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王濬王彦章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王濬王彦章-原文

吴人于江碛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

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

濬作大筏数十,方百余步,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铁锥,锥辄着筏而去,

又作大炬,灌以麻油,遇锁燃炬烧之,须臾熔液断绝,舟行无碍。

晋王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

王彦章受命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彦章会饮酒半,佯醉,起更衣,引精兵千,沿河以趋德胜。

舟兵举火熔锁,因以巨斧斩断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遂破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王濬王彦章-译文

吴国人在江边的险要之处,用铁锁横截江面;

又制作了长一丈多的铁锥,暗中放置在江中,用来阻挡敌方的船只,

濬制作了数十个大木筏,每筏面积百余步,命令擅长水性的士兵乘木筏先行,遇到铁锥,铁锥就被木筏带走,

又制作了大火把,灌上麻油,遇到铁锁就点燃火把烧毁,不一会儿铁锁熔化断裂,船只通行无阻。

晋王完全控制了河北地区,用铁锁封锁了德胜口,在河南、河北各筑一座城,称为“夹寨”。

王彦章奉命到滑州,设宴大会,暗中派人准备船只于杨村,命令六百名士兵,都手持大斧,载着铁匠,准备炭火,顺流而下。

王彦章在宴会中喝到一半,假装醉酒,起身去更衣,带领一千名精兵,沿河直奔德胜。

船上的士兵点火熔化铁锁,用大斧砍断浮桥,王彦章带领士兵迅速攻击南城,最终攻破了南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王濬王彦章-注解

江碛:江边的浅滩或沙洲,这里指长江的浅滩地带。

铁锁:用铁制成的锁链,用于封锁河道,阻止敌方船只通行。

铁锥:长而尖锐的铁制工具,用于刺穿或破坏敌方船只。

濬:指晋国的将领王濬,他在此段历史中负责指挥水军。

大筏:大型的木筏,用于承载士兵或物资,也可用于清除河道障碍。

大炬:大型的火炬,用于燃烧敌方设置的障碍物。

麻油:从芝麻中提取的油,易燃,常用于制作火攻工具。

德胜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夹寨:指在德胜口南北两侧建造的两座城寨,用于夹击敌军。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滑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滑县一带。

杨村:地名,位于滑州附近,是王彦章秘密准备船只的地方。

巨斧:大型的斧头,用于砍断敌方的浮桥或障碍物。

冶者:指铁匠或冶金工匠,负责制造或修理武器。

鞴炭:用于冶炼或锻造的燃料,通常为木炭。

浮桥:用船只或木筏连接而成的临时桥梁,用于军队渡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王濬王彦章-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两场古代水战中的战术运用,展现了古代军事智慧与科技的结合。第一段讲述了吴国在长江要害处设置铁锁和铁锥,试图阻止晋国水军的进攻。然而,晋国将领王濬通过制作大筏和大炬,巧妙地破解了吴国的防御。大筏用于清除水中的铁锥,而大炬则用于烧断铁锁,最终使晋国水军顺利通过。这一战术不仅体现了王濬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科技与战术的紧密结合。

第二段则讲述了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的战术。王彦章在滑州设宴,表面上是为了庆祝,实际上却在暗中准备船只和士兵,意图突袭德胜口。他利用巨斧和冶者,成功斩断了晋国的浮桥,并迅速攻破了南城。这一战术的成功在于王彦章的伪装和突然袭击,展现了他作为名将的机智与果敢。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水战的重要性。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铁锁、铁锥等防御工具的使用,显示了古代军事工程的高度发展。而王濬和王彦章的战术运用,则体现了古代将领在战争中灵活应变的能力。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两段文字简洁明了,叙事紧凑,通过具体的战术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尤其是王彦章的佯醉和突然袭击,充满了戏剧性,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与谋略。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两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古代战争中的具体战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科技水平。铁锁、铁锥等防御工具的使用,显示了古代军事工程的高度发展。而王濬和王彦章的战术运用,则体现了古代将领在战争中灵活应变的能力。这些记载为后人研究古代军事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王濬王彦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1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