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饮食部-卷九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饮食部-卷九-原文

《晋书》曰:广州刺史卢循,遣使遗刘裕益智粽子,裕答以续命汤。

《宋书》曰:后魏太武至彭城永酒及甘橘,张畅宣孝武帝旨,致螺杯杂粽,南土所珍。

《齐书》曰:范云永明十年使魏,魏人李彪宣命,至云所,甚见称美。彪为设甘蔗、黄粽,随尽复益。彪谓曰:’范散骑小俭之,一尽不可复得。’

《梁书》曰:张缵初往雍州,资产悉留江陵。性既贪婪,南中赀贿填积。及死,湘东王皆使收之。书二万卷,并摙(音辇。)还齐,珍宝财货悉付库,以粽、蜜之属还其家。

《风土记》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像也。

《续齐谐记》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取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士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君常见祭甚诚,但常年所遗,俱为蛟龙所窃。今君惠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彩丝缠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谨依旨。今世人五日作粽,并带练叶及五彩丝,皆汨罗之遣风。(《异苑》云:粽,屈原妇所作也。)

饣半(读与饼同)

《宋书》曰:文帝崩,郭原平号恸,日食麦饣半一枚,如此五日。人曰:’谁非王臣,何独如此?’原平泣而答曰:’吾家见异先朝,蒙褒赞之赏,不能报恩,私心感恸耳。’

《齐书》曰:衡阳王钧年五岁,所生妪贵人病,便知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饣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又曰:虞悰少以孝闻。父病,不欲见人,虽子弟亦不得前。时悰年十二三,昼夜伏户外,问内竖消息,未知辄呜咽流涕,如此者百馀日。及亡,终丧惟日食麦饣半二枚。

《南史》曰:沈众,陈武帝时兼兵部尚书,监起太极殿,恒衣布袍芒履,以麻绳为带,又囊麦饣半以啖。

范汪《祠制》曰:仲夏荐角黍饣半。

《夏统别传注》曰:蔹初生,合米捣作饣半。

○ボ

《埤苍》曰:ボ,膏ボ也。

《笑林》曰:南方人至京师者,人戒之曰:’汝得物惟食,慎勿问主人。’入门内见马屎,便食之,觉臭乃止。后诣贵官,为设ボ,因视曰:’戒故昔,且当勿食。’

《时镜新书》曰:粔籹蜜饵,即糖ボ。龙山食有糖ボ、菊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饮食部-卷九-译文

《晋书》记载:广州刺史卢循派人送给刘裕一些益智粽子,刘裕则回赠他续命汤。

《宋书》记载:后魏太武帝到达彭城,品尝了永酒和甘橘,张畅传达孝武帝的旨意,送上了螺杯和杂粽,这些都是南方的珍贵食物。

《齐书》记载:范云在永明十年出使魏国,魏国人李彪传达命令,到达范云处,受到了高度赞扬。李彪为范云准备了甘蔗和黄粽,范云吃完了又继续增加。李彪对他说:‘范云虽然是个小官员,但他的俭朴是值得称赞的,这种粽子一旦吃完就再也吃不到。’

《梁书》记载:张缵刚到雍州时,所有的财产都留在了江陵。他本性贪婪,南方的财物堆积如山。他去世后,湘东王派人收缴了他的财产。有二万卷书籍,以及摙还给了齐,珍贵的财宝都交给了官库,而粽子和蜜等物品则归还给了他的家人。

《风土记》记载:人们用菰叶包裹黍米,用浓灰汁煮,直到煮烂熟透,在五月初五和夏至时食用。这种食物被称为粽子,也称为角黍,因为它们象征着阴阳尚未分开时相裹的形象。

《续齐谐记》记载: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悼他,每年这一天,人们都会取竹筒装上米,投入水中祭拜他。汉建武年间,长沙的区回在白天忽然看到一个自称三闾大夫的士人,对区回说:‘你祭祀很虔诚,但每年所投的祭品都被蛟龙偷走了。现在你可以用练树叶堵住上面,用彩丝缠起来,这两种东西蛟龙是害怕的。’区回按照指示做了。现在人们五月初五做粽子,并带上练叶和五彩丝,这都是汨罗的遗风。(《异苑》说:粽子是屈原的妻子做的。)

《宋书》记载:文帝去世时,郭原平痛哭流涕,每天只吃一块麦饣半,连续五天。有人问他:‘谁不是王的臣子,为什么你这么特别呢?’原平哭着回答说:‘我家在先朝受到了特殊的恩宠和赞誉,但我无法报答这份恩情,内心感到非常悲痛。’

《齐书》记载:衡阳王钧五岁时,他的乳母生病了,他就知道乳母很痛苦。左右的人按照常规用五彩饣半来哄他,但他不肯吃,说:‘必须等到姨娘好了才能吃。’

《齐书》又记载:虞悰年轻时以孝顺闻名。他父亲生病时,不想见人,即使是子弟也不能接近。当时虞悰十二三岁,日夜守在门外,询问家中的消息,一旦不知道就会哭泣流泪,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百多天。等到父亲去世,他守丧期间每天只吃两枚麦饣半。

《南史》记载:沈众在陈武帝时担任兵部尚书,监督建造太极殿,他总是穿着布袍和草鞋,用麻绳做腰带,还带着麦饣半来吃。

范汪的《祠制》记载:仲夏时节献上角黍饣半。

《夏统别传注》记载:蔹刚出生时,就合上米捣成饣半。

《埤苍》记载:ボ,是油脂。

《笑林》记载:南方人到京城,别人告诫他:‘你只管吃东西,千万不要问主人。’他进了门,看到马粪,就吃了起来,觉得臭了才停止。后来他去拜访贵官,官家设宴款待,他看到桌上有ボ,就看了起来,说:‘以前有人告诫过我,现在不应该吃。’

《时镜新书》记载:粔籹蜜饵,就是糖ボ。龙山的食物中有糖ボ和菊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饮食部-卷九-注解

益智粽子:益智是一种中药材,粽子是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做成的食品。益智粽子是指用益智这种药材作为馅料的粽子。

续命汤:古代医学中的一种汤剂,用于滋补身体,延年益寿。

螺杯杂粽:螺杯,古代的一种酒杯,杂粽是指多种粽子。

南土所珍:南土,指南方地区,所珍表示南方地区珍视的物品。

范云:范云是南朝齐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

李彪:李彪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官员。

范散骑:范散骑是指范云的官职,散骑是古代官名。

摙:摙是古代的一种量词,用于计量书籍。

菰叶:菰叶是菰草的叶子,古代用来包裹粽子。

黍米:黍米是一种谷物,古代常用来做粽子。

淳浓灰汁:淳浓灰汁是一种用于煮粽子的调料。

五月五日: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夏至:中国传统节气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或初六。

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文学家。

汨罗:汨罗是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练树叶:练树叶是指一种可以用来包裹粽子的树叶。

彩丝:彩丝是指五彩的丝线,古代用来装饰粽子。

麦饣半:麦饣半是指用麦子磨成的半成品,类似于现代的麦片。

郭原平:郭原平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官员。

衡阳王钧:衡阳王钧是南朝齐时期的一位王子。

虞悰:虞悰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以孝闻名。

范汪:范汪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官员。

仲夏:仲夏是指夏天的中间时期,大约在农历五月中旬。

角黍:角黍是古代粽子的一种,因其形状像角而得名。

粔籹:粔籹是古代的一种食品,类似于现代的糕点。

蜜饵:蜜饵是指用蜜糖制作的食品。

糖ボ:糖ボ是指用糖制成的食品。

龙山食:龙山食是指古代龙山上的一种食物。

菊酒:菊酒是指用菊花酿制的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饮食部-卷九-评注

《晋书》记载广州刺史卢循赠送刘裕益智粽子,刘裕以续命汤作为回礼。这一段描述了古代官员间的礼物往来,粽子作为食物,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也承载了政治交流的意义。益智粽子,寓意着智慧与生命力,而续命汤则象征着长寿与健康,两者相映成趣,反映了古代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吉祥寓意。

《宋书》中提到的后魏太武至彭城,享用永酒及甘橘,张畅宣孝武帝旨,致螺杯杂粽,南土所珍。这里粽子再次作为礼物出现,展现了南北文化交流的情景。螺杯杂粽的描述,让人想象到粽子在制作和食用上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地域文化的特色。

《齐书》中的范云出使魏国,魏人李彪设宴款待,提供甘蔗、黄粽等食物。李彪对范云的俭朴表示赞赏,同时反映了古代宴请礼仪中对食物的重视。这里的黄粽,可能是黄米粽子,寓意着丰收与吉祥。

《梁书》记载张缵初往雍州,资产悉留江陵,贪婪成性,死后湘东王收其珍宝财货,仅以粽、蜜之属还其家。这里粽子再次作为食物出现,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对食物的珍惜与分配原则。

《风土记》中描述了粽子的制作方法,以菰叶裹黍米,用浓灰汁煮之,反映了古代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和食材利用。粽子被称为角黍,取其阴阳相裹未分散之时像,寓意着阴阳调和。

《续齐谐记》讲述了屈原投汨罗而死的故事,楚人为了纪念屈原,在五月五日制作粽子投水祭祀。这里的粽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敬意。

《宋书》中郭原平因家世受宠,对先朝有恩,文帝崩后,他以麦饣半为食,表达对先帝的哀思。麦饣半作为食物,在这里象征着对先帝的忠诚与怀念。

《齐书》和《南史》中提到的衡阳王钧和虞悰,都因亲人病重而以麦饣半为食,表现了古代对孝道的重视。麦饣半在这里成为表达孝心的食物象征。

《夏统别传注》中提到的蔹初生,合米捣作饣半,说明了麦饣半的另一种制作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食物的多样处理方式。

《埤苍》中提到的ボ,膏ボ也,表明了古代对食物油脂的重视,以及食物制作中调料的使用。

《笑林》和《时镜新书》中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南方人对食物的态度,以及食物在社交和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性。南方人至京师,人戒之勿问主人,但食物却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糖ボ和菊酒的提及,则反映了食物在节庆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饮食部-卷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13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