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何婆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何婆-原文

唐浮休子张,为德州平昌令,大旱,郡符下,令以师婆、师僧祈之。

二十余日无效。

浮休子乃推土龙倒,其夜雨足。

江淮南好神鬼,多邪俗,病即祀之,无医人。

浮休子曾于江南洪州停数日,遂闻土人何婆善琵琶卜!”

与同行人郭司法质焉。

其何婆,士女填门,饷遗满道,颜色充悦,心气殊高,郭再拜下钱,问其品秩。

何婆乃调弦柱,和声气曰:“箇丈夫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

郭曰:“何婆错!品少者官高,品多者官小。”

何婆曰:“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更后年减四品;忽更得五六年,总没品!”

郭大骂而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何婆-译文

唐朝有一个名叫张浮休的人,担任德州平昌县的县令。当时发生了大旱灾,郡里下发了命令,要求他让巫婆和巫僧进行祈祷。

二十多天过去了,祈祷都没有效果。浮休子于是推倒了土龙,那一夜就下了充足的雨。

江淮以南的人们喜欢信奉神鬼,很多地方都有迷信的风俗,生病了就祭祀神灵,而不是请医生。

浮休子曾经在江南的洪州停留了几天,于是听说了当地有个叫何婆的人擅长用琵琶占卜。

他向同行的郭司法询问了这件事。何婆那里,士人和女子们都去拜访,礼物满满地堆在路上,她的脸色红润,心情特别高兴,郭司法再次跪拜并给了她一些钱,询问她的占卜能力。

何婆调整了琵琶的弦,用和缓的声音说:“这位男士今年会得到一品官职,明年得到二品,后年得到三品,再后年得到四品。”

郭司法说:“何婆你错了!品级少的官职高,品级多的官职小。”

何婆说:“今年会减去一品,明年减去二品,后年减去三品,再后年减去四品;突然间过了五六年,就完全没有品级了!”

郭司法大骂之后起身离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何婆-注解

唐浮休子张:唐代的浮休子张,浮休子是道家的称呼,可能指一个有道的隐士或道士。

德州平昌令:德州是唐代的一个州名,平昌是其下辖的一个县。令是县的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郡符:郡符是古代官方的文书或命令,这里指上级政府下达的命令。

师婆、师僧:师婆和师僧是古代对巫婆和僧侣的称呼,这里指的是负责祈祷和祭祀的人。

祈之:祈求神灵保佑或降福。

推土龙:古代的一种祈雨仪式,通过挖掘土龙来祈求降雨。

江淮南:江淮南指的是长江以南、淮河以北的地区,这里指江南地区。

邪俗:指不符合正道或官方规定的风俗习惯。

祀之:祭祀,即通过仪式向神灵表达敬意或祈求。

医人:医生,这里指医疗人员。

洪州:洪州是唐代的一个州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何婆:何婆指的是一个名叫何的老婆婆,这里指她是一位擅长琵琶卜的巫婆。

琵琶卜:琵琶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法,通过弹奏琵琶的声音来预测未来。

士女填门:士女指的是士人和女子,填门表示很多士人和女子都来拜访何婆。

饷遗:赠送礼物。

颜色充悦:脸色红润,看起来很健康。

心气殊高:心情或情绪非常高涨。

品秩:官职的等级。

箇:一个,用于指示一个不确定的数量。

丈夫:男子。

品:古代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品级越高,官职越大。

大骂而起:大声骂着起身离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何婆-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唐代德州平昌令张浮休子在面对大旱时,采取祈雨措施的情景。首先,文中提到的‘唐浮休子张,为德州平昌令’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大旱’二字直接点明了事件的紧急性和严重性,同时也为后续的祈雨情节埋下了伏笔。

‘郡符下,令以师婆、师僧祈之’表明了官府对旱情的重视,以及采取的祈雨方式。‘师婆、师僧’作为民间信仰中的祈雨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神鬼信仰的依赖。然而,‘二十余日无效’表明了这些传统方法并未奏效,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信仰的批判。

‘浮休子乃推土龙倒,其夜雨足’这一转折点展现了浮休子的智慧和果断。‘推土龙倒’是一种民间祈雨仪式,而‘其夜雨足’则说明了浮休子的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浮休子的能力,也反映了自然规律的力量。

‘江淮南好神鬼,多邪俗,病即祀之,无医人’这一句揭示了当时江南地区信仰神鬼、忽视医术的社会现象。‘何婆善琵琶卜’则引入了另一个角色,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郭司法质焉’中的‘质’字,意味着郭司法对何婆的琵琶卜产生了质疑。‘何婆,士女填门,饷遗满道,颜色充悦,心气殊高’这一段描述了何婆在当地的声望和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箇丈夫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的卜辞,看似准确,实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郭曰:“何婆错!品少者官高,品多者官小。”’郭司法的纠正,揭示了官场上的真实规则,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腐败的批判。

‘何婆’对‘郭’的回答,通过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巧妙地揭示了人生的另一面。‘忽更得五六年,总没品’这句话,不仅是对郭司法的讽刺,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郭大骂而起’这一结尾,既展现了郭司法的愤怒,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命运和信仰的矛盾心理。整个故事通过对比、讽刺和反思,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信仰、官场和人生百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何婆》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19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