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中山狼传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中山狼传-原文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

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简子垂手登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简子怒,驱丰逐之,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于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狼奄至,引首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龟蛇固弗灵于狼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日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先生曰:「嘻!私汝狼以犯世卿,忤权贵,祸且水测,敢望报乎?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

乃出图书,空囊囊,徐徐焉实狼其中,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

徘徊容与,追者益近。

狼请曰:「事急矣!先生果将揖逊救焚溺,而鸣銮避寇盗耶?惟先生速图!」

乃局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先生如其指,纳狼于囊。

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

先生伏踬就地,匍匐以进,跽而言曰:「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奔走遐方,自迷正途,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夫羊,一童子可制也,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况田猎,虞人之所事也,君请问诸皮冠;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

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先生亦驱驴兼程而进。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先生可留意矣!出我囊,解我缚,拨矢我臂,我将逝矣。」

先生举手出狼。

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

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先生亦极力拒,彼此俱倦,隔驴喘息。

先生曰:「狼负我!狼负我!」

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我辈食也。」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

先生窃念:「天色向晚,狼复群至,吾死已夫!」

因给狼曰:「民俗,事肄必询三老。第行矣,求三老而问之。苟谓我可食,即食;不可,即已。」

狼大喜,即与偕行。

逾时,道无行人。

狼馋甚,望老木僵立路侧,谓先生曰:「可问是老。」

先生曰:「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狼曰:「第问之,彼当有言矣。」

先生不得已,揖老木,具述始末。

问曰:「若然,狼当食我耶?」

木中轰轰有声,谓先生曰:「我杏也,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逾年,华,再逾年,实,三年拱把,十年合抱,至于今二十年矣。老圃食我,老圃之妻子食我,外至宾客,下至于仆,皆食我;又复鬻实于市以规利,我其有功于老圃甚巨。今老矣,不得敛华就实,贾老圃怒,伐我条枚,芟我枝叶,且将售我工师之肆取直焉。噫!樗朽之材,桑榆之景,求免于斧钺之诛而不可得。汝何德于狼。乃觊免乎?是固当食汝。」

言下,狼复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曰:「狼爽盟矣!矢询三老,今值一杏,何遽见迫耶?」

复与偕行。

狼愈急,望见老牸曝日败垣中,谓先生曰:「可问是老。」

先生曰:「向者草木无知,谬言害事。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

狼曰:「第问之。不问,将咥汝!」

先生不得已,揖老牸,再述始末以问。

牛皱眉瞪目,舐鼻张口,向先生曰:「老杏之言不谬矣。老牸茧栗少年时,筋力颇健。老农卖一刀以易我,使我贰群牛,事南亩。既壮,群牛日以老惫,凡事我都任之:彼特驰驱,我伏田车,择便途以急奔趋;彼将躬耕,我脱辐衡,走郊垧以辟榛荆。老农亲我犹左右手。衣食仰我而给,婚姻仰我而毕,赋税仰我而输,仓瘐仰我而实。我亦自谅,可得帷席之蔽如狗马也。往年家储无儋石,今麦收多十斛矣;往年穷居无顾藉,今掉臂行村社矣;往年法卮罂,涸唇吻,盛酒瓦盆半生未接,今酝黍稷,据尊罍,骄妻妾矣;往年衣短褐,侣木石,手不知揖,心不知学,今持兔园册,戴笠子,腰韦带,衣宽博矣。一丝一粟,皆我力也。顾欺我老,逐我郊野;酸风射眸,寒日吊影;瘦骨如山,老泪如雨;涎垂而不可收,足挛而不可举;皮毛具亡,疮痍未瘥。老农之妻妒且悍,朝夕进说曰:「牛之一身,无废物也:肉可脯,皮可鞟,骨角且切磋为器。」指大儿曰:「汝受业疱丁之门有年矣,胡不砺刃于硎以待?」迹是观之,是将不利于我,我不知死所矣!夫我有功,彼无情乃若是,行将蒙祸。汝何德于狼,觊幸免乎?」

言下,狼又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曰:「毋欲速!」

遥望老子杜藜而来,须眉皓然,衣冠闲雅,盖有道者也。

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拜跪啼泣,致辞曰:‘乞丈人一言而生!’

丈人问故。

先生曰:‘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父当死之。欲少延于片时,暂定是于三老。’

初逢老杏,强我问之,草木无知,几杀我;次逢老牸,强我问之,禽兽无知,又将杀我;今逢丈人,岂天之未丧斯文也!敢乞一言而生。

因顿首杖下,俯伏听命。

丈人闻之,欷歔再三,以杖叩狼曰:‘汝误矣!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肖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

乃厉声曰:‘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请愬之,愿丈人垂听!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又蔓词以说简子,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也。是安可不咥?’

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羿亦有罪焉。’

先生不平,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丈人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

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

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知之也。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

先生曰:‘有。’

于是出匕。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先生曰:‘不害狼乎?’

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从井以救人,解衣以活友,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言已大笑,先生亦笑。

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中山狼传-译文

赵简子在中山地区大举狩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在前面引路,鹰犬在后面追逐。射中飞禽走兽,应声倒下的数不胜数。有一只狼挡在路上,站立着哭泣。简子垂手登上车,拿起乌号弓,装上肃慎之箭,一箭射出,狼发出一声哀嚎后逃走。简子愤怒,驱车追赶,尘土飞扬蔽天,脚步声如雷鸣,十步之外,分辨不出人和马。

当时墨家学派的东郭先生打算北行到中山去寻求官职,骑着跛脚的驴,背着图书,早上出发却迷了路,看到尘土飞扬惊恐不已。狼突然逼近,抬头看着东郭先生说:“先生是否也有志于救助万物呢?过去毛宝放生乌龟而得到渡河的机会,隋侯救蛇而获得珍珠。乌龟和蛇本来就不比狼更灵性。今天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让我早点进入您的袋子中,苟延残喘呢?将来如果能够脱颖而出,先生的恩情,就是让我生死而肉骨也。我怎敢不努力来报答您像乌龟和蛇一样的忠诚!”

东郭先生说:“哎呀!为了你这只狼而触犯权贵,那祸患恐怕难以预料,怎敢奢望回报呢?但是墨家的道义,‘兼爱’是其根本,我终会找到办法让你活下来。如果有祸,我也不会推辞。”

于是拿出图书,把袋子翻空,慢慢地把狼装进去,前面担心狼会踩到胡须,后面又怕狼会踢到尾巴,三次放进去都没有成功。他犹豫不决,追捕的人越来越近。狼请求说:“事情紧急了!先生难道要像躲避火灾和溺水一样退让,躲避盗贼一样逃跑吗?只有先生赶快想办法!”

于是他蹲下四只脚,拉起绳子把狼捆绑起来,把头低下直到尾巴,弯曲脊背掩盖住胡须,蜷缩着身体,像蛇一样弯曲,像乌龟一样静止,等待东郭先生的命令。东郭先生按照他的指示,把狼装进袋子。然后把袋子口系好,把袋子放在驴的肩膀上,引到路边,等待赵简子的人过去。

不久,赵简子到了,找不到狼,非常愤怒。拔出剑砍断车辕前端给东郭先生看,骂道:“敢隐瞒狼的逃跑方向的人,就像这个辕木一样!”

东郭先生跪在地上,匍匐前进,跪着说:“我这个人不聪明,有志于世间的事,奔走于远方,自己迷了路,怎么能发现狼的踪迹来指示您的鹰犬呢!然而我曾听说,‘大道以多歧亡羊’。羊,一个孩子就可以管理,如此驯服的羊,还会因为路多而丢失;狼不比羊,中山的路多到可以丢失羊的地方何其多?我只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大道寻找,这不就像是守株待兔一样吗?何况狩猎,是虞人的职责,您应该去问他们;行走的人有什么罪呢?而且我虽然愚笨,难道不知道狼的习性吗?它贪婪而凶狠,与豺狼为伍,作恶多端。您如果能除去它们,我当然应该稍微贡献一点力量,又怎么会隐瞒不说呢?”

赵简子默然,掉转车头继续前行。东郭先生也赶着驴快步前进。

过了一会儿,旗帜的影子渐渐消失,车马的声音也听不见了。狼估计赵简子已经走远,在袋子里发出声音说:“先生可以注意一下了!把我从袋子里拿出来,解开我的束缚,把箭从我的手臂上拔出来,我就要走了。”

东郭先生举手把狼放出来。狼咆哮着对东郭先生说:“刚才被猎人追赶,他们来得很快,幸亏先生救了我。我非常饥饿,找不到食物,最终也会死去。与其在道路上饿死,被其他野兽吃掉,不如死在猎人手里,成为贵族家的食物。先生既然是墨家的人,头顶脚跟都想着利益天下,又怎么会吝啬自己的身体来救我一命呢?”

于是它张嘴露出牙齿,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急忙用手打它,一边打一边后退,引到驴子后面,转身逃跑。狼始终没有对东郭先生造成伤害,东郭先生也尽力抵抗,双方都疲惫不堪,隔着驴喘息。东郭先生说:“狼辜负了我!狼辜负了我!”

狼说:“我并不是故意要辜负你,天生你们这些人,本来就是需要我们这些狼来吃的。”

相持了一段时间,太阳渐渐西斜。东郭先生暗想:“天色将晚,狼群又要来了,我死定了!”

于是他骗狼说:“按照民俗,事情必须先咨询三位长者。你先走吧,我去找三位长者问问。如果他们认为我可以吃,我就吃;如果不行,那就算了。”

狼非常高兴,立刻和他一起走。

过了一会儿,路上没有行人。狼非常饿,看到一棵老树僵立在路上,对东郭先生说:“可以去问这棵老树。”

东郭先生说:“刚才的草木没有知识,胡言乱语只会坏事。现在这只是一头牛,还有什么好问的?”

狼说:“问一问,它应该会说话的。”

东郭先生没有办法,只好向老树行礼,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问道:“如果这样,狼应该吃掉我吗?”

老树中发出轰隆的声音,对东郭先生说:“我是杏树,往年老园丁种我时,只花了一个核。过了一年,开花,再过一年,结果,三年可以抱在手里,十年可以合抱,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老园丁吃了我,老园丁的妻子吃了我,外面的客人,下面的仆人,都吃了我;又把果实拿到市场上卖,从中谋利,我对老园丁的贡献很大。现在老了,不能开花结果,老园丁生气了,砍掉我的枝条,拔掉我的叶子,还要把我卖给工匠,从中获利。唉!这棵朽木,夕阳下的景象,想避免被砍伐而不得。你有什么德行对狼来说值得侥幸逃脱呢?这本来就是应该被吃的。”

话音刚落,狼又张嘴露出牙齿,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说:“狼背弃了盟约!我询问三位长者,现在却遇到一棵杏树,怎么这么快就被逼迫了?”

于是他又和狼一起走。

狼越来越急躁,看到一头老母牛在败坏的院墙上晒太阳,对东郭先生说:“可以去问这头老牛。”

东郭先生说:“刚才的草木没有知识,胡言乱语只会坏事。现在这只是一头牛,还有什么好问的?”

狼说:“问一问,不问的话,我就要咬你了!”

东郭先生没有办法,只好向老牛行礼,再次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问道:“如果这样,狼应该吃掉我吗?”

老牛皱眉瞪眼,舔鼻子张嘴,对东郭先生说:“老杏的话没错。我年轻时,筋骨很强壮。老农卖了一把刀来换我,让我和其他牛一起工作,在南边的田地里。等我长大了,其他牛一天天变得衰老,所有的事情我都承担起来:它们只是奔跑,我则拉车,选择便捷的道路快速奔跑;它们耕作,我则卸下车辕,到郊外去开辟道路。老农对我就像对待左右手一样。衣物的供给和食物的供应都依靠我,婚丧嫁娶也依靠我,税收的缴纳也依靠我,仓库的充实也依靠我。我也自认为,可以得到像狗马一样的庇护。往年家里没有粮食,现在麦收时有多达十斛;往年穷困潦倒,现在却可以在村里随意行走;往年贫困,嘴唇干裂,半辈子都没有碰过装酒的瓦罐,现在却能酿酒,坐在酒坛旁边,炫耀妻子和妾室;往年穿着短衣,与树木石头为伴,手不知道怎么行礼,心不知道怎么学习,现在却拿着书卷,戴着斗笠,腰间系着皮带,穿着宽大的衣服。每一丝每一粒粮食,都是我劳动的结果。只是现在老了,被赶出郊外;冷风刺眼,寒日照影;瘦骨嶙峋,老泪纵横;口水滴落无法收回,脚腿萎缩无法站立;皮毛都脱落了,伤口还没有愈合。老农的妻子嫉妒而凶悍,早晚都在说:‘牛的全身,没有废物:肉可以做成干肉,皮可以制成皮革,骨头和角还可以加工成器具。’指着大儿子说:‘你已经跟厨师学了多年,为什么不磨刀霍霍以待呢?’看这样子,他们是要对我不利,我不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我有功劳,他们却如此无情,我即将遭受祸患。你对我有什么恩德,竟想侥幸逃脱?”

话音刚落,狼又张嘴露出牙齿,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说:“不要急于求成!”

远远望见老子杜藜走来,须发洁白,衣冠儒雅,看样子是个有道德的人。先生又惊又喜,放下狼,走上前去,跪拜在地,哭泣着说:“求老丈说一句话让我活下去!”

老丈问他原因。先生说:“这只狼被猎人困住,向我求救,我确实救了它。现在它却想咬我,我尽力逃脱也逃不掉,我父亲会因此而死。我想多活一会儿,就暂时把狼交给三位老人。一开始遇到老杏树,它强迫我询问,草木无知,差点杀了我;接着遇到老母猪,它也强迫我询问,禽兽无知,又要杀我;现在遇到老丈,难道上天没有丧失文明吗!敢求老丈说一句话让我活下去。”

于是他跪在杖下,低头等待吩咐。

老丈听后,连声叹息,用杖敲打狼说:“你错了!人家对你有恩,你却背叛,没有比这更不吉祥的了。儒家说,受人恩惠而不忍心背叛的人,他作为儿子必定孝顺;又说虎狼都知道父子之情。你现在这样报恩,那连父子之情也没有了!”

于是他大声说:“狼快走!不然,我就用杖打死你!”

狼说:“老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请让我申诉,希望老丈能听我说!当初,先生救我时,绑住我的脚,把我关在袋子里,压上诗书,我恭恭敬敬不敢休息,还用长篇大论来说服简子,他的意思大概是要在袋子里把我弄死,自己独占好处。这样我怎么能不咬他呢?”

老丈转头对先生说:“如果真是这样,羿也有罪了。”

先生不平,详细叙述了把狼装在袋子里时的怜悯之情。狼也巧妙地争辩,想要取胜。老丈说:“这些都不足以让人信服。你再把它装进袋子里,我看它的样子,是否真的受苦。”

狼欣然同意,相信了先生。先生再次把狼绑起来,放在袋子里,放在驴子上,狼却不知道。

老丈贴近耳朵对先生说:“有匕首吗?”

先生说:“有。”

于是他拿出匕首。老丈示意先生用匕首刺狼。先生说:“不会伤害狼吗?”

老丈笑着说:“禽兽这样忘恩负义,你却还下不了手。你固然是仁者,但你的愚蠢也太过分了。你从井里救人,脱下衣服救朋友,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但你自己却陷入了死地!先生你是不是也这样?仁慈陷入愚蠢,这是君子所不赞同的。”

说完大笑,先生也笑了,于是举手帮助先生操刀,一起杀死了狼,然后丢弃在道路上离开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中山狼传-注解

赵简子:赵简子,春秋时期赵国的贵族,名赵武,是赵国的权臣之一。

中山:中山,古代国家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春秋时期为赵国所灭。

虞人:古代官名,掌管山林苑囿之官。

鹰犬:鹰犬,指猎鹰和猎犬,用于狩猎。

应弦而倒:应弦而倒,指箭矢射出后猎物应声倒下。

肃慎之矢:肃慎之矢,肃慎是古代东北方的民族,肃慎之矢指来自肃慎的箭矢,通常指珍贵的箭。

墨者:墨者,指墨家学派的信徒,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

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此处指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可能是指墨子。

蹇驴:蹇驴,指跛脚的驴。

囊图书:囊图书,指装满书籍的袋子。

夙行失道:夙行失道,指早上出行迷失了道路。

饮羽:饮羽,指箭矢射中目标后,箭羽被饮入肉中。

逋:逋,指逃跑。

丰逐:丰逐,指追赶。

捷禽鸷兽:捷禽鸷兽,指快速敏捷的鸟类和猛兽。

兼爱:兼爱,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

龟蛇:龟蛇,指龟和蛇,此处比喻有恩必报的生物。

囊:囊,指袋子。

跋胡:跋胡,指驴的腿。

疐尾:疐尾,指驴的尾巴。

局蹐:局蹐,指蜷缩。

括囊口:括囊口,指封紧袋口。

肩举驴上:肩举驴上,指将驴背在肩上。

羽旄:羽旄,指旗帜上的羽毛装饰。

摩顶放踵:摩顶放踵,指头顶脚跟,形容极尽辛苦。

贾:贾,指卖。

芟:芟,指割除。

工师:工师,指工匠。

工师之肆:工师之肆,指工匠的店铺。

直:直,指价值。

樗朽之材:樗朽之材,指无用而腐朽的木材。

桑榆之景:桑榆之景,指太阳落山时的景象,比喻晚年。

斧钺之诛:斧钺之诛,指被斧钺处死的刑罚。

觊:觊,指希望。

咎:咎,指责备。

咎我:咎我,指责备我。

老子:指老聃,即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认为是道教的鼻祖。

杜藜:可能是指杜藜这个人的名字,或者是一种植物,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须眉皓然:须眉:胡须和眉毛;皓然:洁白的样子。形容老人的须眉洁白,意指年纪大。

衣冠闲雅:衣冠:指衣裳和帽子;闲雅:从容不迫,高雅。形容老人的仪态从容高雅。

道者:指修道的人,即修行道术的人。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老先生’。

窘:困窘,处于困境。

生:使……活,救助。

咥:咬。

禽兽:泛指鸟类和兽类,此处指狼。

儒:指儒家,儒家学派,以孔子为代表的一种思想体系。

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箭手,此处可能是指箭术高超的人。

简子:指简子这个人的名字,或者是一种官职。

匕首:古代的一种短兵器,形似小剑。

仁: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范畴,指仁爱、仁心。

愚:愚昧,不明智。

从井以救人:出自《左传》,比喻不顾自身安危去救助他人。

解衣以活友:出自《左传》,比喻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朋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中山狼传-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道德冲突的故事,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展现了古人对道德、仁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先,文中的老子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遥望老子杜藜而来,须眉皓然,衣冠闲雅,盖有道者也’一句,通过外貌描写,将老子塑造为一个道德高尚、形象庄重的长者,为后续的道德教化打下了基础。

‘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拜跪啼泣,致辞曰:“乞丈人一言而生!”’这番动作和表情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先生对老子的崇敬和求助的急切,同时也为故事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丈人的言行更是体现了古人对道德的坚守和对人性的洞察。‘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这句话,既是对狼的指责,也是对道德的坚持。丈人用‘虎狼知父子’的传统观念来教育狼,体现了古人对家庭伦理和道德教育的重视。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这句话,虽然看似严厉,但实则充满了对狼的关爱和教诲,体现了丈人作为长者对后辈的严格要求和期望。

狼的辩解和丈人的回应,形成了一种道德上的交锋。狼的狡辩和丈人的教诲,反映了古人对忠诚、感恩和道德责任的探讨。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丈人的这一举动,既是对狼的考验,也是对先生的考验,体现了古人对智慧和道德的深刻理解。

‘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丈人的这句话,既是对先生的肯定,也是对先生的警示,强调了在仁义面前,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丈人与先生共同杀死狼的情节,既是对故事的收尾,也是对道德的最终胜利。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背叛和恶意,也不能放弃对道德的追求和坚守。

整段古文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道德、仁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中山狼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1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