药物技术,喜欢奇谈怪论,听说了冯俊的故事,就命令取他的丹药。丹药到了杜亚手里,像掉在地上一样消失了。他还说郭外他骑的那块石头还在,于是放了他。杜亚从此专心致志于道术,非常喜欢炼丹,但最终没有成功。冯俊后来寿终,子孙非常富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冯俊-注解
唐贞元初:唐贞元是唐朝德宗李适的年号,贞元初指的是这个年号刚开始的时期。
广陵人:广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
佣工资生:以做雇工的工资为生,即靠打工为生。
多力而愚直:形容人有力气且性格纯朴直率。
易售:容易出售,这里指容易找到雇主。
道士:古代对修行者的称呼,指信奉道教的人。
市买药:在市场上购买药材。
倍酬其直:加倍支付他的工资。
六合: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约酬一千文:约定支付一千文钱。
南湖庐山下星子湾:南湖庐山是庐山的一个部分,星子湾是庐山下的一个地名。
石穴:天然的岩石洞穴。
弈棋:下围棋。
瓷瓯:瓷器做的碗。
胡麻饭:用芝麻做的饭。
浆:指米酒或酒水。
丹药:古代指炼制的药物,常用于治病或延年益寿。
广陵郭门:广陵城的城门。
絷以诣府:用绳子绑着去官府。
时节使杜公亚:时节使是古代官职,杜公亚是官员的名字。
重药术:重视炼药术。
烧炼:指炼制丹药的过程。
竟无所成:最终没有成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冯俊-评注
唐贞元初,广陵人冯俊,以佣工资生。
此句开篇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唐贞元初年,以及主人公冯俊的身份,一个以佣工为生的广陵人。‘以佣工资生’简洁地概括了冯俊的生计来源,也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
多力而愚直,故易售。
此句描述了冯俊的性格特点,‘多力’指其体力充沛,‘愚直’则表现出他的朴实无华和纯真。这样的性格使得他容易受到他人的利用,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常遇一道士,于市买药,置一翼,重百余斤,募能独负者,当倍酬其直。
此句引入了故事中的关键人物——道士,并设置了悬念,道士为何要在市中卖药?‘一翼’的重量以及‘倍酬其直’的承诺,都为冯俊的抉择增添了诱惑。
俊乃请行。
冯俊在诱惑面前没有犹豫,选择了接受挑战,‘乃’字加强了其果断的语气。
至六合,约酬一千文,至彼取资。
此句说明冯俊的目标和期望,‘约酬一千文’体现了他对报酬的期待,而‘至彼取资’则显示了他对未来的憧憬。
俊乃归告其妻,而后从之。
冯俊在行动前先告知妻子,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从之’则表示妻子对他的支持。
道士云:‘从我行,不必直至六合。今欲从水路往彼,得舟且随我舟行,亦不减汝直。’
道士的话语中透露出他的狡黠和神秘,他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建议,实则是在为后续的奇遇埋下伏笔。
俊从之。
冯俊再次展现出他的果断和信任,‘从之’一词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遂入小舟,与俊并道士共载。
此句描述了冯俊和道士一同乘坐小舟的场景,‘共载’一词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某种默契。
出江口数里,道士曰:‘无风,上水不可至,吾施小术。’
道士的话语中充满了玄机,‘无风’和‘上水不可至’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介入,‘吾施小术’则预示着接下来的奇幻经历。
令二人皆伏舟中,道士独在船上,引帆持楫。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神秘行为,‘引帆持楫’暗示了他在操纵风浪,‘令二人皆伏舟中’则表现出他对冯俊的照顾。
二人在舟中,闻风浪声,度其船如在空中,惧不敢动。
此句通过冯俊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舟行于风浪中的惊险场景,‘度其船如在空中’则暗示了他们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感知范围。
数食顷,遂令开船,召出,至一处,平湖渺然,前对山岭重叠。
‘数食顷’和‘遂令开船’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道士的操控能力,‘平湖渺然’和‘山岭重叠’则展现了他们到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舟人久之方悟,乃是南湖庐山下星子湾也。
‘舟人’指的是冯俊,‘方悟’则表明他终于明白了所到之地的真正面貌,‘南湖庐山下星子湾’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道士上岸,令俊负药。
道士的行为再次表现出他的神秘和操控力,‘令俊负药’则暗示了冯俊将要承担新的任务。
船人即付船价,舟人敬惧不受,道士曰:‘知汝是浔阳人,要当时至,以此便相假,岂为辞耶?’
此句展现了道士的智慧和圆滑,他通过付船价的行为来确认冯俊的身份,同时用‘相假’一词来暗示他们之间的某种交易。
舟人遂拜受之而去,实江州人也,遂引俊负药,于乱石间行五六里,将至山下,有一大石方数丈。
‘舟人’和‘实江州人也’进一步揭示了道士的真实身份,‘引俊负药’则表明了冯俊的新任务,‘大石方数丈’则预示着接下来的挑战。
道士以小石扣之数十下,大石分为二,有一童出于石间,喜曰:‘尊师归也!’
此句通过道士的神秘行为和童子的喜悦反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令人期待的氛围。
道士遂引俊入石穴。
‘遂引俊入石穴’表明了冯俊将被带入一个未知的世界,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初甚峻,下十丈余,旁行渐宽平。
此句描述了石穴内部的景象,‘初甚峻’和‘旁行渐宽平’表明了他们已经深入洞穴,并逐渐适应了环境。
入数十步,其中洞明,有大石堂。
‘洞明’和‘大石堂’描绘了一个宏伟而神秘的洞穴内部,为冯俊即将见到的景象做了铺垫。
道士数十,弈棋戏笑。见道士,皆曰:‘何晚也?’
此句展示了洞穴中道士们的日常生活,‘弈棋戏笑’体现了他们的悠闲与超脱,而‘何晚也’则表明他们对于时间的概念与常人不同。
敕俊舍药,命左右速遣来人归。
‘敕俊舍药’表明冯俊需要将携带的药物留下,‘命左右速遣来人归’则暗示了道士们对冯俊的安排。
前道士命左右曰:‘担人甚饥,与之饭食。’
此句展现了道士们的仁慈和关怀,他们为冯俊提供了食物,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慈悲为怀。
遂于瓷瓯盛胡麻饭与之食。又与一碗浆,甘滑如乳,不知何物也。
‘瓷瓯盛胡麻饭’和‘甘滑如乳’的食物描写,展现了道士们生活的简朴和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可能掌握了某种超自然的能力。
道士遂送俊出,谓曰:‘劳汝远来,少有遗汝。’授与钱一千文,令系腰下。
‘劳汝远来’和‘少有遗汝’表明了道士对冯俊的感激和回报,‘钱一千文’则是物质上的补偿,‘系腰下’则暗示了这钱的重要性。
‘至家,解观之,自当有异耳。’又问:‘家有几口?’云:‘妻儿五口。’授以丹药可百余粒,曰:‘日食一粒,可百日不食。’
道士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和神秘,他预言了冯俊回家后的变化,并赠送了丹药,暗示了丹药具有神奇的功效。
俊辞曰:‘此归路远,何由可知。’道士曰:‘与汝图之。’遂引行乱石间,见一石卧如虎状,令俊骑上。
冯俊对归路的不确定和道士的指引,都体现了他对道士的信任和对未知的好奇心,‘令俊骑上’则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
以物蒙石头,俊执其末,如执辔焉。诚令闭目,候足着地即开。
‘以物蒙石头’和‘诚令闭目’都强调了冯俊在归途中需要信任和服从,‘候足着地即开’则是对他归途的神秘暗示。
俊如言骑石,道士以鞭鞭石,都觉此石举在空中而飞。
此句通过冯俊的体验,描绘了他们神奇的归途,‘举在空中而飞’则是对他们超凡能力的体现。
时已向晚,如炊久,觉足蹑地,开目,已在广陵郭门矣。
‘时已向晚’和‘觉足蹑地’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冯俊的归途,‘已在广陵郭门’则说明他们已经安全返回。
人家方始举烛,比至舍,妻儿犹惊其速。
此句通过冯俊家人的反应,展现了他们对于冯俊突然归来的惊讶和不可思议。
遂解腰下,皆金钱也。
‘遂解腰下’和‘皆金钱也’表明了冯俊腰间所系的‘钱’并非普通金钱,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财富。
自此不复为人佣工,广置田园,为富民焉。
此句说明了冯俊在归途中的转变,他从一名佣工成为了富民,展现了道家思想中的‘得道多助’。
里人皆疑为盗也。
此句揭示了冯俊的邻居们对他的误解,也暗示了他们对于财富和地位的不理解。
后他处有盗发,里人意俊同之,遂絷以诣府。
此句描述了冯俊因为误会而被当作盗贼,‘絷以诣府’则表明了他们将他送到了官府。
时节使杜公亚,重药术,好奇说,闻俊言,遂命取其金丹。
‘时节使杜公亚’表明了官府对冯俊的重视,‘重药术’和‘好奇说’则暗示了他对冯俊金丹的兴趣。
丹至亚手,如坠地焉而失之。
此句描述了金丹的神奇,‘如坠地焉而失之’则暗示了金丹的力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
兼言郭外所乘之石犹在,遂舍之。
‘兼言郭外所乘之石犹在’表明了冯俊对归途的回忆,‘遂舍之’则说明了他已经放下了过去的经历。
亚由是精意于道,颇好烧炼,竟无所成。
此句说明了节使杜公亚对道术的热爱,但最终未能有所成就,反映了道家思想中‘道不可言’的特点。
俊后寿终,子孙至富焉。
此句总结了冯俊的一生,他虽然经历了奇幻的归途,但最终回归到了平凡的生活,而他的子孙则继承了财富,展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