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京都儒士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京都儒士-原文

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

因说人有勇怯,必由胆气;胆气若盛,自无所惧,可谓丈夫。

座中有一儒士自媒曰:‘若言胆气,余实有之。’

众人笑曰:‘必须试,然可信之。’

或曰:‘某亲故有宅,昔大凶,而今已空锁。君能独宿于此宅,一宵不惧者,我等酬君一局。’

此人曰:‘唯命。’

明日便往。实非凶宅,但暂空耳。

遂为置酒果灯烛,送于此宅中。

众曰:‘公更要何物?’

曰:‘仆有一剑,可以自卫,请无忧也。’

众乃出宅,锁门却归。

此人实怯懦者。

时已向夜,系所乘驴别屋,奴客并不得随,遂向阁宿,了不敢睡,唯灭灯抱剑而坐,惊怖不已。

至三更,有月上,斜照窗隙,见衣架头有物如鸟鼓翼,翻翻而动。

此人凛然强起,把剑一挥,应手落壁,磕然有声。

后寂无音响。

恐惧既甚,亦不敢寻究,但把剑坐。

及五更,忽有一物,上阶推门;门不开,于狗窦中出头,气休休然。

此人大怕,把剑前斫,不觉自倒,剑失手抛落。

又不敢觅剑,恐此物入来,床下跧伏ū,更不敢动。

忽然困睡,不觉天明。

诸奴客已开关,至阖子间,但见狗窦中,血淋漓狼籍。

众大惊呼,儒士方悟,开门尚自战栗,具说昨宵与物战争之状。

众大骇异。

遂于此壁下寻,惟见席帽,半破在地,即夜所斫之鸟也:乃故帽破弊,为风所吹,如鸟动翼耳。

剑在狗窦侧。

众又绕堂寻血踪,乃是所乘驴,已斫口喙,唇齿缺破:乃是向晓因解。

头入狗门,遂遭一剑。

众大笑绝倒,扶持而归。

士人惊悸,旬日方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京都儒士-译文

最近,京都有个叫数生会的宴会,大家谈论到人的勇敢和胆怯,认为这都是因为胆气;如果胆气旺盛,自然就不会害怕,这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席间有一位儒士自告奋勇地说:“如果说到胆气,我确实有。”

众人笑着说:“那必须得试试,我们才会相信你。”

有人说:“我有个朋友的家,以前发生过很凶的事情,现在已经空着锁着。如果你能一个人在那里住一晚上不害怕,我们就请你玩一局。”

这个人说:“遵命。”

第二天他就去了。其实那并不是什么凶宅,只是暂时没有人住。于是他们为他准备了酒果、灯烛,送他到那座宅子里。众人问:“你还需要什么?”他说:“我有一把剑,可以用来自卫,请你们放心。”众人于是离开宅子,锁上门回去了。

这个人其实很胆小。当时已经快到晚上,他把骑来的驴拴在另一间屋子里,奴仆和宾客都不能跟着,他就上阁楼去住。他不敢睡觉,只是熄了灯拿着剑坐着,非常害怕。到了半夜,月亮升起来了,斜照在窗户的缝隙里,他看到衣架头上有个东西像鸟儿展翅一样,翻翻飞动。

这个人吓得硬撑着站起来,挥舞着剑,剑应声落在墙上,发出一声响。之后就没有声音了。他害怕得不敢再探究,只是拿着剑坐着。到了五更,忽然有个东西上阶推门;门没开,它就从狗洞里探出头来,呼呼地喘着气。

这个人非常害怕,挥剑向前砍去,不小心自己摔倒,剑也从手中滑落。他又不敢去找剑,担心那个东西进来,于是他躲到床下蜷缩着,不敢动弹。突然他困得睡着了,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奴仆和宾客已经打开了门,来到屋子里,只见狗洞里血迹斑斑,一片狼藉。众人惊呼起来,儒士这才明白过来,开门时还在发抖,详细地讲述了昨晚与那个东西战斗的情况。众人都非常惊讶。

于是他们在墙壁下寻找,只看到一顶席帽,半边破了在地上,就是昨晚他砍的那个像鸟的东西:原来那是一顶破旧的帽子,被风吹动,看起来像鸟儿展翅。

剑在狗洞旁边。众人又在院子里寻找血迹,发现是那头驴,嘴巴被砍了,嘴唇和牙齿都破损了:原来是在天亮时驴头伸进狗洞,结果被一剑砍中。

众人大笑,几乎笑倒,扶着儒士回家。儒士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十天才恢复过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京都儒士-注解

京都有数生会宴:京都,指当时的首都长安;数生会宴,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宴会,数生可能指年轻有才华的人。

勇怯:勇怯,指勇敢和胆怯,形容人的胆量和勇气。

胆气:胆气,指胆量和勇气,是古代对勇气的一种表达方式。

丈夫:丈夫,在此处指有胆识、有气魄的男子。

儒士:儒士,指通晓儒家经典、有学问的士人。

自媒:自媒,指自我推荐,此处指这位儒士自告奋勇。

凶宅:凶宅,指曾经发生过不幸事件、被认为不吉利的地方。

空锁:空锁,指无人居住,门上挂着锁。

酬君一局:酬君一局,指作为奖励给你一局(赌博或游戏)。

剑:剑,古代的一种武器,此处指儒士用来自卫的武器。

狗窦:狗窦,指狗洞,一种小门,此处指狗的出入口。

气休休然:气休休然,形容气息微弱的样子。

跧伏:跧伏,指蜷缩着身体蹲伏。

阖子间:阖子间,指关闭的房间。

狼籍:狼籍,形容非常凌乱的样子。

战栗:战栗,指因恐惧或寒冷而身体发抖。

惊悸:惊悸,指受到惊吓而感到害怕。

故帽破弊:故帽破弊,指破旧的帽子。

唇齿缺破:唇齿缺破,指嘴唇和牙齿破损。

头入狗门:头入狗门,指头部进入狗洞。

扶持而归:扶持而归,指被人搀扶着回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京都儒士-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场关于勇气的考验,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周围人的反应,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勇气的认知和评价。

文章开篇即点明主题,’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场合。’因说人有勇怯,必由胆气;胆气若盛,自无所惧,可谓丈夫’,这句话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勇气的理解,即勇气来源于胆气,胆气旺盛则无所畏惧,被视为真正的男子汉。

座中儒士自媒,声称自己有胆气,引发了众人的兴趣和质疑。’必须试,然可信之’,众人决定通过实际考验来验证儒士的胆气。

众人提出的考验是让儒士独宿于空宅,以此考验他的勇气。儒士虽然害怕,但为了面子,还是答应了。

儒士独宿空宅,内心的恐惧和紧张贯穿全文。’了不敢睡,唯灭灯抱剑而坐,惊怖不已’,描绘了他紧张到无法入睡,只能抱着剑坐着。

随着夜幕降临,儒士的恐惧达到了顶点。’至三更,有月上,斜照窗隙,见衣架头有物如鸟鼓翼,翻翻而动’,他误以为看到了怪物,挥剑斩去,却发现是风吹动的破帽。

儒士的恐惧并未因为真相大白而减轻。’至五更,忽有一物,上阶推门;门不开,于狗窦中出头,气休休然’,他再次误以为有怪物入侵,挥剑前斫,却不慎摔倒,剑也失落。

最后,儒士在恐惧中度过了一夜。’忽然困睡,不觉天明’,他终于因为疲惫而入睡。

第二天,众人发现儒士的驴子被斩伤,原来是一场误会。’众大笑绝倒,扶持而归’,儒士的恐惧得以解除,但他的惊悸却需要时间来平复。

整篇文章通过儒士的内心活动和周围人的反应,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勇气的认知和评价。儒士虽然自称有胆气,但在实际考验面前,却暴露出了自己的怯懦。而众人的反应则体现了他们对勇气的理解和期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京都儒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18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