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上清传-原文
贞元壬申岁春三月,相国窦公居光福里第,月夜闲步于中庭。
有常所宠青衣上清者,乃曰:‘今欲启事。郎须到堂前,方敢言之。’
窦公亟上堂。
上清曰:‘庭树上有人,恐惊郎,请谨避之。’
窦公曰:‘陆贽久欲倾夺吾权位。今有人在庭树上,吾祸将至。且此事将奏与不奏皆受祸,必窜死于道路。汝在辈流中,不可多得。吾身死家破,汝定为宫婢。圣君若顾问,善为我辞焉。’
上清位曰:‘诚如是,死生以之!’
窦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陆贽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
树上应声而下,乃衣缞粗者也。曰:‘家有大丧。贫甚,不办葬礼。伏知相公推心济物,所以卜夜而来,幸相公无怪。’
公曰:‘某罄所有,堂封绢!’
千匹而已。方拟修私庙次。今且辍赠,可乎?’
缞者拜谢。
窦公答之,如礼。
又曰:‘便辞相公。请左右赍所赐绢,掷于墙外。某先于街中俟之。’
窦公依其请。
命仆,使侦其绝踪且久,方敢归寝。
竖日,执金吾先奏其事,窦公得次,又奏之。
德宗厉声曰:‘卿交通节将,蓄养侠刺。位崇台鼎,更欲何求?’
窦公顿首曰:‘臣起自刀笔小才,官以至贵。皆陛下奖拔,实不由人。今不幸至此,抑乃仇家所为耳。陛下忽震雷霆之怒,臣便合万死。’
中使下殿宣曰:‘卿且归私第,待候进止。’
越月,贬郴州别驾。
会宣武节度刘士宁通好于郴州,廉使条疏上闻。
德宗曰:‘交通节将。信而有征。’
流窦于州,没入家资。
一簪不著身,竟未达流所,诏自荆上清果隶名掖庭。
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
德宗谓曰:‘宫掖间人数不少。汝了事。从何得至此?’
上清对曰:‘妾本故宰相窦参家女奴。窦某妻早亡,故妾得陪扫洒。及窦某家破,幸得填宫,既侍龙颜,如在天上。’
德宗曰:‘窦某罪不止养侠刺,亦甚有赃污。前时纳官银器至多。’
上清流涕而言曰:‘窦某自御史中丞,历度支,户部,盐铁三使,至宰相。首尾六年,月入数十万。前后非时赏赐,当亦不知纪极。乃者郴州所送纳官银物,皆是恩赐。当部录!’
日,妾在郴州,亲见州县希陆贽意旨刮去。
所进银器,上刻作藩镇官衔姓名,诬为赃物。
伏乞陛下验之。
于是宣索窦某没官银器覆视,其刮字处,皆如上清言。
时贞元十二年。
德宗又问蓄养侠刺事。
上清曰:‘本实无。悉是陆赘陷害,使人为之。’
德宗怒陆贽曰:‘这獠奴!我脱却伊绿衫,便与紫衫着。又常唤伊作陆九。我任使窦参,方称意次,须教我在杀却他。及至权入伊手,其为软弱,甚于泥团。’
乃下诏雪窦参。
时裴延龄探知陆贽恩衰,得恣行媒孽。
贽竟受谴不回。
:后上清特敕丹书度为女道士,终嫁为金忠义妻。
世以陆贽门生名位多显达者,世不可传说,故此事绝无人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上清传-译文
贞元壬申年春天三月,相国窦公住在光福里的宅邸,一个月夜,他在庭院中散步。他最宠爱的青衣仆人上清说:‘现在有事情要禀报。您必须到堂前,我才能说。’
窦公立刻上堂。上清说:‘庭院的树上有人,恐怕会惊吓到您,请您小心回避。’
窦公说:‘陆贽长久以来都想要夺取我的权力和地位。现在有人在庭院的树上,我的灾祸即将到来。无论是上报这件事还是不上报,我都将遭受灾祸,必定会被流放而死。你在同辈中很难得,我死后家破人亡,你一定会成为宫中的婢女。如果圣上询问,你要好好地为我辩解。’
上清回答说:‘如果真是这样,生死我都愿意承担!’
窦公下阶,大声呼喊:‘树上的君子,应该是陆贽派来的人。如果你能保全我的性命,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你!’
树上的人应声而下,原来是一个穿着丧服的粗人。他说:‘家中遭遇大丧,非常贫穷,无法举办葬礼。我深知相公您心怀仁慈,所以深夜前来,希望相公不要怪罪。’
窦公说:‘我愿意倾尽所有,将堂上的绢布封好!’
只封了千匹。本来打算修建私庙,现在暂时停止赠送,可以吗?’
穿丧服的人跪拜感谢。窦公也按照礼节回应。又说:‘现在就告别相公。请左右的人将赐予的绢布扔到墙外。我先在街上等着。’
窦公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命令仆人,要他们跟踪他直到看不见,才敢回去睡觉。
第二天,执金吾先向皇帝报告了这件事,窦公得到机会,也向皇帝报告。德宗严厉地说:‘你与节度使交往,收养刺客。地位已经很高,还想要什么?’
窦公叩首说:‘我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吏起家,官至高位,都是陛下提拔,其实不是别人的功劳。现在不幸到了这个地步,恐怕是仇家的陷害。陛下突然发怒,我理应万死。’
中使下殿宣旨说:‘你先回到私宅,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过了一个月,窦公被贬为郴州别驾。恰逢宣武节度使刘士宁与郴州通好,廉使的条疏上报给皇帝。德宗说:‘与节度使交往,证据确凿。’
将窦公流放到州中,没收了他的家产。窦公连一根簪子都没有,最终未能到达流放地,皇帝下诏让他从荆州上清宫隶名掖庭。
几年后,上清以善于应对和煎茶,多次得到在皇帝左右的机会。德宗问她:‘宫中人数不少,你是怎么到这里的?’
上清回答说:‘我原本是已故宰相窦参家的女奴。窦参的妻子早逝,所以我得以陪伴洒扫。等到窦参家破人亡,我有幸填补宫中空缺,既然侍奉了龙颜,就如同在天上。’
德宗说:‘窦参的罪行不止是收养刺客,还有很多贪污。之前收受的官银器很多。’
上清流着泪说:‘窦参自从担任御史中丞,历任度支、户部、盐铁三使,直到宰相,前后六年,每月的收入就有数十万。前后非时赏赐,也不知有多少。至于郴州所送的纳官银物,都是皇帝的恩赐。应当查证!’
那天,我在郴州亲眼看到州县官员迎合陆贽的意图,将银器刮去,上面刻有藩镇官员的姓名,诬称为赃物。我恳请陛下验明。’
于是皇帝下令搜查窦参被没收的银器,发现刮去的地方都和上清所说的一样。
当时是贞元十二年。德宗又询问了收养刺客的事情。上清说:‘实际上并没有。一切都是陆贽陷害,让别人做的。’
德宗对陆贽愤怒地说:‘这个奴才!我把他从绿衫脱下,穿上紫衫。经常叫他陆九。我任用窦参,他正好称心如意,我想要杀了他。等到权力落入他手中,他表现得软弱无能,比泥团还软。’
于是下诏为窦参平反。当时裴延龄探知陆贽失宠,得以肆意诽谤。陆贽最终受到责罚而不回转。
后来上清被特赦,用丹书度化为女道士,最终嫁给了金忠义。世人因为陆贽的门生名位显达,世不可传说,所以这件事无人知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上清传-注解
贞元壬申岁:贞元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壬申岁指的是壬申年,即公元795年。
相国窦公:相国指古代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窦公指窦参,唐朝宰相。
光福里第:光福里指的是窦参的住宅所在之地。
月夜:指农历每月的夜晚。
青衣上清者:青衣指奴仆,上清者可能是指地位较高的奴仆。
郎: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此处指窦参。
陆贽:唐朝宰相,以刚直著称。
权位:指权力和地位。
窜死:指被流放至边远地区而死。
辈流:同辈的人。
宫婢:宫廷中的女仆。
圣君:对皇帝的尊称。
推心济物:形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衣缞粗者:衣缞指粗布衣服,粗者指穿着粗布衣服的人。
葬礼:指丧葬的仪式。
堂封绢:堂封,指封好的绢布,绢是一种丝织品。
执金吾:古代官名,负责宫廷安全和治安。
台鼎:比喻高官显贵。
刀笔小才:指才能不高的小官。
奖拔:提拔,赏识。
仇家:指仇敌。
震雷霆之怒:形容皇帝大发雷霆之怒。
次:次第,指按顺序。
宣武节度刘士宁:宣武节度使刘士宁,唐朝官员。
廉使: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条疏:呈报的文书。
没入家资:没收家产。
簪:古代男子束发用的簪子,此处指财富。
荆上清果隶名掖庭:荆上清果隶名,指窦参的部下,掖庭指后宫。
丹书度:用丹书写的度牒,即出家为僧尼的凭证。
媒孽:挑拨离间的人。
绿衫:古代低级官吏或士兵的制服。
紫衫:古代高级官吏的制服。
权入伊手:权力落入他手中。
泥团:形容软弱无能。
雪窦参:为窦参平反。
恩衰:恩宠减少。
度牒:出家为僧尼的凭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上清传-评注
贞元壬申岁春三月,相国窦公居光福里第,月夜闲步于中庭。
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相国窦公在自家庭院中散步,营造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氛围。‘春三月’与‘月夜’相映成趣,春日的生机与夜晚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悠闲。
有常所宠青衣上清者,乃曰:‘今欲启事。郎须到堂前,方敢言之。’
‘青衣上清者’是窦公的贴身侍女,她的神秘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启事’一词暗示有重要的事情发生,而‘郎须到堂前’则表明此事非同小可,需要私密地商议。
窦公亟上堂。上清曰:‘庭树上有人,恐惊郎,请谨避之。’
窦公急忙上堂,而侍女提醒‘庭树上有人’,这种突如其来的转折让读者对树上之人产生好奇。‘恐惊郎’和‘请谨避之’则透露出侍女的紧张和神秘感。
窦公曰:‘陆贽久欲倾夺吾权位。今有人在庭树上,吾祸将至。且此事将奏与不奏皆受祸,必窜死于道路。汝在辈流中,不可多得。吾身死家破,汝定为宫婢。圣君若顾问,善为我辞焉。’
窦公的这番话揭示了故事的背景和冲突。他对陆贽的恐惧和自己的绝望情绪跃然纸上,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侍女的信任和依赖。
上清位曰:‘诚如是,死生以之!’
侍女坚定的回答显示了她的忠诚和决心,她愿意为窦公付出一切,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窦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陆贽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
窦公的这一举动出人意料,他主动与树上之人交流,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这种勇敢和智慧的行为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
树上应声而下,乃衣缞粗者也。曰:‘家有大丧。贫甚,不办葬礼。伏知相公推心济物,所以卜夜而来,幸相公无怪。’
树上之人突然出现,原来是一个贫穷的丧家。他的出现打破了之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揭示了窦公的善良和仁慈。
公曰:‘某罄所有,堂封绢!’
窦公慷慨解囊,表现了他的慷慨和无私。‘堂封绢’的细节描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礼仪。
千匹而已。方拟修私庙次。今且辍赠,可乎?’
窦公的慷慨并非无度,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仪规范。
缞者拜谢。窦公答之,如礼。
缞者对窦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窦公的回应则显示了他的谦逊和礼貌。
又曰:‘便辞相公。请左右赍所赐绢,掷于墙外。某先于街中俟之。’
这一段描写了缞者的机智和谨慎,他不愿接受窦公的财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窦公依其请。命仆,使侦其绝踪且久,方敢归寝。
窦公对缞者的请求表示同意,并安排仆人跟踪,以确保安全,这一细节展现了窦公的谨慎和细致。
竖日,执金吾先奏其事,窦公得次,又奏之。
这一段描述了朝廷对窦公案件的审理过程,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和黑暗。
德宗厉声曰:‘卿交通节将,蓄养侠刺。位崇台鼎,更欲何求?’
德宗的质问揭示了窦公的罪行,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愤怒和不满。
窦公顿首曰:‘臣起自刀笔小才,官以至贵。皆陛下奖拔,实不由人。今不幸至此,抑乃仇家所为耳。陛下忽震雷霆之怒,臣便合万死。’
窦公的辩解和申诉表现了他的忠诚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残酷和无情。
中使下殿宣曰:‘卿且归私第,待候进止。’
中使的宣判预示着窦公的命运,同时也暗示了故事的发展方向。
越月,贬郴州别驾。
窦公被贬至郴州,这一段描写了他的遭遇和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残酷现实。
会宣武节度刘士宁通好于郴州,廉使条疏上闻。
这一段描写了刘士宁与廉使的交往,以及他们之间的勾结,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
德宗曰:‘交通节将。信而有征。’
德宗的判断表明了他对刘士宁的信任,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腐败。
流窦于州,没入家资。
窦公被流放,家产被没收,这一段描写了他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
一簪不著身,竟未达流所,诏自荆上清果隶名掖庭。
窦公流放的途中遭遇困难,最终未能到达目的地,这一段描写了他的艰难和无奈。
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
上清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机智,得以在皇帝身边服侍,这一段描写了她的聪明和幸运。
德宗谓曰:‘宫掖间人数不少。汝了事。从何得至此?’
德宗对上清的提问,反映了皇帝对她的好奇和关注。
上清对曰:‘妾本故宰相窦参家女奴。窦某妻早亡,故妾得陪扫洒。及窦某家破,幸得填宫,既侍龙颜,如在天上。’
上清的回答揭示了她的身世和经历,同时也表现了她的忠诚和感激。
德宗曰:‘窦某罪不止养侠刺,亦甚有赃污。前时纳官银器至多。’
德宗对窦参的评价,揭示了窦参的罪行,同时也反映了皇帝的公正和明察。
上清流涕而言曰:‘窦某自御史中丞,历度支,户部,盐铁三使,至宰相。首尾六年,月入数十万。前后非时赏赐,当亦不知纪极。乃者郴州所送纳官银物,皆是恩赐。当部录!’
上清的申诉,为窦参辩护,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日,妾在郴州,亲见州县希陆贽意旨刮去。所进银器,上刻作藩镇官衔姓名,诬为赃物。
上清的陈述,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正直和勇敢。
伏乞陛下验之。
上清的请求,表明了她对皇帝的信任和期待。
于是宣索窦某没官银器覆视,其刮字处,皆如上清言。
皇帝的验视,证实了上清的陈述,也揭示了官场的腐败。
时贞元十二年。
这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读者提供了历史背景。
德宗又问蓄养侠刺事。
德宗对窦参的另一罪行进行质问,表明了他对窦参的怀疑和不满。
上清曰:‘本实无。悉是陆赘陷害,使人为之。’
上清的辩解,为窦参洗脱了蓄养侠刺的罪名,同时也揭示了陆贽的陷害。
德宗怒陆贽曰:‘这獠奴!我脱却伊绿衫,便与紫衫着。又常唤伊作陆九。我任使窦参,方称意次,须教我在杀却他。及至权入伊手,其为软弱,甚于泥团。’
德宗对陆贽的愤怒和不满,表明了他对陆贽的不满和失望。
乃下诏雪窦参。
皇帝下诏为窦参平反,这一举动体现了他的公正和仁慈。
时裴延龄探知陆贽恩衰,得恣行媒孽。
裴延龄的阴谋,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表现了陆贽的无奈和不幸。
贽竟受谴不回。
陆贽最终受到谴责,这一结局反映了官场的残酷和无情。
后上清特敕丹书度为女道士,终嫁为金忠义妻。
上清的结局,体现了她的幸运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礼仪。
世以陆贽门生名位多显达者,世不可传说,故此事绝无人知。
这一句总结了故事,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历史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